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课件:治则与治法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75442081 上传时间:2024-08-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教学课件:治则与治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医学教学课件:治则与治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医学教学课件:治则与治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医学教学课件:治则与治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医学教学课件:治则与治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教学课件:治则与治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教学课件:治则与治法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则与治法治则与治法8/18/20241 你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 你生活中接触中医药吗?你生活中接触中医药吗? 你对中医学治则治法如何看待?你对中医学治则治法如何看待? 你对养生节目或保健品如何评价?你对养生节目或保健品如何评价?8/18/20242治则,治则,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总原则。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治法,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则的具体化。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则的具体化。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汗、吐、下、和、温、清、补、消8/18/20243第一节第一节 治则治则 治则治则治治未未病病治治病病求求本本调调整整阴阴阳阳扶扶正正祛祛邪邪三三因因制制宜宜病病治

2、治异异同同8/18/20244一、一、治未病治未病(“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养生)、养生)概念概念 采取积极措施,来防止疾病的采取积极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生与与发展发展 内容内容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8/18/202451.1.未病先防未病先防 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调养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调养身体,提高抗病能力身体,提高抗病能力邪气入侵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邪气入侵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正

3、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8/18/20246 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强正气,预防疾病,延年益寿。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强正气,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调养情志调养情志坚持锻炼坚持锻炼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注意饮食起居注意饮食起居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防止病邪的侵害防止病邪的侵害8/18/202472.2.既病防变既病防变 指指疾疾病病已已经经发发生生,应应早早期期诊诊断断、早早期期治治疗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早期诊治先安未受邪之地先安未受邪之地注重疾病传变规律注重疾病传变规律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

4、病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会得受肝之邪。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会得受肝之邪。 难经难经七十七难七十七难8/18/20248既病防变既病防变卫卫“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气气血血营营例:肝木乘脾土例:肝木乘脾土(表(表 里里 、轻、轻 重)重)8/18/20249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概念概念 寻求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寻求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8/18/202410标:疾病的现象,次要矛盾标:疾病的现象,次要矛盾本:疾病的本质

5、,主要矛盾本:疾病的本质,主要矛盾以正邪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正邪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病因和症状论,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以病因和症状论,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以病变部位来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以病变部位来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以发病先后来说,旧病为本,新病为标以发病先后来说,旧病为本,新病为标8/18/2024111.1.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1 1)正治(逆治)正治(逆治) 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法进行治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法进行治疗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一致的病证疗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一致的病证 “寒者热之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实

6、则泻之”8/18/202412(2 2)反治(从治)反治(从治) 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而进行治疗,适用于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而进行治疗,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的病证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的病证“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8/18/202413热因热用热因热用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假热证如:内脏虚寒如:内脏虚寒 阴邪太盛阴邪太盛 阳气上浮阳气上浮泄利不止泄利不止 手足厥冷手足厥冷 面赤面赤8/18/202414寒因寒用寒因寒用用

7、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如:内热过盛如:内热过盛 阳气被郁阳气被郁 不能外达不能外达急性热病高热不退急性热病高热不退 四肢厥冷四肢厥冷8/18/202415塞因塞用塞因塞用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的病证。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至虚有盛候至虚有盛候”如:脾虚不运如:脾虚不运 脘腹胀满脘腹胀满 (健脾益气)(健脾益气) 气虚血亏气虚血亏 闭经闭经 (补气益血)(补气益血)8/18/2

8、02416通因通用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大实有羸状大实有羸状”如: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泻法)如: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泻法) 瘀血所致的崩漏(活血化瘀法)瘀血所致的崩漏(活血化瘀法)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清利湿热法)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清利湿热法) 8/18/202417 征象征象 本质本质 治法治法 高热大汗、口干高热大汗、口干脉数、舌红苔黄脉数、舌红苔黄(热象)(热象)实热壅盛实热壅盛正治(逆治)正治(逆治)四肢厥冷,脉沉,四肢厥冷,脉沉,但壮热心烦,渴喜但壮热心烦,渴喜冷饮,小便赤冷饮,小便赤

9、(假寒象)(假寒象)里热盛极里热盛极阳盛格阴阳盛格阴反治(从治)反治(从治)寒凉药寒凉药寒凉药寒凉药热热则寒之则寒之寒因寒用寒因寒用8/18/2024182.2.标本缓急标本缓急标,标,指疾病的现象,是次要矛盾指疾病的现象,是次要矛盾本,本,指疾病的本质,是主要矛盾指疾病的本质,是主要矛盾标本缓急标本缓急急则治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缓则治本标本兼治标本兼治8/18/202419急则治标急则治标 在在“标标”病危急病危急 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暂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暂时的治疗措施。时的治疗措施。 如:腹水的病人,先逐水利水,后再调理肝脾如:腹水的病人,先逐水利水,后再调理肝脾 各种原因所致的大出血首先

10、止血各种原因所致的大出血首先止血8/18/202420缓则治本缓则治本在病情不急的情况下,针在病情不急的情况下,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如:慢性气管炎缓解期,如:慢性气管炎缓解期,可可“补脾土生肺金补脾土生肺金”8/18/202421标本同治标本同治标病本病俱急,在时间标病本病俱急,在时间和条件上不允许单治本和条件上不允许单治本或单治标所采用的一种或单治标所采用的一种治则治则如:素来脾肺气虚的人如:素来脾肺气虚的人,新近复感外邪,治宜,新近复感外邪,治宜益气解表。益气解表。8/18/202422(一)(一) 损其偏盛损其偏盛损其偏盛,损其偏盛,主要是对主要是对阴阳偏盛,即阴

11、或阳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一方过盛有余的病的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采用证,采用“损其有余损其有余”的治法。的治法。 (二)补其偏衰(二)补其偏衰补其偏衰,补其偏衰,主要针对主要针对阴或阳的一方甚至双阴或阳的一方甚至双方虚损不足的病证,方虚损不足的病证,采用采用“补其不足补其不足”的的治法。治法。 由由于于阴阴阳阳双双方方具具有有互互根根互互用用的的关关系系,故故阴阴阳阳偏偏衰衰亦亦可可互互损损。为为此此,在在治治疗疗此此证证时时,还还应应注注意意“阳阳中中求求阴阴”或或“阴阴中中求求阳阳”,即即在在补补阴阴时时适适当当配配用用补补阳阳药药;补补阳阳时时适当配用补阴药。适当配用补阴药。三、调整阴阳三

12、、调整阴阳8/18/202423四、扶正祛邪四、扶正祛邪疾病发生疾病发生正气虚正气虚邪气实邪气实扶正扶正祛邪祛邪阴阳偏衰阴阳偏衰阴阳偏盛阴阳偏盛扶正,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扶正多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包括用药,针灸,用补虚方法,包括用药,针灸,气功,身体锻炼,精神调摄,气功,身体锻炼,精神调摄,饮食调养等。饮食调养等。 祛祛邪邪,即即是是祛祛除除病病邪邪,减减轻轻或或消消除除邪邪气气的的毒毒害害作作用用,使使邪邪去去正正安安。祛祛邪邪多多用用泻泻实实方方法法,由由于于邪邪气气不不同同,部部位位有有异异,其其治治法亦不一样。法亦不一

13、样。8/18/202424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8/18/202425感冒感冒发散风

14、寒发散风寒疏散风热疏散风热清热解暑清热解暑补气解表补气解表久泄脱肛久泄脱肛崩漏出血崩漏出血子宫脱垂子宫脱垂胃下垂胃下垂补中益气补中益气疾病疾病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治疗治疗风寒束肺风寒束肺风热袭肺风热袭肺暑热郁表暑热郁表气虚邪侵气虚邪侵中气下陷中气下陷8/18/202426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v因时:根据气候季节特点考虑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因时:根据气候季节特点考虑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v因地:根据地理环境特点,选择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因地:根据地理环境特点,选择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v因人: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因人: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

15、、生活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治疗治疗8/18/202427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治则指导治法,治法体现治则治则指导治法,治法体现治则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第二节第二节 治法治法8/18/202428内治八法内治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汗、吐、下、和、温、清、补、消8/18/202429汗法汗法概念:概念:又称解表法,用解表发汗的方药,透邪于表,解又称解表法,用解表发汗的方药,透邪于表,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除表证的治疗方法。适应症:适应症:外感表证、麻疹初期透发不畅、腰以上水肿、外感表证、麻疹初期透发不畅、腰以上水肿、疮疡初起。

16、疮疡初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不要过汗不要过汗8/18/202430吐法吐法概念:概念:引导病邪或毒物从口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引导病邪或毒物从口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内经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是已其高者因而越之是已”适应症:适应症: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或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或痰厥、癫痫。痰厥、癫痫。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峻吐法、缓吐法与外探法三种。主要包括峻吐法、缓吐法与外探法三种。8/18/202431吐法吐法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吐法用于急剧之证,收效迅速,但易伤胃气,故虚人、妊吐法用于急剧之证,收效迅速,但易伤胃气,故虚人、妊娠、产后一般不宜使用。娠

17、、产后一般不宜使用。2.2.催吐之后,要注意调理胃气,糜粥自养,不可恣进油腻煎催吐之后,要注意调理胃气,糜粥自养,不可恣进油腻煎炸等不易消化食物,以免更伤胃气。炸等不易消化食物,以免更伤胃气。8/18/202432下法下法概念:概念: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法,泻下通便或积水,治疗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法,泻下通便或积水,治疗疾病一种方法。疾病一种方法。 “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适应症:适应症:主要用于里实证。胃肠积滞,实热内结,胸腹积主要用于里实证。胃肠积滞,实热内结,胸腹积水,瘀血内停。水,瘀血内停。内容:内容:有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通瘀之别。有寒

18、下、温下、润下及逐水通瘀之别。 8/18/202433下法下法温下:温下:适用于里寒实证。适用于里寒实证。寒下: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适用于里实热证。逐水:逐水:适用于水饮停蓄胸胁,以及水肿、鼓胀等病症。适用于水饮停蓄胸胁,以及水肿、鼓胀等病症。润下:润下:适用于热盛伤津,或病后津亏,或年老津涸,或产适用于热盛伤津,或病后津亏,或年老津涸,或产后血虚而便秘,或长期便结而无明显兼证者。后血虚而便秘,或长期便结而无明显兼证者。8/18/202434和法和法概念:概念:是运用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驱除病邪,是运用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驱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等。调理脏腑气血等。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

19、.1.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 2.2.调和肝脾:适用于肝脾失调,胸闷不舒等病症。调和肝脾:适用于肝脾失调,胸闷不舒等病症。 3.3.调和胃肠:调和胃肠:8/18/202435温法温法概念:概念: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达到补益阳气,驱除寒邪以治疗里寒症的一种治疗方达到补益阳气,驱除寒邪以治疗里寒症的一种治疗方法。法。内容:内容:主要包括温中散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等。主要包括温中散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等。8/18/202436清法清法概念:概念:又称清热法,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以

20、又称清热法,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法。清除热邪的一种治法。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1.清热凉血清热凉血 2.2.清热解毒清热解毒 . .清泻脏腑清泻脏腑注意:注意:不宜久用。苦寒清热药多属寒凉之品,不宜久用。苦寒清热药多属寒凉之品,有损伤脾胃阳气之弊。有损伤脾胃阳气之弊。 8/18/202437消法消法概念:概念:又称消散法,是运用消导、消散、软坚、化积等作又称消散法,是运用消导、消散、软坚、化积等作用的方药,消除体内积滞、癥瘕、痞块等病症的治疗大法。用的方药,消除体内积滞、癥瘕、痞块等病症的治疗大法。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1.消食导滞消食导滞 2.2.软坚散结软坚散结 3.3.行气化瘀行气化瘀内容:内容:包括消食导滞、软坚散结、行气化瘀等法。包括消食导滞、软坚散结、行气化瘀等法。 8/18/202438补法补法概念:概念: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扶助正气,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扶助正气,消除虚弱症候的一种治法。消除虚弱症候的一种治法。 “形不足者,补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补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补气;补气;2.2.补血;补血;3.3.补阴;补阴;4.4.补阳补阳8/18/202439冬病夏治、脐疗、中药电离子导入等外治法8/18/2024408/18/2024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