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5898627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末到 1949 核心翻译术语简介 清末至 1949 年核心翻译术语简介 信,达,雅:(严复) 严复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在天演论? 译例言中,将三国时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到过的“信”、“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组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 ” 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信达雅”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也是严复翻译理论的核心。当然,它也一而再,二而三地受到一些人的反

2、对,但始终不倒,仍然屹立着,一直指导着中国的翻译工作者和译学研究者。 达旨 (严复) 源出晋书.裴頠传.崇有论,意为“表达意旨”,或者说“表意义之所在”。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达旨”就是“表达原文的意思”。严复在天演论中说: “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这大致意思是说“译文不斤斤计较逐字逐句的对应,而意义则不使违背原文。我之所以说这是达意,而不称笔译,只是取其便于正确发挥,但实际上不是正确的翻译方法。 这种“达旨”式翻译法,也作“非正法”,是以原作为信息源泉,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者的需求,采用删、增、改、按等手段,成功实现中西文化不同价值体系

3、间转换的翻译方法。历来学者们认为这种翻译方法不可取。如傅东华在译书感言一文中也说到”严氏所谓达旨,所谓发挥一般理解为意译。实际上是编纂,完全超出了翻译的范围。 译学 (蔡元培) 蔡氏认为:“译学二别:一政界之事,一学界之事。”所谓政界的译学,自周时“有夷蛮 其后,历代都有政界之事,特别戎狄之号,即有象寄译鞮之学,以人象胥掌客舌人之官”。 是到清朝,“开国即有俄罗斯之约,道咸以后” 由此可见,蔡氏所谓“政界之译学”,指的是与外交有关的翻译工作。这是有关国家安危的大事,因此“译学所以亟也”。这是将翻译与外交相结合的广义的译学。 蔡氏所说的学界之译学,指的是学术性的翻译。 后来蔡氏对译学作了进一步的

4、理解和论述。他认为,不仅外国语教师所教的外语是译学;而且即使是国文之书,也不管它是科学,文学,只要一作翻译,便不能一字不易,只要一作记录,也不能一字不易,尤其是我国的古文与口语也不一样,也是译也。 由此可见,蔡氏在这里发挥了我国唐,宋以来“译即易,谓换言语使相解也”的意思。 蔡氏非常独到地给“译学”作了个广义上的论述。我们今天的翻译者能否受点启发给“翻译学”也有个较明确的论述呢, 横译, 纵译,与 一译,再译(蔡元培) 蔡氏同时也提出了“横译” “纵译” 与“一译”“再译”之说。 “是故外国语之为译学也,以此译彼,域以地者也,谓之横译;国文为之译学也,以今译古,域以时者也,谓之纵译。文词者,言

5、语之代表;言语者,意识之代表。同一意识也,而以异地之人言之,则其言语不同。是言语之于意识,并非由必不可译之关系,犹,,?之于加减乘除也,犹 HOCN 之于氢养炭氮也。是由意识而为语言,一译也,此中外之所同也;由语言而为文字,再译也,此我国所独也。” 由上可知,蔡氏所谓的“横译”就是异域语言的翻译。“纵译”是古今语言的翻译。由意识转化为语言,是“一译”。由语言转化为文字是“二译”。(所谓的“二译”跟前面提到的“纵译”相近,是指当时我国言文不统一。这一看法也成为后来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根据) 横译是一种共时的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纵译是历时的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 直译与意译 (鲁迅,周作人,茅盾,

6、邹韬奋) 20 年代初,鲁迅和其弟周作人(简称周氏兄弟)开始鲜明地使用“直译”这个术语来概括他们的译学主张。 周作人强调直译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进行。他认为:“只要一字一字地将原文换成汉语,就是直译”。那是曲解了直译的意思。按他主张,直译与意译相去不远。鲁迅则主张是否应该采用直译方法,还要看译作读者属于哪一类:甲有很受教育的。已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书若是译给甲类读者看,则一定要用直译。“宁信而不顺”。对于意译人们也存在误解,以为意译乃不顾原作的内容,而任凭译者自由增删,以求“达”之目的。正确的意译乃是在忠于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使用符合本族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这种翻译目的在于

7、对读者负责,让读者可以读懂,否则就失去了翻译的意义。直译与意译的共同点在于“信”与“达”。其区别在于:主张直译者尽力保留原文中语言的方式,即要输入新的表现方法;而主张意译者则反对诘屈聱牙,而不合乎本国文法的词句,即反对欧化等表达方式,而主张使用汉语的表达方式。 自从周氏兄弟提出直译之后,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之间,学者翻译家们行进了无休止的争论。实践表明,翻译的方法应该是习惯上所说的直译与意译的结合。朱光潜就认为“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原则上来讲,两种语言愈相近,直译的比例愈大,反之,意译的比例愈大。但是,从短语级以上的句法结构来看,意译应该是主要的译法。所以正确的译文应

8、该是忠实的意译的产品。 重译(转译)(郑振铎,鲁迅) 重译指非直接译自原著语言的翻译,即译自第三国语言的翻译,有人也称转译。当然转译自第三国的语言的汉译,在重视程度及风格上,往往难与原著一致。 郑振铎第一次从理论上探讨了重译问题。他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就是“重译问题”郑氏指出:“如此的辗转翻译的方法,无论哪一国都是极少看见的,但在我们中国的现在文学世界里却是非常盛行”。郑氏认为,首先,这是一件“很伤心的事”,说明中国当时文化事业之落后与文学界的寂寞;但是这是客观现实条件决定的,是不得已的,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其次,他认为重译不可避免地有所隔膜,甚至有出现差错的危险,但这一工作仍然具

9、有必要性和价值。 鲁迅在花边文学.论重译一文中就说过:“中国人所懂得的外国文,恐怕是英文最多,日文次之,倘不重译,我们将只能看见许多英,美和日本的文学作品。不但没有易普生,没有伊夲聂,连极通行的安徒生的童话,西万提司的吉可德先生,也无从看见了” 由此可见,重译虽然不可取,但却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当时那个历史背景下。 复译 (鲁迅) 复译即重复的翻译。鲁迅在非有复译不可一文中指出:“前几年,翻译的失了一半读者的信用,在翻译本身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常有胡乱动笔的译本。不过要击退这些乱译,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又来一回复译。还不行,就再来一回”。鲁迅又说:“而且复译还不知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有好译本,

10、复译也还是必要的。曾有文言译本的,现在当改译白话,不必说了,即使先出的白话译本已很可观,但倘使后来的译者自己觉得可以译得更好,就不妨再来译一遍但因语言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 由上可知,重译是精益求精的一种要求,也是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需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的用法上,复译本和重译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形似,意似,神似 (陈西滢) 陈西滢以雕塑和绘画之比,说明翻译也有形似,意似,神似三个品级。“最先所说的肖像只是形似。第二类超乎形似之上了,无以名之,我们暂名之为意似,到最后一类才可以说是神似”。 关于这“三似”在翻译中的地位和总体格局,我们简述如下: 一( 形似:

11、过分拘泥字面,往往是直译过死所致,常忽略了风格的传达。 二( 意似:超乎形似之上,能顾及风格的传达,富于原则的个性。 三( 神似:只是“不能翼及的标准”如伟大的诗篇,难以找到同样伟大的译者来译。 关于“三似”的翻译标准,也有人提出批评(如曾虚白)。后来也有翻译家这三个似划分为“形似”“神似”,并且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如曾虚白傅雷,徐志摩,卞之琳。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傅雷。 译意,译味 (金岳霖) 金岳霖指出:“翻译大致来说有两种。一种是译意,另一种是译味。这里所谓的译味,是把句子所有的各种感情上的意味,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而所谓译意,就是把字句的意念上的意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 从

12、理论上来讲,译意指的是翻译概念意义,而译味指的是翻译情感意味。而在实践上要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措施。但是,作为选择,有时难免顾此失彼。不过有两点可以考虑。一是要看所译的字句。即应当重意还是应当重味,即文本本身的特点。二是要看译者的注意点,也就是说,译者在这里有相当的自主权,有主观上更重视何者的选择权。 表现的翻译方法 构成的翻译方法 (成仿吾) 表现的翻译方法:是译者用灵感的感受力与悟性将原诗的生命捉住,再把它用另一种文字表现出来的意思。这种方法与诗人得着灵感,乘兴吐出新颖的诗,没有多大的差异。这种方法对于能力的要求更多,译者若不是与原诗的作者同样伟大的诗人,便不能取得这良好的结果。所以译

13、诗的时候,译者须投入诗人的对象中,使诗人成为自己,自己成为诗人,然后把在自己胸中沸腾着的感情,用全部的势力与纯真吐出。 构成的翻译法,是保存原诗内容的构造与音韵的关系,求构成原诗的情绪。译者须把原诗一字一字在内容上的关系与在音韵上的关系拿稳,然后在第二的一国语言中求出那样内容的字,是它们也保存那种音韵上的关系。 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表现的翻译法既是由译者放射出来,结果难免没有与原作的内容不同之处:譬如:原作先后详约,每被颠倒或更改。而构成的翻译法,虽在内容上可以无限地逼近原诗,而情绪每有不能用这种自绳自缚的方法标出来的。 人类的感情生活大抵相同,一国语言可以表现出来的情绪,别的语言也可以表现

14、出来,只不能说可以用同一的形式。所以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不能妄自定高下,最后的判决总要看译者的才能如何。 结语:通过对清末至 1949 年核心翻译术语的搜集,整理和简介,不难发现先辈们为这些术语-从提出到形成所做的巨大努力。虽然这些传统翻译术语也有概念不太明确甚至不可分析性,评价项目太少或覆盖面不宽的缺点,但其有简单易记,条目清晰的优点。最为可贵的是它们是独立于西方翻译术语之外的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理论。我们今天的学习者应该 批判性地学习,借鉴。 注:每个术语后面的带有下划线的黑体字是专家们的一些总结和评论。黑体部分是我个人的 一些理解,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 参考书目: 1.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陈福康 2(中国翻译词典 3(译学辞典方梦之主编 4(中国传统译论的经典阐释:从道安到傅雷王宏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