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5711918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学案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认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掌握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 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本历史要素, 培养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会议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学习重点】 开国大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打击,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渡

2、江战役宣告国民党政权垮台,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 二、新课导学 请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1.新中国成立的准备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地点在 。 主要决议有: 通过了 , 成为新中国的临时宪法; 选举了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新中国的国旗为 ;代国歌为 ;北平改名为北京,成为新中国的 ;采用 纪年;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 2.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是 。这一天, 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宣布: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

3、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1951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三、合作探究 探究: 共同纲领为什么能成为新中国的临时宪法? 资料: 共同纲领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 ” “外交政策,以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问题 1:制定共同纲领的代表能否履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为什么? 问题 2: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政权权力属于什么人?由此判断新中国政权的

4、性质是什么样的? 问题 3: 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哪些基本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参考答案:1.可以,因为出席会议的六百多位代表来自各个民族和各个组织;2.权力属于人民,政权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3.对国家名称、政权性质、外交政策、民族关系、公民道德等方面作了规定。 ) 重点探究:开国大典。 视频开国大典 。 问题 1:根据课文和视频介绍,整理开国大典活动的流程。 问题 2:探究礼炮齐鸣 28 响的含义。 (提示:19211949 年,了解 54 门礼炮的多种说法。 ) 模拟:根据视频模拟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要求:声音洪亮、语言庄重有气势、情绪激昂,体现激动兴奋之情

5、。 活动:根据视频结合教材 4 幅图片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要求:注意庆典的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话语、庆典活动等相一致。次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陆军接受检阅海军接受检阅北京群众庆祝新中国成立。 (参考答案: 1.宣告新中国成立升旗奏国歌鸣礼炮宣读政府公告阅兵群众游行等;2.礼炮齐鸣 28 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成立到 1949 年建国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的二十八年历程。 ) 重难点探究: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国内意义: 资料一:1840 年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听命于帝国主义,经济上受制于帝国主义,百姓生活日

6、益困难。 资料二: 1949 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临时宪法明确规定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 “外交政策,以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资料三:1919 年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但凡尔赛和约却规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国家再次联合侵犯了中国主权。 问题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问题 2:由此概括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问题 3:根据资料,理解中国人民在什么方面站起来了? 问题 4:根据上述三个问题,用一句话概括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权性质、政治统治、经济发

7、展、外交等方面都有变化。2.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3.在领土完整、主权独立方面站起来了;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国际意义: 资料:1917 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亚非爆发了一系列解放运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统治,同时许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问题:根据 20 世纪上半期的国际大背景,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 (参考答案: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

8、放的斗争。 ) 四、智能跟踪训练 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 )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和平解放西藏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确定了国旗、国歌、国都和纪年方式 2.新中国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朱德 B.陈毅 C.刘少奇 D.毛泽东 3.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三时,首都北京 30 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即开国大典。 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宣告的第一句话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B.“中国革命胜利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 D

9、.“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站起来” 和 “改革开放富起来” 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5.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终结 D.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核心历史意义是( ) A.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

10、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B.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7.新中国国旗图案中的四颗小五角星围绕着一颗大五角星,它的象征意义是( )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B.人民军队是国家的核心力量 C.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D.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大团结 8.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抗日战争的胜

11、利 9.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 (1)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2)除此之外,该会议还做出了哪些重要决定? (3)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什么?标志着什么? 11.探究: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

12、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 (2)“三十年以来”从哪一年开始?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智能跟踪训练答案: 1-5:BDABA 6-9:ADBA 10.(1) 共同纲领 。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选举毛泽东为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 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京为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公元纪年法。 (3)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11.(1)解放战争。 (2)1919 年;五四运动。 (3)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