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循环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75479320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1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循环(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第三节第三节 血血 管管 生生 理理第四节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第五节第五节 器器 官官 循循 环环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7070岁一生泵血岁一生泵血160000m160000m3 3。心脏不断地有秩序的、协调的收缩与舒张,是实现泵心脏不断地有秩序的、协调的收缩与舒张,是实现泵血功能的必要条件,而心脏的这种功能是依赖于血功能的必要条件,而心脏的这种功能是依赖于心肌心肌细胞的生

2、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细胞的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 生物电活动生物电活动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心肌细胞分类:有无自律性或收缩性心肌细胞分类:有无自律性或收缩性自律自律细胞细胞(窦房结窦房结房室结房室结房室束房室束浦肯野浦肯野) 快反应快反应 AP(心室肌(心室肌 心房肌心房肌 浦肯野浦肯野 房室束)房室束)工作工作心肌心肌(心室肌心室肌 心房肌心房肌)慢反应慢反应 AP(窦房结窦房结 房室结)房室结)心心室室肌肌的的RPRP和和APAP(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主要离子活动示意图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主要离子活动示意图 1 1心室肌细胞心室肌

3、细胞RPRP形成机制形成机制 (1 1)幅度:)幅度:-90mV -90mV (N N纤维纤维-70mV) -70mV) (2 2)机制:)机制:K K+ +平衡电位平衡电位(-94mV)(-94mV) 条件:条件:膜两侧存在浓度差: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内向整流钾通道(内向整流钾通道(I Ik1k1) )开放,开放, 膜通透性具选择性:膜通透性具选择性: K K+ +/Na/Na+ +100/1100/1 KK+ +i i KK+ + o o281281NaNa+ +i i NaNa+ + o o113113Na+背景电流- - - - - - - - - - - - - - - - -K+

4、+ + + + + + + + + + + + + + + +Ik1 out 2.2.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APAP的形成机制:的形成机制: 0 0期:期:刺激刺激少量少量Na+开放,开放, 去极化去极化阈电位(阈电位(-70mV)-70mV)激活快激活快NaNa+ +通道通道NaNa+ +再生式内流再生式内流0 0期顶峰期顶峰 快快NaNa+ +通道通道:-70mV-70mV激活,持续激活,持续1-1-msms,特异性强,特异性强( (只对只对NaNa+ +通透通透) ),阻阻断剂(河豚毒断剂(河豚毒TTX) TTX) 。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Na+ in1 1期:期:快快NaNa+ +通道失活

5、通道失活+ +激活激活I Itoto通道通道K K+ +一过性外流一过性外流 快速复极化快速复极化(1 1期)期)I Itoto通通道道:膜膜电电位位除除极极到到-30-30-40mV40mV时时激激活活开开放放,可可被被K K+ +通通道道阻阻断断剂剂(四四乙乙基基胺胺、4-4-氨氨基基吡啶)阻断,吡啶)阻断,ItoIto的离子成分为的离子成分为K K+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K+ out2 2期:期:O O期去极达期去极达-40mV-40mV时时激活慢激活慢CaCa2+2+通道通道+ +激活激活I IK K 通道通道CaCa2+2+内流与内流与K K+ +外流外流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缓

6、慢复极化缓慢复极化(2 2期平台期)期平台期)慢慢CaCa2+2+通通道道:激激活活与与失失活活比比NaNa+ +通通道道慢慢,特特 异异 性性 不不 高高 : CaCa2+ 2+ ( 53%53%) 、 NaNa+ +(27%27%)、K K+ + (20%20%)都都通通透透,阻阻断断剂剂:MnMn2+2+和多种和多种CaCa2+2+阻断剂(异搏定)。阻断剂(异搏定)。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Ca2+ inK+ outIk:激活开放过程缓慢,:激活开放过程缓慢,故名延迟整流钾通道。故名延迟整流钾通道。Ik1: 平台期阻塞关闭。平台期阻塞关闭。3 3期:期:慢慢CaCa2+2+通道失活通道失活+

7、+I IK K外流外流+ +I Ik1k1开放开放K K+ +再生式外流再生式外流快速复极化快速复极化至至RPRP水平水平(3 3期)期)IkIk1泵泵 4 4期期: :因因膜膜内内NaNa+ + 和和CaCa2+2+ 升升高高, ,而而膜膜外外KK+ + 升升高高激激活活离离子子泵泵泵泵出出NaNa+ +和和CaCa2+2+, ,泵泵入入K K+ +恢恢复复正正常离子分布。常离子分布。通过激活膜上通过激活膜上Na+-K+泵,泵,每次泵出每次泵出3个个Na+,同时摄,同时摄入入2个个K+;进入细胞内的;进入细胞内的Ca2+通过通过Na+-Ca2+交换排交换排出胞外,使细胞内外离子出胞外,使细胞

8、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保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保证心肌正常兴奋性。证心肌正常兴奋性。Ik1INaIca-LItoIk,Ik1IkK K+ +心心室室肌肌细细胞胞快快反反应应动动作作电电位位小小结结(二)(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1.1.窦房结细胞窦房结细胞( (慢反应自律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 )的电位的电位 (1)(1)电位特征电位特征: RPRP:不稳定,能自动去极:不稳定,能自动去极 化,化,= =最大舒张电位最大舒张电位。 -60mV AP AP:分:分0,3,40,3,4三个时期,三个时期, 无无1 1期和期和2 2期。期。最大舒张电位最大舒张

9、电位(2 2)电位形成机制电位形成机制 0 0期期:当:当4 4期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期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40mV)(-40mV)激活慢钙通道(激活慢钙通道(I Ica-ca-L L型)型)CaCa2 2+ +内流内流 去极化去极化Ca2+Ca2+0 0期期阈电位阈电位零电位零电位按任意键显示动画1、2I ICa-LCa-L0 04 43 34 43 3期期:慢钙通道(:慢钙通道(I Ica-ca-L L型)逐渐失活关闭型)逐渐失活关闭 + + 钾钾通道激活(通道激活(I IK K)CaCa2 2+ +内流内流+ + K+外流外流 复极复极3 3期期按任意键显示动画1、2I ICa-LC

10、a-L0 04 43 34 4K+4 4期期:K+递减性外流递减性外流(I(Ik k去激活)去激活) + + Ca2+内流(内流(T型型钙通道激活)钙通道激活) + + NaNa+ +内流内流(I If f通道通道)缓慢自动去极缓慢自动去极化化4 4期期按任意键显示动画1、2K+Na+Ca2+123注注:I If f通通道道:复复极极化化的的3 3期期-60mV-60mV开开始始激激活活、-100mV-100mV充充分分激激活活,去去极极化化的的0 0期期-50mV-50mV失失活活。是是超超极极化化激激活活、具具有有时时间间依依从从性性的的非非特特异异性性通通道道,主主要要成成分分是是Na+

11、,但但不不是快是快NaNa+ +通道,通道,TTXTTX不能阻断。不能阻断。小结:慢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小结:慢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复极化至复极化至-60mV-60mV时时I If f 通道开始激活通道开始激活3 3期末期末I Ik k通道通道递增性失活递增性失活自动去极后自动去极后1/31/3期期CaCa2+2+通道(通道(T T型)开放型)开放K K+ +递减性外流递减性外流NaNa+ +少量内流少量内流CaCa2+2+内流内流4 4 期自期自 动动 去去 极极 达达 阈阈 电电 位(位(-40mV-40mV)慢慢 CaCa2+ 2+ 通通 道(道(L L型)开型)开 放放Ca

12、Ca2+ 2+ 内内 流流 , ,产生产生APAP的的 0 0 期期Ca2+ 通通 道失活,道失活, K K+ + 外流,外流,产产 生生 AP AP 的的 3 3 期期注:注:I Ik k 失活失活I If f 激活激活6161,故,故4 4期自动去极期自动去极I If f作用不大;作用不大;自我启动自我启动自我发展自我发展自我终止自我终止2.浦肯野细胞浦肯野细胞( (快反应自律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 )的电位的电位1.1.形成机制:形成机制: 0 0、1 1、2 2、3 3期:心期:心室肌细胞基本相似。室肌细胞基本相似。 4 4期:为递增性期:为递增性NaNa+ +为主的内向离子流为主的内向

13、离子流(I If f)+ + 递减性外向递减性外向K K+ +电流所引起的自动电流所引起的自动去极化。去极化。2.2.特点:特点:(1 1)0 0期去极化速率期去极化速率快,幅度大。快,幅度大。(2 2)4 4期期自自动动去去极极化化速速度度比比窦窦房房结结细细胞胞的的慢慢(If(If开开放放慢慢),故自律性低。故自律性低。注注:浦浦肯肯野野细细胞胞最最大大舒舒张张电电位位为为-90mV-90mV,此此时时I Ik k衰衰减减已已基基本本完完成成,而而I If f 通通道道充充分分激激活活,故故浦浦肯肯野野细细胞胞自自动去极主要依赖于动去极主要依赖于I If f电流,电流, Ik衰减作用很小衰

14、减作用很小。小结: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小结: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断断3 3 期期 末末 K K+ + 通通 道道的的 递递 增增 性性 失失 活活电电 位位 复复 极极 至至 -60mV -60mV 时时I If f 通通 道道 的的 递递 增增 性性 激激 活活 K K+ + 递递 减减 性性 外外 流流NaNa+ + 递递 增增 性性 内内 流流自自 动动 去去 极极 达达 阈阈 电电 位(位(-70mV)-70mV)快快 N N+ + 通通 道道 开开 放放NaNa+ + 再再 生生 式式 内内 流流去去 极极 化化产产 生生 AP AP 的的 0 0 期期当去极化电位至

15、当去极化电位至-50mV-50mV时时I If f 通道失活,自动去极化终止通道失活,自动去极化终止自我启动自我启动自我发展自我发展自我终止自我终止心肌细胞心肌细胞APAP的特征比较的特征比较 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心室肌心室肌AP AP 浦肯野浦肯野AP AP 窦房结窦房结APAPRP/RP/最大舒张电位最大舒张电位 -90 mV -90 mV -60 mV-90 mV -90 mV -60 mV动作电位类型动作电位类型 快反应快反应 快反应快反应 慢反应慢反应APAP分期分期 0、1、2、3、4期期 0、1、2、3、4期期 0、3、4期期 电位幅度电位幅度 高高 高高 低低0期去极速度期去

16、极速度 快快 快快 慢慢0 0期去极离子流期去极离子流 I INa Na I INaNa ICa-L传导速度传导速度 0.40.5 m/s 24 m/s 0.05 m/s自律性自律性 无无 低低 高高4 4期去极速率期去极速率 慢慢 快快4 4期去极离子流期去极离子流 内向内向I If f增加增加 外向外向I Ik k衰减衰减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二、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兴奋性自律性自律性传导性传导性收缩性收缩性 机械特性机械特性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v工作细胞:工作细胞: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 无自律性无自律性(心房肌和心室肌)(心房肌和心室肌)v自律细胞:自律细胞:兴奋性

17、、传导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无收缩性无收缩性(特殊传导系统)(特殊传导系统)(一)兴奋性(一)兴奋性 1 1、影响兴奋性因素、影响兴奋性因素 (1 1)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电位差 RP(AChRP(ACh)/ /阈电位上移(高血钙)阈电位上移(高血钙)RPRP距距阈电位远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需刺激阈值兴奋性兴奋性 RPRP/ /阈电位下移阈电位下移RPRP距阈电位近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需刺激 阈值阈值兴奋性兴奋性 (2 2)离子通道的性状)离子通道的性状 备用备用(-90mV) (-90mV) 激活激活(-70mV) (-70mV) 失活失活(-55mV)

18、(-55mV) 复活复活(-60mV)(-60mV) 离离子子通通道道所所处处的的机机能能状状态态, ,是是决决定定兴兴奋奋性性正正常常、低低下下和和丧丧失失的的主主要要因因素素, ,而而通通道道处处于于何何种种状状态态则则取取决决于于当当时时的的膜膜电电位位(电电压压依依从从性性)以以及及有有关的时间进程(关的时间进程(时间依从性时间依从性)。)。ARPMP (mV)0 -60-90ERP-55-60绝对绝对/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2、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90mV 0 0期期-55mV -55-60mV -60-80mV -80-90mV 完全备用完全备用 失失

19、活活 刚复活刚复活 大部分复活大部分复活 基本备用基本备用 产生产生AP AP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局部反应期 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超常期 兴奋性正常兴奋性正常 兴奋性无兴奋性无 兴奋性低兴奋性低 兴奋性高兴奋性高 (AP幅度小,去极化速率慢)幅度小,去极化速率慢)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与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与INa通道性状通道性状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3、兴奋性周期变化与收缩的关系兴奋性周期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心肌收缩是在肌膜心肌收缩是在肌膜APAP触发下触发下, ,发生兴奋发生兴奋- -收缩耦联收缩耦联, ,引起肌丝滑行实现的。引起肌丝滑行实现的。(1 1)不发

20、生完全强直收缩)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心肌兴奋性变化的主要心肌兴奋性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长(平均平均250ms),相当于心相当于心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它是骨骼肌与神经期。它是骨骼肌与神经纤维有效不应期的纤维有效不应期的100倍倍和和200倍。这一特性是保倍。这一特性是保证心肌能收缩和舒张交证心肌能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替进行,不出现强直收缩不出现强直收缩的生理学基础。的生理学基础。(2 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心脏受到窦性节律之外的刺激,产生:心脏受到窦性节律之外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在窦性节律收缩之前的收缩在

21、窦性节律收缩之前, ,称为期前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代偿间歇:因窦性节律的兴奋是规律下传的,当:因窦性节律的兴奋是规律下传的,当窦性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窦性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 ,就不能引起就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心室的兴奋和收缩, ,而出现一次窦律而出现一次窦律“脱失脱失”,需等,需等待下次窦律刺激引起兴奋才产生收缩,在待下次窦律刺激引起兴奋才产生收缩,在期前收缩之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段较长的舒张期,后出现一段较长的舒张期,此等待期间为代偿性间歇。此等待期间为代偿性间歇。 (二)心肌自律性(二)心肌自律性 1、心肌自律性与心律的关系、心肌自律性与心律的关系 窦房

22、结窦房结-房室结房室结-浦氏纤维浦氏纤维(90-10090-100次次/ /分)(分)(40-6040-60次次/ /分)分) (20-4020-40次次/ /分)分) 心肌自律性与心律的关系是:节律高者控制节心肌自律性与心律的关系是:节律高者控制节律低者:律低者:窦房结为正常起搏点窦房结为正常起搏点, ,其它自律组织为其它自律组织为潜在起搏点或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或异位起搏点。 (1 1)抢先占领:抢先占领:抢先达到阈电位产生抢先达到阈电位产生APAP。 (2 2)超速压抑:超速压抑:自律性低的自律细胞受超速驱自律性低的自律细胞受超速驱动后自律活动暂时受压抑的现象称为超速压抑。动后自律活动

23、暂时受压抑的现象称为超速压抑。 钠钠- -钾泵活动有关,排出钾泵活动有关,排出3Na+,3Na+,泵回泵回2K+2K+ 意义意义:窦性停搏:窦性停搏 全心停搏,猝死全心停搏,猝死(1 1)4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a.a.自动去极化速度快自动去极化速度快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自律性高。自律性高。 b.b.自动去极化速度慢自动去极化速度慢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自律性低。自律性低。2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影响自律性的因素2.2.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位之间的差距 差距越小差距越小自动去极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化达到阈电位的

24、时间短自律性高。自律性高。 差距越大差距越大自动去极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自律性低。自律性低。3、自律性和心律失常、自律性和心律失常 (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正常:60-100次次/min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 100次次/min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60次次/min 窦性心律不齐:心跳不规则窦性心律不齐:心跳不规则 窦性停搏:窦房结不能发出冲动窦性停搏:窦房结不能发出冲动 (2)异位性心律失常)异位性心律失常 逸搏:窦性过缓或停搏时,异位起搏点取而逸搏:窦性过缓或停搏时,异位起搏点取而代之发出冲动,引起心脏搏动。代之发出冲动,引起心脏

25、搏动。防止猝死防止猝死 早搏: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异常增高,超过窦早搏: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异常增高,超过窦性心律频率,引起期前收缩(早搏)。性心律频率,引起期前收缩(早搏)。形成心动形成心动过速过速(三)心肌的传导性及兴奋的传导三)心肌的传导性及兴奋的传导 1 1、心肌细胞的传导性、心肌细胞的传导性 (1 1)传导原理传导原理:局部电流。:局部电流。 经由闰盘经由闰盘( (缝隙连接缝隙连接) )进行。进行。(2 2)传导过程传导过程 窦窦 房房 结结 优势传导通路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房室交界心房肌心房肌 房室束房室束 左左、右束支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 心室肌心室肌(3 3)传导速度传导速度

26、浦氏纤维浦氏纤维(4m/s)(4m/s) 束支束支(2m/s)(2m/s) 心室肌心室肌(0.4m/s)(0.4m/s) 心房肌心房肌(0.4m/s)(0.4m/s) 结区结区(0.02m/s)(0.02m/s)传导时间传导时间 心房内心房内-房室交界房室交界-心室内心室内(0.06s) (0.1s) (0.06s) (0.06s) (0.1s) (0.06s) (4)传导特点传导特点: A.浦氏纤维最快浦氏纤维最快房、室内快房、室内快同步收缩,利于同步收缩,利于射血。射血。 B.房室交界最慢房室交界最慢房室延搁房室延搁保证心室收缩在心保证心室收缩在心房之后,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阻滞来自心房的

27、房之后,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阻滞来自心房的过高频率的兴奋冲动(房颤)。过高频率的兴奋冲动(房颤)。 C.房室交界是传导必经之路,易出现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是传导必经之路,易出现传导阻滞(房室阻滞)。(房室阻滞)。 2 2、影响传导的因素影响传导的因素 (1 1)结构因素)结构因素 1 1)细胞的直径细胞的直径 直径粗大直径粗大胞内电阻小胞内电阻小传导速度快传导速度快 直径细小直径细小胞内电阻大胞内电阻大传导速度慢传导速度慢 2)2)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分布,连接蛋白种(分布,连接蛋白种 类,数量,理化状态)类,数量,理化状态) (2) 0(2) 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期去极化的速度和

28、幅度 0期速度期速度 与邻旁间与邻旁间 产生局产生局 达阈电达阈电 新新AP 传导传导 0期幅度期幅度 的电位差的电位差 部电流部电流 位速度位速度 产生产生 速度速度 快快/大大 高高 大大 快快 易易 快快 慢慢/小小 低低 小小 慢慢 不易不易 慢慢膜反应曲线:膜反应曲线:以膜电位为横轴,以以膜电位为横轴,以0期最大去极化期最大去极化速率为纵轴作图,两者之间呈速率为纵轴作图,两者之间呈S型曲线。型曲线。(3 3)邻旁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邻旁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 心肌细胞的兴奋传导是沿着细胞膜的兴奋扩散的心肌细胞的兴奋传导是沿着细胞膜的兴奋扩散的过程过程, ,只有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正常

29、只有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正常, ,兴奋才能兴奋才能正常地传导通过。正常地传导通过。 (0 0期慢、小)期慢、小) 减慢减慢处相对不应期处相对不应期 部分失活状态部分失活状态处绝对不应期处绝对不应期 失活状态失活状态 阻滞阻滞邻近部位膜兴奋性邻近部位膜兴奋性NaNa+ +通道状态通道状态 传导性传导性RPRP与阈电位差小与阈电位差小 快快RPRP与阈电位差大与阈电位差大慢慢三、体表心电图三、体表心电图 ECG:将引导电将引导电极置于身极置于身体一定部体一定部位,记录位,记录整个心动整个心动周期中心周期中心电变化电变化(各细胞(各细胞的综合心的综合心电向量)电向量)的波形图。的波形图。(一)正

30、常心电图的(一)正常心电图的 波形及生理意义波形及生理意义 名名 称称 时间(时间(S S) 幅度(幅度(mV) mV) 意意 义义 P P波波 0.080.080.11 0.050.11 0.050.25 0.25 两心房兴奋两心房兴奋 Q Q波波 室间隔兴奋室间隔兴奋 R R波波 0.060.060.10 0.50.10 0.52.0 2.0 心尖心尖+ +侧壁肌兴奋侧壁肌兴奋 S S波波 心室后基底部兴奋心室后基底部兴奋 T T波波 0.050.050.25 0.10.25 0.10.8 0.8 两心室复极化过程两心室复极化过程P-RP-R间期间期 0.120.120.20 0.20 兴

31、奋:房兴奋:房室的时间室的时间S-TS-T段段 0.050.050.15 0.15 心室肌的心室肌的APAP处于平台期处于平台期Q-TQ-T间期间期 0.4 0.4 心室去极化心室去极化+ +复极化的时间复极化的时间(三)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三)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P P波:波: 心房肌的心房肌的APAPQRSQRS: 心室肌心室肌APAP的的0 0期期S-TS-T段:段: 心室肌心室肌APAP的的2 2期期T T波:波: 心心室室肌肌APAP的的复复极极化化过过程程,因因先先后后不不一,故一,故T T波较宽。波较宽。Normal ECGfirst degreesecond de

32、greethird degree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1.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各时相产生的离子机制是什么?各时相产生的离子机制是什么? 2.2.说明窦房结和浦肯野细胞自律性的发生机制。说明窦房结和浦肯野细胞自律性的发生机制。 3.3.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4.4.试述影响心肌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试述影响心肌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因素,并说明何者是主要影响因素。的因素,并说明何者是主要影响因素。 5.5.试述正常兴奋传导的顺序、特点及房室延搁的意试述正常兴奋传

33、导的顺序、特点及房室延搁的意义。义。 6.6.说明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说明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何意义?性变化有何意义? 7.7.简述快、慢反应细胞的异同。简述快、慢反应细胞的异同。 8.8.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是什么?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是什么?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右心:右心:泵血入肺循环;泵血入肺循环;左心:左心: 泵血入体循环。泵血入体循环。一、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一、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一)心肌细胞微细结构(一)心肌细胞微细结构(二)二) 心肌细胞的兴奋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 特点:对特点:对CaCa2+2

34、+的依赖性的依赖性骨骼肌骨骼肌Ca2+L型钙通道型钙通道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心肌心肌心肌细胞内游离心肌细胞内游离CaCa2+2+浓度升高的机制:浓度升高的机制:1 1、动作电位、动作电位2 2期,期,细胞外细胞外CaCa2+2+由由L L型钙通道内流型钙通道内流, 10%-20%, 10%-20%2 2、通过雷诺丁受体(、通过雷诺丁受体(RyR)RyR)释放肌质网内的释放肌质网内的CaCa2+2+ ,80%-90%80%-90% 心肌细胞内游离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降低的机制浓度降低的机制1 1、 RyR释放到胞质的释放到胞质的Ca2+由肌质网上的钙泵重新泵回肌浆网。由肌质网上的钙泵重新泵回

35、肌浆网。2 2、细胞外细胞外L型钙通道流入细胞的型钙通道流入细胞的Ca2+通过钠钙交换排出。通过钠钙交换排出。3 3、细胞膜上的钙泵将少量的细胞膜上的钙泵将少量的Ca2+泵出胞外。泵出胞外。钙诱发钙释放钙诱发钙释放钙泵(钙泵(SERCA):是一种:是一种ATP酶,活性酶,活性 Ca2+ (+)受磷蛋白(受磷蛋白(-)(三)心肌收缩的特点(三)心肌收缩的特点 1、 心肌收缩依赖于细胞外钙心肌收缩依赖于细胞外钙 2、“全或无全或无”式收缩式收缩 3、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二、心脏的泵血机制二、心脏的泵血机制 (一)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 概念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心动

36、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心动周期。 时程时程:与心率成反变。:与心率成反变。60s/7560s/750.8s 0.8s 房缩房缩 0.1s 0.1s 房舒房舒 0.7s0.7s 室缩室缩 0.3s0.3s室舒室舒 0.5s0.5s 心率心率 概念概念: :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 正常变异正常变异: : 年龄年龄: :初生儿初生儿(130(130次次/ /分分) ),成人,成人(60(609090次次/ /分分) ) 性别性别: :女男女男 体质体质: :弱强弱强 兴奋状态兴奋状态: :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 体温

37、每体温每11心率心率1010次次/ /分分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全全心心舒舒张张期期 特点特点: : 舒张期时间舒张期时间 收缩期时间收缩期时间 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0.4s 0.4s 利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利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 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率心率 心动周期心动周期 室缩期室缩期 室舒期室舒期0.351.1540 1.575 0.8150 0.40.300.500.250.15心率心率心舒期心舒期充盈充盈 休息休息心衰心衰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指标。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指标。在每一个

38、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收缩是交替的,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收缩是交替的,二、心脏泵血过程二、心脏泵血过程 ( (一一) )心房的初级泵血功能心房的初级泵血功能 1. 1. 全心舒张期,血液由全心舒张期,血液由大静脉经心房直接流入心大静脉经心房直接流入心室。室。 2. 2. 心房收缩,心房内压心房收缩,心房内压力升高,此时房室瓣处于力升高,此时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心房将其内血开放状态,心房将其内血液进一步挤入心室。液进一步挤入心室。 3. 3. 心房舒张,房内压回心房舒张,房内压回降,同时心室开始收缩。降,同时心室开始收缩。(二)心室的泵血(二)心室的泵血1.1.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 (1)

39、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开始收缩 室内压急剧室内压急剧(左室内压(左室内压近近80mmHg80mmHg)房室瓣关闭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继续收缩继续收缩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等容收缩期的等容收缩期的特点:特点: 其时程长短与肌缩力、其时程长短与肌缩力、后负荷有关:后负荷有关:肌缩力肌缩力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后负荷后负荷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 房室瓣、动脉瓣处关闭房室瓣、动脉瓣处关闭状态;房室瓣关闭产生第一状态;房室瓣关闭产生第一心音。心音。 等容收缩末的动脉压最等容收缩末的动脉压最低。低。 室内压上升速

40、度最快。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 (2)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心室继续收缩心室继续收缩 室内压动脉压室内压动脉压(左室(左室80mmHg80mmHg)(右室(右室8mmHg8mmHg)动脉瓣开放动脉瓣开放(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迅速射血入动脉迅速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占射血量70%70%)心室容积迅速心室容积迅速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特点特点:快快速射血期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主室内压与主动脉压最高;动脉压最高; 用用时少时少(收缩收缩期期1/3)1/3),射,射血量大。血量大。(3) 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迅速射血入动脉后迅速射血入动脉后 心室容积继续心室容积继续室内压略动脉压室

41、内压略动脉压 血液的动能血液的动能继续射血入动脉继续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占射血量30%30%) 心室容积继续心室容积继续 心室舒张前期心室舒张前期特特点点:用用时时长长( 收收 缩缩 期期2/32/3),射射血血量量少少, ,室室内内压压自自峰峰值值逐逐渐渐下下降降2.2.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期(1) 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心室开始舒张 室内压迅速室内压迅速(室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动脉压)动脉瓣关闭动脉瓣关闭心室继续舒张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急剧迅速室内压急剧迅速 ( ( 室内压仍房内压室内压仍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42、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特点特点:动动脉瓣、脉瓣、房室房室瓣都处于关瓣都处于关闭状态;闭状态; 动动脉瓣关闭产脉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生第二心音。(2) 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等容舒张期末等容舒张期末室内压室内压(室内压房内压)(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放房室瓣开放心室继续舒张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室内压心房和大心房和大V V内的血液快内的血液快速入室速入室(占总充盈量(占总充盈量2/32/3)心室容积迅速心室容积迅速特特点点:快快速速充充盈盈期期末末的的室内压最低。室内压最低。 (3) 减慢充盈期减慢充盈期: 随随着着心心室室内内血血液液的的充充盈盈,心心室室与与心心房房、大大V V间间的的压压力力差差

43、减减小小,血血液液流流入入心室的速度减慢。心室的速度减慢。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挤血入心室,心房收缩挤血入心室,心室进一步充盈心室进一步充盈心室舒张的最后心室舒张的最后0.1秒秒心动周期中的压力变化:心动周期中的压力变化:最高:室内压:快速射血期末最高:室内压:快速射血期末 动脉压:快速射血期末动脉压:快速射血期末最低:室内压:快速充盈期末最低:室内压:快速充盈期末 动脉压:等容收缩期末动脉压:等容收缩期末后负荷:后负荷后负荷:后负荷 等容收缩期延长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期缩短 射血量射血量心动周期中的心动周期中的4 4对矛盾:对矛盾: 心脏缩与舒(主要矛盾)心脏缩与舒(主要矛盾)

44、 压力升与降压力升与降 瓣膜开与关瓣膜开与关 血液进与出血液进与出 心动周期中的瓣膜变化:心动周期中的瓣膜变化: 房室瓣关:等容收缩期初房室瓣关:等容收缩期初 房室瓣开:快速充盈期初房室瓣开:快速充盈期初 动脉瓣关:等容舒张期初动脉瓣关:等容舒张期初 动脉瓣开:快速射血期初动脉瓣开:快速射血期初小结小结:左心室泵血机制左心室泵血机制 心心室室的的收收缩缩和和舒舒张张是是导导致致心心房房和和心心室室之之间间以以及及心心室室和和主主动动脉脉之之间间产产生生压压力力梯梯度度的的根根本本原原因因;压压力力梯梯度度是是瓣瓣膜膜的的启启闭闭和和推推动动血血液液在在相相应应腔腔室室之之间间流流动动的的主主要

45、要动动力力,而瓣膜的启闭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而瓣膜的启闭保证了血液的单向流动。三、心音的产生三、心音的产生第一心音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二心音特点特点音调低沉(勒)音调低沉(勒)持续较长持续较长音调高清(哒)音调高清(哒)持续较短持续较短成因成因心室肌收缩和房室瓣关心室肌收缩和房室瓣关闭的振动;射血撞击动闭的振动;射血撞击动脉壁引起的振动。脉壁引起的振动。动脉瓣关闭;射血突停动脉瓣关闭;射血突停导致大导致大A A和心室壁振动。和心室壁振动。标志标志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开始舒张心室开始舒张意义意义心室收缩力与房室瓣功心室收缩力与房室瓣功能状态能状态动脉瓣功能状态动脉瓣功能状态 四、心泵功能

46、评定四、心泵功能评定(一)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一)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动射出的血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动射出的血量(70ml70ml)。)。 射血分数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心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舒张末期容积 606080ml80ml120120130ml130ml 50506060 意义意义:心舒张末期容积与心缩力有关(因与心肌初长心舒张末期容积与心缩力有关(因与心肌初长度呈正相关)。正常工作范围内度呈正相关)。正常工作范围内 射血分数恒定射血分数恒定 心缩心缩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射血分数 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每搏输出量可不变)心室扩大、心

47、功能下降(每搏输出量可不变)心舒张末期容积心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射血分数 (二)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二)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心率5 56L/min6L/min 变变 异异:随随机机体体代代谢谢和和活活动动情情况况而而变变化化(运运动动、情情绪绪激激动动、怀怀孕孕时时);女女子子较较相相同同体体重重男男子子的的心心输输出出量约低量约低1010。 心心 指指 数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 每平方米体表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3.03.03.5L/min.m3.

48、5L/min.m2 2 变变 异异:1010岁心指数最大(岁心指数最大(4L/min.m4L/min.m2 2以上);以以上);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渐降后随年龄增长而渐降, ,到到8080岁时接近岁时接近2L/min.m2L/min.m2 2。 意意 义义:评定不同个体心功能。:评定不同个体心功能。(三)心脏泵功能的储备(三)心脏泵功能的储备概念概念: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意义意义: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心脏泵血功能: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心脏泵血功能1、搏出量储备、搏出量储备 舒张期储备,小,舒张期储备,小,125 140ml(不能无限扩张不能无限扩张

49、)收缩期储备,大,收缩期储备,大,55 15ml(射血分数射血分数) 2、心率储备、心率储备 正常人:最高正常人:最高160-180次次/min 160-180次次/min, CO 五、心泵功能的调节五、心泵功能的调节 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心率心率 (一)(一)每搏输出量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1.1.前负荷前负荷: : = =心舒末期容量心舒末期容量= =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 心室舒张末期的容量心室舒张末期的容量=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心血量+心室射血心室射血 后剩余血量后剩余血量 (StarlingStarling定律定律)等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

50、身调节前负荷前负荷、 后负荷、后负荷、 心缩力心缩力 前负荷前负荷(心舒末期容量(心舒末期容量 )心肌初长度心肌初长度 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 心搏出量心搏出量 Frank-StarlingFrank-Starling定定律律:心心脏脏不不依依赖赖神神经经- -体体液液因因素素自自身身调调节节并并平平衡衡心心搏搏出出量量与与回回心心血血量量之之间间关关系系的的现象。现象。 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机制,可通过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机制,可通过心室功能曲线心室功能曲线进一步说明:进一步说明: 左段左段:较陡较陡( ( 20cmH20cmH2 2O)O)。心功正常工作段心功正常工作段(6-8 (6-8 cmH

51、cmH2 2O)O)表明在未达到最适前负荷表明在未达到最适前负荷(16-20cmH16-20cmH2 2O)O)时,搏功随充时,搏功随充盈压盈压而而。 中段中段:20-27cmH20-27cmH2 2O O趋于趋于平平坦。说明前负荷坦。说明前负荷- -初长度达初长度达上限,上限,前负荷的变化对每搏前负荷的变化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不大输出量的影响不大。 右段右段:平坦或略降,但无平坦或略降,但无明显下降。说明心肌有抵抗明显下降。说明心肌有抵抗过度延伸的特性,保持搏功过度延伸的特性,保持搏功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工工作作段段 最最适适段段 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力能随心肌收缩力能随心肌初

52、长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心肌初长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 特特点点:调调节节范范围围小小(心心肌肌初初长长度度2.252.252.302.30 m m)。)。 原原理理:最最适适初初长长度度时时,粗粗细细肌肌丝丝最最大大重重叠叠,钙钙内内流流多多,肌肌钙钙蛋蛋白白和和钙钙亲和力高亲和力高 意义意义: :能精细调节每搏输出量。能精细调节每搏输出量。 2. 2.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 概概念念:指指心心肌肌不不依依赖赖于于前前、后后负负荷荷而而改改变变肌肌缩缩程程度度、速速度度和和张张力力等等方方面面, ,实实现现调调节节每每搏搏输输出出量量的的内内在在特性。特性。 意意义

53、义:能能对对持持续续的的、剧剧烈烈的的循循环环变变化化有有强强大大的的调调节作用。节作用。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活化横桥数目活化横桥数目 Ca2+浓度浓度 Ca2+亲和力亲和力肌球蛋白头部肌球蛋白头部ATP酶酶活性活性收缩能力收缩能力: NENE受受体体cAMPCacAMPCa2 2+ +通通道道开开放放几几率率+ +开开放时间放时间 CaCa2 2+ + i i 心缩力心缩力。茶碱茶碱肌钙蛋白对肌钙蛋白对Ca2+亲和力亲和力 心缩力心缩力甲状腺素,锻炼甲状腺素,锻炼肌球蛋白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酶活性 心缩力心缩力收缩能力收缩能力:AChMAChM受受体体抑抑CaCa2 2+ +通通道道

54、+ +激激活活K K+ +通通道道 APAP的的2 2期期缩短缩短CaCa2 2+ +内流内流心缩力心缩力。 3.3.后负荷后负荷:= := A ABpBp临床:临床:BPBP持续持续心肌心肌肥厚肥厚泵血功能泵血功能搏出量恢复正常搏出量恢复正常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 等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体液)(体液)前负荷前负荷剩余量剩余量回流量不变回流量不变搏出量搏出量射血期射血期射血速射血速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心肌缩速心肌缩速后负荷后负荷(一定范围内)(一定范围内)80-170mmHg( (二二) ) 心率心率 心率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4040170170次次/ /分分:

55、 :心率心率每分心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 170170次次/ /分分 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 充盈量充盈量每搏出量每搏出量每分心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 4040次次/ /分分 心动周期延长(尤其心舒期)心动周期延长(尤其心舒期) 充盈量达极限而心率太慢充盈量达极限而心率太慢每分心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 注:注: 在每搏输出量恒定的条件下在每搏输出量恒定的条件下,心率是调节心心率是调节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输出量的主要因素。 心率和心缩力是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心率和心缩力是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 一定范围内一定范围内, ,心率心率可使心输出量可使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每分

56、输出量血压血压心率心率心肌收缩性心肌收缩性前负荷前负荷每搏出量每搏出量充盈时程充盈时程静脉血回流速度静脉血回流速度心室顺应性心室顺应性剩余血量剩余血量 后负荷后负荷 神神经经体体液液调调节节等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 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1.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瓣膜的状态有何变动?其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瓣膜的状态有何变动?其变动的机制和生理意义是什么?变动的机制和生理意义是什么? 2.2.在心脏收缩、舒张过程中,何部位、何时其压力在心脏收缩、舒张过程中,何部位、何时其压力最高?何部位、何时期压力最低?并说明理由。最高?何部位、何时期压力最低?并说明理由。 3.3.

57、说明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的产生原因及特点。说明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4.4.以心脏的缩舒、压力的升降、瓣膜的开关、血流以心脏的缩舒、压力的升降、瓣膜的开关、血流的方向和容积的变化为基础说明射血和充盈的过程的方向和容积的变化为基础说明射血和充盈的过程(原理)。(原理)。 5.5.说明心排出量的调节,并简述其机制。说明心排出量的调节,并简述其机制。说明评定泵血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说明评定泵血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 6.6.为什么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为什么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第三节第三节 血管生理血管生理 Tunica adventitiaTunica medi

58、aTunica intimaEndotheliumSubendothelial connective tissueInternal elastic membraneSmooth muscle cellsElastic/collagen fibers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1.大大A A:具有弹性和可扩性:具有弹性和可扩性 2.2.中中A: A: 输送血液至各器官组织输送血液至各器官组织 3.3.小小( (微微)A)A:半径小:半径小、阻力大阻力大 4 4. Cap前括约肌前括约肌 5.5.Cap.:薄、透性好:薄、透性

59、好 6 6. 微微V: 7.V7.V:容纳循环血量:容纳循环血量60-70%60-70% 8. 8. 短路血管短路血管: :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弹性贮器血管弹性贮器血管Cap.Cap.前阻力血管前阻力血管Cap.Cap.后阻力血管后阻力血管物质交换血管物质交换血管容量血管容量血管分配血管分配血管主主A A、肺、肺A A大大A AA A小小A A 微微A A毛毛细细血血管管括括约约肌肌真毛细真毛细血管血管微微V VV V V V 腔腔V V弹性贮器弹性贮器血管血管分分配配血血管管阻阻力力血血管管容容量量血血管管交交换换血血管管阻阻力力血血管管血管的内分泌功能血管的内分泌功能舒血管活性物质舒血管活性

60、物质 NO PGI2缩血管活性物质缩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内皮素1.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2. 平滑肌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平滑肌细胞的内分泌功能收缩型,合成型收缩型,合成型Calcium pumpG(PDE V)Ca2+SMC relaxationSildenafilNONitroglycerinNoble Prize in Medicine 1996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nitric oxide as a signaling molecule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Robert F. Furchgott

61、Louis J. IgnarroFerid Murad1/3oftheprize1/3oftheprize1/3oftheprizeUSAUSAUSASUNYHealthScienceCenterBrooklyn,NY,USAUniversityofCaliforniaSchoolofMedicineLosAngeles,CA,USAUniversityofTexasMedicalSchoolatHoustonHouston,TX,USAb.1916b.1941b.1936 二、血流动力学二、血流动力学 1.1.血流量血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血管截面的血: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血管截面的血

62、量(容积速度)。量(容积速度)。 公式:公式:Q=PrQ=Pr4 4/ 8L/ 8L=K K(P1-P2)rP1-P2)r4 4/L/L(泊肃叶定律)(泊肃叶定律) 单位:单位:ml/minml/min或或L/minL/min 注:注:Q Q:单位时间的液体流量:单位时间的液体流量 P P:两端的压力差:两端的压力差 R R:管道内的阻力:管道内的阻力 r r:血管半径:血管半径 L L:血管长度:血管长度 :血液粘滞度,:血液粘滞度,2 2血流速度血流速度: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直线速度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直线速度, ,即即一质点一质点( (例如一个红细胞例如一个红细胞) )在血液前进的速度。在血

63、液前进的速度。 公式:公式:V=Q/SV=Q/S (注:注:S S为血管横截面积为血管横截面积)3 3血流方式:血流方式: 层流:正常情况下层流:正常情况下 湍流:湍流:Re=VDRe=VD/ / 2000 4 4血流阻力:血流阻力: 公式:公式:R R(P1-P2)/Q = 8L/rP1-P2)/Q = 8L/r4 4 血流阻力与血管的长度和血液粘滞度成正比,与血流阻力与血管的长度和血液粘滞度成正比,与血管半径的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次方成反比。 影响血液粘滞度的因素影响血液粘滞度的因素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粘滞度粘滞度血流切率血流切率(血液流速)血液流速)粘滞度粘滞度血管口径血管口径 粘

64、滞度粘滞度温度温度 粘滞度粘滞度血浆蛋白成分和浓度血浆蛋白成分和浓度三、动脉血压和脉搏三、动脉血压和脉搏(一)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 概念:概念: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不流动时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不流动时的侧压力称体循环平均压(充盈压);流动时的侧压力的侧压力称体循环平均压(充盈压);流动时的侧压力称血压(分动、静脉血压)。称血压(分动、静脉血压)。 1.1. 产生条件:产生条件: (1) (1) 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2) (2) 心脏射血心脏射血 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

65、(3) (3)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4)(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2.2.正常值与测量正常值与测量 收缩压(收缩压(SPSP): :室缩时室缩时, ,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100(100120mmHg)120mmHg) 舒张压(舒张压(DPDP): :室舒时室舒时, ,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60(6080mmHg)80mmHg) 脉搏压脉搏压:Sp-Dp:Sp-Dp303040 40 mmHg mmHg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 :Dp + Dp + 脉压脉压/3 /3 血压的测量示意图血压的测量示意图 生理变异生

66、理变异: : 年龄年龄1010岁岁Bp1mmHg(Bp1mmHg(血压随年龄的增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加而升高,Sp,Sp的升高比的升高比DpDp的升高更明显的升高更明显) ) 吸气呼气吸气呼气BpBp:吸气负压抽吸,血贮于肺:吸气负压抽吸,血贮于肺中中回心血量回心血量射血量射血量BpBp 活动安静活动安静 上午下午上午下午(8(81111时最高时最高,0,08 8时最低时最低) ) 高原平原高原平原 男性女性男性女性 各段血管各段血管的压力梯度:的压力梯度:主主A:100mmHg A:100mmHg 小小A:85mmHgA:85mmHg Cap:30mmHg Cap:30mmHg V V始始

67、:10mmHg:10mmHg 心房心房( (大大V):V):0 0 形成机制形成机制 前提条件: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足够的血液充盈 闭合的血流环路闭合的血流环路 决定因素:心室射血对血流产生的动力决定因素:心室射血对血流产生的动力; ; 外周血管口径变化对血流产生的阻力外周血管口径变化对血流产生的阻力心室舒张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心室收缩射血入主射血入主A A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大大A A回弹回弹(势能释放)(势能释放)推血继续流动推血继续流动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降低到最小值降低到最小值= =舒张压舒张压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上升到最大值上升到最大值= =收缩压收缩

68、压推血(推血(1/31/3)流动)流动 大大A A扩张(扩张(2/32/3) ( (动能消耗动能消耗) ) (势能贮存(势能贮存+ +缓冲力)缓冲力)3. 3. 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血压高血压:血压140/90mmHg140/90mmHg低血压:血压低血压:血压90/50mmHg90/50mmHg高血压前期:收缩压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20120139mmHg139mmHg 舒张压舒张压808089mmHg89mmHg(1)(1)每搏出量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心缩期射入A A血量血量管壁侧压力管壁侧压力 (2)(2)心率心率心舒期心舒期心舒末期心舒末期A A血量血量管壁侧压力管壁侧压力 4. 4.

69、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心舒末期心舒末期A A血量血量(不明显)(不明显) DPDP(不明显)(不明显)SP(SP(明显明显) )血流速血流速 DP( DP(明显明显) )SPSP(不明显)(不明显)心缩期血流速度心缩期血流速度 (3)(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心舒期A A血量血量 SPSP(不明显)(不明显) 心缩期血流速心缩期血流速(4)(4)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 对对SPSP缓冲能力缓冲能力;维持;维持DPDP能力能力 (5)(5)循环血量循环血量/ /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 如:如:大失血大失血循环血量循环血量 BpBp(显著)(

70、显著) 过敏休克过敏休克血管容积血管容积回心血量回心血量BpBpDPDP(明显)(明显)管壁侧压力管壁侧压力SPSP(明显)(明显)DPDP脉压脉压体循环平均压变体循环平均压变BpBp变变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动脉血压影响因素SpSpDPDP脉压脉压BpBp搏出量搏出量(明显)(明显)心率心率(明显)(明显)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明显)(明显)有效血量有效血量(明显)(明显)(明显)(明显)大大A A弹性弹性(明显)(明显)四静脉血压与血流四静脉血压与血流(一)静脉血压(一)静脉血压 1.特点特点:近心端低,远心端高近心端低,远心端高 2.2.分类分类:(1 1)外周静脉压:各器官的静脉压。外周静脉压:

71、各器官的静脉压。下腔下腔V V: 3 34mmmHg4mmmHg(0.40.40.53kPa0.53kPa)小小 V V:151520mmHg20mmHg(2.02.02.67kPa2.67kPa)右右 房:房: 0 0易受重力影响,易受重力影响,测量位取平卧位测量位取平卧位(被测部与心水平)(被测部与心水平)(2 2)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VP)(CVP): 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值正常值:0.390.391.18kPa(41.18kPa(412cmH12cmH2 2O)O)高低取决高低取决:射血力、:射血力、V V回流速度和回流量回流速度和回流

72、量 意义:意义:反映心功和反映心功和V V回流量回流量 控制补液速和量的指标控制补液速和量的指标 (如如CVPCVP低,常提示输液的量不足)低,常提示输液的量不足) ( (如如CVPCVP高,提示输液过多过快)高,提示输液过多过快)与射血力呈负相关;与射血力呈负相关;与与V V回流速和量呈正相关。回流速和量呈正相关。(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v血管内血液受到重力影响,产生血管内血液受到重力影响,产生一定的静水压,重力对静脉压的一定的静水压,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表现为各部分血管静水压的影响表现为各部分血管静水压的不同。不同。体位能明显影响静水压的高低体位能明显影响静水压的高低

73、平卧位,各部分血管与心脏处于平卧位,各部分血管与心脏处于相同的水平,静水压大致相同。相同的水平,静水压大致相同。直立位,心脏水平以上的器官,直立位,心脏水平以上的器官,血管内的静水压较平卧时降低;心血管内的静水压较平卧时降低;心脏水平以下的器官,血管内静水压脏水平以下的器官,血管内静水压较平卧时升高。较平卧时升高。长时间站立不动长时间站立不动心脏水平以下的静脉扩张充盈心脏水平以下的静脉扩张充盈回心血量回心血量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动脉血压(收缩压)动脉血压(收缩压)神经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动脉血压恢复正常动脉血压恢复正常(三(三) )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74、1 1静脉回流静脉回流 V V回流取决于:回流取决于: 外周外周V V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大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大多多 V V血流阻力:血流阻力:占总循环阻力的占总循环阻力的15% 15% 在血流阻力中的作用很小在血流阻力中的作用很小 ( (微微V V对血流阻力的作用是调节对血流阻力的作用是调节CaP.CaP.压力压力) ) 小小少少调节组织液生成调节组织液生成(1 1)体循环平均压)体循环平均压V V回流量回流量 如:循环血量如:循环血量、血管容量、血管容量V V回流量回流量(2 2)心缩力)心缩力射血分数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期室内压心室舒张期室内压2 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V

75、V回流量回流量抽吸抽吸颈颈V V怒张怒张、肝大肝大、下肢肿下肢肿V V回流量回流量中心中心V V压压右心衰心缩力右心衰心缩力射血分数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期室内压心室舒张期室内压 左心衰左心衰 左心房压、肺静脉压左心房压、肺静脉压 肺淤血水肿肺淤血水肿 (3 3)体位:)体位: 直立直立下肢下肢V V回心量回心量( (约多容纳约多容纳500ml)500ml) 例:例:患肢抬高患肢抬高利利V V回流,防水肿回流,防水肿心衰取半卧位心衰取半卧位下肢下肢V V回心量回心量 (平卧回心量平卧回心量前负荷前负荷肺瘀血肺瘀血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久久蹲蹲突突站站血血滞滞留留下下肢肢V V回回心心量量心心输输量量B

76、pBp脑脑、视视网网膜膜供供血血不不足足暂暂时时的的头头晕晕、昏昏厥,视物不清。厥,视物不清。 卧位迅速转为立位卧位迅速转为立位总总V V回心量回心量卧位卧位下肢下肢V V回心量直立回心量直立(4 4)骨骨骼骼肌肌收收缩缩的挤压:的挤压: 肌肌缩缩挤挤压压V V + + V V瓣瓣膜膜的的防防倒倒流流V V血回流血回流 例如:例如:长长期期站站立立 + + V V瓣瓣膜膜的的损损伤伤下下肢肢V V曲张。曲张。立立正正久久站站下下肢肢V V回回心心量量+ + 精精神神紧张紧张虚脱。虚脱。 (5 5)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右室心输出量右室心输出量V V回心量回心量心房与外周心房与外周V V压差压差

77、心房心房 + + 大大V V扩张扩张BpBp左室心输出量左室心输出量肺肺V V回流左室回流左室肺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胸胸 内内 负负 压压 胸胸 廓廓 吸吸 气气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影影 响响 因因 素素 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体循环平均压体循环平均压 心缩力(心泵)心缩力(心泵) 骨骼肌收缩(肌泵)骨骼肌收缩(肌泵) 呼吸运动(呼吸泵)呼吸运动(呼吸泵) 体位:卧体位:卧立立 (头部回流(头部回流下肢回流下肢回流)立立卧卧 (头部回流(头部回流下肢回流下肢回流)五、微循环五、微循环(一)组成及功能(一)组成及功能微微A:总闸门:总闸门后微后微A:分闸:分闸Cap.前括约肌前括约肌

78、:分闸:分闸真真Cap.:营养性血管:营养性血管直捷通路直捷通路:通血:通血Cap.A-V吻合支吻合支:调节体热:调节体热微微V: Cap.后阻力血管后阻力血管Cap前阻前阻力血管力血管(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与作用(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与作用 名称名称 血流通路血流通路 血流特点血流特点 作用作用迂回通路迂回通路 微微AA后微后微ACap.ACap.前括约肌前括约肌 血流缓慢血流缓慢 物质交换物质交换 直捷通路直捷通路 微微AA后微后微AA通血通血Cap. Cap. 血流速较快血流速较快 利血回流利血回流 A-VA-V短路短路 微微AA微微V V 随温度变化随温度变化 调节体温调节体温 真真C

79、ap.Cap.网网微微V V 主要场所主要场所微微V V (骨骼肌)(骨骼肌) (皮肤)(皮肤)(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1. 1. 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 动脉端(动脉端(30-40mmHg)30-40mmHg) 中段中段 (25mmHg)25mmHg) 静脉端(静脉端(10-15mmHg)10-15mmHg)2. 2. 毛细血管血流毛细血管血流 与动静脉血压差成正比与动静脉血压差成正比 与血流阻力成反比与血流阻力成反比3. 3. 毛细血管运动毛细血管运动 血管舒缩活动控制血管舒缩活动控制cap.cap.的开放和关闭的开放和关闭 ( (骨骼肌组织同一时间只有骨骼肌组织同一

80、时间只有1/3cap1/3cap开放)。开放)。局部代谢产物局部代谢产物组织胺组织胺,PoPo2 2 后微后微A A和和Cap.Cap.前括约肌前括约肌舒张舒张真真Cap.Cap.开放开放血流量及流速血流量及流速 后微后微A A和和Cap.Cap.前括约肌前括约肌收缩收缩局部代谢产物局部代谢产物 组织胺组织胺,PoPo2 2 真真Cap.Cap.关闭关闭血流量及流速血流量及流速 缩血管物质缩血管物质毛细血管的自身调节毛细血管的自身调节(四)微循环的功能(四)微循环的功能 进行血液与组织液间的物质交换进行血液与组织液间的物质交换 细胞细胞-组织液组织液-血液血液1.扩散扩散 脂溶性物质:脂溶性物

81、质: Cap.细胞膜细胞膜, O2,CO2 非脂溶性物质:非脂溶性物质:Cap.壁孔隙壁孔隙, Na+, Cl-, 葡萄糖葡萄糖2. 滤过和重吸收滤过和重吸收 液体出液体出Cap.:滤过:滤过 液体入液体入Cap.:重吸收:重吸收3. 吞饮:吞饮: 大分子,血浆蛋白大分子,血浆蛋白六、组织液的生成六、组织液的生成( (一一) )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1.1.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滤过力滤过力 -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 =重吸收力重吸收力 = = 有效滤过压有效

82、滤过压0 0 组织液生成组织液生成( (动脉端动脉端) ) 0 0 组织液回流组织液回流( (静脉端静脉端) ) 2.2.生成量生成量 V = V =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 +滤过面积)滤过面积) 0.5%0.5%2%2%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量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量 90%90%入静脉,入静脉,10%10%入淋巴管入淋巴管( (二二) )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主要因素主要因素 生成量生成量 回流量回流量 例例 症症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 炎症、充血性心衰炎症、充血性心衰 等所致的水肿等所致的水肿血浆胶体血浆胶体 营养不良、肾炎等营养不良

83、、肾炎等渗透压渗透压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所致水肿所致水肿 淋巴淋巴 丝虫病、癌症等丝虫病、癌症等回流受阻回流受阻 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烫伤、细菌感染烫伤、细菌感染通透性通透性 所致的局部水肿所致的局部水肿循环血量、体位循环血量、体位 心泵、呼吸泵、肌泵心泵、呼吸泵、肌泵动动脉脉血血压压心心输输出出量量外外周周阻阻力力心心 率率每搏量每搏量小小A A口径口径血液粘度血液粘度RBCRBC数、温度、血流切率数、温度、血流切率血浆蛋白成分和浓度血浆蛋白成分和浓度神经、体液因素神经、体液因素小结:小结:前负荷前负荷后负荷后负荷心缩力心缩力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复习思考题1.1.

84、说明心排出量的调节,并简述其机制。说明心排出量的调节,并简述其机制。2.2.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是什么?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是什么?3.3.阐述血压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阐述血压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4.4.简述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简述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5.5.说明微循环的通路及其主要功能。微循环如何调节说明微循环的通路及其主要功能。微循环如何调节?6.6.说明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说明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7.7.淋巴液是如何生成的?如何回流?有什么生理意义淋巴液是如何生成的?如何回流?有什么生理意义?8.8.血量分配比例最高的部位是(血量分配比例最高的部位是( ) A.A

85、.心脏及动脉心脏及动脉 B.B.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C.C.静脉静脉 D.D.皮肤及脾脏皮肤及脾脏 E.E.肝脏及脾脏肝脏及脾脏 C第四节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前前 言言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循环功能能保持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循环功能能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而实现的。具体的调节方式主要是因素调节而实现的。具体的调节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通过改变心缩力和心率心缩力和心率以调整以调整心输出量心输出量,通,通过影响过影响血管紧张性和血管口径血管紧张性和血管口径以改变以改变外周阻外周阻力力。 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包括神经

86、调节和体液调节。一神一神 经经 调调 节节( (一一)心心血血管管的的神神经经支支配配(1 1)心脏的心脏的N N支配支配 心交感心交感N N 心迷走心迷走N N 起源起源 脊髓胸段脊髓胸段T T1 1T T5 5 延髓的迷走神经延髓的迷走神经 侧角神经元侧角神经元 背核和疑核背核和疑核 分布分布 右:窦房结右:窦房结 右:窦房结右:窦房结 左:房室交界左:房室交界 左:房室交界左:房室交界 递质递质 NE AchNE Ach 受体受体 1 1 阻断剂阻断剂 普奈洛尔普奈洛尔 阿托品阿托品1.心心 脏脏 的的 N N 支支 配配 和作用和作用 生理作用生理作用 心交感心交感N N 心迷走心迷走

87、N N+ + 变变 时时 4 4期期I If f ,I,ICaCa内流内流 K+外流外流最大舒张电位最大舒张电位更负更负 Ik衰减衰减 (自律性自律性) 抑制抑制4期内向期内向If 电流,电流,Ik衰减衰减 自动去极速自动去极速 (负变时)(负变时) 自动去极速自动去极速 自律性自律性 (正变时)(正变时) 自律性自律性 变传导变传导 0 0期期CaCa2+2+内流内流 抑制抑制Ca2+ 通道通道, 0 0期期CaCa2+2+内流内流 (传导性传导性) 0 0期期去极速幅度去极速幅度 0 0期去极速幅度期去极速幅度 (正变传导)(正变传导) (负变传导)(负变传导) 传导性传导性 传导性传导性

88、 变变 力力 2 2期期CaCa2+2+内流内流肌浆网释放肌浆网释放CaCa2+2+ K K+ +外流外流复极化速复极化速( (收缩性收缩性) ) APAP2 2期期,CaCa2+2+内流内流(正变力)(正变力)(等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 (负变力)(负变力) 收缩力收缩力 收缩力收缩力 抑制抑制Ca2+ 通道通道收缩力收缩力(3 3)支配心脏的肽能)支配心脏的肽能N N元元 心心脏脏中中存存在在多多种种肽肽类类神神经经纤纤维维,释释放放的的递递质质有有:神神经经肽肽Y Y、血血管管活活性性肠肠肽肽、降降钙钙素素基因相关肽、阿片肽等。基因相关肽、阿片肽等。 现已知一些肽类递质可与其他递质

89、(如现已知一些肽类递质可与其他递质(如单胺和单胺和AchAch)共存于同一)共存于同一N N元并共同释放。元并共同释放。 目目前前对对于于分分布布在在心心脏脏的的肽肽能能N N元元的的功功能能尚尚不不完完全全清清楚楚。但但其其存存在在说说明明也也可可能能参参与与对对心心肌肌和和冠冠脉脉的的调调节节。如如:血血管管活活性性肠肠肽肽对对心心肌肌有有正正性性变变力力作作用用和和舒舒张张冠冠脉脉的的作作用用;降降钙钙素基因相关肽有加快心率的作用。素基因相关肽有加快心率的作用。2.2.血管的血管的N N支配与生理作用支配与生理作用(1)(1)缩血管缩血管N N(= =交感缩血管交感缩血管N N) 起源起

90、源:延髓的缩血管中枢:延髓的缩血管中枢( (节前节前N N元元T T1 1L L2 23 3侧角侧角) ) 分分布布:绝绝大大多多数数血血管管(几几乎乎所所有有血血管管平平滑滑肌肌都都受受交交感感缩缩血血管管N N支支配配,绝绝大大多多数数血血管管只只接接受受交交感感缩缩血血管管N N的的单一支配)。单一支配)。 递质递质:节前纤维:节前纤维Ach,Ach,节后纤维节后纤维NENE 受体受体:11(主)、(主)、2 2 作用作用:11受体受体血管缩血管缩22受体受体血管舒(较弱)血管舒(较弱) 特点特点:调节血压作用大调节血压作用大 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 紧张性紧张性血管缩

91、,紧张性血管缩,紧张性血管舒血管舒密度密度: 皮肤皮肤 骨骼肌和内脏骨骼肌和内脏 冠脉和脑血管冠脉和脑血管 微动脉微动脉大动脉大动脉 静脉静脉意义意义:调节外周阻力和动脉血压,重新分配:调节外周阻力和动脉血压,重新分配 各器官组织血流量各器官组织血流量 神经分布神经分布 (2) (2)舒血管舒血管N N 交感舒血管交感舒血管N N 副交感舒血管副交感舒血管N N 脊髓背根舒血管脊髓背根舒血管N N 分布分布 骨骼肌血管骨骼肌血管 软脑膜、消化腺软脑膜、消化腺 皮肤、呼吸胃肠道皮肤、呼吸胃肠道 递质递质 ACh ACh PACh ACh P物质,组胺,物质,组胺,CGRPCGRP等等 受体受体

92、作用作用 血管舒血管舒 血管舒血管舒 局部血管舒局部血管舒特点特点 不参与血压调节不参与血压调节 不参与血压调节不参与血压调节 平时无作用平时无作用 参与调节局部血流参与调节局部血流 参与炎症反应参与炎症反应 与情绪、运动有关与情绪、运动有关外生殖器血管外生殖器血管 部部 位位 特特 点点 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延延 头端腹外侧头端腹外侧 尾端腹外侧尾端腹外侧髓髓 迷走背核、疑核迷走背核、疑核 传入神经接替核传入神经接替核延延 下丘脑下丘脑髓髓 大脑边缘系统大脑边缘系统以以 大脑新皮层运动区大脑新皮层运动区上上 小脑顶核小脑顶核. .( (二二) )心心 血血 管管 中中 枢

93、枢始终有紧张性性始终有紧张性性下丘脑在行为活动和情绪反应中起整合作用下丘脑在行为活动和情绪反应中起整合作用 大脑是环境应激引起心血管病发病最重要的大脑是环境应激引起心血管病发病最重要的中枢部位中枢部位小脑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与姿势和体位的调小脑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与姿势和体位的调节有关节有关刺激刺激RVLM, RVLM, 交感缩血管神经和心交感缩血管神经和心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刺激刺激CVLM,CVLM,交感缩血管神经和心交感缩血管神经和心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间接作用间接作用) )刺激心迷走中枢,心迷走神经活刺激心迷走中枢,心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动增强 1 1颈颈A A窦

94、和主窦和主A A弓压力感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受性反射(1 1)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 部位部位:颈:颈A A窦和主窦和主A A弓血弓血管外膜下的神经末梢。管外膜下的神经末梢。 适宜刺激适宜刺激:血管壁的牵:血管壁的牵张度张度血压的变化。血压的变化。(2 2)传入神经)传入神经 窦窦N N(加入舌咽(加入舌咽N N) 主动脉主动脉N N(加入迷走(加入迷走N N)(3 3)中枢联系)中枢联系 其传入冲动先到达孤束其传入冲动先到达孤束核再与心血管中枢联系。核再与心血管中枢联系。( (三三) ) 心血管反射心血管反射(4) (4) 反射效应反射效应血压突然血压突然窦、弓感受器受到牵拉兴奋性窦、弓感受器受

95、到牵拉兴奋性窦、弓窦、弓N N孤孤 束束 核核缩血管中枢缩血管中枢(- -)心交感中枢心交感中枢(- -)心迷走中枢心迷走中枢(+ +)交感缩血管交感缩血管N N(- -)心交感心交感N N(- -)心迷走心迷走N N(+ +)阻力血管舒阻力血管舒 容量血管舒容量血管舒心心 脏脏 活活 动动外周阻力外周阻力V V回流量回流量心输出量心输出量血压血压兴奋兴奋CVLM CVLM 抑制抑制RVLMRVLM疑核疑核 背核背核刺激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器效应(5)(5)反射特点及生理意义反射特点及生理意义: : 具双向性作用具双向性作用: :BpBp, BpBpBpBp, BpBp 缓冲短时间内缓冲

96、短时间内BpBp的突然变化的突然变化, ,维持维持BpBp相对稳定相对稳定 又将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又将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缓冲神经缓冲神经。 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敏感性是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敏感性是: : :Bp :Bp的阶梯突变(脉动性)敏感性缓慢持续变化。的阶梯突变(脉动性)敏感性缓慢持续变化。 :Bp:Bp在在6060180mmHg180mmHg工作范围内变化,其敏感性高。工作范围内变化,其敏感性高。 效应:心率变化明显,效应:心率变化明显, 内脏阻力血管舒缩明显,肌肉血管内脏阻力血管舒缩明显,肌肉血管 舒缩较小舒缩较小在在高高血血压压情情况况下下, 其其工工作作范范围围可可重重调调定定血

97、血压压维维持持在在较较高高的的水水平平(压压力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右移)。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右移)。调定点调定点(100mmHg)2.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反射效应反射效应POPO2 2 H H+ + PCO PCO2 2 等等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 +)窦、迷走窦、迷走N N孤孤 束束 核核心血管中枢兴奋(心迷走心血管中枢兴奋(心迷走心交感)心交感)呼吸中枢呼吸中枢(+ +)心率心率、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脑血管舒心脑血管舒皮肤、内脏皮肤、内脏骨骼肌血管缩骨骼肌血管缩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心输出量心输出量血血

98、 压压,血液重新分配,血液重新分配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心率,心输出量心输出量间接间接血血PCO2 ,肺牵张感受器,肺牵张感受器兴奋,抑制心迷走及交感兴奋,抑制心迷走及交感缩血管中枢缩血管中枢化学感受性反射的特点:特点: 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敏感性是: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敏感性是: POPO2 2HH+ +PCOPCO2 2(尤其(尤其POPO2 2)敏感;)敏感; 平平时时不不起起明明显显调调节节作作用用,当当低低氧氧、窒窒息息、酸酸中中毒毒 、 B Bp p过过低低(即即窦窦弓弓反反射射反反应应降降低低时时)时时才才起起作作用用。 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对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对BpBp的调节作用的调节

99、作用 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一种移缓济急的应急反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一种移缓济急的应急反应(即应(即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 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间接作用是间接作用是。直接作用是直接作用是;3.3.心肺感受器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机械牵张:中心静脉压机械牵张:中心静脉压、血容量、血容量化学物质:化学物质:PGPG、缓激肽、缓激肽心肺感受器兴奋心肺感受器兴奋迷走迷走N N交感紧张交感紧张 迷走紧张迷走紧张肾血流量肾血流量 下丘脑释放下丘脑释放ADHADH心率心率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心房钠尿肽心房钠尿肽肾排钠和排水肾排钠和排水血血 压压4、脑缺血反应、

100、脑缺血反应刺激:脑血流减少,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刺激:脑血流减少,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效应:直接刺激效应:直接刺激RVLM,使心交感,使心交感N和交感缩和交感缩血管血管N张力增强张力增强意义:意义: 提高血压,改善脑血液供应提高血压,改善脑血液供应5、躯体交感反射、躯体交感反射循环血量循环血量动脉血压动脉血压1.1.肾素肾素- -血管血管紧张素紧张素- -醛固醛固酮系统酮系统(RAAS)(RAAS)水重吸收水重吸收二、体二、体 液液 调调 节节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的作用: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

101、张素 (收缩微收缩微AA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收收缩缩VV回心血量回心血量)Bp)Bp; 作用于脑内一些作用于脑内一些N N元元(脑室的脑室的后缘区后缘区)交感缩血管活动交感缩血管活动外外周阻力周阻力BpBp,以及引起渴觉;,以及引起渴觉; 刺激刺激ADHADH释放;释放; 作用于交感缩血管作用于交感缩血管N N末梢的受末梢的受体体使其释放使其释放NENE; 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与释放醛固酮;成与释放醛固酮; 刺激肾上腺髓质的分泌释放;刺激肾上腺髓质的分泌释放; 醛醛 固固 酮酮肺的转换酶肺的转换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水、 NaClNaC

102、l重吸收重吸收细胞外液量细胞外液量 2 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E E)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NE)来来 源源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交感肾上腺髓质、交感N N节后纤维节后纤维 共共 性性 兴奋兴奋 、受体,强心、缩血管、受体,强心、缩血管、BpBp、平滑肌舒、平滑肌舒 张、升血糖、升血脂、耗氧量张、升血糖、升血脂、耗氧量、产热、产热个个 性性 强心剂强心剂 升压剂升压剂 心脏心脏 结合结合11受体受体 基本同基本同E E 正变时、正变力、正变传导作用正变时、正变力、正变传导作用 但在体心率但在体心率 心率心率心缩力心缩力心输

103、出量心输出量SP SP (窦弓反射效应所致)(窦弓反射效应所致) 血管血管 结合结合 和和2 2受体受体 除冠脉外除冠脉外 皮肤、内脏血管缩皮肤、内脏血管缩 全身各器官血管缩全身各器官血管缩 骨骼肌、心、肝血管舒骨骼肌、心、肝血管舒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DPDP平滑肌平滑肌 胃肠道、支气管舒胃肠道、支气管舒 较较E E弱弱 代谢代谢 血糖血糖、脂分解、脂分解、 较较E E弱弱 耗氧耗氧、产热、产热 3.3.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VPVP)=(=(抗利尿素抗利尿素 ADH)ADH)适宜刺激适宜刺激: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血浆晶渗压血浆晶渗压 血容量血容量BpBp渗透压感受器

104、渗透压感受器+ +容量感受器容量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 -(+ +)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VP)(VP)下丘脑下丘脑-垂体束垂体束垂体后叶垂体后叶血管收缩、抗利尿效应血管收缩、抗利尿效应(+ +)(+ +)来来 源源:4. 心房钠尿肽心房钠尿肽 排纳利尿,排纳利尿, 舒血管,降压舒血管,降压5. 前列环素和血栓素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 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 血栓素血栓素A2:促进血小板聚集,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收缩血管6. 内皮舒张因子内皮舒张因子7. 内皮素内皮素三、组织血流量的自身调节三、组织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代谢机制(毛细血

105、管)代谢机制(毛细血管) 肌源性机制肌源性机制 (血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 灌注压升高灌注压升高 平滑肌细胞肌源性活动增强平滑肌细胞肌源性活动增强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 器官血流量稳定器官血流量稳定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肾脏调节细胞外液量来实现肾脏调节细胞外液量来实现 (肾(肾-体液控体液控制系统)制系统)复习思考题 1.1.说明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经的作用及其机制。支说明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经的作用及其机制。支配血管的神经有哪些?简述其作用及机制。配血管的神经有哪些?简述其作用及机制。 2.2.人体动脉血压是如何保持稳定的?人体动脉血压是如何保持稳定的? 3.3.人体从卧位突然

106、到站立位时,血压有何变化?人体从卧位突然到站立位时,血压有何变化?如何调节?为什么体弱的人会感到头昏,眼前发黑如何调节?为什么体弱的人会感到头昏,眼前发黑? 4.4.试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异同点。试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异同点。 5.5.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6.6.说明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体液因素及其作用。说明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体液因素及其作用。 7.7.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等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等方面分析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发生机制。方面分析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发生机制。 8.8.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

107、枢、神经、受体及收缩原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枢、神经、受体及收缩原理等方面考虑,如何降低血压?理等方面考虑,如何降低血压? 第五节第五节 器官循环器官循环冠脉循环冠脉循环(一)冠脉循环的结构与功能(一)冠脉循环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特点 1.1.途径短,流速快,灌注压途径短,流速快,灌注压高,血流量大。高,血流量大。 2.2.小分支呈直角从主支发出,小分支呈直角从主支发出,从心外膜垂直进入心肌深层从心外膜垂直进入心肌深层心肌收缩易受到压迫心肌收缩易受到压迫血流量血流量有明显时相性:心舒期有明显时相性:心舒期 心缩心缩期期血流量取决于血流量取决于DPDP的高低与的高低与舒张期的长短。舒张期的长短。 3.

108、末梢分支吻合较细(有效末梢分支吻合较细(有效功能吻合支少)功能吻合支少)异常时代异常时代偿能力差:突然梗阻时不易偿能力差:突然梗阻时不易建立侧支循环,导致心肌梗建立侧支循环,导致心肌梗死。死。4. A-V血氧差大(高耗氧量),血氧差大(高耗氧量),应急时只能靠增加血流量弥应急时只能靠增加血流量弥补氧供,决定了心肌对低氧补氧供,决定了心肌对低氧与缺血非常敏感。与缺血非常敏感。5. 代谢调节作用代谢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作用。作用。(二)冠脉血流量的调节(二)冠脉血流量的调节1.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整体安静时,神经因素对冠脉的舒缩影响不大)(整体安静时,神经因素对冠脉的舒缩影响不大)(1 1

109、) 交感交感N(+)NE N(+)NE 冠脉冠脉 受体受体 冠脉收缩冠脉收缩 冠脉收缩冠脉收缩心肌心肌M M受体受体冠脉舒张冠脉舒张心肌心肌1 1受体受体心肌正变时正变力正变传导心肌正变时正变力正变传导耗氧量耗氧量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注:交感注:交感N N的直接收缩作用被继发性舒张作用所掩盖。的直接收缩作用被继发性舒张作用所掩盖。(2 2) 迷走迷走N(+)ACh N(+)ACh 冠脉冠脉M M受体受体 冠脉舒张冠脉舒张心肌负变时负变力负变传导心肌负变时负变力负变传导耗氧量耗氧量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注:迷走注:迷走N N的直接舒张作用被继发性收缩作用所掩盖。的直接舒张作用被继发性收缩作用所掩盖。2.2

110、.体液调节体液调节(1 1)心肌代谢产物)心肌代谢产物 心心肌肌收收缩缩的的能能量量来来源源几几乎乎唯唯一一地地依依靠靠有有氧氧代代谢谢; A-VA-V血血氧氧差差大大(高高耗耗氧氧量量),心心肌肌从从单单位位血血液液中中摄摄取取氧氧的的潜潜力力较较小小,而而需需依依靠靠扩扩张张冠冠脉脉来来代代偿偿氧氧供供; 心肌对低氧与缺血具有非常敏感的特性。心肌对低氧与缺血具有非常敏感的特性。 当心肌代谢增高时,低氧、腺苷、当心肌代谢增高时,低氧、腺苷、H H+ +、COCO2 2、乳、乳酸等代谢产物的产生酸等代谢产物的产生冠脉舒张。冠脉舒张。 注注:低氧对冠脉的作用极为明显。其机制:低低氧对冠脉的作用极

111、为明显。其机制:低氧时氧时ATPATP、AMPAMP被核苷酸酶分解为腺苷被核苷酸酶分解为腺苷很强的扩血管很强的扩血管作用。作用。 注注:若冠脉硬化若冠脉硬化+ +心跳心跳时,虽有代谢产物,时,虽有代谢产物,亦难扩冠脉亦难扩冠脉心肌缺血。心肌缺血。(2 2)激素)激素v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促心肌代谢促心肌代谢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扩张冠脉扩张冠脉冠脉血流冠脉血流量量(肾上腺素的作用为强肾上腺素的作用为强)。)。v甲状腺素甲状腺素 促心肌代谢促心肌代谢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扩张冠脉扩张冠脉冠脉血流冠脉血流量量。v血管升压素和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和血管紧张素 冠脉收缩冠脉收缩冠脉血流

112、量冠脉血流量。v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缓激肽和前列腺素 扩张冠脉扩张冠脉冠脉血流量冠脉血流量。复习思考题 1.1.冠状循环有何特点?冠状循环有何特点? 2.2.为什么冠脉血流量的多少明显受心动周期的影为什么冠脉血流量的多少明显受心动周期的影响?左、右冠脉血流量的变化有何不同?为什么?响?左、右冠脉血流量的变化有何不同?为什么? 3.3.主动脉硬化的病人为什么有心肌供血不足的症主动脉硬化的病人为什么有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状? 4.4.肺循环和脑循环各有何特点?其血流量是如何肺循环和脑循环各有何特点?其血流量是如何进行调节的?进行调节的? 5.5.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的物质有(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的物质有( A,C A,C ) A.A.大剂量抗利尿激素大剂量抗利尿激素 B.B.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C.C.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IIII D. D.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E.E.心肌代谢产物心肌代谢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