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探讨_刘雅静45357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5656527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探讨_刘雅静45357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探讨_刘雅静45357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探讨_刘雅静45357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探讨_刘雅静45357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探讨_刘雅静45357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探讨_刘雅静4535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探讨_刘雅静45357(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探讨 刘雅静 摘 要: 本文在对历史街区保护评价有了基本认识之后, 搭建了保护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评价框架。试图提出对历史街区保护评价的新方法。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保护绩效;评价 1 历史街区保护评价的基本认识 在历史街区保护经历一定时间以后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回顾和反思保护工作的得失来促进街区保护的健康发展,这将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文献中对历史街区保护评价的研究,发现其中各种评价的优势及不足,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任何评价研究都可以是多方面的,因此根据评价主体(人)对评价客体(历史街区)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不同

2、将呈现多种评价类型。历史街区保护的评价研究按照保护实施的阶段不同大概分为三种类型的评价,包括对保护规划编制方案的评价,对保护过程的评价以及对保护绩效的评价1。下面对这三种评价从评价内容、评价目的及评价分类上进行详细介绍。 1.1 保护规划方案评价 对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方案的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检验方案是否按照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一般方法和理论进行编制的,编制的方案是否确定了合理的保护目标和保护原则,编制规划方案中确定的保护对象和内容是否符合保护的基本要求。对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方案的评价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方案的优劣提高保护规划编制的水平。 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规划编制单位对保

3、护规划方案的评价,另一部分是规划审批单位对保护规划方案的评价。规划编制人员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评价一般是在规划编制完成后,对规划方案本身进行描述性评价。这类评价中对自我方案的评价较多,而对他人方案评价较少。一般分析、评价方案的优点所在,进而探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规划审批单位对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方案评价的侧重点更多的是发现其中的不足,起到对规划把关的作用。 1.2 保护过程评价 对实施过程的评价内容包括检验保护过程中涉及到的运作模式是否符合历史街区保护的要求,运作机制是否有利于促进街区的保护,制度建设是否有利于保护目标的实现。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探索历史街区保护的有效途径,促进历史

4、街区保护的可 2持续发展。 1.2.1 运作模式评价 对历史街区运作模式的评价包括对保护较为成功的运作模式的总结,如李和平教授对美国历史街区保护四种模式的分析与总结,此项研究为其他历史街区保护运作模式提供了参考。 1.2.2 保护政策评价 对历史街区保护政策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家或者地方已定政策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评价;通过历史街区保护较为成功的国家或者地方政策的比较评价本国或者本地保护政策的完善度进行评价。这类评价只是就“政策”论“政策”,缺少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价。 1.2.3 运作机制评价 对历史街区保护运作机制的评价包括对保护管理机构应发挥的职能作用是否促进

5、了街区保护;对资金的来源与运作进行评价,看是否有利于历史街区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对公众参与作用进行评价,看是否促进历史街区保护的和谐发展等等。 目前对历史街区保护过程的评价一般是跳出个案,而站在更加宏观的高度进行总结式的评价,且是脱离保护绩效的独立评价,针对性不强。 1.3 保护绩效评价 有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结果进行评价,得出多角度的研究成果。有的侧重于建成环境的评价,有的侧重于保护方法是否到位的评价,有的则对保护状况进行了评价。 1.3.1 对保护规划实施成果影响度的评价 部分学者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评价,针对保护成果的各个要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反映历史街区保护的情况

6、,并确定突出的影响因素,以对历史街区保护的措施起到指导作用。李娜基于 AHP 分析法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综合评价模型,通过 AHP 结构模型,明确表达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系统中各种影响因素,以此来评价保护方案或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2。 石若明、 刘明增发表“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文章应用了模糊数学的理论建构了模糊综合评判体系,“与传统方法相比,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现状和影响进行评价,不仅能解决定性和定量指标难统一的问题,还能融合空间数据的定位特点,真实、有效地反映历史街区的保护状况,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 1.3.2 对历史

7、街区建成环境质量的评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梁乔、胡绍华发表题为“历史街区保护性建成环境的质量评析” 3的文章,“通过对历史街区保护性建成环境的剖析,指出社会各群体的需求的满意程度是对建成环境进行评价的关键,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性建成物质环境评价和社会文化环境评价,强调建成环境评价的差异性,及时地调整和完善保护机制,以促进和提高历史街区保护的结果” 4 。 1.3.3 对历史街区资源真实性保护的评价 华中科技大学竺雅莉硕士论文“历史街区资源的原真性保护与评价研究”中“建构历史街区资源原真性保护理论方法系统,提出历史街区资源原真性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历史街区资源保护的实施参与框架和评估决策方法 ”

8、5。 目前历史街区保护绩效评价多数停留在“就事论事”,仅仅回答了“是否达标”的问题,而对于“为什么达标”或者“为什么没有达标”的原因,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这种评价对于历史街区保护这项整体性很强的工作而言,割裂了“因”、“果”之间的联系性。因此需要对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进行联系性的评价。 2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框架的搭建 通过分析历史街区保护宏观过程,理清其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构建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评价的具体要素,选择评价方法。 2.1 保护目标、过程、绩效间关系解读 通过对历史街区保护及其评价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从宏观角度讲,历史街区保护

9、过程包括了保护目标的制定(包括宏观及微观目标),实施的行动过程(本文所提保护过程即实施过程),阶段性保护成果的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街区保护是永续不止的)。而对三者关系的深入了解有助于评价框架的搭建及评价具体要素的确定。下面对三者关系进行梳理。 2.1.1 保护过程与保护目标的关系 保护过程以实现保护目标为最终目的,保护目标是保护过程的行动指南。 保护目标指导着保护过程的行为,无论是由历史街区本身价值所确定的保护目标,还是通过实践总结的有关历史街区保护的宪章、条例及法规,还是具体某个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中对历史街区保护所要达到目标的规定,这些都成为历史街区保护过程这一行为的准则;而保护过程以

10、实现保护目标为最终目的,保护过程的一切行为必需有利于保护目标的实现。 历史街区保护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保护主体进行组织和实施,这一过程即可称为狭义上的保护过程。 通过对历史街区保护相关文献研究,笔者认为历史街区保护 (实施)过程实质上是保护制度建设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保护主体是否成立了健全的 4保护管理机构,是否制定了对街区保护有利的法律、政策,是否对不利于街区的行为给予有力的监管,是否存在利于保护的资金保障制度,是否具有广泛的公众参与以利于街区的和谐保护等等。笔者认为制度建设引导、决定、影响着实施过程的一切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目标是否能够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护制度建设是否完善。因此,制

11、度的建设是统领整个保护过程的关键。 2.1.2 保护过程与保护绩效的关系 保护过程与保护绩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哲学上看,事物的发展是有因果关系的,历史街区保护这项工作亦如此。而且,对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而言有必要通过“前因后果”的综合分析以得出有意义的较为准确、合理的结论,以指导街区的健康发展。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影响、 决定保护绩效, 反过来历史街区保护绩效反映保护过程。因此,无论单独对历史街区保护过程的效能进行评价,还是单独对历史街区保护绩效的评价,于历史街区保护这项工作而言都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单独进行评价容易切断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 导致了保护目的与保护手段、 保护过程与保护结果的截

12、然分开,对于历史街区保护实施的评价从宏观上讲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从文献分析看,在历史街区保护评价中,对保护方案、保护过程、保护绩效的评价均有单独的研究。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本身内容做得怎样,而对保护规划的内容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什么能达到目标,对保护规划实施过程及其绩效等等的研究较少。但是,这项研究恰恰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保护实施的过程与保护实施的结果相结合进行历史街区保护实施的评价。而且需要建立起保护过程和保护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框架”,并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2.1.3 保护绩效与保护目标的关系 保护绩效是保护目标的 (全部或者部分) 体现, 保护目标

13、是衡量保护绩效的标准。 保护绩效是保护过程在保护目标的指导下完成的,是保护过程产生结果的直接体现,是保护目标的全部或者部分体现。在保护过程完全按照保护目标进行实施,且制度建设极其完善的理想状态下,保护绩效应该是保护目标的全部体现;在保护过程不完全按照保护目标进行实施或者保护制度不完善的现实状态下,保护绩效部分体现保护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保护过程与保护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总结探讨保护绩效之所以达成的经验,并找到保护绩效没有达到保护目标的各种原因,可以为今后历史街区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而评价保护绩效如何显然应该以保护目标为衡量标准。所以,对保护目标的研究是搭建评价框架的重点

14、之一。通过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笔者认为保护目标大概包括了如前所述的三点内容:第一,由历史街区本身价值所确定的保护目标;第二,通过实践总结的有关历史街区保护的宪章、条例及法规中对历史街区保护内容及其保护 5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第三,具体某个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中对历史街区保护所要达到目标的规定。这些都成为历史街区保护过程这一行为的准则。 通过以上关系的分析,笔者认为对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进行评价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将保护绩效与保护目标进行对比;第二,分析保护制度建设与保护绩效间因果关系。即以保护目标为标准对保护绩效进行评价检验保护过程(也就是保护制度建设)的有效性,暴露制度建设的不足,为下一

15、步的保护实施提供建议(图 1,见下页)。 图 1 建构评价框架的构思过程 Fig1 Porcess of thinking about the evaluation concept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2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框架的建构 以上对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构思过程进行了阐述。所有类型的评价研究中,侧重点和角度不同,评价的对象和内容也不同。因此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对评价的目的和内容有明确的界定,确定这两项内容之后才能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只有建立起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内容以及评价方法在内的评价框架才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评价研究。 2.2.1 评价目的 对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

16、效评价目的是通过保护绩效与保护目标的对比,找到保护过程中制度建设的经验与不足,从而指导历史街区保护这项工作。 对历史街区保护绩效的评价以保护目标确定的内容为标准,经过对比,考察保护绩效的达成度。保护实施一段时间后,经过调研保护结果,获得保护绩效情况,包括 街区价值 保护目标保护过程 保护成效确定 指导影响 对比反思 检验 制度建设 影响 因素 历史街区价值是保护的基础目标 遵循相关宪章、规定、条例中对保护原则、保护一般方法是保护的宏观目标 保护规划编制中所阐述的保护内容是保护的具体目标 保护绩效 保护过程 反映 6哪些因素得到了实施,哪些因素没有得到实施,探讨其成因,为揭示保护过程哪些环节存在

17、问题与不足提供第一手资料。 通过保护过程中的保护制度建设如何,以及保护制度对保护结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来总结制度建设的经验与不足,为街区保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指导街区保护工作。 通过将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评价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将保护内容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实施过程,从而探讨更加合理有效的保护手段。一方面可以完善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确立历史街区保护的工作重点,提出历史街区保护开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历史街区保护的阶段性实施结果进行评价来分析保护过程中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工作成就和不足,为制度的建设提供建议,使历史街区保护工作能够真正融入到城市建设过程之中。 2

18、.2.2 评价内容 评价的目的决定了评价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其中的阶段性实施结果的绩效评价, 通过文献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内容: 历史环境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否给社区带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历史街区的保护对于街区的复兴、居民的就业是否有利,在历史街区保护同时是不是对生态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保护过程的效能评价,主要评价制度建设是否在以上绩效的达成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文献研究大概包括如下内容:法律制度建设、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以及资金保障制度建设等。这是历史街区保护绩效能否达到标准的关键,通过对其分析,能够为探讨制度改革提供基础,这是本研究的落脚点。其中对于历史街区保

19、护实施结果的绩效评价是“显性”的,可以“直接”获得;而对于制度建设的评价是隐性的,需要通过保护结果的绩效来反映实施过程的效能。 2.2.3 评价方法 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评价方式一般来讲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以保护制度建设为主体,以保护绩效为客体,阐述某项制度建设在达成或者未达成保护绩效时所起到的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二是以保护绩效为主体,以保护制度建设为客体,阐述为达成某项绩效有哪些方面的制度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而未达到保护目标是因为哪些制度建设不足。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价方法是历史街区保护评价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且通过笔者分析发现后者比前者更具优势,通过不同制度对达成同一保护绩效达成所起作用大小的不

20、同,获得不同保护制度的突出作用,使得制度建设更具针对性。 而在具体的操作中主要使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历史街区保护进行评价。对涉及到数据、数字的内容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包括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整理,对保护资金的投入情况等;而对于非数据问题只能采用定性的方法,包括制定的政策是否完善,保护绩效是否突出等。 7 保护成效反映制度建设,并促进保护制度的完善 保护制度作用于保护成效 反映 作用于 保护成效 历史环境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实施过程法 律 制 度建设 行政管理制度建设资金保障 制度建设立法 方针政策 行政机构 管理体制 激励制度 资金来源 资金运作 物质环境 非物质环境 产业构成

21、 社区经济收益 街区活力 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 防灾 图 2 评价框架 Fig2 Evaluation fram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构建了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保护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框架(图 2)。 2.4 评价要素 对历史街区保护的阶段性实施结果评价包括历史环境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否给街区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而保护过程中主要评价制度建设是否为以上绩效的达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4.1 历史环境保护评价 历史环境保护是街区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历史街区不但包括物质形态的遗产,如街区的整体结构、街巷空间形态、街区建筑风貌等;也包括非物质形态遗产

22、,如街区中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 保护绩效反映制度建设 保护过程保护绩效 保护制度作用于保护绩效 8 历史环境保护评价街巷空间历史建筑物质环境方面 历史文化民间艺术风俗节庆非物质环境方面 民俗文化 图 3 历史环境保护评价内容 Fig3 Evaluationcontents of histor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文化积淀,共同构成街区珍贵的历史文脉。 2.4.1.1 物质环境 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中对物质环境的保护作出如下

23、规定:“第一, 保护历史的真实性,要尽可能多地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对历史建筑积极整修,不要因其破旧就认为没有使用价值而拆毁,也不可将仿古造假当成保护的手段。第二,保护风貌的完整性,要保存整体的环境风貌,不但包括建筑物 ,还包括道路、街巷、古树、小桥、院墙、河溪、驳岸等构成环境风貌各个因素”6 。 物质空间环境评价主要是针对物质空间形态以及空间品质、空间使用方面的评价。具体包括:历史街区的整体结构、街巷空间的保护利用情况,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情况。华盛顿宪章第 5 条对街区建筑单体的新建或者改建给予了规定“ 当需要修建新建筑物或对现有建筑物改建时,应该尊重现有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在规模和地段大小方

24、面。与周围环境和谐的现代因素的引入不应受到打击,因为,这些特征能为这一地区增添光彩” (图 3)。 2.4.1.2 非物质形态环境 1986 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 正式提出了保护历史地段的概念时强调“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由此可见,我国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时,就强调了历史街区中的非物质形态遗产。 李和平教授在研究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时强调:“对于现存的文化传统,如传统节日活动、风味饮食等,应采取政策上的、管理上的、经济上的、规划上的各种措施予以扶持,使其在城镇文化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节庆活动在传承历

25、史文化、体现城镇特色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7。 历史街区保护评价中非物质形态遗产保护的具体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的发扬、民间艺术的传承、风俗节庆及民俗文化等。 9 经济效益评价产业构成发展情况社区经济收益居民收入 外部经济性 图 4 经济效益保护评价内容 Fig4 Evaluation contents of economy efficiency protection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社会效益评价 社会组织结构 人口发展 街区活力 社会影响 保护意识 图 5 社会效益保护评价内容 Fig5 Evaluation contents of Social efficiency protection

26、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2.4.2 经济效益评价 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之一包括“维护生活的延续性,这里的居民要继续生产和生活,要维持原有的社会功能,促进经济的繁荣”。经济发展是街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分析评价街区保护对所在地区、所属行业和国家所产生的经济方面的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构成的发展情况、社区的经济收益变化情况、居民收入情况以及由历史街区保护产生的外部经济性等。由于经济效益评价的外部经济性难以量化,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图 4) 2.4. 3社会效益评价 “历史城市和历史地区的文化特征、社会归属感是创新、合作精神和能源流通的决定因素”。 历史街区的社会特性要求将其作为社

27、区进行保护。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要满足其可持续发展。保证社区的结构稳定性,保持社区人口在一定数量之内,保护社区内部和谐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在街区改造中不遭受破坏。延续街区的场所精神,使社会网络在环境更新中能够得以保存和延续。 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效益评价保护的社会影响,重点评价街区保护对所在地区和社区的影响。社会效益评价一般包括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人口的发展情况、街区活力度、居民就业率、以及居民保护意识等,还包括对地方民风、民俗以及特色文化的发扬情况。8(图 5) 2.4.4 环境效益评价 华盛顿宪章对历史街区的环境保护进行了规定:“为了保护这一遗产并为了居民的安全与安居乐业,应保护历史城

28、镇免受自然灾害、污染和噪音的危害。不管影 10 环境效益评价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市政设施建设 交通情况 防灾情况 图 6 环境效益保护评价内容 Fig6 Evaluation contents of environment efficiency protection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响历史城镇或城区的灾害的性质如何,必须针对有关财产的具体特性采取预防和维修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原则要求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的同时不能对子孙后代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加以强调。 环境效益的评价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对环境污染的控制、 对社区环境质量的影响、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

29、况、 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市政设施是否完善,包括历史街区内的水、电、气等市政设施。街区内外的交通情况怎样,以及防止灾害的措施是否具备。(图 6) 3 结 语 “评价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对于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相结合而进行评价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在于总结保护经验,并在以后的保护中将其发扬;另一方面在于发现其中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保护中得到改进。 11注 释 即本文所研究的历史街区保护过程。 本文所指评价框架是指研究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式,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标准模式。 本文所提“评价框架”并非一个“经典”的评价“模

30、型” 。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构建一统领框架,并通过此框架分析评价的内容、要素,进而理清其间的相互关系。 笔者利用文章中搭建的评价框架对重庆市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与绩效进行了评价,并总结了制度建设的经验与不足。由于篇幅有限,此部分内容没有纳入本文中。 参考文献 1欧阳鹏.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评估模式与方法初探J.城市规划,2008,32(12). 2李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综合评价的AHP 模型J.基建优化,2001 (1) . 3石若明,刘明增.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J.规划师,2008,24(5). 4梁乔,胡绍华.历史街区保护性建成环境的质量评析J.建筑学报,2007 (27). 5竺雅莉.历史街区资源的原真性保护与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5. 6王景慧.保护历史街区的政策和方法J.上海城市管理学院学报,2001,6. 7李和平.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J.城市规划学刊,2006(2). 8Jen Louis Luxen., Protection of Historic CityJ.Planning,2001(4). 作者简介 刘雅静(1981- ) ,女,硕士,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