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是让学生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教材呈现了三幅插图,从不同角度提示学生可以观察的对象,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或场景的愿望,拓宽学生的选材思路其实,学生从本单元第一课开始就在学习怎样观察,并在课后进行了观察实践,记录了观察所得因此,这次习作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学中,要通过回顾课文和习作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能把事物或者场景写清楚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细心观察的好处,相互启发,开拓思路,养成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2.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教学准备】 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进行观察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同学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啊?那就请你带上能发现美的眼睛跟老师一起去看看这个缤纷的世界吧。
(出示课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播放风景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同学们,你们眼中的世界真美呀!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们一定有了新发现 这一次习作, 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与学生一起感受缤纷世界,引出习作主题 二、观察图片,分享内容 1.出示图片: 2.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幅图画,想一想,这些事物或场景你都见过吗?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观察中的新发现呢? 5.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用几句话简单地说说 6.小结:老师很高兴看到大家都能主动去观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观察并不是一个任务,而应是一种习惯只要有心,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尝试去观察在家里,我们可以观察家里的植物、 动物的生长或生活习性, 可以观察家里的布置, 家人一起吃饭时每个人的表现;在户外,我们观察到的会更多,比如大自然某种景色的变化,路上偶遇的某种动物或植物,街道、商场、公园等不同地方的场景;在学校,我们不仅可以观察上课时老师和同学们的表现,还可以仔细观察课间活动时,教室里大家是怎么样的,操场上的各种游戏活动……有了这种好习惯,我们写作的时候就有话可说了。
三、温故知新,回顾方法 1.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平时的积累,你知道哪些观察事物的方法呢?(学生交流反馈 2.重温本单元课文与习作,回顾作者用的什么观察方法 《搭船的鸟》一文中,作者抓住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的特点进行细致观察 《金色的草地》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观察了草地的变化 《我家的小狗》作者抓住小狗淘气可爱的特点进行细致观察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用眼睛看,用舌尖触,用嘴巴尝 3. 小结: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要细致,要学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变化;写观察的发现时,还可以加入自己观察时的想法或具体事例,把观察对象写得更加清楚、明白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的观察方法, 再次明确单元要素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总结观察方法,为习作的练习打下基础 四、选定素材,明确写法 1.同学们,这次习作你打算写什么呢?交流讨论 2.我们可以写美好的植物,也可以写可爱的小动物,还可以写美丽的景物,当然也可以写一个热闹的场景总之,缤纷世界,任你选择。
确定了写作对象之后,我们要写清楚哪些内容呢? 3.讨论交流 预设 1:植物 ①如果你要写一个美好的植物,一定要写清楚哪些内容呢?(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分可以选择有特点的部分来写,当然也不要忘了写出植物的生长过程,注意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等 ②出示《金色的草地》《我爱故乡的杨梅》片段,回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草地和杨梅的? 片段一: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金色的草地》 (作者写了草地的颜色变化和蒲公英花朵的变化 片段二: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 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 随后变成深红, 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它不是真的变黑, 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我爱故乡的杨梅》 (作者抓住了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的特点进行描写 预设 2:动物 ①如果你要写一个可爱的动物,一定要写清楚哪些内容呢?(可以写一写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特点、生活习惯等比如,可以写白鹅洁白的羽毛、勇猛的性格,写小狗的活泼、淘气;写小猫的乖巧、可爱,写公鸡的漂亮羽毛和骄傲性格等 ②出示《搭船的鸟》《我家的小狗》片段,回忆作者是怎样写清楚的? 片段一: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外形)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动作) 片段二: 我得好好写写我们家的小狗,它叫“王子”,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外形) 它汪地叫一声,晃一晃脑袋,表示想要出去动作) 预设 3:景物 ①如果你要写一处美丽的景物,一定要写清楚哪些内容呢?(一般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如色彩、形态、声音等,还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②出示《搭船的鸟》第一段、《金色的草地》片段(第一段)、《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二段,体会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景物的? 片段: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撸声音)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了色彩)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形态) 预设 4:场景 ①如果你要写一处场景,一定要写清楚哪些内容呢?(写出场景的特点,比如放学时的繁忙、值日时的认真、升旗仪式的庄严、运动会上的拼搏……描写时要注意写好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②出示《金色的草地》片段,体会作者是怎么把游戏的场景写生动的 片段: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 他回过头来, 我就使劲一吹, 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 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动作、语言、神态) 4.明确写作顺序。
写文章如同做项链,写作就是“彩线串珠”,一定要言之有序,要明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可以参考观察的顺序,例如:由远到近、由表及里、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从早到晚等顺序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精读课文、 习作例文的片段, 细致了解观察方法, 明确写作顺序,降低习作难度 五、例文引路,尝试写作 1.有一位同学观察了家里的小金鱼,并记下了自己的观察所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自己读一读出示例文) 我家的小金鱼 我家养了一条小金鱼,它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小金鱼可漂亮了,两只眼睛鼓鼓的,嘴巴小小的,时不时吐出几个小泡泡,可爱极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尾巴,红红的尾巴在水中一摇一摆的,像小公主跳舞的裙摆呢! 我的小金鱼可贪吃了每天早晨,只要我拎起那个装满鱼食的袋子时,它仿佛就明白要开饭了,迅速仰起头,身体垂直,嘴紧挨着水面,好像在喊:“我饿了,我饿了!”我刚用手把鱼食丢入水中, 它就猛地张嘴一吸, 将食物一下子吞进肚里 有时候我把鱼食扔在水里,它好像没看见, 这时我伸出手指不断上下打手势 它好像能看懂我的手势, 立刻浮上来吃饭 我的小金鱼可逗了有时候我会把鼻子顶在鱼缸的玻璃上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喝水,我的嘴也跟着一张一张地学它喝水。
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和我的鼻子顶牛儿啦!有时候我还逗它从鱼缸一边游到另一边,几个回合下来,累得它一动不动地盯着我,好像在说:“你也太坏了!”这时我会被它逗得哈哈大笑 这就是我的小金鱼,它是我的好朋友 2.说说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小作者观察得很细致,抓住了小金鱼的外形特征、动作特点、生活习惯,并写了自己观察时的具体事例,把小金鱼写得活泼有趣 3.接下来,请你们也试着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吧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是否写清楚了你的新发现学生自由习作 【设计意图:展示例文,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试着利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主题 1.同学们,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 (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写作范围是怎样的? (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 2.小结:“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我们用“真、善、美”的眼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的时候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时候要突出这种特点,通过具体的文字来抒发心中的感悟 二、同桌互评,小组交流 1.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全班讨论、制定评价标准 (出示评价标准表格) 2.请同学们根据评价标准,自由朗读自己的习作,给自己的习作你打分,看看你得几颗星。
3.同桌互相评价, 在评价表上打分 发现优点的地方可以用红笔画上波浪线标上一颗星,评价项目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观察是否细致 (是得一颗☆,否不得☆) 是否运用多种观察方法 (是得一颗☆,否不得☆) 是否把事物或者场景写清楚 (是得一颗☆,否不得☆) 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用蓝笔标出来,还可以写一写批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哦!教师巡视指导 4.在小组内交流,把你认为写得好的部分读给小组同学听,展示你的观察所得 5.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看看观察得是否细致,用了哪些观察的方法,有没有把事物或者场景写清楚 6.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自己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全班根据上节课内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再次梳理习作要求 三、全班交流,评议指导 1.请小组派代表把习作读给大家听,围绕“观察得是否细致,用了哪些观察的方法,有没有把事物或者场景写清楚”集体评议 2.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帮助修改 示例: 我家园子里有一片夜晚花 夜晚花的根是翠绿色的, 叶子很长, 花是五颜六色的夜晚花在晚上盛开,所以它叫“夜晚花”点评:观察了夜晚花的根、叶子、花朵,也说明了其得名的原因但观察并不细致,我们读起来并不能想象出夜晚花的样子。
3.集体修改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点拨 点拨要点:①进一步细致观察;②把观察到的事物的特点说清楚;③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④运用多种方式(看、听、摸、闻、尝)观察;⑤注意事物的变化等 4. (出示修改后的习作)再读,发现哪里有进步 我家的园子里有一片五颜六色的夜晚花,非常美丽 夜晚花的根是翠绿色的, 它深深地扎在泥土里 粗壮的根上长出比我大拇指还粗的主干,主干一节一节的,从节上长出三四根花枝,这些花枝使劲儿地向外伸展夜晚花的叶子是长鸡心形的,青翠欲滴,轻轻一掐,就会掐出水来碧绿碧绿的叶丛中长出了一小簇一小簇的花,它们和别的花不一样,有很长的花管,像吸管一样 夜晚花五颜六色的,有红的、金黄的、乳白的、橘黄的和雪白的有的还是花骨朵,看上去像粒谷子有的已经盛开了,花管顶端的五片花瓣连在一起,像小喇叭似的,摸上去,像丝绸一样滑滑的还有的已经凋谢了,结了花籽夜晚花在晚上盛开,我想它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5.小结: ①要抓住主要特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真正做到眼看、耳听、鼻闻、嘴尝、手摸等多角度并用使用好我们的观察五宝 ②写作中还可以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手法,让文章更生动形象,语言更加优美。
形象更加活灵活现,个性鲜明, ③可以展开适当的想象,让内容更加充实 5. 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围绕“观察得是否细致,用了哪些观察的方法,有没有把事物或者场景写清楚” 进行集体评议、 修改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细心观察的好处, 相互启发,开拓思路,养成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习惯 四、课堂回顾,分享收获 1.引导学生说说最近的观察感受,分享观察心得 感受的内容既可以是对观察对象的发现, 也可以是观察过程中自己的点滴心得 如: (1)观察时要细致一些;(2)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3)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2.结合“交流平台”,再次明确细致观察的好处 (留心周围的事物,就会有新的发现,而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小结: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一句经典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说出了观察的重要性 学会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不仅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自然奥妙, 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习作能力呢!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这样世界才会呈现给我们五彩缤纷的模样。
【板书设计】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细致观察 多种方法 注意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