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5597872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7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结合我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根本任务,根据学院实际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特点,本着客观性、规范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原则,特制定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校 20162019 学年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通过落实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积极构建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 强化实训及顶岗实习等环节的管理,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行业对中医养生保健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医养生

2、保健人才,保持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核心”为主旨, 遵循职业教育教学发展规律, 本着“以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标准”的建设理念,按照“体现先进性、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拓展创新性、兼顾适应性”的建设原则,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医养生保健人才。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是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中的一支核心队伍,是保障人民卫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

3、分。随着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 21 世纪以来,现代生活节奏2的加快,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糟糕。但是,经济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有钱有时间开始对健康的关注,对中医养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中医养生保健对医药卫生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造就适应实际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养生保健人才,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递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中医养生保健工作过程的四模块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成融“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和技

4、术培训,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辐射能力。通过三年建设,把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成技术服务能力强、校院结合紧密,能带动广东省高职中医养生保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门专业。(二)具体目标1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定岗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中医养生保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成立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优化“定岗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社会需要、贴近岗位实际。以培养具有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中医养生保健人才为目标,以中医养生保健工作岗位能力为逻辑主线重构

5、课程体系,校院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 1 门、3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编写 3 部规划教材及 5部校本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使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占专业主干课程的 10%以上。2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3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引进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1 名,骨干教师 3 名,聘请兼职教师 6 名,使双师素质教师提升 20%,把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适应高等中医养生保健职业教育发展的优秀教学团队。3建成融“教学、实训、

6、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力度, 使专业实验室面积达 500m2, 设备总值达 100 万元,逐步建立一个设备先进、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中医养生保健中心。拓展其功能,建设实验实训室一体化软件系统。争取引进发展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建成融“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4提升师资开展教科研水平,开展技术培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辐射能力承担校外教科研立项 1 项以上;校级教科研立项 2 项以上;年人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大力开展岗前岗后技术培训、技能鉴定、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学生终身教育等,培训 200

7、 人次,预期通过培训、技术服务创收 5 万。三、建设内容与措施(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1.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定岗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根据中医养生保健职业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相关标准,深化学校里建“养生馆”,养生保健中心里设“课堂”,形成以工4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强化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定岗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内容与措施(1)建立专业建设组织机构成立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校理事会领导下,成立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合作医院的中医养生保健专家。明

8、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强化合约意识与责任意识,细化分工,规范工作运行;二是建立工作计划制度,每学年初制定工作计划,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学年末做好总结。执行工作例会制度,委员会原则上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三是通过行业人才需求调研,经过科学认证,研究制定以提高素质为基础,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中医养生保健职业岗位能力的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并负责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制定和修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探讨临床教学和实践,不断完善学生见习、实习管理制度,使工学结合教学规范化、制度化。(2)定期专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建设团

9、队在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专业调研。通过向中医养生保健学学会、各医院机构下发专业人才培养调查问卷,了解最新的中医养生保健业对人才的要求;专业带头人利用每年学校、二级学院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与参会的用人单位沟通,了解用人单位对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的规格要求;利用每年到用人单位巡查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走访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使用情况;5利用每年学生实习回校参加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相关资格考核、毕业考试和办理离校手续的机会,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了解学生对教学安排及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每年面向毕业生发放就业跟踪调查表,了解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意见。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分

10、析并确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结合相关资格考试要求,校院双方共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3)校院共同制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职业能力、职业素质“递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收集到的第一手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提炼,明确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岗位能力与岗位能力需求, 按照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定岗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一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并举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机统一。具体措施如下:在知识结构上,注重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基础

11、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人文科学与中医养生保健学科的有机结合,突出中医养生保健的特色和优势。在能力结构上,强调实践能力,尤其是临床技能要求,突出临床技能训练、考核和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发展潜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校行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专业培养方案初稿,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提出修订意见,并依据修订意见,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三循环,多段式”人才培养模式。6第一循环的第一阶段以技能为先导,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医籍选读、公共基础课教学;第二阶段安排到未来就业岗

12、位见习一周,以熟悉职业特征、工作情境及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巩固专业思想,并激发学习热情;第三阶段完成理论与技能实践的综合考核,实现职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第一循环。第二循环的第一阶段进行中药学、经络腧穴、诊断学、常见疾病的学习及四诊技术项目学习训练;第二阶段的教学进行针灸诊疗技术、推拿诊疗技术的学习训练。边讲、边学、 边做、边练,优化教学做的过程,拓展视野,初步确定就业方向;第三阶段完成理论与技能实践的综合考核,实现职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第二循环。第三循环的第一阶段,信息检索与综述撰写的学习,并开设“岗位就业包”考证课程,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能力拓展项目训练,考取相应资格证书。经过以上各阶段的学习,在对学

13、校、专业、人才就业市场需求图 1 “三循环,多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7等情况有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后,根据个人条件和意愿自主选择就业方向。第二阶段校院(企)合作进行岗前考核,组织学生到符合个人就业方向的医院或者各种保健机构顶岗实习;第三阶段完成毕业论文撰写与毕业考核。实现职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第三循环。2构建基于中医养生保健工作过程的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依据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改革课程体系,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能融合、技术与医德相长的“五模块、三子体系”新课程体系。不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校

14、院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 1 门、 3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 编写 3 部规划教材及 4 部校本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使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占专业主干课程的10%以上。建设内容与措施:由课程负责人、行业专家、骨干教师、一线中医养生保健行家共同分析职业能力情况,结合我院实际和特色,合作构建基于中医养生保健岗位能力需求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见表 1。表 1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分制课程体系模块课程学分学时执行学期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3541、4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722形势与政策1181-2国学精粹1181-2军训、文训、国防教育(含

15、军事理论)1181体育3.5631- 3大学生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1181职业生涯规划2361-4应用文写作1.5271、2计算机应用基础2.5453信息检索0.5928公共英语71261、2医药数理统计3542公共选修(分类任选)人文艺术类2361-4科技与经管类2361-4社科与国学类2361-4通用技能技术(含跨专业公共实训)2361-4公共选修(分类选项)社团活动1181-5经典阅读(国学经典阅读)1181-5创新创意项目1181-5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1181-5专业必修(通用课)人体解剖生理学3541中医学基础3541疾病学基础3541中药学3542营养学基础3542经理腧穴236

16、2专业必修(核心课)中医诊断学3542中医疾病防治技术3543健康管理3543中医推拿3543中医针灸61083-4药膳食疗3543医学心理学2363临床方剂应用3544健康评估2364中医美容技术3364专业选修课限选课 12362限选课 22363限选课 32364专业必修(综合训练)用药指导3544中医养生保健特色技能61084-5岗位技术技能综合项目:行业真实项目训练61085-6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含毕业实习、毕业设计)81445-6合计12021609课程设置特色如下:(1)职业素质教育实施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诚信作风,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把

17、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将学生参加弟子规、论语、黄帝内经早读,社会实践、公益劳动、专业实践活动、知识演讲大赛、书画大赛、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竞赛等纳入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隐性课程中,并采用量化考核。即要求学生每学年读十五本书,书写五篇心得(学习心得或活动心得均可),完成 30 学时志愿劳动。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合作能力、沟通与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创业能力和人文专业素质得到全面发展。(2)根据专业发展定位、人才规格与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 针对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构建人体解剖生理学、经络腧穴、中医针灸、中医推拿、中医养生保健 、

18、中医美容、药膳食疗、顶岗实习等培养中医养生保健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在每门专业基本知识课程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学习中强化教学实训,增加实践课时比例达到 50%,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方法 采用递进螺旋式上升:认识实习(见习)、教学实训、课间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三段考核、两个监控、三类内容”的评价方法确保毕业生的质量。三段考核即课程学习时考核、实习前考核和毕业前考核;两个监控即校院(企)专业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中医养生保健技能操作实施过程监控和验收监控;三类内容即考核内容包括基本中医养生保健考核、专科中医养生保健考核、综合中

19、医养生保健技能考核。考核由校院(企)双方的专业课教师和兼职教师协同完成。实践教学保障体系10建设功能齐全、设施一流、设备优良、特色鲜明的校内中医养生保健能力训练中心。建立一支实际操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实践教师团队。建立中医养生保健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3)开展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全面推动双语教学。以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为试点,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发挥其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形成符合专业实际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总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校院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 1 门、3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编写 3 部规划教材及 5 部

20、校本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使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占专业主干课程的 10%以上。通过课程建设及其产生的辐射作用,带动专业的发展。表2 核心课程分年度建设计划年度2015年2016年2017年优质核心课程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1门1门规划教材1部1部1部校本教材1部1部3部双语教学课程05%10%11(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引进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1 名,骨干教师 3 名,聘请兼职教师 6 名,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70%,把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一支结构

21、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适应高等中医养生保健职业教育发展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内容与措施1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 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省级教改及科研项目,主持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通过临床实践及出国培训等途径,使之成为视野开阔,在中医养生保健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够把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发展方向、并对中医养生保健专业进行总体规划和实施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争取 3 年内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 5 名。(2)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课程建设与教学教改;(3) 派专业教师

22、到知名高校、 医院进修学习, 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聘请国内外知名中医养生保健专家来校讲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4)创新教师队伍的管理方式与运行机制,实行专职教师临床实践轮训制,保证专职教师定期下临床参与实践,实现教师知识结构与临床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充分接轨;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12严格执行兼职教师试讲制、聘用制。为保证中医养生保健教学质量,实行兼职教师定期理论培训制学校每年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要求兼职教师与校内对应学科教师结对,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表3师资队伍分年度建设计划项目名称现有基础2016年2017年2018年引进或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1人引进或培养骨干教师2人2人1人聘请兼职教

23、师2人2人2人双师素质教师60%65%70%(三)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设目标以岗位能力为依据,以中医养生保健技能为核心,以仿真的实践环境为要求,加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力度,使专业实验室面积达 500 m2,设备总值达 100 万元,逐步建立一个设备先进、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化中医养生保健能力训练中心中心。拓展其功能,建设实验实训室一体化软件系统。新增 2 家三级以上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建成融“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内容与措施1校内中医养生保健中心建设(1)扩建中医养生保健实训室扩建中医推拿、理疗实训室、中医特色疗法实训室。增加面积 200 平

24、方米,使设备总值达到 100 万元。表4 中医养生保健技能训练中心分年度建设计划实训室名称现有基础2016年2017年2018年面积(m2)设备 (万元)面积(m2)设备(万元)面积(m2)设备(万元)面积(m2)设备(万元)人体解剖生1402014020140301403013理学实验室中医针灸推拿实训室14015140151402024030中医特色疗法实训室961696161962019640合计376513765147670576100(2)中医养生保健中心配套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实训教学网络平台。加强科学管理,使教学、考核、管理智能化。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建设中心网站,并以此为平台,以学生

25、为本,以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为目标,逐步构建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特色的实验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结合硬件系统资源支持,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最终通过网络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安排实验时间等功能,使实验教学管理更加灵活及人性化。构建实训教学内容体系。实训教学是构成高等学院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人才培养的需求,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实现实训室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全方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实训教学运行机制。校实训中心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训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加

26、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对实训人员的素质要求,形成由实训室主任、实训教学骨干教师、实训技术人员组成的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业务过硬的实训教师队伍。建立全方位软件管理系统。将进一步开发并运行包括教学软件(技能操作流程、技能影视录像)、管理软件(实训室全程运作记录、监测)在内的实训室一体化软件系统。加强实训中心的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实训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实训中心对学生14实施全程开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及时进行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2.校外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建设形成系统、完整、规范化的校外

27、实训基地整体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监测、评价和保障体系,完成 2 家标准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投入力度,增设教研室和示教室,增加多媒体设备、医学教学模具等教学设备;建成融“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中医养生保健专业“顶岗实习领导小组”, 建立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院共同制定实习实训管理规定,不断加强带教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带教教师队伍素质。学校与医院齐抓共管学生,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全程安全管理。(四)教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建设目标提升师资开展教科研水平,并开展技术培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专

28、业辐射能力。承担校外教科研立项 1 项以上;校级教科研立项 2 项以上;年人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大力开展岗前岗后技术培训、技能鉴定、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学生终身教育等,培训 200 人次,预期通过培训、技术服务创收 5 万。建设内容与措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基于中医养生保健过程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根据临床中医养生保健情境设计情境式教学。校外教科研立项 1 项以上;校级教科研立项 2 项以上;年人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1 篇。15表5教科研项

29、目分年度建设计划教科研项目2016 年2017 年2018 年校外教科研立项001校级教科研立项011发表论文0人均 0.5 篇人均 1 篇发挥校院合作优势,依托中医养生保健能力训练中心、校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良好的师资及实验实训条件,大力开展岗前岗后技术培训、技能鉴定、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学生终身教育等,培训 200 人次,对口支援 1 所中高职学校,预期通过培训、技术服务创收 5 万。表6社会服务分年度建设计划社会服务项目2016年2017年2018年培训050人次200人次技术服务创收01万4万16四、资金预算与建设进度(一)资金预算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资金预

30、算情况见表 7 和表 8。表 7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资金预算总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201620172018小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25613师资队伍建设10203060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0301060教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251017合 计346056160表 8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资金预算分解表建设内容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小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1132. 课程体系建设11133.核心课程建设2244. 教材建设123小计25613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引进或培养335112骨干教师培养258153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2710194兼

31、职教师队伍建设35715小计10203060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室202.中医推拿、理疗实训室203.中医特色疗法实训室30小计20302060教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教科研项目12582.交流与合作1359小计251017合计34506616017五、保障措施(一)成立专业建设领导机构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分工与职责,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与业务指导,确保层层推进、逐级落实,使专业建设按计划实施。(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激励机制等,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三)政策保障争取学校在教学条件、人才引进及培养、建设经费等给予倾斜,为专业建设

32、提供有力保障。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将坚持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全力推进并实施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及“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坚定发展目标,勇于开拓进取,加强体制建设、人才建设和专业建设,拓展国际和国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提升中医养生保健专业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四)经费保障三年学校主办方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四个方面计划再投入 100万元人民币,其中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部分投入 60 万元,为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