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 色彩的形成 色彩是光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由于物体本身的材质关系,决定了其对光线中的某些色光吸收、反射或穿透,反射回来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产生了某种色彩感觉 1676 年,牛顿用三棱镜分离出来了太阳光的色彩光谱,证明了色彩的客观存在牛顿发现的光谱是这样一个连续的色带:红、橙、黄、绿、青、蓝、紫 1802 年,根据牛顿的理论,英国物理学家汤麦斯 .杨经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个很肯定的结论: 光谱的三原色:红、绿、紫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不管是光谱中的三原色或是颜料中的三原色, 它们都有一个最基本的自然限制: 这三种颜色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不能由另外两个颜色调和而成 从理论上说,除了三原色本身,颜料中的所有颜色都由这三种基本颜色调配而成但事实上,真正要用这三种颜色调配所有的色彩还必须加上黑色和白色 二、 色彩的分类 色彩分为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两大类 (黑白灰属于无彩色系有彩色系是无数的,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色,可分辨的有 200—800 万种 ) 无彩色系包括黑、白、灰 有彩色系包括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原色:无法调配出来的三原色,红是红中的曙红,黄是淡黄,蓝是湖蓝。
间色:两种颜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二次色 复色: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混合所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 补色:在色环中相距 180 度的颜色称为补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 三、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纯度、明度 任何一个色彩,都居有一定的色相、明度和纯度关系这是色彩的基本要素 (1) 、色相, 即色彩的相貌称谓,一般根据其特色进行命名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当黄色加入白色之后,显示出不同的奶黄、麦芽黄等,但它的黄色性质不变,依然保持黄色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2) 、纯度, 即色彩所含的单色相饱的程度,也称为彩度光色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都是高纯度的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它色彩就是高纯度,只要加入其它色彩且加的越多,纯度就越低黑、白、灰无色彩,其纯度等于零 (3) 、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光的明暗度称亮度可以用黑白灰的关系来表述一个色彩加入白色越多,明度也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就越低一般可分为九级 色彩的三属性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很难截然分开其中任何一个属性的改变,都将引起色彩个性的变化但它们之间又互相区别,具有独立意义,因此必须从概念上严格分开。
四、影响色彩关系的要素 光源色 不同光源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光色 固有色 物体自身固有的色彩 环境色 也称条件色,即环境的色彩反射在物体上形成的色彩效果 空间色 空间色是因物体距离的远近不同而产生的色彩透视现象 五、色彩的属性 暖色:色环中红橙一遍的颜色是属于暖色系,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 冷色:色环中蓝绿一遍的颜色是属于冷色系,给人以寒冷、凉爽的感觉 同类色:色环上相邻的色彩 中性色:没有明显的冷暖心里倾向的色彩 色阶:表示图像亮度强弱 第二章 水粉画写生 一、画水粉画的步骤 (1) 、构图 1. S字形(电光形构图法):比斜线平行构图法更具强力的动态构图 2. 垂直并行线构图法:画面呈现稳重感,且具有幽静典雅之美 3. 倒置三角构图法:画面有不安定感,为开朗.奔放之最佳构图 4. 斜线平行构图法:具有强烈动态感,对初学者而言较为困难 5. 三角形构图法:最古老的构图法,使用上以宗教画居多,画面具有安全感与崇高的气氛 6. 十字形构图法:由垂直线与水平线交叉构成,而得到极为平衡之构图,代表安定的感觉 7. 椭圆形构图法:属于古老构图法之一,常用于宗教画上,但画面过于集中而显得单调,故少用于传统画上,而常用在商业图案广告上。
8. 对角线构图法:在西画上应用最广泛,具有动态要素 9. 菱形构图法:予人坚强的印象,具有安定感 10. X 字形构图法:由两条斜线交又而成,常用在街景、水道- - - 等,有集中于画面焦点的特色 (2)起稿 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3)铺大色调 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4)具体塑造 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 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 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 掌握分寸, 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 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 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 (5)细节刻划 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 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 画龙点睛。
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 (6)调整、完成 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 二、着色方法 从着色顺序方面有如下几种: 1、 从整体到局部 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入手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 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相反,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 ,予以确定画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间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为主的画面,还是要先涂明亮的大色块,颜色稍薄一点,局部小面积的深重色后加上去。
如果中间色为主,作画时先涂中间色,运用并置的方法,分别向面积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画过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3、从薄涂到厚画 薄涂即用水稀释颜料,如同画水彩画,根据总的色彩感觉,迅速地薄涂一遍,造成画面整体的色彩环境,尔后逐渐加厚,深入表现薄涂比较正确的地方要善于保留,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层次和厚重的效果 水粉画颜料不象油画、丙烯颜料附着力强,可随意画厚 水粉画的厚涂要厚的适当, 过厚容易龟裂脱落, 所以较厚而不准的颜色应洗掉再画 具体着色的技法应掌握下列几种: 1、 干画法和湿画法 在水粉画中, 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 此法可以反复地画, 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2、 并置和重置 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
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3、 干湿变化的掌握 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 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4、 色彩的衔接 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方法有三:a、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b、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c、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5、 用笔 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
哪一种笔法好呢?怎样用笔才对?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 第三章 色彩创作的画种类别 一、水彩画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 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 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颜色携带方便,也可作为速写,搜集素材用 工具:水彩笔、水彩颜料、调色盒、水彩纸、调色盘等 水彩的画法通常分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干画法是在前面的基本干后再进行画,一般可以画出很多层次湿画法则是一气呵成,因此不同的笔触的墨彩相互渗透,有一种类似于中国画的效果 特殊技法: 刀刮法: 用一般削铅笔的小刀在着色的先后刮划,是破坏纸面而造成特殊效果的一种方法 着色之前先在画纸上用小刀或轻或重、或宽或窄地刮毛,以破坏部分纸面,着色之后出现较周围颜色重一点的形象这是因刮毛之处吸色能力强,所以变重了些它表现虚远的模糊形象或隐约可辨的细节效果较好。
着色过程中进行刀刮,水多时会产生重的刀痕,水少时浮色被刮掉又会产生较亮的刀痕,处理有关细节可用此法另外在颜色完全干透之后,用刀刮出白纸,或轻巧断续地刮,以表现逆光时的亮线、亮点或较小的亮面、闪动的光点和冬天飘落的雪花等,虚虚实实,自然有趣 蜡笔法: 用蜡笔或油画棒,着色前涂在有关部分着色时尽可大胆运笔,涂蜡之处自然空出用以描绘稀疏的树叶、夜晚的灯光、繁杂的人群等都比较得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吸洗法: 使用吸水纸(过滤纸或生宣纸)趁着色末干吸去颜色根据效果需要,吸的轻重、大小可灵活掌握,也可吸去颜色之后再敷淡彩用海绵或挤去水分的画笔吸洗画面某些部分,也别具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喷水法: 有时在毛毛细雨的天气下画风景写生,画面颜色被细雨淋湿,出现一种天趣,引人入胜有时在着色前先喷水,有时在颜色末干时喷水喷水壶要选用喷射雾状的才好,水点过大容易破坏画面效果 撒盐法: 颜色末干时撒上细盐粒,干后出现象雪花般的肌理趣味撒盐时,应视画面的干湿程度,过晚会失去作用盐粒在画面上要撒得疏密有致随便乱撒,会前功尽弃 对印法: 在玻璃板或有塑料涂面的光滑纸上,先画出大体颜色,然后把画纸覆上,象印木刻一样,画面粘印出优美的纹理,颇得天趣。
此种效果用细纹水彩纸容易见效,以对 印为主,稍作加工即可成为一幅耐人寻味的水彩画有的局部使用对印方法,大部分仍然靠画笔完全 油渍法: 水与油不易溶合,利用这一特性,着色时蘸一点松节油,会出现斑烂的油渍效果,使平凡的色块增加变化,也是颇具天趣的 二、 油画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 (亚麻仁油、 罂粟油、 核桃油等) 调和颜料, 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工具:颜料、松节油、画笔、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 ① 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 由手工研磨成细末, 作画时才进行调和近代由工厂成批生产,装入锡管,颜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 ② 松节油, 是一种挥发性医用油在油画的调制中,起稀释颜料的作用一两分钟即可完全挥发, 干后无光泽 将松节油和调色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干得较快,色彩也比较亮 ③ 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
④ 画刀,又称调色刀,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有尖状、圆状之分,用于在调色板上调匀颜料,不少画家也以刀代笔,直接用刀作画或部分地在画布上形成颜料层面、肌理,增加表现力 ⑤ 画布,标准的画布,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制作而成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纹效果的底子,或根据创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纹的粗细根据画幅的大小而定,也根据作画效果的需要选择有的画家使用涂过底色的画布,容易形成统一的画面色调,作画时还可不经意地露出底色经过涂底制作后, 不吸油的木板或硬纸板也可以代替画布 ⑥ 上光油,通常在油画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保持画面的光泽度,防止空气侵蚀和积垢 ⑦ 外框,完整的油画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写实性较强的油画,外框形成观者对作品视域的界限, 使画面显得完整、 集中, 画中的物象在观者的感觉中朝纵深发展画框的厚薄、大小依作品内容而定古典油画的外框多用木料、石膏制成,近现代油画的外框较多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悬挂技巧:油画比起其它画种在陈列上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是容易反光,另外,用厚涂法强调画面肌理的油画,因有起伏而容易积尘。
为了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和保护画面,在悬挂时应有一个向前下方的倾斜度油画面对正面光时,效果往往较差,应采用侧前上方光线,且尽可能做到悬挂处的光源与作画时的光源相一致,如作画时光源在左侧,悬挂时也应与此光源一致 三、 国画 国画(宣画) :即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工具:笔、墨、纸、砚 其它工具_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绢、颜料之外,上需准备相关的用具: (一)调色(储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制品较佳,调色或调 墨应准备小碟子数个,除色以梅花盘及层碟较理想,不 同的颜料应该分开储放 (二)贮水盂:盛水作洗笔或供应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的较佳 (三)薄毯:衬在画桌上,可以防止墨渗透将画沾污,铺纸後画面也不易被笔将纸擦坏 (四)胶和矾:上石青、石绿、朱砂等重色时为防止颜色脱落,可用胶矾水罩上,矾有粉末状和块状,胶则有瓶装的 液状鹿胶与条状或块状的牛胶、鱼胶、鹿胶等,最好备 置一套杯、酒精灯,以便融胶调兑清水。
(五)乳钵:粉状颜料粒子太粗时,需用乳钵研磨再置於烧杯 中\ 飞漂此外挂笔的笔架、压纸的纸镇、裁纸的裁刀、起稿的炭条、吸水的棉质废布(或废纸)、以及钤印用 的印泥、印章等皆可酌情备置 分类: 山水 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计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动物 动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动物可以归到花鸟画 人物 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者是历代英雄名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者模特儿写生为一类由于人物要有动作、表情,所以人物画是比较深奥的制作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工笔 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写意 心灵感受、笔随意走 ,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生动往往胜于前者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 传统 中国画画龄以千年计,形成了一套笔法、构图法 、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种风格的国画称为传统绘画。
四、 水粉画 五、 版画 六、 壁画 七、 雕塑 八、 工艺设计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