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地球概貌与地球物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5862387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地球概貌与地球物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专题三地球概貌与地球物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专题三地球概貌与地球物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专题三地球概貌与地球物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专题三地球概貌与地球物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地球概貌与地球物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地球概貌与地球物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l地球概貌与地球物质一、地球概貌 从太空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蔚蓝色的海洋。在地球总面积中,海洋占71,陆地仅占29。海洋不仅辽阔,而且水深巨大。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800米,体积13.7亿立方千米,蓄积水量占地球水储量的96.53,堪称地球的水库。 播放视频 二、地球的内部运动1、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它可以分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有了太阳辐射能,风才能吹,水才会流,生物才能生长,从而引起地壳表面物质的破坏

2、、搬运、堆积等。地表形态就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地壳运动地壳运动 运动方向运动方向对对地表形态的地表形态的影响影响关系关系水平运动水平运动褶皱山脉褶皱山脉水平运水平运动和垂动和垂直运动直运动相伴发相伴发生,以生,以前者为前者为主,后主,后者为辅者为辅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地势的起伏变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化和海陆变迁断裂带断裂带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挤压形成褶皱山脉东东非非大大裂裂谷谷张裂形成断裂带东东非非大大裂裂谷谷2、板块构造学说n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3、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全球六大板块v火山与地震视频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视频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l视频1、风化作用:地表或近地面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和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发生崩解破碎和化学破坏,这种作用就是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坚硬的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状风化物,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p在风化作用的基础上,流水、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破坏作用;风化侵蚀的产

4、物,经过外力搬运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沉积下来。在侵蚀沉积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侵蚀、堆积地貌。2、流水作用流水的作用强大而普遍。坡面水流冲刷地面,并且下切形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发育,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就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岩性疏松,再加上地表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下降,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起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则形成宽广的沉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山山区区河河流流山区河流黄黄河河壶壶口

5、口瀑瀑布布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浪侵蚀作用海浪侵蚀作用海浪堆积作用海浪堆积作用冰斗冰斗角角峰峰冰川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3、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等。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常常形成大片的戈壁和裸岩荒漠。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便导致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它们成为沙漠地区基本的地表形态。一些颗粒细小的粉沙尘土,被风挟带到更远的地方才沉落,因而在沙漠的边缘常常形成黄土堆积,如我国的黄土高原。风力堆积作用风力堆积作用 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在沙漠地区,在风

6、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四、岩石和矿物1、矿物的特征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址条件下结合二程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矿物在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到处可以见到。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例如,我们吃的食盐,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制玻璃用的石英,炼铁用的铁矿石等,都是矿物。这些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能够被人类开采利用的,就是矿产。矿产是人类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矿物的种类很多,但常见的只有几十种,其中组成岩石的造岩矿物不过二三

7、十种,如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v2、矿物的鉴定v (1)矿物的光学性质vA、透明度。矿物薄片能透过光线的称为透明矿物,否则称为不透明矿物。一般来说,所有的金属矿物都是不透明矿物,所有的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vB、光泽。光泽是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金属矿物一般表现为金属光泽,非金属矿物一般表现为非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又分为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块光泽等。 vC、颜色v矿物由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决定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这为鉴定矿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如黄铜矿为黄铜色,孔雀石为翠绿色。许多透明矿物由于外来的原因,常常出现不很固定的颜色,如纯净的石英为无色,混有杂质

8、则呈现不同的颜色。vD、条痕v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将矿物在一白色无釉的瓷板上擦划,瓷板上就留下矿物粉末痕迹的颜色。条痕对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的颜色虽有不同,但条痕固定为樱红色。由于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白色或无色,因而条痕对于鉴定透明矿物的意义不大。l(2)矿物的力学性质lA、硬度l硬度是矿物的软硬程度。通常选出十种矿物作为衡量矿物硬度的标准。一般将需要鉴定的矿物同标准硬度矿物或代用品相互刻划,即可得出它的硬度。不同硬度的十种矿物硬度矿物名称代用物品硬度矿物名称代用物品1滑石6正长石 小刀玻璃2石膏7石英钢锉3方解石指甲铜币8黄玉4萤石9刚玉5磷灰石10金刚石pB、弹性和

9、挠性p矿物收外力作用时发生弯曲而不断开,外力解除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不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挠性。如云母与绿泥石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前者具有弹性,后者具有挠性。pC、解理和断口p矿物受到外力打击时,能沿着一定方向分裂成为平坦表面的,叫解理;无规则破裂的,叫断口。p2、岩石的组成与识别p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岩石。例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集合而成,花岗岩则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组成。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pA、岩浆岩p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岩浆是地下深处一种粘稠的高温熔融物质,并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气体。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

10、力作用下,沿着地表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即火山喷发),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二形成的岩石,叫做岩浆岩。其中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又称火山岩。岩浆岩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花岗岩、玄武岩等。B、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积岩。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以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还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由于沉积岩是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生成的,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岩层。在岩层中常常能找到已经变成岩石的古生物遗体(如贝壳、骨骼)或

11、遗迹(如足迹、虫穴),即化石。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岩层和化石则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3、变质岩地壳中已经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得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例如,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页岩受到挤压变质成为坚硬的板岩。组成地壳的三大类岩石,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断地进行相互转化;它们与地球内部物质(岩浆)之间也在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

12、球内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大循环。3、土壤的成分、土壤的成分l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循环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自然界中,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产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l具有肥力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所谓肥力,金属指土壤能够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的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其组成既有无机物,又有有机物,并且固相、液相、气相三相俱全。正是这种特殊的组成,决定了土壤具有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它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肥沃的土壤,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不利自然调节的影响,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