文档详情

医学心理学课件:心理危机干预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16KB
约46页
文档ID:575912633
医学心理学课件:心理危机干预_第1页
1/46

心理危机干预 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危机的概述心理危机的概述一、危机的概念 两层含义: 第一:危机是一种困难的境遇,这种情景使人无能为力,不能按自己的意愿主宰自己生活,往往由危机性事件引发; 第二:危机是遭遇困难境遇以后的一种心理“解体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出现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反应 2 心理危机心理危机 (mental Crisis) 当个体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创伤(如丧亲、离婚、交通事故、目击暴力事件、失业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二、危机的分类二、危机的分类Ø发展性危机Ø境遇性危机Ø存在性危机 4 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v发展性危机是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v新生入学不适应、毕业没有合适的工作、考试不及格、不能正常毕业、不喜欢所学专业、没有当上班干部等都可能导致发展性危机[案例分析]v有时,发展性危机被认为是正常的,即为成长中的阵痛,是一种成长的机会,但要把握好这种机会,不能因此则造成太大的挫败感5 境遇性危机境遇性危机 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称为境遇性危机。

v失恋、被强暴、突然得重病或其他的天灾人祸都可能导致境遇性危机v境遇性危机常常是随机的、突然的、震撼性的、强烈的和灾难性的v突发事件!6 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v存在性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选择、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v如是出国还是留在国内?是考研还是工作?两个工作单位二择一的抉择,是否要转专业,是否决定与某个人发展恋人关系,与导师的关系冲突等7 三、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三、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v创伤本身的严重程度›自然情境:战争、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事件›生活应激事件v个体的易感性›当事人当时的年龄›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程度 四、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四、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v冲击期›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v防御期›否认、物质滥用、攻击、退行等v解决期›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v成长期 五、心理危机的四种后果五、心理危机的四种后果v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v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v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v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极端者造成精神障碍与自杀 创伤受害者创伤受害者v初级受害者初级受害者亲历了创伤事件的个体(如性袭击的受害者)v次级受害者次级受害者 汶川地震汶川地震目击创伤事件或创伤事件中的帮助者(如警察、急救人员、救火队员)v三级受害者三级受害者 附中事件附中事件遭受创伤事件非直接影响的个体(如受害者的家庭成员) 六、心理危机治愈的标准六、心理危机治愈的标准v可以控制对创伤事件的反应v感觉到该创伤事件是可以接受的v可以控制自己的头脑v自尊的恢复(感觉自己有价值)v人际关系的修复v发现了该事件对生活的意义v能够完整地叙述整个过程,并伴随适当的情绪 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v即刻v1或2天以后v1或2周以后v1或2月以后 阶段一:即刻阶段一:即刻象一个关爱的母亲v给予简单的心贴心的关怀用简单的语言如果允许:触碰提供实际的帮助提供食物和饮料善意的、安全的“我在这儿帮你”最好有明显的制服、牌子等 阶段一:即刻阶段一:即刻v帮助应付警察、媒体、学校机构等手续v讲述经历,但不要强迫(如果他/她愿意说,你就听)v情感支持(拥抱、发短信、说“我在这里陪伴你”)v对即将出现的睡眠障碍和侵入有所准备 阶段阶段2::1-2天以后天以后象一个老师v组织小组会谈›保持房间的安静,不被打扰,足够的时间v一起进行叙事性的工作›帮助把碎片式的记忆连成一体›帮助加强小组内的团结与支持›帮助解决内疚和怀疑v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发生事件的一部分:相互帮助 阶段阶段2::1-2天以后天以后v在听完每个人的回忆后进行心理教育,告诉受害者对来自环境的反应有所准备(埋怨受害者、愚蠢的玩笑)v解释症状反应的原因v解释症状的功能和生存价值 阶段阶段3::1或或2周之后周之后象一个治疗师v叙事v检查创伤后的症状(休息、饮食、日常生活情况)v特别的“痛点”v鼓励患者回到日常生活v讨论来自周围环境的反应 阶段阶段4::1-2个月以后个月以后象一个牧师v叙事v创伤后症状的检查v检查个体的“痛点”v鼓励患者回到日常生活v讨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v找到该事件对生命的意义v准备周年反应(一年以后同一天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危机后不要做什么危机后不要做什么v大事化小(“这没什么在不了的”)v埋怨受害者(“你当时就不应该穿那样的裙子”)v愚蠢的玩笑v寻求刺激者(特别好奇,想知道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v不公正的猜疑v忘记,不再关注 危机后要做什么危机后要做什么v保护和提供吃住v给予认同和肯定(告诉他做得非常好)v激活支持系统(所有能利用的资源:父母、朋友、同学等)v有关创伤和创伤反应的心理教育v给予持续的关注(头两天每天给他打,然后是隔几天后打,然后是1-2个月以后打) 危机后有用的应付策略危机后有用的应付策略1.开展叙事(叙事本身就是一个脱敏的过程)2.提供宣泄机会释放心理压力(拍手操;保险箱)3.与他人进行比较(与更糟的情况相比较)4.建立恐惧的边界(找到不会产生恐惧的地方)5.聚集于自己的控制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6.充分认识其自身的资源 危机后有用的应付策略危机后有用的应付策略7.寻求社会支持(创伤病人恢复的最有利条件)8.发现该事件对自己生命的意义9.分散注意力的技术(找到一些喜欢做的事情)10.躯体锻炼(有氧运动)11.体验大自然(旅行)12.有用的放松技术(肌肉放松、深呼吸、想象放松) 第三节 自杀干预 对自杀认识的误区对自杀认识的误区v自杀无法预知。

v询问自杀意念会增加自杀的危险性,真正想自杀的人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v那些自伤的人只是在寻求注意,并不存在自杀的危险v失业和贫穷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自杀危机管理的目的自杀危机管理的目的v减少自杀的危险v驱散情感痛苦v处理当前问题v保证安全v提供即刻的支持v确认并采用应对机制 自杀管理的方法自杀管理的方法v在访谈时允许情感释放v改善无望感v强化希望与信心›(寻找正性资源:过去美好的回忆、友好的朋友或亲人)v支持自尊›来自他人的肯定、曾取得的优异成就v拿走致死性工具v确定合适的支持系统›校内的亲密朋友、同班同学、同寝室同学v联系家庭、朋友和其他专业人员v帮助解决当事人面临的问题 如何与企图自杀者交谈如何与企图自杀者交谈1.接纳个案的感受,避免责备怪罪2.多同理个案的心情3.多了解,降低其孤立感4.诚恳而直接的问问题5.鼓励个案选择有希望的机会6.支持正向、建设性的活动 不要做!!!不要做!!!1.不要恐慌2.不要低估情况3.不要单独一人应对4.不要过多怀疑耽误时机5.不要大众媒体过度宣传报导6.不让有自杀倾向者孤单独处 可以做!可以做!1.倾听、了解、陪伴度过危机时刻2.移开可能致命的器材3.求援、联络亲友3.110 请求急救4.接纳与关怀5.提供就业机会或培训信息6.参加青少年支持团体、成长团体7.利用同学及同伴的力量继续追踪 协议:我承诺不伤害自己协议:我承诺不伤害自己1.不管情况如何,我绝不自杀或杀人2.为了自助助人,我要学习危机处理方法3.我要过着健康、平安、快乐的生活 签约人:(自己的姓名) 见证人:(督导者姓名) 签约日期: 年 月 日 如何对企图跳楼自杀者喊话如何对企图跳楼自杀者喊话1.你有困难请下楼来告诉我如何帮助你。

2.亲人朋友如何联络?能告诉我吗? 3.让我们一起走下楼梯,研究解决方法4.你若这样死了,事情可能不明不白5.请说出来,让我知道如何帮助你6.我会尽力帮助你我会跟你一起面对7.继续关怀,并请相关单位共同协助 个案:企图跳楼自杀事件个案:企图跳楼自杀事件 一个青年人危坐高楼栏杆,扬言要自杀,说:“学习及生活非常难过困苦,我要跳下去﹗” 假如你是第一位发现及到达现场的人,你会如何响应及处理? 你先发现时你先发现时v迅速通知 110或 119 v迅速通知班级或学校员及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心理咨询中心老师v说明企图自杀事件地点v请紧急处理 到达现场时到达现场时v评估自杀企图者的情绪 v评估及处理在场其它人的反应v最重要是自杀企图者的安全 v安慰及关怀自杀企图者,让他安静v鼓励他讲出心理感受(通过叙述使得情绪缓解)v把握时间,等候支持 v联合资源协助 沟沟 通通v勿说出刺激当事人情绪的话语,如﹕“你去死好呀﹗” 或“你这样做也解决不了问题﹗”v可说:“请先深呼吸,吐出压力请说说你需要的是那些?我们如何协助你?”v留意肇事者的反应:眼神、表情、呼吸、精神状态、说话清晰度等 v语气肯定的请求当事人离开高楼栏杆。

v请当事人可信任者去带领下楼 跟进跟进v由可信任的同事亲友陪伴,不可一个人孤单 v安排入医院作精神健康状态或身体检查评估v了解自杀原因,多次讨论提供可应用的支持 v安慰及让自杀企图者亲友冷静v配合跟进自杀企图者的情况,了解事件的影响v可询问为何以自杀去解决困扰 v协助再次面对自杀企图者重返学校 心理教育心理教育v介绍有这样的障碍:介绍有这样的障碍:PT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我的症状有个说法、有个名称”,“还有人和我一样”v使症状使症状“正常化正常化”›“PTSD是对非正常情景的正常反应”›躯体症状是身体面对危险伤害的自动保护(“身体的智慧”)v有关症状的知识有关症状的知识›解释闪回、麻木、回避、惊恐发作等症状,并注意体察›症状有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加重 资资 源源正性生活事件的记忆›成功的经历›获得这些成功所具备的能力正性关系的记忆›早期的支持性关系›现在的支持性关系业余爱好、娱乐等活动›唱歌、音乐、散步等想象的资源›神话人物;传说故事;英雄/偶像;电影人物;哲学/诗歌 闪闪 回回1.对此时此地的部分或完全的分离2.对创伤性事件部分或完全的再体验3.将创伤事件知觉为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而不是侵入性记忆4.行为或感受好象创伤的事件正在发生5.在情绪上非常烦忧的状态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个体经历威胁生命事件之后出现的一组有特征性和持续存在的症状群, 并且导致一定社会功能的丧失 PTSD的主要临床症状的主要临床症状1、持续地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事件。

如:(1) 反复闯入性地痛苦地回忆起这些事件,包括印象、思想、或知觉(又称闪回)2) 反复而痛苦地梦及此事件 2、对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 及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如:(1) 努力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2) 努力避免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3) 不能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4) 明显地很少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5) 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6) 情感范围有所限制(例如, 不能表示爱恋) 3、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表现为:(1) 难以入睡, 或睡得不深;(2) 激惹或易发怒;(3) 难以集中注意 不同事件不同事件不同事件不同事件PTSDPTSD的发生率的发生率的发生率的发生率集中营50-65%性袭击、性虐待50-55%交通事故3-11%火灾等自然事故5%事故暴力等的目击者2-7%表1 不同生活事件的PTSD发生率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