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5887254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导论(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1导导 论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一)中医学(一)中医学 中医学:关于人体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生理、病理病理、疾病的、疾病的诊断诊断与与防治防治及其及其摄生康复摄生康复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导 论 2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着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着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建构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建构的理论体系。 导 论 科学方法论 气、阴阳、五行 指导思想 整体观念 核心内容 脏腑经络 诊疗特点 辨证论治中医

2、学理论体系3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气、阴阳、五行气、阴阳、五行 自然观自然观 1. 形成的条件形成的条件 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天文、气象、解剖等天文、气象、解剖等 方法论方法论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医学观医学观朴素的系朴素的系统、整体、统、整体、辩证的科辩证的科学思维。学思维。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2. 形成的标志形成的标志 难经难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导 论 4继承整理阐发经典继承整理阐发经典黄帝内经的注释黄帝内经的注释(杨上善、王

3、冰)(杨上善、王冰)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伤寒杂病论的整理(王叔和、孙思邈)(王叔和、孙思邈)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一)魏晋隋唐时期:(一)魏晋隋唐时期: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总结经验升华理论脉经脉经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导 论 5刘完素刘完素火热论火热论寒凉派寒凉派 “六气皆从火化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用药多用寒凉用药多用寒凉 张从正张从正攻邪论攻邪论攻下派攻下派 “邪去则正安邪去则正安” 临证善于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临证善于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 李李 杲杲 脾胃论脾胃论补土派补土派 “

4、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治病重在治病重在“调理脾胃调理脾胃” 朱震亨朱震亨相火论相火论养阴派养阴派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二)宋金元时期(二)宋金元时期导 论 6 (三)明清(中期)时期(三)明清(中期)时期温病学派温病学派吴又可吴又可 戾气学说戾气学说温疫论温疫论叶天士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温热病篇温热病篇薛生白薛生白 湿热病篇湿热病篇吴鞠通吴鞠通 三焦辨证三焦辨证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王孟英王孟英 温热经纬温热经纬温补学派温补学派薛薛 己己张介宾张介宾 命门学说命门学说赵献可赵献可导 论 7李中梓李中梓 脾为后天

5、本,肾为先天本,乙癸同源。脾为后天本,肾为先天本,乙癸同源。王清任王清任脑主思维说脑主思维说血瘀说血瘀说李时珍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四)近现代时期(四)近现代时期(1)近代时期()近代时期(1840-1949) 中西汇通中西汇通 中医科学化中医科学化(2)现代时期()现代时期(1949-) 中医学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导 论 8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导 论 9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中医基础医学中医基础医学 中医基础、四大经典中医基础、四大经典 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中医临床医学医学 中医预防养生中医预防养生康复医学康复医学10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

6、本特点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整体观念11 整体观念的一般概念:整体观念的一般概念: 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的概念:内外内外环境的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体性的思想。 (一)整体观念 系统、宏观、整体思维方法系统、宏观、整体思维方法12(一)整体观念(一)整体观念1.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观五脏一体观131.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五

7、脏为中心,通过,通过经络的沟通经络的沟通、气血的气血的灌注灌注,把,把六腑、五官、九窍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筋、四肢百骸、筋、脉、肉、皮毛、骨脉、肉、皮毛、骨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共同完成通过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14(1 1)生理整体观)生理整体观 结构与功能上的结构与功能上的 五脏一体观五脏一体观心心肝肝脾脾肺肺肾肾胆胆胃胃小肠小肠大肠大肠膀胱膀胱筋筋脉脉肉肉皮皮骨骨目目舌舌口口鼻鼻耳耳15 形体结构的整体性形体结构的整体性 机体功能的统一性机体功能的统一性 精、气、血、

8、津液精、气、血、津液 脏腑功能活动脏腑功能活动 五五脏脏一一体体观观16 形体与精神上的形体与精神上的 形神统一观形神统一观形体形体形体结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形体结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神神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 形为神之宅形为神之宅形为神之宅形为神之宅 物质基础物质基础物质基础物质基础神为形之用神为形之用神为形之用神为形之用 调节控制调节控制调节控制调节控制17(2 2)病理整体观:)病理整体观: 分析

9、病因病机分析病因病机 着眼于局部病变的整体病理反应着眼于局部病变的整体病理反应分析疾病传变分析疾病传变 如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脏腑如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脏腑 与形体官窍之间,均可通过经络与形体官窍之间,均可通过经络 的感传作用而相互影响的感传作用而相互影响 18(3 3)诊断整体观)诊断整体观 局部病变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虚实有关局部病变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虚实有关 局部的症状常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局部的症状常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中医诊法通过察脉验舌中医诊法通过察脉验舌中医诊法通过察脉验舌中医诊法通过察脉验舌测知内脏及全身机能活动测知内脏及全身机能活动测知内脏及全

10、身机能活动测知内脏及全身机能活动19(4 4)治疗整体观)治疗整体观 对于局部的病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对于局部的病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主张通过整体加以调治。是主张通过整体加以调治。 例如:例如: 齿龈红肿疼痛齿龈红肿疼痛 清泻胃火清泻胃火 耳鸣、耳聋耳鸣、耳聋 补肾、泻肝补肾、泻肝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上者下取之 病在下者上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20一、整体观念一、整体观念1.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 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1 1)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观)人和

11、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观 21(1)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一体观天人一体观 冬冬春春夏夏秋秋阳阳长长阴阴消消阴阴长长阳阳消消暖暖热热凉凉寒寒人体气血趋向于表:人体气血趋向于表:皮肤松驰,汗孔开张皮肤松驰,汗孔开张多汗,少尿多汗,少尿人体气血趋向于里:人体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汗孔关闭皮肤致密,汗孔关闭少汗,多尿少汗,多尿年节律年节律 季节气候季节气候22(1)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一体观天人一体观病理:病理:“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秋善病

12、风疟,冬善病痹厥” 23(1)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一体观天人一体观日节律日节律昼夜晨昏:昼夜晨昏: 白昼阳气运行于体表,有利于脏腑机能白昼阳气运行于体表,有利于脏腑机能活动活动 夜晚阳气内敛,便于人体睡眠休息夜晚阳气内敛,便于人体睡眠休息 病理: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病理:旦慧、昼安、夕加、夜甚24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 区域性气候、人文习俗、生活区域性气候、人文习俗、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习惯等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活动东南东南 海拔低,气温高,湿度大海拔低,气温高,湿度大 人体

13、:腠理疏松,柔弱细腻人体:腠理疏松,柔弱细腻西北西北 海拔高,气温低,湿度小海拔高,气温低,湿度小 人体:腠理致密,壮实粗犷人体:腠理致密,壮实粗犷 一旦易地而居,一旦易地而居, “不服水土不服水土” 病理:病理:地方病地方病 例如,克山病、例如,克山病、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 瘿瘤、疟疾等瘿瘤、疟疾等25一、整体观念一、整体观念1.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 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1 1)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观)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观 (2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6(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4、社会状况、社会地位、经济状态差异社会状况、社会地位、经济状态差异 身心机能的差别身心机能的差别 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 富贵者膏梁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膏梁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 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 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 膏梁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恒固膏梁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恒固 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 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 故富贵之疾,宜于补正;贫贱之疾,利于攻

15、邪故富贵之疾,宜于补正;贫贱之疾,利于攻邪27整体观念的内容整体观念的内容 形体结构的统一性形体结构的统一性脏腑经络系统脏腑经络系统 生命物质的统一性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气血精津液系统气血精津液系统 机能活动的统一性机能活动的统一性脏腑经络功能活动脏腑经络功能活动 的整体调节的整体调节 季节气候与人体季节气候与人体 昼夜晨昏与人体昼夜晨昏与人体 地域方宜与人体地域方宜与人体 社会特征社会特征政治经济、政治经济、 文化经济文化经济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群特征人群特征年龄、性别、年龄、性别、 婚姻、风俗、婚姻、风俗、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 生活行为方式生活行为方式人是一个有机人

16、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人与外界人与外界环境的统环境的统一性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28(二)辨证论治(二)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就诊就诊就诊就诊 辨证辨证辨证辨证 论治论治论治论治29证证病病症症证证症症病病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归等本质归等本质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

17、果证证 候候症症 状状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疾疾 病病30证证 病病 症症 的的 关关 系系 症状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症状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 证候由相关的症状所构成证候由相关的症状所构成 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 证候将症状和疾病联系起来,证候将症状和疾病联系起来, 体现了症状与疾病的内在联系。体现了症状与疾病的内在联系。31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其关系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其关系辨证:辨证: 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

18、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论治: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归宿。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归宿。 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32辨证辨证 与与 辨病辨病病证结

19、合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同病异治: 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证候,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证候, 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感冒例如,感冒 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异病同治: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久病泄泻、慢性水肿、哮喘等不同疾病例如,久病泄泻、慢性水肿、哮喘等不同疾病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肾阳不足证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肾阳不足证候 因而可用温补肾阳的相同方法治疗因而可用温补肾阳的相同方法治疗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