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记叙文:句子含义(师)1394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5875543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1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记叙文:句子含义(师)1394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4记叙文:句子含义(师)1394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4记叙文:句子含义(师)1394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4记叙文:句子含义(师)1394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4记叙文:句子含义(师)1394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记叙文:句子含义(师)1394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记叙文:句子含义(师)1394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句子含义 【知识解说】 理解句子的含义,往往是要求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所谓重要的句子,一般来说就是: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总起句、总结句和过渡句等;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表达形象生动、独出心裁的句子。 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明确句子所处位置(起首、结尾或过渡) ; (2)分析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修饰成分(定语、状语、补语) ; (3)把握关键词,判断所使用的修辞等手法;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深层含义。 如果题干要求理解段落的含义,而该段落又不止一个句子的时候,需要将这个段落分出几个层次出来,再一个一

2、个层次做理解。 【例题精讲】 (16 中考真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十个月时,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 “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籍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 !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漫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

3、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的意思,我很得意地嚷嚷说: “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 ”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1959 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 “我懂得。不过,爸爸想念

4、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怆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想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 “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我当时的感受真是

5、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无可移易的存在! 问: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 (5 分) 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19 中考真题) 你妈喊你起床啦 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 “刘标标!起床啦! ”妈妈对着他喊。 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 “我不想起床! ” “不想起也得起! ”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 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

6、了点头,转身出去。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 “刘标标!你是不是想挨揍! ”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 “我真的不想起床啊! ” “不想起也得起! ”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 “我!不! ”刘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 “起个床,跟打仗似的。 ”妈妈感慨道。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 “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 ” “不行,我看着你穿。 ” “穿完了,你去做饭吧。 ” “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 ” “洗完了!你去做饭吧,我饿了。 ”

7、 “想不到吧!饭我早就做好了。别想再睡回笼觉,抓紧去上学。 ” “妈,今天星期六不用去上学。 ” “不会吧?”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刘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 “刘!标!标! ” 在尝试了“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 “召唤奶奶前来助阵”等一系列战术之后,刘标标发现自己依旧每次都落败。 刘标标决定第二天尝试新办法。 “刘标标,起床啦! ” 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 “妈,我肚子疼”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 “哟?跟谁学的这一招?” 刘标标继续卖力表演。 渐渐地,妈妈开始着急了。 “真疼吗?”她摸摸刘标标的肚子。刘标标不说话,痛苦地点了点头。 “那去医院吧。 ”妈妈叹口气, “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

8、,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饭。 ”刘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 “妈” ,刘标标活力四射道, “我没事了! ” 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 “刘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三明治! ” “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 ” “肉饼有没有人想吃啊?” 刘标标每天早上闻着香味醒来,还没等人叫就乖乖坐在饭桌前。妈妈对自己的厨艺很是得意。 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妈妈发现儿子起得越来越早,甚至超过了自己起床的时间。 “妈,给我钱,我想去外面吃。 ” “这星期都第几回了?”妈妈不满地说。 “我在外面有事。 ”刘标标皱着眉头道。 “你能有什么事?”妈妈心头涌上一股无名火。 “

9、你就别管了。 ”刘标标不耐烦道。 “大早上你俩吵什么啊?”刘标标他爸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 “吃饭! ”妈妈大吼,吓得刘标标他爸猛地立正。 “这这是怎么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刘标标他爸嘟囔道。 妈妈正要反驳,突然意识到刘标标已到了青春期,不再是小孩了。 刘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女儿起床, “跟打仗似的” 。 刘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他突然哭了。 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 从此,再也没有他和她的战争了。 问:文末画曲线的句子“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 “那个姑娘

10、”指“妈妈” ,请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6 分) 评分说明: “姑娘”形象的解读;句子的内涵分析。 【答案要点】“姑娘”一词表现了妈妈的美好形象;对妈妈的思念;对当年不理解母爱的悔恨;对爱的传递和延续的领悟。 【答案示例】 “姑娘”一词是刘标标对妈妈美好形象的追忆,表达了他对妈妈的怀念之情,对儿时不理解母爱的悔恨,以及在人生角色转换中对爱的传递和延续的领悟。 (20 中考真题)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 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11、。 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桶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

12、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 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 当我亲眼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 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布置教室。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 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

13、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 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 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问: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 (5 分) 评分说明:点明“念念不忘”

14、的对象;揭示“必有回响”的两层含义。 【答案示例】“我”对孩子们念念不忘(孩子们对“我”念念不忘)。支教会激发孩子们探索外界的兴趣,这是孩子们对“我”的回响。支教也促使“我”持续地关注孩子们,这是“我”对他们的回响。 【巩固提升】 (21 二模长宁区)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

15、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 “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 ”他说: “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

16、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找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 ”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

17、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圆通大师。他的名 y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名 y( 誉 ) (2 分) 2.说说第段加点词的作用。 (4 分) “人人” “处处” “天天” ,分别从人数、地域、

18、时间三个角度,强调了差不多先生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3.根据文章段的内容,概括差不多先生的“事迹” 。 (6 分) (1)小时候,他把红糖错买成白糖。 (2)读书时,他把山西错认为是陕西。 (3)当伙计时,常把十写成千,千写成十。 (4)搭乘火车时,他迟到还不明白火车为什么不等他。 (5)生病时,他让牛医生治病,一命呜呼。 4.阅读文章第段画线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5 分)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差不多先生的本质是马虎敷衍。同时讽刺了国人是非不分,明明“无德无行”却称赞他“有德行” ,揭示国人的本质和差不多先生是一样的。 5.对结尾句“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19、,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 ) 。 (3 分) A.指出差不多先生的病因主要在于懒惰。 B.揭示差不多先生现象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 C.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切忧虑。 D.作者希望借此唤醒国人革除陋习。 (21 一模青浦区) 今天日怪 申弓 今天日怪。 我这个小店,从早上到晌午,还没有开张。按说我这个地盘也还不错,踞住一条小街,守着一个公园,每天不说是车水马龙,行人也基本上是 chun 流不息。可从早上开门到现在,已守了三个小时,就是还没有一个顾客,严格说是还没有开张。都说卖炭翁盼天寒下雪,卖瓜婆等盛夏酷暑,我这卖水也需热天,但冬日再加上冷雨,哎。丽日蓝天了好一段时间,双休日眼看生意要好起来

20、,偏偏今天下了雨,日怪。 今天真是日怪。正愁着一瓶水也没有卖出去,时交晌午,生意便来了。第一个进门的,是个小青年,确切说,是个小女生,进门即向我打了招呼: “老板好!” “你好,请问需要点什么?” “不要什么,我是来还钱的。 ”说着递给我一元钱, “昨晚有位阿叔来买水,欠了一元钱是吗?” “啊,是的。 ”我想起来了,昨晚一个中年男人来买了一瓶水,一下子喝了半瓶多,问多少钱。我说两元。他掏遍了口袋,先是掏出了一张百元大票,我找不开,让他给零钱。再掏,掏出了一张一元的,便不好意思地说:“不好意思,你先拿着这一百元吧。 ” 我便说: “不要。几时方便再拿来就是了。 ” 他说了声谢谢便走了。想不到还真

21、讲信用,这就有人来还了。 我说今天日怪,就是日怪。不一会儿,又来了一名男生,进门便递过一元钱,说: “老板,我的老师昨晚欠你一元钱是吗?” 我说: “是的,不过已经还了。 ” “还了?什么时候?” “刚刚。 ” “不可能,老师今天出差了。 ” “真的。 ”我说。 男生刚走,一会儿又来了几个青年,都说要还钱。你说是不是日怪? 这事儿一直延续到晚上。 我数了数,来还钱的不下 20 人。时下,只有手握实权的官爷,才会享有这种权利。我不由心生疑窦,这到底是个什么人?惹得一群青年男女争着为他埋单! 出于好奇,最后我逮住一个女生打听这件事。 女生说: “他是一位作家,也是我们的老师。今天上午给我们上写作课

22、,讲到当今的人情淡薄时,无意中说出了这个例子。在中山公园门口的小店里,老板居然赊给了他一元钱。说这是寒天里的一缕阳光 。而且,下午他便要出差去讲学。我们想到了这件事,便顺道过来帮他交了,免得让你惦记。 ” 咳,不就是一元钱吗?值得我惦记?还“寒天里的阳光” ! 就一元钱的账, 其实他们不来我也许记不起来了。 不想作家毕竟是作家, 能将这区区一元钱说得好让人感动。想我一个小贩,承受了如此高雅的评价,还是“寒天里的一缕阳光”呢!这也是有生以来从没有过的。如此师生,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今天真是日怪。 (选自小小说月刊 有删改) 注日怪:方言。奇怪。跟平常的不一样。 1.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ch

23、un( 川 )流不息(2 分) 2.“日怪”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完成下列与“日怪”一词相关的题目。 (1)文章开头,“偏偏今天下了雨,日怪”是老板在感慨 之前一直是晴好天气,双休日眼看人多时却下雨了,卖水生意将会受到影响(2 分) (2)文章结尾,“今天真是日怪”的作用是:强调了“我”对作家给予的评价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感到意外并深受感动,与前文以及标题形成呼应。(4 分) 3.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 分) 在冬天里,老板赊给他一元钱,这个微小的举动消除了他的尴尬,写出在当今人情淡薄的社会里,老板对他人的真诚、信任犹如阳光,给人温暖与希望,体现出作家对老板的赞赏之情 4.下列对文章主

24、题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C (1 分)D )。(3 分) A.呼唤每一个人都要有感恩之心。 B.赞美令人久久难忘的师生之情。 C.颂扬了人际交往中可贵的真诚与信任。 D.委婉地揭示当今社会人情淡薄的现状。 5.小说中的“我”对此事“久久不能忘怀”,假设“我”要向这位老师发一段信息,会写些什么呢?联系文章,合理想象,为“我”写一段 80 字左右的短信。(6 分) 要点:自我介绍 1 分,事件概要 2 分,表达自己的感谢、感动之情 2 分,语言 1 分 (21 一模奉贤区) 普通人 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人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我就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

25、众演员的一些小事 1984 年至 1986 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组。副导演先找了父来,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父亲从来不做自己胜任不了之事。他一生不喜欢 ln y充数的人。 我替父亲拒绝了,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后来导演亲自来找我,

26、说:“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同意。 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群众演员”生涯在他 74 岁的时候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首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父亲做什么事都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一笑置之。 一次,我经过北影的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

27、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分明的,他惟恐使那长袍沾了灰土或弄褶皱了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拍电影电视剧,群众演员的问题往往让导演感到沮丧。需要十个群众演员,预先得组织十五六个,真开拍了,剩下一半就算不错

28、。有些群众演员,钱一到手,人也便脚底板抹油,溜了。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 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我被雷声惊醒,翻了个身,发现父亲披着衣服坐在床上吸烟。我好生奇怪,不安地问:“爸,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许久,才听他说:“唉,我为我们导演发愁哇?他就怕这几天下雨”父亲不论在哪一个剧组当群众演员,都一概地称导演为“我们导演”。从这种称谓中我听得出来,他是把自己一个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演员,与一位导演之间联系得太紧密了。 我嘟哝地说:“爸,你替他操这份心干吗?下雨不下雨的,与你有什么关系?睡吧睡吧。”“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父亲教训我道

29、,“全厂 2000 来人,等着这一部电影早拍完,早收了,才好发工资,发奖金,你不明白?你一点儿不关心?” 我佯装没听到,不吭声。对于这样一位太认真的老父亲,我一筹莫展 还记得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和妻子、父母一块儿包饺子,忽然父亲喟叹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临睡前,我试探地问他为什么吹声叹气,父亲笑了: “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吗?”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背台词。 我就说:“爸,其实你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得找个配音的替你说这句话”父亲不高兴了:“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吗?一句台词,光是说说的

30、事吗?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了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吗?”父亲的一番话,倒使我哑口无言。 父亲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父亲曾是一个认真的群众演员。或者说,父亲是一个“本色”的群众演员。以我的父亲为镜,我常不免问我自己在生活这大舞台上,我也是演员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呢?就表演艺术而言, 我崇敬性格演员。 就现实中人而言, 恰恰相反, 我崇敬每一个 “本色” 的人, 而十分警惕 “性格演员” 1.根据拼音写汉字:ln y( 滥竽 )充数(2 分) 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加强语气,我认为父亲不是在演戏,表达了“我”对父亲演员身份的不认可。(2 分) 3.文中写

31、了父亲做“群众演员”的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 分) (1)父亲牢记导演的要求,端坐片场长久不离开。 (2)父亲担心剧组因下雨拍不成戏而夜不能寐。 (3)父亲在包饺子的时候投入地背台词。 4.阅读文章第段,回答下列问题。(7 分) (1)第段中写“父亲坐得很特别”,请结合具体表现作分析。(4 分) 父亲惟恐戏服沾上灰土或弄皱,于是将戏服整理好并端端地坐着,从父亲对戏服的保护中体现了父亲对群众演员工作的重视和工作的责任感。 (2)对第段画线部分的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B(3 分) C(1 分) )。(3 分) A.通过写有些群众演员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导演的同情。 B.把有些群众演员

32、的表现与父亲的表现作对比,突出了父亲的认真、诚信。 C.通过写有些群众演员的表现,批评了他们的不讲诚信、不负责任。 D.把有些群众演员的表现与父亲的表现作对比,反映了有些群众演员的精明。 5.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的含义。(5 分) 现实生活中我崇敬做事认真、表里如一的人(1 分),警惕圆滑虚伪、表里不一的人(1 分)。写出了父亲对“我”的影响(1 分),表达了“我”对父亲和像父亲一样做事认真、表里如一的人的敬意(2 分)。 (21 二模徐汇区) “老家柿子的滋味谁挡得住?” 赵畅 立秋过后,老家的柿子也开始由青转红。只是,真正红透需要一两个月时间的等待。时间就像一个画家,它似乎每天都在

33、为柿子上色,不见其红却日有所红。渐渐地,它终能将其摇曳成秋日里最绚丽的天然 jn 绣。 我从小寄养在小山村祖父母家,对于柿子有着比常人更深挚的感情。这不仅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严重匮乏之时,柿子曾做过果腹的食物,更因为它几乎是老家唯一的水果。那些年里,尽管柿子也可以上街去卖,但集市路远、价格又贱,所以村民们大多都是自我消费。 平日里,柿子树是最不起眼的树种。到了春天,虽有芽绽出,有叶初展,肯定也难与开满花的桃树、梨树媲美。但是,柿子树的静寂与低调都是积蓄和等待。当树叶长成长足时,尤其当青青的小柿子包在密密的叶子底下的时候,这满树凝翠的柔波,便开始招引人了。 当柿子还是青涩一片的时候,若哪

34、天突然有红柿子横空出世悬挂枝头的话,小伙伴们惊喜的目光总是会齐刷刷地聚焦其上。只怨树太高,大家不敢随便攀爬,只能望洋兴叹。玩耍时瞟下它,走路时盯着它,心里默念它能早早地自己从树上掉下来。 一天,我与伙伴们突然发现水井旁的柿子树顶上挂着一只熟透了的红柿子。禁不住伙伴们的百般怂恿,我脱掉外衣,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树去摘,结果居然还被树上的一群大头蚂蚁咬了,不得不跳到树下的水井里“教命”,祖父母见我一身湿漉漉的,问到了真相,既批评我不该偷摘隔壁大妈家的柿子,又责备我不该不顾危险爬树、跳树。隔壁大妈闻讯赶来,不仅没有嗔怪,反而宽慰我:“你呀,如果喜欢我家柿树上的红柿子,你尽管去摘,都说亲不亲,邻居情,你大

35、妈家的柿子树,就是你们家的柿子树。不过,你不要随便去爬,很危险,得借专用工具。”大妈的这番热心话,反而说得我满脸像那红柿子了。 当年柿子树都是分到各户的,柿子挂红的时候,村民们总会全家总动员采摘柿子。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棵树上都会被刻意留下三五只柿子。村民们说:“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鸟雀们觅食困难。留下一点柿子,也是为了帮助它们过冬。这可是咱祖上传下来的做法呵!” 结束寄养生活以后,我回到了城里父母身边。每当柿子上市的季节,小叔先行送上的一大筐柿子,总是让我们全家喜出望外。其实,我的父亲比我更喜爱老家的柿子。父亲因贪吃柿子患了柿石症,动了生平第一次大手术。面对手术取出来的足有四公分直径的“柿石”

36、,全家人便开始轮番“教训”:今后千万别再贪吃柿子了。然而,父亲依然照吃不误,他给出的理由是:“老家柿子的滋味谁挡得住?” 我已经好多年没回老家了。去年,正当柿子上市的季节,应小叔之邀,终于回来了。深秋时节,是老家一年中最美的时候。从房前屋后到田园山麓,除了柿子,还多了游客有的手拎一筐柿子返程,有的一边吃柿子一边笑呵呵地交流着,有的在与家门口摆摊的老妇讨价还价,还有的爬上树去亲自体验采摘小叔说:“咱村里的柿子而今人见人爱,市场上特别走俏。为了满足外地客人的需求,村里好多人家还搞起了电商”村民们的小康生活如同当令的柿子一样红火起来。 我看着当年爬过的邻家那棵柿子树,除了树身稍稍变粗,它还是那个模样

37、,带着一抹秋日的暖色,另有一番诗意 (有删改) 1.根据第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jn( 锦 )绣(2 分) 2.阅读两段,完成下面的小题。(9 分) (1)概括、段围绕柿子写的两个材料: 我冒险偷摘隔壁家的柿子,邻居大妈不但没有嗔怪,反而宽慰我。 村民们采摘柿子时会刻意在每棵树上留下几个柿子,帮助鸟雀过冬。 (2)“我”为何要在文中回忆这两个材料呢? 充分反映出故乡人民对他人、对自然的仁爱,体现他们的善良与淳朴。为下文写“我”喜爱老家的柿子、思念故乡作铺垫。 3.有人认为文章标题是父亲说的一句话,体现父亲对故乡柿子的喜爱之情,似乎无法统领全文。你是否认同?简述理由。(4 分) 不认同。这句话

38、不仅表现柿子本身的滋味极好,难以抵挡,更体现出故乡的亲情人情令人无法忘怀。全文回忆童年往事,表达作者对家乡柿子的深厚情感,以这句话为标题,表明作者与父亲有类似的感受,这句话是作者的内心写照,可以统领全文。 4.阅读全文,分析第段画线部分的含义。(5 分) 要点:时隔多年又看到柿子树笼罩在秋日暖阳下的美丽景致,富有诗意。此时的“我”眼中的柿子不仅仅是美味,更承载着“我”对老树的情感,柿子树于“我”的意蕴更丰富。柿子从果腹的食物成为村民们发家致富的美食,是柿子给老家带来发展的转机,于我们更有特殊的意义。(意思对即可,写到两个角度给满分) (21 二模青浦区) 我的戏剧老师曲信先 把我从一个彻底的白

39、丁带上戏剧创作道路的,是我的老师曲信先。而我认识他,纯属偶然;他能收我为学生,则纯属我侥幸。 1972 年我在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此生头一次动笔,利用十个月长病假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政策 ,36 万字其实开始是想写短篇的。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茹志鹃看后鼓励我“可以走这条路” ,但是说我不懂创作,36 万字居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建议我找个地方学习一下写作。 正好我有个同学宋厚生从农场上调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他告诉我文化宫正在招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我说:我只想写小说。他说:不是一样的?其实当时社会上也实在没有地方学习创作,我就有点勉强地去报名了。 那时的曲老师也就三十岁,非常严肃,见了我只问:写过剧本

40、吗?没有。那你回去吧,我只收写过剧本的学生。我写过小说,这里是前五章拿回去,我不看小说。 我转身要走,宋厚生把我拉住了,说:曲老师,你就帮他看看吧,这是我同班同学。曲老师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勉强和不快:那就搁那儿吧。他甚至自己都不接我的稿子,从头到尾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却想:我本来就不想写戏。 过了一个星期,厂里传达室到车间里来叫我:电话。拿起来一听,居然是曲老师。他说:宗福先我收下你了,我看了你的小说,你的语言特别好,写戏第一需要就是语言!你来吧!电话里的曲老师热情洋溢。 我就这么戏剧性地、幸运地拐了个弯,入了戏剧创作学习之门。然而我更幸运的是,遇到的是曲信先老师。 记得这个业余训练班有二十多个

41、学员,每周两个晚上上课,我们下班后从各自的工厂赶到文化宫。上了一些戏剧的基本概念课以后,很快,曲老师就要求我们自己回去编一个小戏提纲,而且一个礼拜以后要交。这可让我们抓瞎了!一周后大家交上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曲老师也不急也不气也不笑话,一个一个帮你们分析,这个好在哪儿,这个毛病出在哪儿,这个荒唐在哪儿他用这种方式慢慢告诉我们: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能够在舞台上演出来的戏剧剧本。 我们这批学员都是老三届,在社会上也磨炼了几年了,曲老师今天点评了批评了,下周就改出新的一稿来给你老师看!不料捉襟见肘,前头的漏洞补好了,后头的破绽又出来了,又让曲老师抓住,借题发挥,讲述了剧本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另外一

42、些问题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磨炼,虽然剧本一个也没写成,但是我们却渐渐地懂得了一些戏剧创作中的基本技巧。 曲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奥妙无穷。 比如他讲塑造英雄人物,我们的英雄人物常常立不起来,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是他的对手反面人物没写好,没立起来。写不出怯懦你怎么反衬勇敢?写不出虚伪你怎么反衬正直? 我们这群毫无戏剧创作基因与背景的普通工人,在短短的三四年中,仅用业余时间,就被曲老师带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并被他打造成具有一定锐气、水平与特色的戏剧创作群体,在后来数年中连续创作出于无声处 屋外有热流 血总是热的 路 有一个航次 大桥等话剧作品。 1.“白丁”在文中的含义是 没有戏剧创作经验(1 分)

43、的人(1 分) 。 (2 分) 2.下列对段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 (3 分) A.“没有一丝笑容”表现了曲老师对“我”不以为然。 B.“热情洋溢”一词主要表现了曲老师为人虚伪圆滑。 C.两句话中人物态度的反差起到了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 D.两句话表现出的人物态度也折射出了曲老师的人才观。 3.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 (3 分)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1 分) ,表现了曲老师强硬、不耐烦的态度(1 分) ,与后文曲老师对我热情的态度形成对比(1 分) ,刻画出了曲老师直率的人物形象(1 分) 。 (1 点 1 分,任意 3 点得 3 分) 4.结合 段内容,分析短时间内我们这群工人

44、能被打造成优秀戏剧创作群体的原因。 (6 分) 我们下班后坚持上课,作业被批评了也不气馁,反复修改,学习积极性很高(2 分) ;曲老师尽心地帮我们分析、修改作品,为人耐心细致,循循善诱(2 分) ,而且他讲课深入浅出,易于接受(2 分) 。 5.阅读全文,紧扣第段画线句的加点之处,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6 分) “我” 本来想写小说, 却意外进了曲老师的小戏创作训练班, 所以说 “纯属偶然” (2 分) ; 曲老师本来准备拒收 “我” ,却意外因为“我”的作品语言好而破格招录我,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说“纯属我侥幸” (2 分) 。这句话表达了“我”内心深处的庆幸之感以及对曲老师的感激之情(2 分) 。 (共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