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二组课文知识点和语言训练点汇集 天河区柯木塱小学 高芬芳 第一组课文 【本组主题】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自然奇观, 共有两篇精读课文、 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观潮》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奇特、 雄伟、壮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用具体准确的数字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写出了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的神奇美丽; 《鸟的天堂》描写了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火烧云》描写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变、多姿多彩 【学习目标】 1.认识 27 个生字,会写 27 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 3.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 4.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5.通过阅读 4 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景观的特点,并掌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6.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热爱大自然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要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运用,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景观的特点,并掌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具体分析】 《观潮》 2 【知识点】 1 、生字、新词过关,尤其是四字词语 新词:潮水、笼罩、称呼、蒙雾、薄雾、昂首、沸腾、横贯、恢复 四字词语——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水天相接、齐头并进、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2、区分形近字: 潮 蒙 簿 佛 贯 恢 朝 朦 薄 沸 惯 灰 3 、掌握多音字:“号”“涨”“蒙”“薄”“称”“笼” 4、区分“屹立”和“站立”、“横卧”和“横贯” 5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6 、掌握比喻句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 多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7、认识课文结构——潮前、中、后 【语言训练点】 1 、积累文中具体形象描写钱塘江的语句,受文章当中优美的语言,特别在比喻句方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 多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 、初步感受夸张的写法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4、能根据课文描述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想象,并根据想象来交流感受 5、交流名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3 《雅鲁藏布大峡谷》 【知识点】 : 1 、认识 7 个生字 2 、积累四字词语: 咫尺为邻、不容置疑、一争高下、云遮雾涌、神秘莫测、神来之笔、人迹罕至 3 、对比、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对比: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 曾被列为世界之最, 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列数字: (1)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2)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 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 2268米,最深处达 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4 、 、掌握排比句 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 【语言训练点】 : 1 、感受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排比、比喻) ,并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 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
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2 、学习用中心句引领文段的方法 第二自然段: 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第三自然段: 雅鲁藏布大峡谷, 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云遮雾涌,神秘莫测 第四自然段: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4 3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 4 、根据第一课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和描写特点 5 、用自己的话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鸟的天堂》 【知识点】 : 1、生字、新词过关 新词:灿烂、竹竿、白茫茫、划桨、规律、缝隙、照耀、树梢、寂静 2 、区分形近字 杆 忙 律 支 珠 稍 竿 茫 建 枝 株 梢 3、掌握多音字:缝 4、积累四字词语:不可计数、应接不暇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6、“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 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语言训练点】: 1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优美及其含义 (1 )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2 ) 树叶真绿得可爱 (3 )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4 )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5 )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6 )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 、“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 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 、体会“鸟的天堂”加引号和不加引号的含义 5 (1 )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 (2 )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3 )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 、感受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 静态描写]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动态描写]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
5 、当我们第一次充满希望地到鸟的天堂去的时候,却发现“‘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如果你在其中,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火烧云》 【知识点】 : 1 、认识 5 个生字 2 、多音字:模、着 3 、积累表示颜色的不同词语 紫檀色、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4 、排比句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会儿红彤彤的, 一会儿金灿灿的, 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语言训练点】: 1 、积累比喻句及其他优美句子 6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红彤彤的, 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狗十分凶猛, 在向前跑, 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 也那么大, 也那样蹲着, 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2 、通过课文的描绘,感受作者想象力的丰富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狗十分凶猛, 在向前跑, 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 也那么大, 也那样蹲着, 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3 、想象火烧云的各种形态,感受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多变 4 、火烧云除了会变课文中描述的那些样子,还能变成什么样呢?请你来描述。
5 、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其他自然景象 《语文园地一》 【知识点】: 1 、 “读读写写”词语过关、运用 2 、 积累“读读记记”词语 3 、 了解并积累对联、回文 【语言训练点】: 1 、运用“读读写写”的词语 2 、能用单元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习作 第二组课文 【本组主题】 本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共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爬山虎的脚》和 《蟋蟀的住宅》分别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 《世 7 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 【学习目标】 1.认识 22 个生字,会写 28 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 3.通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 4.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能够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并把观察中的发现写下来 【学习重难点】 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能够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并把观察中的发现写下来。
3.抓住重要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运用,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具体分析】 《古诗两首》 【知识点】 : 1 、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2 、词语的过关:莫非、腊酒、浑浊、怀疑 3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 4 、能默写《题西林壁》 【语言训练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和别人分享 2 、体会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8 《爬山虎的脚》 【知识点】 : 1 、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 2 、掌握多音字:空、铺 3 、词语的过关: 爬山虎、占有、地铺、均匀、重叠、叶柄、触角、痕迹、逐渐 4 、区分形近字: 站 均 叠 经 解 很 占 匀 宜 茎 触 痕 5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6 、积累比喻句和文中其他优美的语句 (1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2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 、本文结构:从整体到局部的具体描述 【语言训练点】 : 1 、通过动词的描写,体会用词的准确,了解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2 、感悟对比的表达方法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3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 、仿照课文,介绍你最喜欢的植物 《蟋蟀的住宅》 【知识点】 : 9 1 、认识 7 个身子,会写 13 个生字 2 、词语过关 住宅、隐蔽、放弃、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地址、洞穴、挖掘、搜索、倾斜、扒开、抛弃 3 、能运用“不光……还……” “即使……也……” “假使……”造句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掌握因果关系行文方法、按方位顺序介绍的方法和按时间顺序行文的方法 【语言训练点】 : 1 、初步感悟设问的修辞方法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2 、能抓住重点词(如慎重、随遇而安等)和句子(如: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来体会蟋蟀建造住宅的特点 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 、掌握拟人的写法,体会拟人写法的好处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成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4 、 “不光……还……” “即使……也……” “假使……”的运用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知识点】 : 10 1 、认识 7 个生字 2 、积累四字词语: 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插翅难飞 3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掌握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行文的方法 【语言训练点】 : 1 、抓住重点词(如坐卧不安、精神大振等) ,体会科学家用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他精神大振,仔细端详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 2 、当魏格纳在病房里坐卧不安的时候,你猜他在想什么? 3 、当教授劝魏格纳不要枉费心机的时候,他心里又在想什么? 4 、谈阅读后的感受:读完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话想要说吗? 《语文园地二》 【知识点】 : 1 、 “读读写写”词语过关、运用 2 、 积累“读读记记”词语 3 、 掌握写日记的格式 4 、积累花名歌谣 【语言训练点】 : 1 、运用读读写写的词语 2 、通过三个句子,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学习留心观察的方法 3 、能根据自己的观察,交流观察到和想象到的内容,并就此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