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详案第5单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5478397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DF 页数:122 大小:1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详案第5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详案第5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详案第5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详案第5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详案第5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详案第5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详案第5单元(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 元/ 备/ 课/ 方/ 案V教学目标随识写技能1 .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2 . 能说明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3 .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4 . 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 提高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 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惜握W比郑11 . 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提高学生探究性实验能力.2 . 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 开阔思路, 提

2、高解题技巧, 培养思维能力, 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产 情 瞒 度 目 . 例1 .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 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 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2 . 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 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教材分析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核心, 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载体.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对于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还具体学习了氧气、自然界的水和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 对化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用文字表达. 这种表示方法只能表示反

3、应物和生成物” 无法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也无法反映出各个物质间量的关系, 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不利于进一步学习化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 掌握了它们才有可能学好化学. 前两者前面已经学习了, 为本单元的教学作了准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就可以从量的角度了解化学变化, 解决用文字表达不方便的问题.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九年级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 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本单元起,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展开, 本单元有三个课题. 课题1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

4、 引导学生能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 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 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 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课题3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过程, 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 .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书写规则.3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难点】1 .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教学建议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的探究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从“ 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关系”

5、 来创设问题情境的.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 注意引导学生尝试和掌握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方法, 即通过大量事实和动手实验, 分析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并注重其应用. 可简单概括为“ 实验一分析一应用” .2 . 运用对比法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 . 运用口诀法和练习法, 达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和程序化.4 . 练习要讲求质, 也要讲求量. 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 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设计练习时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 又要考虑问题的典型性. 在训练中要反复强调反应进行的条件、生成物的气体符号、难溶物的沉淀符号等书写完整规范, 使

6、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保证练习质量, 练习的形式尽可能多一些, 像文字改符号、简单配平、错题纠正等; 独立练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 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板演众评等.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一定的训练量.5 . 严格把握教学的深广度. 本单元的一些内容是需要学生在后继的学习中螺旋上升, 不断深化理解, 才能掌握的. 在现阶段, 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不能试图一次完成, 而要在以后的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 逐步熟练. 可以适度介绍多种配平方法. 切忌一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 增大学习难度, 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

7、物质的计算, 虽然教材指出了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原料很多是不纯的, 在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 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一种辩证的思想教育. 对于有关含杂质的计算, 将在下册第八单元再作介绍, 在本单元中不要涉及.课时划分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 课时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课时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 课时单元复习教案 1 课时课/ 时/ 教/ 学/ 详/ 案课 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口课时整体设寸, 彳) 教学目标哪一写技能而1 .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 .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

8、目没有改变. 过程与方对1 .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操作、观察, 组织讨论, 总结规律.2 . 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1 . 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 .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 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 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重点】1 .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2 .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难点】1 .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 .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改

9、变.一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托盘天平( 带硅码) 、蜡烛、试剂瓶、火柴、塞子.【 学生准备】1. 托盘天平、烧杯、锥形瓶( 塞子) 、玻璃管、气球、玻璃片、石棉网、珀堪钳、火柴.2 . 红磷( 火柴头大小) 、硫酸铜溶液、铁钉、蜡烛、镁带、细沙、砂纸. 教 学过学反 新 课导入导入一:【 展示图片】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 讲解】1756年的某一天, 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他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燧烧, 看见生成了白色的物质, 他突发奇想, 我何不称一下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质量? 这一称不得了, 一个伟大的定律就此诞生了. 他发现在燃烧前后总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经过反复

10、的实验, 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于是, 他认为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 可惜的是, 这一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 直到1777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间的变化关系. 拉瓦锡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导入二:【 回顾引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 在一定的条件下, 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表示为:P+02典= 2。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表示为:Fe+CuSCU Pu+FeSC4. 大家想一下, 在这些反应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变化?泛 新 知构

11、建 过渡语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时,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 存在什么关系? 前后总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难道这是巧合吗? 我们共同揭开这个谜团.一、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思路一【 活动与探究】学生分两组进行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一: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实验二: 铁与硫酸铜反应,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实验方案红磷燃烧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的_ _ _ _ _ _ _;放出大量的_ _ _ _ _ _ _;气球先_ _ _ _ _ _ _后_ _ _ _ _ _ _ _ _ ;冷却后称量, 天平_ _ _ _ _ _ _( 填“ 仍” 或

12、不” ) 平衡.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_ _ _ _ _ _ _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 填或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实验方案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钉表面有 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 溶液由 色逐渐变为 色;天平( 填“ 仍” 或 不” ) 平衡.反应前后总质量是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否相等 ( 填或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说明】实验分两大组进行, 分别探究两个实验.【 注意事项】1 . 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2 . 红磷燃烧时, 锥形瓶底部应预先铺一层细沙.3 . 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 玻璃管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 塞子要塞紧, 不能漏气.4 . 在

13、铁与硫酸铜反应这个实验中, 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 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教师】学生实验, 教师巡视, 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并进行纠正.【 活动与交流】 由学生分组交流实验结果, 对不同意见进行分析.【 实验一现象和结果】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看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一结果的不同意见】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略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可能是由于锥形瓶没有塞紧, 漏气所致.【 实验二现象】在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个实验中, 用砂纸把铁钉打磨干净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一会儿看到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的铜析出; 同时

14、溶液的颜色也略有改变, 由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溶液.【 实验二结果】用天平称量, 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教师总结】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看到, 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相等的关系. 其实不仅仅这两个实验如此, 大量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我们再来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验证一下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 活动与探究】分两大组进行实验, 探究:1 . 蜡烛燃烧前后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其反应

15、物的质量之和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是否相等?【 陈述实验结果】1 .蜡烛燃烧前后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2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也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的质量.【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应物的质量的情况呢?【 回答】1 . 在蜡烛燃烧这个实验中, 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都是气体, 逸散到了空气中, 所以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这种情况.2 . 在镁带燃烧这个实验中, 因为反应物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 而我们反应前所称量的仅是镁带的质量, 所以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的质量这种情况.【 追问】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量守

16、恒定律呢?【 回答】遵守. 只要改进实验装置, 就会出现正确的结果.【 追问】如何改进实验装置呢?【 回答】1 .蜡烛的燃烧可以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如红磷燃烧的装置, 则会得到正确的结果.2 . 红磷、蜡烛和镁带的燃烧应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 塞子中央应该有孔, 然后系一小气球.【 介绍】取一密闭小玻璃瓶, 待蜡烛燃烧后迅速放入瓶中并塞紧瓶口.【 思考】在红磷燃烧那个实验中, 若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 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回答】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则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因为有一部分白烟会从玻璃管口进入空气中, 从而引起生成物的质量减小.思路二教师活动

17、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红磷燃烧的实验. 观察红磷燃烧的 【 交流】红磷燃烧的实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实验现象. 验发生的变化. 性.【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 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之间有无变化呢?【 猜想与假设】(1)反应前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质量总和.(2)反应前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质量总和.(3)反应前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质量总和.【 回答】三种可能:(1)增大.(2)减小.相等.让学生大胆质疑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时激励评价, 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制订方案和完成实

18、验】从讨论的情况来看, 有三种不同意见, 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根据教材第92页的探究:方案一: 红磷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的测定.方案二: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测定.【 交流】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 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积极分工协作, 共同顺利完成实验.使学生将个人探究所得与他人的经验互相借鉴和补充, 实验学习过程的合作、动手、思维创新, 使学习成果不断丰富和提升 .【 收集证据】组织与适时点拨, 进一步归纳定律的内容.【 交流】课堂上, 在教师的组织下, 各组展示实验并得出结论, 同时其他各组相互评议, 取长补短.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同时培养了

19、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 交流与讨论】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通过师生问答等形式, 使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使知识得到构建.【 反思与评价】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适用呢?实 验 1: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在烧杯中进行、敞口) .实验2: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在密闭体系中进行) .实验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选做实验: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交流】学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观察、讨论.再次激发学生对定律的思索, 以使学生深入体会知识,

20、 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二、质量守恒定律归纳和微观分析 过渡语 化学反应前后,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为何相等呢? 从微观上该如何分析呢?思路一由上面的探究实验, 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 现有一反应A+B有10 g A和5 g B反应, 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 g A,B无剩余, 则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克?【 回答】 生成C的质量为12 g,因为A还剩余3 g,可见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1 g,B无剩余, 可见5 g B全部参加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C的质量为7 g+5 g

21、=12 g.【 强调】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而不是有多少反应物, 一定注意“ 参加”二字的真正含义.【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是十八世纪的重要发现之一, 它把对化学的学习由生成何种物质( 即质的研究)引向生成多少物质( 即量的研究) ,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质量守恒定律是谁发现的, 又是如何发现的呢?请阅读教材第95页的资料卡片.【 活动】安排学生阅读资料卡片.【 补充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过了非常漫长的过程, 很多科学家曾经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拉瓦锡是其中之一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做了同样的实验相到了同样的结论, 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 到了20世纪, 这一

22、定律得到充分发展, 和能量守恒定律合称为质能守恒定律.【 讲解】 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它的发现, 我们再从微观方面来研究一下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展示】展示红磷燃烧实验的微观过程, 从分子、原子角度进行分析.: :+骼8 -: :+踹 命 我红硝 K气 磷 原 子 较 原 干 五氧化二磷【 思考】从展示的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回答】从展示的红磷燃烧实验的微观过程可知: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说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3、【 教师总结】大家回答得很好. 从微观过程以及前面所学的分子、原子知识可知, 化学反应的过程,事实上是旧的分子破裂, 原子和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板书】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思路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件展示】水电解的微观动画.水- - - - - 乳 气 +(H:0) ( H:) )g;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则生成物质Z 的质量等于(a+0)g,即生成Z 的

24、质量不大于(a?)g.)3 .A( 解析: 观察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 反应前有5 个OC分子和1 个 分子, 反应后有3 个8 分子和2 个 A分子, 则有 3 个8 分子未参加反应, 可判断反应中的各种分子个数为:2个8 分子、1 个 分子、2 个先分子. 参加反应的8 、 与反应后生成的氏的个数比为2:1:2.)4 .(1)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2)2.6 (3)产生白烟, 气球胀大, 后 又 缩 小(4)装置漏气( 或锥形瓶未冷 却 等 )(5)遵守;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解析:(1)锥形瓶应预先装少量细沙的原因是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灼热的

25、五氧化二磷炸裂锥形瓶.(2)燃烧前称量, 总质量为27.6 g,则图中托盘天平游码的读数为27.6 g-(20+5) g=2.6 g.(3)白磷易燃, 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生成时以小颗粒的形式出现, 看上去为“ 白 烟 (4)燃烧后称量: 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 则右边偏重,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或锥形瓶未冷却等).(5)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 白磷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理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5 .D(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所以甲、乙是氧化物, 丙不是氧化物;

26、B该反应的特点是“ 一变多” , 是分解反应; C.由反应的情况可知,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而原子的种类未变; D.由图示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三种物质的了解可知,也。2、 0 、。 2均由分子构成. )6 .C( 解析: 从图示分析, 物质甲和乙都是单质, 丙是化合物, 故此说法正确; B.从图示看出, 丙分子中A 和 B 原子个数比为3:1,此说法正确; C 从图示看出,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但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由 4个分子变成了 2 个分子, 故此说法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推知, 乙的化学式为 A2,此项正确. )7 .A

27、(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 丫反应前为10 g,反应后为21 g,反应后增加了 21 g-10 g=11 g,说明该物质是生成物; Z 反应前为1 g,反应后为10 g,反应后增加了 10 g-1 g=9 g,说明该物质是生成物; Q 反应前为25 g,反应后为9 g,反应后减少了 25 g-9 g=16 g,说明该物质是反应物; 由于丫和Z 增加的质量(11 g+9 g=20g)Q减少的质量(16 g),说明X 也是反应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该反应有两种反应物, 不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 因此选项A 错误;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选项B 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物

28、质在反应中减少的质量应等于物质在反应后增加的质量, 也就是X 减少的质量+Q 减少的质量=Y增加的质量+Z 增加的质量, 即 4 g-未测值+16 g=11 g+9 g;所以, 未测值=0,因此选项C 正确; 由于Q 为反应物, 若 Q 为氧气, 则说明该反应是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 符合氧化反应的概念, 属于氧化反应, 因此选项D 正确. )QL教 学 反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用于学生的参与, 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 体验了探究的乐趣,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了定量研究的重要性, 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活动与探究中, 引导学生

29、认真完成实验和做好结果记录, 对实验现象进行思索归纳, 并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得出结论. 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 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的学习方法.采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在化学变化中, 原来的分子被分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这一过程, 使学生看到整个过程中原子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原子种类也没有改变, 十分直观地引出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教学, 增强了本节课的色彩, 教学效果明显. 备 课资源质量守恒定律易错点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规律, 也是九年级化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和重点内容, 其具体应用相当广泛, 几

30、乎是每年中考必考的知识点, 因此, 对它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十分重要.质量守恒定律主要共有以下理解形式:(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意是“ 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变化( 或化学反应) , 不包括物理变化.例1将 100 g 酒精和50 g 水混合后得到150 g 酒精溶液, 由此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这种说法对吗?( 解析)酒精和水混合, 这一变化虽然前后质量不变, 但它是物理变化, 不能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是“ 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 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 如体积重量” 等方面

31、不一定守恒.点燃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ECO+Ch COz,这个反应前后都是气体,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 质量是守恒的, 从体积方面来看, 在相同条件下是2 体积的一氧化碳和1 体积的氧气发生反应, 只能生成2 体积的二氧化碳, 其体积在反应前后并不相等. 有的反应体积可能守恒.例2用 A、B、C、D 四个相同的封闭装直进行某物质在氧气中缓慢氧化实验. 实验前用弹簧秤称重, 四个装置的重量均恰好等于10牛.A装置留于本地观察, 假设B 装置运到月球称重, C 装置运至南极称重, D 装置在太空轨道上的“ 神舟” 七号飞船上称重. 结

32、果A 装置仍为10牛, B 装置重量小于10牛, C 装置重量大于10牛, D 装置重量为0 牛. 由此说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一定守恒, 你认为正确吗?(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中强调的是质量守恒, 而题中四个装置在实验前后称量的却是重量. 物质的位置不同, 所受重力不同, 所以重量当然不一定守恒, 但是其质量是永远守恒的.注意“ 参加反应” 和“ 反应后生成”这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不包括反应物过量的部分.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指反应后新生成的, 不包括原先就存在的.例311 g 碳和33 g 氧气充分反应, 可以生成44 g 二氧化碳, 对吗?( 解析) 判断是否正确的关键

33、, 就是要看11 g 碳和33 g 氧气是否都参加了反应. 由化学方程点燃式:C+O2 J -C O 2 可知, 每 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很显然,33 g 氧气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 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要小于(11+33) g,即小于44 g.此题的说法是不对的.例4现有A、B、C 三种物质的混合物, A 为 25 g,B为 10 g,C为 5 g,将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共热至反应停止后, 发现容器内含有A 为 10 g.B为 21 g,并有新物质D 生成, 求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反应物有

34、哪些, 生成物有哪些, 以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分别是多少. A 和 C 质量减少, 为反应物.A、C 参加反应的质量分别是: A:25 g-10 g=15 g;C:5 g;B、D 质量增加, 为生成物, 生成的B 的质量为21 g-10g=11 g.设生成D 的质量为x 则由质量守恒得:15 g+5g=11 g+x,A=9 g.故反应中A、B、C、D 之间的质量比为15:11 5 9 .(2)如果在封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 不管反应进行如何, 反应前后质量始终保持不变.这个可以看作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拓展油质量守恒定律发展而来他不难理解. 这种理解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

35、问题.例5纯净的锌片6.5 g 恰好和93.7 g 稀盐酸完全反应,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Zn+2HCI-ZnCb+H2 t 可知,6.5 g 锌可生成0.2 g 氢 气和13.6 g 氯化锌, 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氟化锌溶液, 如果反应在封闭容器中完成, 反应前后质量始终为(6.5#93.7)g,反应后的物质为氯化锌溶液和氢气, 所以氯化锌溶液质量=(6.5+93.7) g-0.2 g=100 g,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以 100%=13.6%.100 gC D 现 有 100 g 澄清石灰水和20 g 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沉淀质量为2 g,求

36、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与沉淀质量总和等于(100+20) g,即 120 g.所以过滤后所得溶液质量为(120-2) g,即 118 g.根据化学方程式:Ca(OH)2+Na2c。 3-CaCO3l+2NaOH可知, 过滤所得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根据沉淀质量2 g 可求出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 g,所以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TKX100%=1.36%.118 g(3)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不变, 同种元素质量相等.这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即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例7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关于该物质的组成, 下列说法

37、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C、H 元素, 不含。元素C.一定含有C、H 元素, 可能含有。元素D.可能含有C、H、。元素 解析 从燃烧产物W O 和 CO2的组成来看, 共含有三种元素, 即碳、氢、氧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 可知反应物中必定也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由于可燃物是在氧气中燃烧的, 即氧气中肯定含有氧元素, 而且也只含氧元素, 所以可燃物中就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而是否含氧元素就不能确定了. 故答案为C.(4)反应前后,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个数也不变.既然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当然原

38、子种类也就不变了. 各类原子的个数不变, 这实际上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 也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例8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2KNO3+3C-QS+N2t+3XT,贝 iX 的( 匕学式是 ( )A.CO B.SO2 C.NO D.CO2 解析) 由题给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硫元素、钾元素、氮元素的原子数目均已守恒, 反应物中还有3 个碳原子、6 个氧原子, 生成物X 显然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X 前的系数为3,所以每个X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和2 个氧原子. 故答案为D.第课时旧 _ 整 体 设 . 教学目标崛 娉 技 能 一1

39、.能说出什么是化学方程式.2 . 能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写方考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rw磁号侪加1 .通过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 . 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 重点】1 . 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2 .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 质” 的含义和“ 量” 的含义.【 难点】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一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或学案.【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题第二部分内容, 复习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旧 教 学过程反 新 课导入导入一:【 回顾引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碳在

40、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分析它的含义, 弓I入化学方程式.“ 干 ” “ 反应条件生成”碳 I /+氧气鉴鼠/ X化碳、 / x, r反应物 生成物【 活动】要求学生用分子和原子的符号表示以下的粒子, 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强调分子或原子都有质量, 用各自的相对质量表示. + 00 螂 点燃C + 。2 - C0212 : (16x2) :(12+16x2)12 : 32 : 44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微观的化学变化图解理解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更直观而且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引出化学方程式.导 入 二 :【 练习】 用符号表达出下列化学反应( 由两名学

41、生板演, 为讲课作准备) .(1)碳在氧气中燃烧;(2)磷在氧气中燃烧;(3)电解水;(4)过氧化氢分解;(5)加热高镒酸钾.【 板演】(1)C+02*C02;点燃(2)P+O2-P2O5;通电(3)H2O-H2+O2;MnO2 H2O2H2O+O2;( 5) KMnO4K2MnO4+MnO2+O2.【 思考】 上述5 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回答】遵守. ( 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不遵守. (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不遵守. (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不遵守. (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不遵守. (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讲解】这样表示化学反应并不

42、准确, 我们下面学习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除 新知构建 过渡语 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 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那么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呢? 它又具有哪些意义呢?三、化学方程式思路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点燃【 展示】 写出“C + O 2 J C02”.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讨论、总结:【 交流】 带着问题自己学习教材第96页的有关P v r I-工自主学习( 1)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2)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内容.口 4 J的能力.【 反馈练习11【 交流】学生讨论左边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自主学习,涉 一 义 “ 质”

43、 的含义, 量 的含义, “ 微观粒子” 的含义【 讨论并阐述】反馈练习中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点燃的含义.自主学习H2+CI2-2HCI【 反馈练习2【 回答】(1) 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生成物是二氧化和举一反r硫; 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 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反应条件是点燃.三的能力,巩固知识2HgO-2Hg+02 t【 课堂反馈】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点燃 S+02-S02.(2)Fe+CuSO4- Cu+FeS04.加热(3)CUO+H2-CU+H2O .(2)反应物是铁和硫酸铜, 生

44、成物是铜和硫酸亚铁.每56份质量的铁和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反应, 产生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和64份质量的铜.(3)反应物是氧化铜和氢气, 生成物是铜和水; 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 每80份质量的CuO与2份 质 量 的H2反应可生成64份质量的C u与18份质量的水. 利用这个反应可制取铜.并加强练习, 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分小组讨论, 让每个学生都有当堂练习的时间和空间.思路二【 教师】什么叫化学方程式?【 学生阅读】 阅读教材第96页, 说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回答】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叫做化学方程式.【 总结】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木炭在氧

45、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点燃点燃表示为:C+O2H-CO2;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4P+5O2 =2P2O5.【 板书】1. 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叫做化学方程式.【 讨论】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 回答】(1)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2)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3)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总结】化学方程式把“ 质” 和“ 量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既表示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又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量上的关系, 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时要用它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 化学方程式具有哪些意义

46、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进行总结( 以木炭燃烧为例) .点燃【 回答】(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如 C+02 k x)2的反应物为C 和 。2,生成物为 C02,反应条件为“ 点燃”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点燃如: C + 02 - CO212 : (16x2) : (12+16x2)12 : 32: 44即每 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总结】 由刚才同学们的阅读和回答可知化学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板书】2. 意义:(1)

47、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点监【 思考】 对于4P+5O2-2P2。 5这个反应, 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何表示?【 答案】 计算过程如下:点燃4P + 502 - 2P2。5(31 x4): (16x2x5): (31 x2+16x5)x2124 : 160284314071【 讲解】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时, 应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这样的计算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而且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化简后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拓展 化学方程式与元素符号、化学式一样, 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工具, 具有非常重要

48、的意义.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金属镁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铜: Mg+Cu。如4lgO +Cu.(1)Mg与 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MgO和 Cu.(2)每 24份质量的M g与 80份质量的CuO反应, 可生成40份质量的MgO和 64份质量的Cu.(3)用 M g可以制取Cu.(4)Mg、H2都能与CuO反应得到金属Cu.(5)一个镁原子与一个氧化铜分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生成一个氧化镁分子和一个铜原子.亘课堂小结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理依事依论据实据化学方程式主要- - - -含义应用- - - -1

49、. 反应物和生成物2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期处2.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检测反馈1. 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方程式意义 的 是 ( )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C.化学变化符合客观事实D.反映“ 质” 和“ 量” 的关系解析: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与化学方程式意义无关;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必须符合客观事实; 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 分子或原子) 数目关系. 故答案为B.2 . 在化学反应A+B-C+D中,10 g A与24 g B恰好完全

50、反应生成14 g D,若 有15 g A发生反应, 可生成C ()A.20 g B.25 g C.30 g D.35 g解析:10 g A与24 g B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了 14 g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 生成的C的质量为:10g+24 g-14 g=20 g,所以A与C的质量比为10g:20 g=12若 有15gA发生反应, 设可生成C的质量为则15 g:六1:2,解得: 产30 g.故答案为C.3 . 氧气和氢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可用下图描述.|682於8 |o贯原子氢原子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义外, 从上图中你还

51、能得到哪些信息? ( 写出两条即可);玄悔解析:(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 ( 2)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义外, 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出源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等. 故答案为:(1)24+。 2型2H20;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区 击 书设计第 2 课时二、化学方程式1 .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 . 含义:点燃C+02-C02(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表示各反应物及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3)表示反应中各种微观粒子之间的个数关系.(4)还可表示反应的基本类型等.叵 布置作业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98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 题 .

52、【 选做题】教材第98页练习与应用的第2 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1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B.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 分子或原子) 数目关系D.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化学反应的快慢点燃2 . 有关化学方程式: C+0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一个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 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点燃3 . 化学方程式:2CO

53、+O2 =2CO2能表示哪些意义?;(2);( 3).4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1)水在 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2)物质的质量比为水: 氢气: 氧气二5 . 在 化 学 方 程 式CaCO3CaO+CO2T中, “ + ” 表示, - - - 表示, 反应条件是, 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写出这个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一种意义:.【 能 力 提 升 】6 . 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 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 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 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清填空: 铝 粉

54、 燃 烧 生 成 氧 化 铝 的 质 量 比 参 加 反 应 铝 粉 的 质 量 _ _ _ _ _ _ _ _ _ ( 选填“ 大” “ 小” 或 不变 ) .(2)你 认 为 这 两 个 反 应 是 否 遵 循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 ( 选 填 “ 是 或 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拓 展 探 究 】7 . 根据所给的化学反应填空.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硫的燃烧电解水二T OV铁丝的燃烧简答反 应基本类型反 应基本类型反应现象氢气的燃烧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匕广二- - - :【 答案与解析】1.D( 解析: A.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55、, - - - - 左边的是反应物, 右边的是生成物, 上方的是反应条件, 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 分子或原子) 数目关系, 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方程式不能表明化学反应的快慢, 故选项说法错误. )2 c ( 解析: A.在反应中“ + ” 读作“ 和, , - 读作 生成, “ + ” 不能读作“ 加” ,- - - - - 不能读作“ 等于 , 故选项读法错误; B.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 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故选项读法错误; C.该反应可读作: 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

56、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故选项读法正确;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故选项读法错误. )3.(1)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生成物是二氧化碳(2)反 应 条 件 是 点 燃(3)反应物(CO、O2)和生成物(C02)的微观粒子个数比是2:1:2通电4.2H2O-2H2f+。 2t (1)通 电(2)9:1:8(解析: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也0通电-2H2t+02t.该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物质的质量比为水: 氢气: 氧气=(18x2):(2x2):32=918.)5. 和; 生成; 高温; 碳酸钙; 氧化钙; 二氧化碳; 碳酸钙在高

57、温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等( 解析: 在化学方程式高温CaCO3-CaO+CO2 f中, “ + ” 表示和; “ 一 表示生成; 反应条件是高温; 反应物是碳酸钙, 生成物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该反应可读作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6.(1)大(2)是(3)2HgO-2Hg+02 t ( 解析: 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氧化铝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2)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 )点燃 通电 点燃7.S+O2-2。2;化合反应;2H2。2H21+。2 3分解反应;3尸6+202 FesCU;火星四射, 有黑色固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

58、;2H2+。2竺 2比0;。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旧教 学 反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前奏, 也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 学生只有认识到化学方程式的丰富内涵, 才有认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动力, 才能为所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系列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合适的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使学习的化学方程式的宏观含义与微观含义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化学变化的微观图解, 让学生直观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的同时, 也让学生理解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从微观的图解到正

59、确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内涵, 体会化学方程式的“ 简约美” , 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条件下, 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用图解的形式, 进一步让学生理解, 可通过分组讨论, 自主学习的方式, 也可让组间活动不同, 组内活动相同的方式, 提高课堂容量, 让中等生有充分消化吸收的时间,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更多思考和练习的机会. 上好这节课, 既可复习化学式的含义, 加深对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同时运用化学式的含义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可谓水到渠成.另外, 也可补充一些学生还未见过的化学反应加以练习, 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5教材习题解答【 练习与应用】( 教材 第98页)1.S和 O2;SO2;点燃; 3

60、2;32;64(解析: 化学方程式可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还可表示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 .(1)B (2)D (3)D (4)C( 解析:(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有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2)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化学反应的快慢.(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B 物质的质量为:8 g+4 g-10 g=2 g,A与 B 的质量比为10 g:2 g=51(4)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前含有C、H、。三种元素, 反应后生成的氧气中含有。元素, 则淀粉中一

61、定含有C、H 元素, 是否含有。元素, 则需通过定量实验来验证. )3 .(1)铜粉在空气中加热, 是铜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铜粉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铜粉大.(2)由于纸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故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3)高镒酸钾受热分解后, 生成镒酸钾( 固体) 、二氧化镒( 固体) 和氧气. 按照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高镒酸钾的质量应等于生成物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所剩固体的质量必然比原高镒酸钾的质量要小. ( 解析: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 一定要注意考虑全部的反应物

62、和生成物, 不能遗漏任何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 特别是易被忽视的无色气体. )4 .(1)不正确,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 生成物的总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2)不正确,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没有计入生成物总质量中, 所以质量减小了.(3)不正确, 这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是细铁丝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细铁丝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 解析: 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0备课资源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63、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实验验证: 红磷的燃烧;Fe和CuS04溶液的反应等.注意: 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有充气的气球装置要考虑浮力因素, 虽然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但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反应后托盘天平并不平衡.(2)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扣住关键词.“ 化学反应” 规定了研究范围, 因而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即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不能把“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简单理解为“ 反应物” , 因为化

64、学反应中往往存在“ 某些物质的过量”问题, 没有参加反应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 各物质” : 不能遗漏任何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 特别是气体和沉淀.“ 反应生成” : 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质量总和” : 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或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另外, 质量守恒定律只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 而颜色、体积、热量等的变化都不在研究范围内.(3)从“ 量” 的角度来研究, 可理解归纳为“ 三个守恒、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三个守恒:a.( 宏观上) 元素守恒: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b.( 微观上) 原子守恒: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 目 、质量都不变.c.( 质

65、 量上) 质量守恒: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两个一定改变:a.宏观: 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b.微观: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解 释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 增重” “ 减 轻 ” 和 “ 不变” 现 象 , 利用质量守恒来推断.例1铁 丝 燃 烧 后 , 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 高橘酸钾受热分解后, 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的质量小.1解 析 以 上 两 个 反 应 都 遵 循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 铁 丝 燃 烧 时 ,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根 据 质 量 守 恒 定

66、 律 , 生 成 物 的 质 量 等 于 参 加 反 应 的 铁 和 氧 气 的 质 量 总 和 , 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而 高 镒 酸 钾 受 热 分 解 后 , 生成镒酸钾( 固体) 、二 氧 化 镒 ( 固体) 和氧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高镒酸钾的质 量 应 等 于 生 成 物 镒 酸 钾 、二 氧 化 镒 和 氧 气 的 质 量 之 和 , 由于氧气逸出, 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的质量小.推断反 应 物 或 生 成 物 的 组 成 元 素 , 利 用 元 素 守 恒 来 推 断例2某 化 合 物 完 全 燃 烧 , 需 要9.6 g氧 气 , 同 时 生 成8

67、.8 g CO2和5.4 g水 , 则此化合物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C.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 可能含氧元素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参加反应的此化合物的质量为:8.8 g+5.4 g-9.6 g=4.6 g.根据生成CO2和 出 0 的质量可以求出化合物中:m(C)=8.8 gxi|xi00%=2.4 g,6(H)=5.4gxx100%=0.6 g,m(C)+/n(H)=2.4 g+0.6 g=3 g4.6 g,说明化合物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外, 还含有1 O氧元素. 故答案为C.推断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质量比等, 利用原子守恒来

68、推断.例3“ 酒驾” 已经写入刑法. 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 mg/100 mL为酒驾, 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 m L为醉驾. 交警常用一种“ 酒精检测仪” 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反应原理为C2H6O+4CrO3+6H2so4-2X+2CO21 +9出。, 则 X 的化学式为( )A.CrzOs B.CrSO4C.Crz(SO4)3 D.Cr2s3 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知,2X包括4 个络原子、6 个硫原子和24个氧原子, 因此推出X 的化学式为Cr2(SO4)3. 故答案为C.正确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和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利用原子守恒. (

69、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使得左右两边各原子的个数相等)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质量守恒.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质量/g501123反应后质量/g24528X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X 的值为0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W 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D.物质W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 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 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由题意可知

70、, 。 2的质量减少了 48g,CO2的质量增加了 44g,H2。的质量增加了 27 g,由质量守恒知, W 是反应物.W 的质量应减少23 g,反应后W 的质量为0,该反应可用W+O2CO2+H2O表示, 由元素守恒推知, W 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 且 /7 7(C) =44 gxHxioo%=12g,/TXH) =27gxx100%=3 g,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12 g+3 g=15 g. + H式 ) ;( 2) Fe, (), 4- CO FC+CO2.思路二 过渡语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步骤和环节, 掌握一定的配平方法和技巧是快速、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

71、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很多, 除了课本中学过的最小公倍数法以外, 还有奇数变偶法、观察法、分数法等.1 .最小公倍数法【 讲解】适用条件: 所配原子在化学方程式两侧各只出现一次.高温【 例题】配平: AI+Fe3C)4AbCh+Fe.【 讲解】 先根据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可确定Fe3O4的系数为3,ALO3的系数为4. 进一步确定铝的系数为8,铁的系数为9.高 温8Al+3Fe3C4-4Al24把9Fe+4A卜 。 3.(2)用奇数变偶法配平该化学方程式较为适合, 先在水的前面配上 2,此时方程式右边有4 个氢原子, 因此C2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是2,根据碳原子守恒, 故二氧化碳

72、前面的点燃化学计量数就是4,最后把0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即可,2C2H2+502; 4c。2+20.故答案高浪 点燃为:8AI+3Fe36-9Fe+4AbO3;(2)2C2H2+502-4CO2+2H2O.区 板 书设计第 2 课时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 . 最小公倍数法.2 . 奇数变偶法.3 . 观察法.4 . 分数法.5. 定一法.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1不能读成“ 加 , 应读 和” 或 跟2 .- 不能读“ 等于” , 应读“ 生成” .3 . 化学式应读成物质的名称.4 . 反应条件也应读出.叵布置作业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101页练习与应用的第2 题.【 选做题】教材

73、第101页练习与应用的第5 题.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1.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的特征是 ()A.化学方程式两端各物质的质量相等B.化学方程式两端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C.化学方程式两端分子种类相同D.化学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2 . 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 用 KOH溶液来吸收多余氯气, 其反应原理是CI2+2KOH-K+KCI+H2O,则 X 的化学 式 为 ( )A.KCIO B.H2 C.HCI D.HCIO3 . 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 定 律 , 要 在 化 学 方 程 式 两 边 的 化 学 式 的 前 面 配 上 适 当 的 , 使化学方程式“ 等号” 两边各种原子

74、的 和 都相同, 这个过程叫配平.4 .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一_ KCI03 _ 02 t;_ C2H4+_ KCI+_点燃_02- -_H2O+_ _ C 02.5.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_Fe+_(2)_CH4+_点燃02-点器_。2- _FG3O4;_ C 02+_H20;(3)Zn+HCI-ZnCI2+H2t;_ Mg+_CaC03+点嫌_ 。2- -HCI-_MgO;CaCl2+H2O+ CO2 T【 能力提升】6. 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 发生如下反应: 2 CU( N O 3 )2?CuO+O2T+4Xt.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

75、守恒定律可知X 的化学式为N02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 . CU( N 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D.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7 . 配 平 化 学 方 程 式 : C2H6。+O2- C02+H2O.【 拓展探究】8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在氧气中燃烧: .(2)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 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一 个 分 解 反 应 : ( 合 理 即 可 ).(4)实验室制取氧气: ( 合理即可).【 答案与解析】1 .D( 解析: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等号” 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故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的特征是化学方程式两端

76、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2 .A( 解析: 反应前Cl、K、0 、H 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的生成物KCI、W O 中含CI、K、H,且原子个数分别为1、1、1、2;所以物质X 的分子就应该由1 个 K 原子、1 个氧原子和1 个 CI原子所构成. )3 . 质量守恒; 化学计量数; 种类; 数目( 解析: 配平化学方程式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要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使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相同. )4.(1)2;2;3 (2)1;3;2;2(解析:(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 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 氨酸钾、氧气前面的化学

77、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氯化钾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2)利用“ 定一法” 进行配平, 把 C2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氧气、二氧化碳、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2.)5.(1)3;2;1 (2)1;2;1;2 (3)1;2;1;1 (4)2;1;2(5)1 ;2;1 ;1 ;1 (解析:(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 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02、Fe3O4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最后调整铁原子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2)本题可利用“ 定一法” 进行配平, 把 C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 。 2、CO2、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2;(3)本题可利用“ 定一法

78、” 进行配平, 把 ZnCL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 Zn、HCL 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1;(4)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 氧气、氧化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最后调整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5)本题可利用“ 定一法” 进行配平, 把 CaC0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 HCI、CaCL、H2O2;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 该反应符合这一特征, 是分解反应; 因为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CU(NO3)2中硝酸根的化合价是-1,所以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铜符合该特征

79、, 是氧化物. )7.1;3;2;3(解析: 本题可利用“ 定一法” 进行配平, 把C 2H 6。 的计量数定为1,则0 2、C 0 2、丛0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3.)点燃 通电 MnO28.(1 )3Fe+2O2-Fe3O4 (2)Cu0+C0- Cu+C02 (3)2H2O-2H21+021 (4)2H2O2-2H2。+ 。2 t区L教 学 反 .“ 配平有法, 但无定法” , 对于同一个化学方程式我们常常可用几种不同方法去完成配平, 但有难易之分.有时, 甚 至2种、3种方法同时并用.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重要化学用语, 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对以后学习根据化

80、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制法、物质的用途等起着关键作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本来不是什么难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 为什么却成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了呢? 有的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配平感到头疼.让学生充分掌握好化学方程式这个工具, 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多复习前面有关元素符号、化学式的知识.2 . 注意课下的练习、体会和熟练刚学过的相关知识.3 . 应从简单的、学生熟悉的反应入手.4 . 切记一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和多种配平方法的讲解.5 . 严格要求, 书写规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习题解答【 练习与应用】( 教材第101页)1 .(1)2

81、H2O- 2H2 T + O 2 T (2)2Mg+O2处2MgO( 解析: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准确找到反应物和生成物;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配平化学方程式( 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 注明 反 应 条 件 和 符 号 . )点燃高温2 . C2H4 + 3 0 2 -2CO2+2H2O (2)2NaOH+CuSO4-Cu(OH)21 +Na2so4 (3)Fe2O3+3H22Fe+3H2O (4)Fe2O3+3CO-2Fe+3co2MnO,3 .2KCIO3 2KCI+302 t ( 解析: 此题考查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

82、点: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配平后检查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 注明反应条件和“ t ”“ 符号. 由题意可知, 反应物为KCIO3(MnO2是催化剂, 不是反应物) , 生成物是KCI和 O2,M P:KCIO3KCI+Ch,用奇数变偶法配平: 从氧元素开始, 在 KCI03前配2”,然后根据已有的化学计量数“2”,确定KCI的化学计量数也为“2”,。2的化学计量数为“3”,把“ 一 改为“ 一 , 即可得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KCK)32KCI+3O2;反应条件为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 将 MnO2写在“ 一 的上方, 而 写 在 下 方 , 在 02后加“ t ” , 可得化学方程式M

83、nO,为:2KCIO3 2KCI+3O2T.)4.(1)不正确. 未配平, 没有注明反应条件%” . (2)不正确.t”符号使用不当.(3)不正确. 未注明二氧化镒作催化剂, 未标注气体符号, 未将短线改为“ 等号” .5cH 4(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化学变化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均相等. 从题中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 生成物中共有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4 个氧原子, 反应物中现有4 个氧原子, 仍 缺 1 个碳原子和4 个氢原子, 故 X 的化学式为CH4.)B备谍资源1 . 用奇数变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一找元素见面多( 有氢找氢, 无氢找氧) ; 二将奇数变成偶; 奇数配偶,

84、 变单成双; 三按连锁先配法, 出现分数,去掉分母; 四用观察配其他, 调整系数, 使之配平.2 .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 质” 和“ 量” 的变化及关系. 所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中的“ + ” 号应读成“ 和” , 不能读成“ 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 应读成“ 生成” , 不能读成“ 等于” .通电每个方程式都有三种读法, 现 以2H2。-2H21+02T为例说明.(1)物质读法上式读作” 在通电的条件下,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2)粒子读法上式读作“ 在通电条件下, 每2个水分子分

85、解生成2个氢分 子 和1个氧分子” , 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粒子的变化, 并反映出粒子个数的比例关系.(3)质量读法上式读作“ 通电时,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 气 和32份质量的氧气” , 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3 . 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常见错误简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是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能力的综合运用, 因而也是化学用语学习中最重要和难度较大的部分.这里, 跟同学们谈一谈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避免的几种错误, 概括起来, 主要有“ 四乱,( 1)一是乱套“ 公式” . 一些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 虽然注意了不能凭空臆造化学式, 但缺乏化学基础知识, 因而把记

86、住的某个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当作一般公式去套用, 犯了乱套“ 公式” 的错误. 例如: C a O + H , O -( 正确的)( -; C u O + H : O - - - C u ( O H ) , (错 i只的. 因为】C u O不溶于水)( Z n + H s S O - - Z n S O + H : t :正确的% | C u + H j S O , C u S O , + H( 错误的. | 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C u没 有HF e + C u S O 315026P2。5即 5KCIO3-3P2O5由以上推导可见, 在建立起始反应物( 如 KCIO3)与最终生成物( 如

87、P2O5) 的关系时, 中间物质( 如 。2)的化学计量数要相同( X5,X3的目的是将、中的02的化学计量数都变为15) .5KCIO3 3P2。55x122.53x142X15g5xl22.5_3xl42- x-= 15 g *A=21.6 g.答: 至少需要氨酸钾21.6 g.(2)无数据的计算题.初中化学中有一类计算题, 整道题不出现一个数据, 全是文字叙述, 这类计算题即为“ 无数据的计算题” .计算题需要数据, 但有许多化学计算题缺少数据, 甚至无数据, 这就需要假设数据. 假设数据也有技巧, 否则会使计算变得复杂.其实, 这类题不是真的没有数据, 而是数据被隐含在题目中了 .解题

88、时只要从基础知识入手,精心分析潜在条件, 就不难使隐藏的数据“ 显露” 出来, 从而找到量的关系, 进而求解.下面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挖掘.利用质量相等求解.例1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置于一敞口容器中, 加热燃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不变, 则容器中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11:14 B.20:14C.44:25 D.16:25 解析本题涉及铜跟氧气的化合反应和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其原因是跟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与碳酸钙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抓住这一关键即可列式求解.设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x,碳酸钙的质量为y.2Cu + O2-2CuO1

89、28 32x32x128高温 CaCOa CaO+CO2110044y44yToo由 题 意 可 得 鬻 搭解得x.% 44:25.故答案为C.利用等量代换求解.例2若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加热后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 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20% B.40% C.50.4% D.80% 解析)很显然, 经过一系列反应之后, 所得产物氧化铜中的氧元素和原混合物中的铁在质量上发生了等量代换, 求铁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即是求氧在C uO中的质量分数.氧的质量分数= 案*100%=20%,oU故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

90、%.故答案为A.利用假设数据求解.例3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A.1:1B.2:3 C.5:6 D.6:5(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化学式计算的选择题, 可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求出各自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再求其比值.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各为1 g,则各自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等霁= 5 6 故答案为64 oUC.利用质量守恒求解.例4木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后, 碳酸钙完全分解, 木炭完全氧化, 如果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 则原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 设起始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 g,其中木炭的质量为xg,则碳酸钙的质量为

91、( 10-%g.根据碳元素在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可得:, 流 眼 尸 。 谒X+(10-A)即 口 ( 10他喘 =10喏,解得后1.74.原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分数畤等、 1。 。 = 17.4%.借助化学方程式求解.例5在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适量铁粉, 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物质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 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 解析)Fe + CuSO4-FeSO4+Cu56 160 6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如有64 g 铜生成, 则溶液中必须有硫酸铜160 g,消耗铁56 g.又由于加入铁粉的质量与生成铜的质量相等, 则有( 64-56) g 铁

92、与硫酸反应.设混合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H2SO4+Fe-FeSCU+H2 t98 56x (64-56) g98 x .77=-, 后14 g.5 6 (64-56) g则硫酸与硫酸铜的质量比为: 14:160=7:80.利用差量求解.KSO把盛有等质量盐酸的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的两端, 分别在两烧杯中各放入一定量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 完全溶解后, 天平仍保持平衡, 则所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 由题意知, 铁和碳酸钙分别与盐酸反应, 放出气体后, 天平仍保持平衡, 说明两烧杯溶液中净增加的质量相等.设加入铁和碳酸钙的质量分别为X和匕溶解后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净增

93、的质量都为6 . 则:Fe+2HCI- FeCl2+H2t 溶液净增质量56 2 54x m56 54 56CaCO3+2HCI-CaCl2+H2O+CO2t 溶液净增质量10044 56ym1 0 0 56 1 0 07 二 方 片 玄 帆56 1 0 0 s c ur匚x产支”后 行392:675.加入的铁粉与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比为392:675.单/ 元/ 复/ 习/ 教/ 案, )教 学 目 标 知识写技能”1 .理解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 .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 .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写寿为1 .通过实验探究, 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94、团结、协作的能力.2 .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从而体会永恒运动, 变化着的物质不会凭空产生、消失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悔 态 度 手 布 殖1 .通过探究学习, 体验科学探究的苦与乐, 体验美在发现、美在创新、美在实事求是.2 .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 感受规范美、格式美、灵活美和技巧美, 感受科学之美在于求真、求准, 科学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Q教 学 重 难 点【 重 点 】1 .理 解 质 量 守 恒 定律.2 .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 点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2 .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色知识总结适 用 于切化学反应微念质f

95、it守忸定律用实验证明质成守恒定律(质fit守归的原因自瞬在密闭容器内燃烧铁与硬酸钢溶液反应宏观元素种类、 元索质限不变微观: 原子种类. 个数、 质豉不变注意反应前后其他班的“ 不变- “ 变” “ 可能变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 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含义! 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间的质成比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间的粒产个数比书写即则( 以客观事实为以础节 , 限 F遵守质成守忸定律 写 : 在知我“ ” 的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 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就 平 化 学 方 程 式 的 依 据 一 质st守恒定律书写步骤J j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观察法. 奇

96、数配偶法注 : 注明反应条件. 生成物中的气体 ,沉淀、 ” 符号等 : 将短线改为等号i表示化学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设 : 根据即意设未知st式 : 准确书写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 找出的美的fit( 包括巳知的、 未知的fib 界 牌 辂 式j比: 列出反应物. 生成物中相美成的比例式算 : 根据比例式来的未知母答 : 写出荷明答案, 专题讲解专题一质量守恒定律1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 . 理解:(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且体现的是质量守恒, 而不是体积等守恒.(2)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

97、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 总和” 中.(3)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 如气体) 有无逸散.3 . 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必然相等.4 .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 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 六个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两变六不变两个可能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1)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3)各元素的质量不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构成物质的(4)原子种类不变分子总数可能变微观分子种类一(5)原子质量不变定改变(6)原子个数不变【 专题分析】

98、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 多出现在“ 实验与探究题中, 综合性比较强, 解决此类题时, 首先认真阅读题目所给信息, 明白题意, 弄清实验探究的目的, 然后注意前后联系, 得出问题的答案. 解题时还要注意: 质量守恒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定律, 如果不守恒了, 一定具体分析题目信息, 找到原因, 一般是丢落了反应物或者生成物.近年中考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常考的考点:(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产、身边的化学事实; 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或减少.(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未知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抓住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3) 提供相关化学事实等信息

99、, 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认清反应物、生成物, 找准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 4) 设计探究性实验或完成探究性步骤.例1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 他们到实验室想探究其他化学反应是否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1) 小强设计了如图1 所示的实验装置, 反应前将天平调平, 取下此装置( 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接触, 待充分反应后, 气球膨胀(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 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 观 察 到 天 平 的 指 针 .这 一 现 象 ( 填“ 是” 或“ 否” ) 遵守质量 守 恒 定 律

100、. 为 什 么 ? (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小峰则设计如图2 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月祛码平衡,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 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衲和氢氧化铜沉淀, 同时氢氧化钠也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 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 观察天平 ( 壕 是 或 否) 平衡. 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 请说明理由:. 解析(1)从小强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来看, 由于左盘锥形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 导致气球所受的向上浮力增大, 使得锥形瓶对天平的左

101、盘压力减小, 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但事实上这一现象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2)从小峰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来看, 由于左盘的烧杯是敞口的, 氢氧化钠溶液可直接与空气接触, 而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即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到烧杯中来, 这使得反应后的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增大, 导致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 这是该实验设计不严密的主要原因.【 答 案)向右偏转; 是; CaCO3+2HCICaCI2+H2O+CO2t(2)否; 不严密; 因为烧杯是敞口的,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吸收二氧化碳, 使得烧杯中的物质因吸收二氧化碳而质量增加例2在反应2A+5B-2C+4D中, C、D 的

102、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2.6 g A 与 B 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 D.则在此反应中, B 与 D 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 解析) 根据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由 2A+5B2c+4D可得物质C 与 D 的质量比为(2x9)px22)=9:44,由 D 的质量为8.8 g,可求得C 的质量为1.8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前A 与B 的质量总和为1.8 g+8.8 g=10.6 g.根据A 为 2.6 g,可得B 的质量为10.6 g-2.6 g=8 g;故 B 与 D 的质量比为 8:8.8=10:11.

103、故选 C.例3将 agKClCh与 。g MnO2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彳导到剩余固体eg,则反应生成。 2的质量为 g,同时生成KCI的质量为 g. 解析)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其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KCI03质量等于生成的KCI和 。 2的质量之和. 而剩余固体为KCI和 MnO2(仍为6g) 的混合物, 所以其中KCI的质量为( c-2?) g,生成。2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KCIQs质量减去生成的KCI质量, 即为ag-( c-6) g.( 答案)( a+b-d) ; ( c-b) 易错提示 氧气的质量为( a-c) g,这

104、是误认为e g 是 KCI的质量, 忽略了 MnCh反应后留在剩余固体中的结果. 要分清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及其质量, 准确使用质量守恒定律.专 题 二 化 学 方 程 式1.化学方程式.( 1) 遵循的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书写步骤: 写(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中间用短线相连) 、平( 配平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并把短线改为“ 等号) 标( 标明反应条件和相应箭头) 、验( 检验前后各原子数目是否相等) .( 3) 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 奇数变偶法; 观察法; 分数法; 定一法( 主要用于有机物燃烧反应) .( 4) 意义.宏观意

105、义: 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以及反应条件.微观意义: 表明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 对气体来说, 还表明体积比) .表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这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主要依据) .( 5)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反应物是什么; 什么反应条件; 生成物是什么;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粒子的相对数量;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类型等.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 2)步骤:设( 设未知数)式( 写出化学方程式)关( 找出关系量) 比( 列比例式)算( 运算过程) 答( 简答)( 3)注意: 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后才能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

106、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专题分析】1 .考查情况: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一个重点, 是各类考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般作为中考题的最后一个大题进行考查. 分值约占10%.2 . 考查形式: 该考点在中考中重点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原理、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等. 此类题目在中考中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以数据呈现的形式来看, 有常规型、表格型、图像型等. 以计算的形式来看, 有纯净物的计算、不纯物的计算等.3 . 命题方向: 近年来, 中考题中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结合生活、生产

107、、热点话题等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 来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且与科学探究结合考查成为一个命题趋势.例 4在 20 m L过氧化氢溶液( 密度为1.11 gmm3) 中加入5 g 二氧化镒, 充分反应后称得余下的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为24 g.据此计算这种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解析 根据质量二体积x密度, 可求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20 mLx1.11 g/cm3=22.2 g,反应后固体和液体质量和比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锦的质量和减小. 依题意知减小的质量即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氧气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依题意知放出氧气的质量

108、是20 mLx1.11 g/cm3+5 g-24 g=3.2 g.MnO,2H2O2 2H2O+O2168 32x3.2 g68_ x 68x3.2 g_R 瓦一西片F- -6 .8 g.答: 这种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 g. 方法归纳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 且注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换算, 单位要保持一致.单元质量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Cl:35.5 K:39一、选择题( 每小题4 分, 共 56分)1 .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

109、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点燃2 . 奥运会的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5O2+X -3co2+4H2O. 由此可知, 火炬燃料X 的化学式为( )A.C3H70H B.CH4 C.C2H6 D.C3H83 .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纸燃烧化为灰烬, 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镁条燃烧, 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4. 某纯净物X 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 H20 和 C0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

110、能得出的结论是( )A.X由四种元素组成B.X是化合物C.X中有水D.X不稳定5 . 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醵( C2H5SH) ,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漏.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点燃可充分燃烧, 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YCO2+2X+6H2Om X的化学式为( )A.SO3 B.SO2 C.CO D.H2so46 .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高温A.CaCOa- CaO+CO21B.2KMnO4- K2MnO4+MnO2+O21点燃C.AI+02- 32。3D.CO2+Ca( OH)2- CaCO31+H2O7 .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

111、质的重要理论, 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断: 向Na2c0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HCI二 +NaCI中“ 匚” 内的物质是 ( )A.H2O B.CO2C.H2CO3D.NaHCO38.分别表示X、丫 、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 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B . 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D.一b Z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9. 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m g水受热变为m g的水蒸气B.62 g磷和80 g氧气反应生成142 g五氧化二磷C.20 g食盐溶于80

112、 g水得到100 g的食盐水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10.9 g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氨 气 的 质 量 是 ( )A.1 g B.2 g C.3 g D.4 g11 .在反应X+2YR+2M中, 当1.6gX与丫完全反应后, 生成4.4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 质 量 之 比 是 ( )A.23:9 B.16:9 C.32:9 D.46:912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电解NaCI的水溶液, 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A.KNOs B.CI2 C.H2 D.NaOH13 . 铜和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3Cu( NO3)

113、2+2Xt+4H2。, 其中X的 化 学 式 为 ( )A.N2O B.N2 C.NO D.N2O214 . 下列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3 g碳和7 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 g二氧化碳B. 3 g碳 和10 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3 g二氧化碳C.3 g碳 和10 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1 g二氧化碳D.3 g 碳和8 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等于11 g,也可能小于11 g二、填空题( 每空3 分, 共 33分)15 . 化学反应A+B-C 中,3 g A 和足量B 反应, 可 得 11 g C.如 有 12 g A,能和 g B 完全反应.16 . 某同学根据“

114、 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 , 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 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吗? 请加以解释.17 . 下列化学方程式都有错误, 其中属于:(1)化 学 式 写 错 的 是 .(2) t 符 号 使 用 不 当 的 是 .(3)反 应 条 件 不 对 的 是 .(4)未配平的是.(5)完 全 正 确 的 是 .通电A.HaO- H21 + 0 1燃烧B.S+02-S02MnO,C.KCIO3 2+2H2O,则 X值为19 . 地震、洪水和海啸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不幸. 为防止灾后发生疫情, 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 其中的一种消毒剂是漂白粉, 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I0)2,次氯酸钙能与水

115、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HCIO),请完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IO)2+CO2+H2。- J+.三、计算题( 共11分)20 .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共3.0 g 放入大试管中加热, 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分析表中数据, 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精确到0.1%)【 答案与解析】1

116、.D(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A、B 不正确C 中“ 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 不一定是“ 参加” 反应的各物质, 故不正确. )2 .D3 .C( 解析: 纸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掉的纸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应该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剩余的灰烬质量之和. 镁在空气中燃烧,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掉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所以生成物质量比镁条

117、的质量大. 浓硫酸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不适于质量守恒定律.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生成物均为气体, 所以最终质量会减少. )4.C5.B(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相等, 即可得出X 的化学式, 解题时要注意X 前面的化学计量数2.)6 .C7 .D8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 要认真观察所给图片, 从图片中获取有用信息. 通过所给图片我 们 不 难 发 现 反 应 过 程 中 oo被消耗掉了, 应 该 是 反 应 物 ;这种分子应该是生成物, 从图片中我 们 还 可 以 知 道 03、4个数比为3:1:2

118、,所以由此判断A、B、C 都是正确的. )9 .B(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定律, A、C、D 选项描述的都是物理变化. 故选B.)10 .A11 .B12 .A(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会生成KN03,因为反应前不存在K、N 元素. )13 .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个数不变, 即可得出X 的化学式. 但本题易错选D,主要是忽视了化学式X 前的系数2,化学式前的系数表示微粒的个数,2X代表有两个X 分子,所以算出来原子总数后要除以2.)14.C( 解析: 根据化

119、学反应C+02-C02可得反应中C 与 02的质量比为3:8,即每3 份质量的碳与8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11份质量的C02.)15.3216 . 这种推测是错误的.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和水、氧气接触生成铁锈,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掉的铁、水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 故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17 .(1)A (2)E (3)B (4)C (5)D18 . 压缩体积( 或增大压强) ; 519 .CaCO3;2HCIO20.(1)0.96解: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MnO22KCIO3 2KCI+3O2t24596x 0.96 g245 g_ x- 960.96 g解得:A=2.45 g.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安、 100%=81.7%.3.0 g答: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1.7%.(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3.0 g-2.04 g=0.96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