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小古文阅读 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①勿贪多,则拳可出矣② (注释)①汝(rǔ):你②矣(yǐ):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瓶中/有果 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 ) 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C.瓶口 D.拳头 [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紧拳头就可以出来了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文理解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文中下划线的句子中,“人问之”的“之”指的是______,“取之”的“之”指的是______。
[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王戎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理解 陪 客 钮儿在家,有客访其父父适他往儿邀客入,请客上座,己在下位陪之客有问,则谨答之客去,儿送至门外及父归,以客所言,告之于父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父适他往 ) A.合适 B.恰好 C.舒适 [2]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 2 / 6 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下面的词语 故:__________ 堙: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外你还读过哪些有关神话故事的书籍呢?请列举两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言文阅读 松 松,大树也叶状如针性耐寒,虽至冬日,其色长青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注释]①至:到 [1]“虽至冬日”中“冬日”的意思是( ) A.冬天的一天 B.冬天 C.像冬天的日子 D.寒冷的天气 [2]对“松,大树也”这句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松树,是大树 B.松树是一种高大的树术 C.松树是可以长成大树的 D.这棵大树是松树 [3]想一想,写一写 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还可以(________),可以(________) 6. 古诗小考场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 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快乐调音师 3 / 6 (4)好朋友,牵牵手 7. 课外类文阅读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①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②,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chēng chèn)物以载之,则校③(xiào jiào)可知矣太祖④悦,即施行焉⑤ ——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②群下:部下,下属③校:比较④太祖:曹操,即曹冲之父⑤施行焉:按这个办法做了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时孙权曾致巨象”这句话中“致”的意思是( ) 4 / 6 A.送给 B.到来 C.精密 [3]文中哪句话赞美了曹冲虽年幼却聪明过人?用“ ”画出相关语句 [4]曹冲想出来的称象的好办法是什么?请你将其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称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小古文,完成下面练习 猫 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中,不敢复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斗于屋上(________) 黄猫奋起逐之(________) 白猫走入室中(________) 不敢复出(________) [2]两猫相斗,惊心动魄。
请用“_______”画出描写这种紧张激烈场面的句子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写了两只猫打斗,一只是(________)猫,另一只是(________)猫它们在(________)上打斗听,它们打斗时的声音(________);看,它们打斗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两不相下结果(________)猫败而(________)猫胜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 常)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zhé shé)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选择( )里正确的字词或读音,用“√”表示 [2]王戎凭借什么断定“此必苦李”?(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胤恭勤不倦,________________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____________焉 [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__________》 [2]按原文内容填空。
[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胤恭勤不倦 (2)家贫不常得油 [4]文中车胤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5]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5 / 6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②,天雨墙坏③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⑤其邻人之父亦云⑥暮⑦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宋:宋国②富人:富裕的人③坏:毁坏,损坏④筑:修补⑤盗:偷盗⑥亦云:也这样说⑦暮:晚上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墙坏雨:下雨 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 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 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家/甚智其/子 B.其家/甚智/其子 C.其家甚/智/其子 D.其/家甚/智其子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如果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C.这个富人家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 钱财 D.偷盗之人是富人的邻居 [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人们( )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家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12. 开心阅读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发书映光而读之③邑人④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⑤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⑥成大学 (注释)①穿:凿穿②其:它的,指蜡烛③之:指代书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偿:报酬、回报⑥遂:于是、就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不逮:烛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 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与理解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这篇小古文出自( ) A.《列子.汤问》 B.《山海经北海经》 C.《世说新语》 D.《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2]“尝与诸小儿游”中“尝”的意思是( ) 6 / 6 A.经历,体验 B.吃一点试试 C.常常 D.曾经 [3]下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与诸小儿游(诸:许多) B.此必苦李 (必:必定) C.诸儿竞走取之(竞:争着) D.取之,信然(信:相信) [4]对“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解释最为恰当的选项是( ) A.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树枝都被折断了 B.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C.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小朋友争抢着跑过去折下树枝 D.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王戎就去折下树枝 [5]下列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尝/与/诸小儿/游 C.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D.树/在道边/而/多子 [6]“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为什么把李子树折下来了?” B.“树上那么多果子,别人都去摘,你为什么不去呢?” C.“你为什么站在路边不动呢?’ D.“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吃呢?” [7]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B.王戎不喜欢吃路边的李子,是因为李子苦 C.要学会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D.我们要讲文明,不能随便摘路边的果子 14. 阅读理解 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1]从上文中找出与加点词意思相关的单音词 (1)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反义词:________) (2)豹视之,顾谓三老 (近义词:________) [2]填空 “豹视之”的“之”指___________,“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一句中的“之”指___________西门豹巧妙地处死巫婆,用的是____________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