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75497826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历史必修一:必修一: 专题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的社会没有阶级的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 阶级社会阶级社会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距今约: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年夏朝建立前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公元前:公元前2070年年-公元前公元前476年年 (1)夏朝夏朝(前前2070年年-前前1600年,大约年,大约5个世纪个世纪400多年多年)建立建立 启启 (2)商朝商朝(前前1600年年-前前1046年,大约年,大约5个世纪

2、个世纪400多年多年)发展发展 汤汤 (3)西周西周(前前1046年年-前前771年,大约年,大约280多年多年) 强盛强盛 武王武王 (4)春秋春秋(前前770年年-前前476年,大约年,大约300多年多年) 衰亡衰亡3.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前:前475年年-1840年年(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前)时期时期时间时间特征特征战战 国国 前前475前前221年年封建社会形成封建社会形成(确立确立)秦秦 汉汉前前221220年年封建社会大一统封建社会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年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融合隋隋 唐唐589907年年封建社会的繁荣封建社会的

3、繁荣五代、辽、宋、夏、五代、辽、宋、夏、金、元金、元9071368年年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明明 清清(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前)13681840年前年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中国早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专制主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夏、商、夏、商、周周(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秦秦明清明清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形成形成发展发展(汉唐宋元)(汉唐宋元)顶峰顶峰一、夏商政治文化1.1.夏朝夏朝: :1 1). .建

4、立建立:夏启夏启 特点:父子特点:父子相传、兄终相传、兄终弟及弟及开中国开中国“家天下家天下”制度制度之先河之先河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世袭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政治权利由取代禅让制,标志着政治权利由“传贤传贤”演化为演化为“传子传子”。 2、商朝、商朝 商朝政治的特点:商朝政治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突出表现:宗法制)(突出表现:宗法制) 拓展:拓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王位世袭制

5、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根本上讲是A A、社会历史的倒退社会历史的倒退B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禅让制腐朽的结果C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D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拓展:拓展:公元前世纪,中国王位世袭制代公元前世纪,中国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主要是替了禅让制,主要是、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居民、居民“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的结果、私有制的发展和阶级对抗的结果、私有制的发展和阶级对抗的结果二、西周分封制;二、西周分封制;1 1、概念:、概念:分封,就是分封,就是“封邦建国封邦建

6、国”的意思。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土地和和人口人口分封给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拱卫王室西周分封的目的、对象是什么?西周分封的目的、对象是什么?分封对象相应的权力和义务是什么?分封对象相应的权力和义务是什么?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作用?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作用?二、西周分封制二、西周分封制巩固统治巩固统治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世袭统治权世袭统治权朝贡、军赋、力役、朝贡、军赋、力役、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巩固统治;扩大疆域。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名存实亡名存实亡战国战国时被郡县制

7、取代时被郡县制取代. .鲁、齐、燕、卫、宋、晋;等鲁、齐、燕、卫、宋、晋;等鲁、齐、燕、卫、宋、晋;等鲁、齐、燕、卫、宋、晋;等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2 2、目的:、目的:4 4、权利:、权利:5 5、义务:、义务:7 7、作用:、作用:8 8、解体:、解体:6 6 6 6、诸侯国:、诸侯国:、诸侯国:、诸侯国:3 3、分封的对象:、分封的对象:、分封的对象:、分封的对象: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周天子势力衰微;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生产生

8、产力的力的提高提高巩固:巩固: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材材料料一一 昔昔武武王王克克殷殷,成成王王靖靖四四方方,康康王王息息民民,并并建建母母弟弟,以以藩藩屏屏周周。且且为为后后人人之之迷迷败败倾倾覆覆,而而溺溺入入于难,则拯救之。于难,则拯救之。 左传左传 材材料料二二 (周周公公)兼兼制制天天下下,立立七七十十一一国国,

9、姬姬姓姓独居五十三人。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荀子阅读思考阅读思考(1)据材料一、二,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据材料一、二,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是什么?(2)据材料一,周初大封同姓的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一,周初大封同姓的原因是什么?一旦国家有难,诸侯可以救援,起到拱卫王室一旦国家有难,诸侯可以救援,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的作用。阅读思考阅读思考(3)材材料料三三、四四中中,作作者者对对分分封封制制的的态态度度如如何何?理理由由各各是是什什么?么? 材材料料三三 大大封封同同姓姓而而命命之之曰曰藩藩屏屏周周室室,自自周周始始。至至于于周周衰衰,人人心心未未离离而而诸诸侯侯先先畔畔(叛叛),天天子子拥

10、拥空空名名于于上上,而而列列国国擅擅威威命命于于下下,因因循循痿痿痹痹,以以致致于于移移祚祚,谓非封建之弊乎?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明)张燧千百年眼千百年眼 材材料料四四 周周家家投投其其亲亲贤贤于于半半开开化化的的蛮蛮族族丛丛中中,使使之之从从事事于于开开拓拓吸吸化化之之大大业业,经经数数百百年年艰艰难难缔缔造造,及及其末叶,而太行以南大江以北尽为诸夏矣。其末叶,而太行以南大江以北尽为诸夏矣。 梁启超梁启超材料三否定分封制,理由是诸侯势力壮大后挑战王室权威,割据混战,最终导致了周朝的灭亡;材料四肯定分封制,理由是它加强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三、西周的宗法制三、西

11、周的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1 1 1 1)概念:)概念:)概念:)概念: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 ( ( (嫡长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2 2 2 2)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血缘与政治结合血缘与政治结合3 3 3 3)目的:)目的:)目的:)目的:巩固父系家长

12、在本宗族中的地位,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以保证王权的稳固。以保证王权的稳固。以保证王权的稳固。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是一种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是一种等级制度等级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4 4)作用:)作用: 保证贵族的特权;保证贵族的特权;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巩固了分封制。巩固了分封制。 有利统治稳定和团结有利统治稳定和团结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关系: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

13、大支柱;关系: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宗与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与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里)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里)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表)。制(表)。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异同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异同(见见导与练导与练)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积极:注重家庭建设,

14、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有些违背。系,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有些违背。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早期:、早期:夏、商、周;夏、商、周;(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早期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1)夏:)夏:世袭制;世袭制;2)商:)商:宗法制;宗法制;3)周:)周: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1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

15、结构;结构;3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度集中;(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是我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包含的基本政治制度,包含专制主义专制主义和和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两层含义。 含义: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听命于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听命于皇帝,皇帝总揽一切。 内容: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行省制度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行省制度 特点:特点:权利高度集中权利高度集中 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是两対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

16、权是两対基本矛盾 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专专制制主主义义中中央央集集权权制制中央中央地方地方监察监察制度制度选官选官制度制度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 (秦)(秦) 外朝内外朝内朝朝(汉)(汉) 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制(隋唐)(隋唐)中中书书门下和门下和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宋)(宋)废废丞相设内阁丞相设内阁(明)(明)军机处军机处(清)(清)郡县制郡县制(秦)(秦) 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元)(元)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秦)(秦) 刺史刺史(汉)(汉) 汉汉以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以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健全.如:如:御史台、都察院御史台、都察院等等世官制世官制(先秦)(先秦)察举

17、制察举制(两汉)(两汉) 九品九品中正制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科举制科举制(隋唐以后)(隋唐以后)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郡国并行郡国并行(汉初)(汉初)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由来:由来: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影响:影响:“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在这样的政治。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国家是一个的君主理念,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

18、政治。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2、中央机构、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九卿: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九卿: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主要有: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主要有:奉常奉常郎中令郎中令 卫尉卫尉太仆太仆 廷尉廷尉典客典客 宗正宗正治粟内史治粟内史 少府少府中央官制的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中央官制的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最后集权

19、于皇帝。皇帝。3、唐朝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唐代中央设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掌中书省掌决策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门下省掌审议审议,负责审核政令;,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尚书省“事无不总事无不总”,负责,负责执行执行政令。尚书省政令。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作用作用: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证了君权的独尊;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20、提高了办事效率。了办事效率。4、内阁:、内阁:形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直属形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消除了皇权与相权间矛盾消除了皇权与相权间矛盾, ,皇权对相权斗争皇权对相权斗争彻底胜利,彻底胜利,但造成政务集中繁杂)但造成政务集中繁杂)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的助理机构。性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性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作用:作用: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宦官参政专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宦官参政专权导致明代政治黑暗,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丞相。

21、权导致明代政治黑暗,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丞相。5、军机处:、军机处:(1)设立:雍正帝时,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设立:雍正帝时,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挑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2)特点:军机大臣奉旨办事,且机构简单,人员)特点:军机大臣奉旨办事,且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封闭性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简、速、密)特征明显。(简、速、密)(3)作用: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作用: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

22、峰。 背景: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概况: 1、郡县制郡郡尉尉郡郡守守监御史监御史县县尉尉县县令令县县丞丞郡郡县县乡、乡、里里(亭)(亭)影响影响: : 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也是基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的重要标志汉承秦制,大一统更为巩固汉承秦制,大一统更为巩固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1 1、基础不同:、基础不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按地域划分,以地域为基础。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按地域划分,以地域为

23、基础。2 2、官员的产生和待遇不同:、官员的产生和待遇不同: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吏只有俸禄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没有封地。3 3、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封国有很强的独立性,封国有很强的独立性,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有利于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4 4、性质不同:、性质不同: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秦汉:郡、县(汉

24、初郡国并行制;东汉出现州、郡、县)唐:道、州、县宋:路、州、县元:行省明:省(承宣布政使司)、府、县清:省、道、府、县行省的设立行省的设立设置:行中书省及直辖的设置:行中书省及直辖的“腹里腹里”(河北、山东、河北、山东、山西山西)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远民族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地区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1、原因:、原因: 疆域辽阔疆域辽阔职权的行使: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民政、职权的行使: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并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受监军政)并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受监察机构监督和省官互迁。察机构监督和省官互迁。行省制

25、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特别是调整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特别是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开端,影响深远。2、内容、内容:3、意义、意义:三、中国古代监察体制:三、中国古代监察体制:1.发展演变过程: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如御史台、都如御史台、都 察院、提点刑狱司等制度逐渐健全察院、提点刑狱司等制度逐渐

26、健全 秦:中央设御史大夫秦:中央设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和诸侯王,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和诸侯王,在中央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在中央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2.影响积极:发挥监察功能,有利于皇权的维积极:发挥监察功能,有利于皇权的维护和巩固护和巩固消极:本质决定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消极:本质决定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效能,只能成为加强皇权的工具。效能,只能成为加强皇权的工具。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1.世官制世官制: :将官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将官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2.2.察举察举制制: :汉代汉代人才举荐制;人才举荐制;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

27、中正制;3.3.科举制科举制: :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主要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的选官制度积极积极: :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扩大了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从追求公平公平公正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 ;保证有相当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的士人从政, ,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了条件; ;有益于社会形成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重学风的风尚。的风尚。消极消极: :科举考试的内容大多不出儒学经典范科举考试的内容大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围,特别

28、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取和创造精神的人。的人。评价科举制:小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2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

29、选官制度。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4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君权君权 相权相权中央中央 地方地方地方机构调整地方机构调整中央机构调整中央机构调整历代王朝监察体制逐步健全完善历代王朝监察体制逐步健全完善历代王朝选官制度逐步变革完善历代王朝选官制度逐步变革完善君君主主专专制制政政体体强强化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权力被分割,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被分割,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发展的

30、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积极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发展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交流、文化繁荣交流、 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1)使皇帝的决策是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使皇帝的决策是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免出现失误(2)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3)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4)尤其是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清时期,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极

31、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积极积极:(:(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消极:消极:专制制度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专制制度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人民处人民处境日趋恶劣境日趋恶劣;中央集权的运用失度导致秦朝的中央集权的运用失度导致秦朝的灭亡。灭亡。 (3)中央集权制下,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和中央集权制下,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

32、有利于经济文化发,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和巩固国防。展和巩固国防。(2)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成为增强,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图图 图图图图读图读图、,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制度,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制度读图读图,该制度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该制度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图图读图读图,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有哪些?,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有哪些?结合图结合图图图,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