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中的提问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5531584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访谈中的提问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访谈中的提问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访谈中的提问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访谈中的提问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访谈中的提问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访谈中的提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访谈中的提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访谈中的提问访谈中的提问n n第一节、提问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提问的基本原则n n第二节、访谈问题的类型第二节、访谈问题的类型n n第三节、追问的作用第三节、追问的作用n n第四节、访谈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节、访谈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1第一节、提问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提问的基本原则n n提问题的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提问题的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研究问题的性质,访谈者和受访者双方的研究问题的性质,访谈者和受访者双方的个性、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受教育个性、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以及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程度、社会地位以及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等。的关系等。n n“

2、在访谈中如何开始说第一句话?在访谈中如何开始说第一句话?”n n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尽可能自然地、结合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尽可能自然地、结合受访者当时的具体情况开始谈话。受访者当时的具体情况开始谈话。2第二节、访谈问题的类型第二节、访谈问题的类型n n一、开放型与封闭型问题一、开放型与封闭型问题n n二、具体型与抽象型问题二、具体型与抽象型问题n n三、清晰型与含混型问题三、清晰型与含混型问题3一、开放型与封闭型问题一、开放型与封闭型问题n n开放型问题指的是在内容上没有固定的答开放型问题指的是在内容上没有固定的答案、允许受访者作出多种回答的问题。这案、允许受访者作出多种回答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以

3、类问题通常以“什么什么”、“如何如何”和和“为什么为什么”之之类的词语为语句的主线。类的词语为语句的主线。n n封闭型问题指的是那些对受访者的回答方封闭型问题指的是那些对受访者的回答方式和回答内容均有严格的限制、其回答往式和回答内容均有严格的限制、其回答往往只有往只有“是是”或或“不是不是”两种选择的问题,因此两种选择的问题,因此这类问题又被称为这类问题又被称为“是或否问题是或否问题”。4二、具体型与抽象型问题二、具体型与抽象型问题n n具体型问题指的是那些询问具体事件(特具体型问题指的是那些询问具体事件(特别是事情的细节)的问题。别是事情的细节)的问题。n n抽象型问题具有较高的总结性和概括

4、性。抽象型问题具有较高的总结性和概括性。n n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受访者个人的独特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受访者个人的独特经历和想法或者探寻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经历和想法或者探寻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访谈者应该尽量使用具体型问题。访谈者应该尽量使用具体型问题。5三、清晰型与含混型问题三、清晰型与含混型问题n n清晰型问题指的是那些结构简单明了、意清晰型问题指的是那些结构简单明了、意义单一、容易被受访者理解的问题。义单一、容易被受访者理解的问题。n n含混型问题指的是那些语句复杂、承载着含混型问题指的是那些语句复杂、承载着多重意义和提问者个人多重意义和提问者个人“倾见倾见”的问题。的问题。6n n访谈

5、者提问的方式、词语的选择以及问题访谈者提问的方式、词语的选择以及问题的内容范围都要适合受访者的身心发展程的内容范围都要适合受访者的身心发展程度、知识水平和谈话习惯,要能够使对方度、知识水平和谈话习惯,要能够使对方听得懂。听得懂。n n在访谈中应该遵循口语化、生活化、通俗在访谈中应该遵循口语化、生活化、通俗化和地方化的原则,尽量熟悉受访者的语化和地方化的原则,尽量熟悉受访者的语言,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谈。言,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谈。7第三节、追问的作用第三节、追问的作用n n追问指的是访谈者就受访者前面所说的某一个观追问指的是访谈者就受访者前面所说的某一个观追问指的是访谈者就受访者前面所

6、说的某一个观追问指的是访谈者就受访者前面所说的某一个观点、概念、语词、事件、行为进一步进行探询,点、概念、语词、事件、行为进一步进行探询,点、概念、语词、事件、行为进一步进行探询,点、概念、语词、事件、行为进一步进行探询,将其挑选出来继续向对方发问。将其挑选出来继续向对方发问。将其挑选出来继续向对方发问。将其挑选出来继续向对方发问。n n追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追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追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追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语言和概

7、念来询问受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为。行为。行为。行为。n n一、追问的时机与度一、追问的时机与度一、追问的时机与度一、追问的时机与度n n二、追问的具体策略二、追问的具体策略二、追问的具体策略二、追问的具体策略8一、追问的时机与度一、追问的时机与度n n追问的时机指的是访谈者就有关问题向受访者进追问的时机指的是访谈者就有关问题向受访者进追问的时机指的是访谈者就有关问题向受访者进追问的时机指的是访谈者就有关问题向受访者进行追问的具体时刻。行追问的具体时刻。行追问的具体时刻。行追问的具体时刻。n n一般来说,追问不要在访谈的开始阶段频繁进行。一般来说,

8、追问不要在访谈的开始阶段频繁进行。一般来说,追问不要在访谈的开始阶段频繁进行。一般来说,追问不要在访谈的开始阶段频繁进行。访谈者应该给受访者机会访谈者应该给受访者机会访谈者应该给受访者机会访谈者应该给受访者机会“ “表现自己表现自己表现自己表现自己” ”,然后再在,然后再在,然后再在,然后再在他们所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追问。他们所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追问。他们所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追问。他们所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追问。n n如果访谈者发现自己对一些具体的细节不太清楚,如果访谈者发现自己对一些具体的细节不太清楚,如果访谈者发现自己对一些具体的细节不太清楚,如果访谈者发现自己对一些具体的细节不太清楚,希望

9、对方进行补充或澄清,这种时候访谈者可以希望对方进行补充或澄清,这种时候访谈者可以希望对方进行补充或澄清,这种时候访谈者可以希望对方进行补充或澄清,这种时候访谈者可以即时进行追问。但是如果访谈者希望追问的内容即时进行追问。但是如果访谈者希望追问的内容即时进行追问。但是如果访谈者希望追问的内容即时进行追问。但是如果访谈者希望追问的内容涉及到重大的概念、观点或理论问题,应该先用涉及到重大的概念、观点或理论问题,应该先用涉及到重大的概念、观点或理论问题,应该先用涉及到重大的概念、观点或理论问题,应该先用笔将这些问题记下来,等访谈进行到后期时再进笔将这些问题记下来,等访谈进行到后期时再进笔将这些问题记下

10、来,等访谈进行到后期时再进笔将这些问题记下来,等访谈进行到后期时再进行追问。行追问。行追问。行追问。9n n追问的度指的是访谈者向受访者追问问题追问的度指的是访谈者向受访者追问问题的合适程度。的合适程度。n n访谈者在追问时要考虑到受访者的感情、访谈者在追问时要考虑到受访者的感情、访谈者本人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访谈访谈者本人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访谈问题的敏感程度。问题的敏感程度。n n访谈中最忌讳的追问方式是:访谈者不管访谈中最忌讳的追问方式是:访谈者不管对方在说什么或想说什么,只是按照自己对方在说什么或想说什么,只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挨个地把问题抛出去。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挨个地把

11、问题抛出去。10二、追问的具体策略二、追问的具体策略n n访谈者必须首先将自己的访谈者必须首先将自己的“前见前见”悬置起来,悬置起来,全身心地倾听对方谈话。在倾听的时候,全身心地倾听对方谈话。在倾听的时候,访谈者应该对对方使用的语词保持高度的访谈者应该对对方使用的语词保持高度的敏感,发现了重要的词语、概念或事件以敏感,发现了重要的词语、概念或事件以后需要记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追问。后需要记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追问。n n追问适时和适度的一个具体办法是注意捕追问适时和适度的一个具体办法是注意捕捉受访者在谈话中有意或无意抛出的言语捉受访者在谈话中有意或无意抛出的言语“标记标记”。11第四节、访

12、谈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节、访谈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n n一、访谈问题的顺序一、访谈问题的顺序n n二、访谈问题的过渡二、访谈问题的过渡12一、访谈问题的顺序一、访谈问题的顺序n n1 1、一般来说,访谈应以非指导性问题开始,、一般来说,访谈应以非指导性问题开始,从开放型问题逐步过渡到半开放型问题,从开放型问题逐步过渡到半开放型问题,一步一步地对问题进行聚焦。一步一步地对问题进行聚焦。n n2 2、访谈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访谈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n n3 3、采取由近及远的策略,先从最近的事情、采取由近及远的策略,先从最近的事情问起,逐步延伸到那些久远的往事。问起,逐步延伸到那些久远的往事。13二、访谈问题的过渡二、访谈问题的过渡n n1 1、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应该尽量自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应该尽量自然、流畅,与前面受访者的回答在内容上有内流畅,与前面受访者的回答在内容上有内在的联系。在的联系。n n2 2、过渡性问题、过渡性问题14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