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卫生保健基础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5705647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卫生保健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医学卫生保健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医学卫生保健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医学卫生保健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医学卫生保健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卫生保健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卫生保健基础(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卫生保健基础 健康的概念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健康。“五好三良” 胃口好;二便好;睡眠好;口才好;腿脚好。 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疾病的概念 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分类: 基因病;先天性疾病;后天性疾病;生活方式病。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状态(subhealth status),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和人际交往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出活力、反应能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健康类型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具体

2、表现为躯体慢性疲劳。 心理性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是焦虑。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不稳定等。 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各种因素学习环境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生活事件的影响 就业压力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亚健康常见症状早晨不能按时醒来,醒后懒得起床。走路抬腿无力,步伐沉重。不想参加班集体活动,尤其不愿见陌生人。懒得讲话,说话声音细而短,自觉有气无力。上课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经常觉得老师的提问是“多此一举”,但又没心思听清老师的问题;坐下后不愿起来,时常托腮呆想发楞。说话、写文章经常出错。记忆力下降,想不起同学的叮嘱或者

3、忘掉几小时前的事情。口苦,无味,食欲差,饭菜没有滋味,厌油腻。耳鸣、头昏、目眩、眼前冒金星、烦躁、易怒。眼睛疲劳,呵欠不断。下肢沉重,学习时总想把脚架在桌上。入睡困难,想这想那,易醒多梦。预防亚健康的对策要有健康的心态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自我保健可以矫正不良的行为,而良好的行为又促进了自我保健。 采取科学的饮食结构,是亚健康防治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 亚健康的健康教育 疾病的鉴别与诊断医生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中医运用的“望,闻,问,切”症状: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体征:“望触叩听”获得,体温计、血压计;阳性体征、阴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血沉、出凝血功能、生化检查、电解质测定、

4、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肿瘤指标、各种标本的培养药敏。特殊仪器辅助检查X线检查(钡透、各种造影)、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脑电图、TCR、CT、MRI、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各种内窥镜检查、各种 B超检查。自我诊断要点看外表识病 皮肤、粘膜、指甲(杵状指)、毛发、舌、舌苔、牙龈、颈部。从症状上认识病发 热发热程度、热型脉搏体温比例炎性发热、非炎性发热(结缔组织病、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头痛病因:感染、中毒、血管性、外伤性、肿瘤、头部附近器官病变;伴随症状:发热、呕吐咳嗽、呼吸困难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呼气性呼吸困难呕血与咯血呕血咯血原发病消化系统基础疾病呼吸系统基础疾病

5、颜色暗红色、咖啡色鲜红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咳嗽气急伴随物胃内容物痰液首选急救措施保持气管通畅保持气道通畅腹 痛起病缓急、诱因、腹痛时间、性质、位置、有无放射痛以及伴随症状非腹腔脏器病变腹痛;癫痫、紫癜、心梗、心绞痛、过敏、铅中毒腹腔脏器的解剖图慢性腹泻与便血不成形大便每日2次。炎症、慢性中毒、过敏状态、肿瘤、消化不良 大便隐血;鲜血便血尿、少尿、无尿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 少尿400ml/24h 无尿50ml/24h呕 吐中枢性呕吐:妊娠、脑膜炎、脑炎、颅内肿瘤、小脑病变。外周性呕吐:消化道炎症、中毒、梗阻等等皮 疹皮疹见于发疹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液病等。发现患者有皮疹,须注意其大

6、小、形态、有无高出皮面、颜色、硬度、边缘等情况,指压是否退色,有无瘙痒、从何处开始以及分布范围,有无脱屑、脱皮及色素沉着等。皮疹有点状皮疹、斑疹、丘疹、疱疹、风团样皮疹、紫癜等几种,有充血性皮疹与出血性皮疹之分。引起皮疹的常见疾病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儿多见,冬春易流行,以空气飞沫传染为主要传播方式。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春季多见,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各种先天畸形,称之为先天性风疹综合症,小儿多发,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冬春季为多见,常呈流行性,病人是

7、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的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小儿多见,病后免疫力持久。内科常见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起病急,咳嗽,咳痰,全身症状轻,可伴发热,两肺呼吸音增粗,闻及散在干湿罗音,WBC+DC正常;痰涂片培养可查到致病菌;胸片正常或纹理增粗。鉴别诊断流感:起病急,全身症状重,流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上感:卡他症状为主,无咳嗽咳痰,无肺部阳性体征支扩咯血:明显伴感染时多痰,反复发作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百日咳等:除可伴有急性支气管炎症状外,还有其本身的特征,可作进一步检查加以鉴别。治疗抗菌,对症治疗支气管哮喘

8、属于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表现为发作性胸闷、咳嗽、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过敏性哮喘、感染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运动性哮喘、神经精神性哮喘。哮喘持续状态:严重哮喘持续发作24小时以上。诊断典型症状,呼气期闻及两肺广泛哮鸣音,嗜酸性白细胞增多,发作期两肺透亮度增加。鉴别诊断心源性哮喘伴左心功能不全,病史、体征、X线表现不同。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咳痰、伴喘息,两肺可闻及干湿罗音。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异物哮喘异物病史过敏体质、既往发作史 突发,诱因,婴幼儿症状呼气期呼吸困难,胸闷吸气困难,危急体征呼气期广泛哮鸣音吸气期病侧哮鸣音支气管镜痉挛异物胸片透亮度增加局部肺不张治 疗消除各种

9、诱因控制发作,扩张支气管;拟肾上腺素类、茶碱类、激素类,抗变态反应药物,白三烯阻滞剂类巩固治疗 雾吸,补充水份,祛痰,控制感染预防复发消化性溃疡胃酸、胃蛋白酶对胃十二指肠的自我消化,形成的慢性溃疡。诊断 中上腹钝痛、胀痛,慢性反复发作,呈周期性发作,疼痛具有节律性:DU:痛食舒 GU:食痛舒,胃镜检查,粘膜活检,HP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胃镜的诊断、治疗作用鉴别诊断 需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十二指肠炎症、癌性溃疡相鉴别;活检病理报告治疗一般治疗:生活、饮食、情绪;慎用刺激性药物。药物治疗:制酸剂、H2 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十二指肠粘膜;杀HP:联合用药。手术治疗指征: 大量出血

10、急性穿孔 器质性幽门梗阻疑有癌变内科治疗无效者。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由于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和免疫反应产生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诊断:一个月内往往有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史;心悸胸痛、乏力、头晕、呼吸困难、浮肿等症;心动过速、心音减低、心律失常、心衰症状。心电图表现: ST-T改变 R波、病理性Q波、各种传导阻滞、各种心律失常、胸片心影增大;心肌酶谱增高,特别是同功酶增高;GOT/GPT1,肌钙蛋白可阳性,血清学检测病毒抗体滴度增高 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补充营养,对症治疗正常心电图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BP140/90mmHg引起重要脏器小血管病变,并发脑血管意外,冠心。一期高血压:BP

11、140-159/90-99mmHg二期高血压:BP160-179/100-109mmHg三期高血压:BP180/110mmHg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肾性、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醛、皮质醇增多症、妊毒症、大血管畸形治疗一般治疗:运动、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戒烟。药物治疗:终身服药; 选用依从性强的药物: 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ARB血管扩张剂中药。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细菌直接侵袭引起的上尿路感染,以女性好发。往往伴有下尿路感染。诊断:起病急,伴寒战、高热,全身症状明显,尿路刺激症伴腰痛、肾区不适,尿液混浊,局部有压痛、肾区叩击痛,尿检WBCRBC培养阳性。治疗:休息

12、、多饮水、抗菌素使用、补液预防;女性个人卫生的宣教工作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概述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具有免疫性。临床特征 病程: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复发与再燃常见症状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传染病特征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空气传播 虫媒传播 接触传播 经.水与食物传播 土壤传播 垂直传播 血液、血制品传播 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治法与法定传染病甲类2 乙类25 丙类11法定传染病的管理、监测与报告(网络直报)引起38种法定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

13、甲类:鼠疫(鼠疫杆菌)霍乱(霍乱孤菌)乙类非典(变异冠状病毒)、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病毒)、麻疹(麻疹病毒)、流行性出血热(虫媒病毒)、狂犬病(狂犬病病毒) 、流行性乙脑(乙脑病毒) 、登革热(B组虫媒病毒) 、炭疽(炭疽杆菌)、 痢疾(痢疾杆菌、阿米巴)、肺结核(结核杆菌) 、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双球菌) 、百日咳(百日咳杆菌)、白喉(白喉杆菌) 、新生儿破伤风(破伤风杆菌) 、猩红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布鲁氏菌病(布氏杆菌)、淋病(淋球菌)、梅毒(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

14、钩端螺旋体) 、血吸虫病(血吸虫) 、疟疾(疟原虫)、丙类流感(流感病毒)、流腮(腮腺炎病毒)、风疹(风疹病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肠道病毒70型) 、麻风病(麻风分枝杆菌)、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包虫病(包虫) 、丝虫病(丝虫) 、感染性腹泻(一般肠道细菌病毒)、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2008年5月2日)。1. 肺结核1.1 传染源: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1.2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传播1.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1.4症状:午后低热、乏力、纳减、消瘦、盗汗、干咳、咯血、胸痛1.5诊断:痰结核菌检查(涂片、培养)、肺部X线检查、OT试验与PPD试验常

15、见传染病分型:型:原发性肺结核 型:血型播散性肺结核 型:继发性肺结核(含浸润型肺结核和慢 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型:结核性胸膜炎 型:肺外结核1.6 治疗 化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1.7 预防 宣教、普查、病人的管理与彻底治疗,卡介苗接种2. 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分型:甲、乙、丙、丁、戊、庚等甲肝乙肝病原体甲肝病毒,RNA病毒乙肝病毒,DNA病毒传染源急性患者,亚临床感染者急性病人,慢性携带者传播途径消化道血源性,性传播,母婴传播易感人群少年,儿童青壮年潜伏期26周6周6个月消化道症状明显不明显黄疸多见相对少见肝功能酶增高明显酶指标中等度增高转归良好易转慢性或慢性携带病毒指标H

16、AV-IgM(+)HBsAg(+)HBc-IgM(+)感染后免疫终生免疫非终生免疫乙肝三系各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cIgM临床意义大三阳小三阳急性感染期接种后具免疫力感染恢复期感染恢复期或不纯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力3.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分4群47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所以可以反复发作,临床上以B群福氏多见,D群宋内氏次之3.1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3.2 传染途径 食物、饮用水、手的污染,经口传播,可暴发流行3.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儿童常见,感染后免疫力短暂3.4 症状 发热、腹痛、腹泻、里

17、急后重、粘液脓血便3.5 诊断 典型临床症状,左下腹压痛,粪检大量脓细胞、 红细胞,培养痢疾杆菌阳性3.6治疗 隔离,卧床休息,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不宜饮牛奶、粗纤维食物 选用敏感抗菌素(联用,全程,足量) 对症治疗:退热、解痉、镇痛,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3.7 预防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病原体: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coronavirus ,SARS2CoV) 传播途径:近距离飞沫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此外尚不能排除通过粪-口途径的

18、传播方式。临床表现:SARS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有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腹泻;可有咳嗽、痰少,痰中有时带有血丝;重者有胸闷,甚至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或出现肺实变的体征。胸部X线显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阴影状;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较慢。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体: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途径:接触被感染的禽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触被污染的饲料,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为34天,同时伴有流涕、鼻塞

19、、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导致死亡。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存在多年的常见传染病,在欧亚各国和地区都有发生。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由一些肠道病毒引起,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48月份,其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也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容易引起流行或爆发。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