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史上著名的中国书画著作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96.86KB
约4页
文档ID:575322392
史上著名的中国书画著作_第1页
1/4

史上著名的中国书画著作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著,十卷是一部中国画史著作张彦远,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乾符初(约 874 年)官大理寺卿书成于大中元年(847) 前三卷通论画学,分题为《叙画之源流》 、 《叙画之兴废》 、 《论画六法》 、 《论画山水树石》 、 《论传授南北时代》 、《论顾陆张吴用笔》 、 《论画体工用榻写》 、 《论名价品第》 、 《论鉴识收藏阅玩》 ,以及记述长安、洛阳两京和外州的寺观壁画,古书画的跋尾押署、宫廷和私人的收藏印记等;闻述“六法” ,提倡立意、用笔和气势,归纳画风演变,因时而异;顾恺之、陆探微为密体,张僧繇、吴道子为疏体,山水画的成与始、迹与神形的关系、书画同理等,史论交融,卓见纷呈后七卷系从轩辕时至唐会昌元年(841)间画家共 370 余人的小传,叙述简要同时,除吸取前人评论外,亦参己见;征引俱注明出处,并收录一些重要画家的画论,尤为可贵间有资料舛错此书为中国最早的画史著作和画史体例的开创者以后的《图画见闻志》 、 《画继》等均仿此体例,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论的要籍之一 【画史会要】中国画史传著作明末朱谋垔编著五卷成书于崇祯四年(1631) 。

朱谋垔,字隐之,号厌原山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此书体例仿陶宗仪《书史会要》 前有序,后有朱宝符跋前四卷载录自古至明画家小传明以前多采《历代名画记》 、 《图画见闻录》 、 《图绘宝鉴》等著作,很少增补至明,俱自行搜辑,多为后来考录所据宋、金、元、明不少姓名不显著的画家,可从此书中查到第五卷录前人论画之作,较为杂乱此书的不足之处,即全书未注出处但仍不失为较祥备的中国画史资料,为不少书画家从事研究工作参阅的较好书籍之一 【宣和画谱】中国画著录书无编著者姓名首有宋徽宗赵佶宣和二年(1120) 《御制序》 ,序中称“今天子”云云,类臣属的颂词,可能标题有误记录宋徽宗宫廷所藏历代名画家 231 人的作品,共 6396 件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兽畜、花鸟、蔬果、墨竹等十门其中道释 49 人,人物 33 人,宫室 4 人,番族 5 人,龙鱼 8 人,山水41 人,兽畜 27 人,花鸟 46 人,墨竹 12 人,蔬果 6 人每门先作叙论,次为画家评传,传后则列画目和件数 《笔麈》认为: “ 《画谱》采苓诸家记录,或臣下撰述,不出一手,故有自相矛盾者 ”蔡絛《铁围山丛谈》云,此书中论述的作品大都是米芾所鉴别。

由于蔡京执政,使较多的书画名家被黜,对画家评论亦有失当之处然在官家著录中,仍不失为一部画家传记的较为完备的巨著遗文轶事, 赖之以存 兼论画法极为精细,夹叙夹议,体例亦佳虽此书著录时较为精简, 却为后世保存下来丰富的绘画史料, 提供研究古代画学的可贵资料 【芥子园画传】又称《芥子园画诸》 中国画技法图谱王概,字安节,浙江秀水人侨居金陵善山水,学龚贤,所编《芥子园画传》为山水画法、画谱著作原书共三集, 初集为山水谱, 五卷 清初王概以明李流芳课徒画稿增编而成, 康熙十八年 (1679)用开化纸五色套版印成;二集为兰、竹、梅、菊四谱,共八卷,初由诸曦庵编画竹、兰,王蕴庵编梅菊及草虫花鸟谱,后增添诸升、王质绘图,王概(安节) 、王蓍(宓草) 、王臬(司直)兄弟三人论订;三集为花卉、草虫及花本、禽鸟两谱,共四卷,为王氏兄弟编绘二、三集成于康熙四十年(1701)也用木版彩色套印每集首列画法浅说,亦有画法歌诀;次摹诸家画式,附简要说明;末为摹仿名家画谱此三集系李渔婿沈心友请王氏兄弟编绘,刻于李渔在南京别墅“芥子园” ,故名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较为系统,虽间有舛误,但浅显明了,是初学者的入门书,故在旧时甚为风行。

【画鉴】 一名《古今画鉴》 、 《画吟》 ,中国画鉴评著作据《四库提要考证》 ,作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 ,序云: “采真子妙于考古,在京师时,与今鉴书博士柯君敬仲论画,遂著此书用意精到,悉有据依,惜乎尚多疏略,乃为删补,编次成帙,名曰《画鉴》 ”元代汤垕(厚)著汤垕(约 13 世纪末至 14 世纪前期) ,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 人妙于鉴古和书画欣赏,对书画见多识广,17、8 岁时就“见图画爱玩不去手” ,所著《画论》 、 《画鉴》 ,就是他对平生所见书画的鉴别经验的总结该书论述分为吴(三国)画、晋画、六朝画、唐画、五代画、宋画、元画等,从曹不兴始,至龚开、陈琳,评论画迹,划分画派,分析技法特点,鉴别真伪优劣,体例类似米芾《画史》 行文有条不紊,持论代表了元代绘画审美倾向他不但论述历代画家并也论及外国画所记均本人所见各家画迹,述各家善长、画法特点及其画的内容,辨其真伪,所议颇为精到,但此书并不以考证见长,而多偏于笔墨气韵之间,也是一部颇为重要的著录书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认为本书“深切著名,又多从画法立论,尤得要领 ”后附《杂论》 (一作《画论》 )一卷,有二十三则,略述鉴赏收藏等问题。

【清和书画舫】中国书画著录明张丑撰张丑(1577~1643) ,字青甫,号米庵江苏昆山人 著名鉴藏家 此书撰成于万历四十四年 (1616) , 为书画合编 前有乾隆二十八年 (1763)严诚序及例略取黄庭坚“米家书画船”诗句意为此书名共十二卷,以“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词句为卷次编号书中以人物为纲,按时代顺序,除著录作者家藏及所见古书画名迹外,并有画家简介,前人论述全书共收自晋钟繇至明仇英一百四十家先书后画,书迹 49 件,画迹 115 件其中书家包括少数书兼画家,共 70 人左右,书画几乎各一半以书画家为纲,以其书画作品流传者为目首列真迹,次采与真迹有关之题跋等,各注所出其题跋有录自真迹者,有录自书画史、书谱、书品、题跋、著录及各家文集,有据传闻补入均为有关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形式、流传、品评、递藏、鉴定等方面内容许多作品录有款识、印记,后附《米庵鉴古百一诗》一卷,题历代著名书画、碑帖时有张丑进行评论及考证的按语所采既详备,考证亦精审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明代赏鉴之家考证多疏,是编独多所订正 ”此书成后,时人“一时服其精当, ”后世收藏家也多据此书辨别书画真伪。

对今天鉴别和考查古书画作品的收藏情况, 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另有《真迹日录》初、二、三集为《清河书画舫》续编,但与《清河书画舫》重复者有数十条,后人刻印时多删去所沦有精要之处此书初以抄本流传,乾隆二十八年(1763)池北草堂以原本刊出, 并附刊朱芾 《宝章待访录》 二卷, 删去严序及例略 又有光绪元年 (1875)有竹主人刊本,光绪十四年(1888)孙溪朱氏重刊本传世 【佩文斋画谱】中国书画艺术类著录清孙岳颁、宋骏业、王原祁、吴暻、王铨等奉敕编纂孙岳颁,字云韶,号树峰,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康熙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书为康熙(玄烨)勅撰,玄烨书斋“佩文” ,因以书名凡经史子集、稗官野乘、山经地志、释典道藏,无不搜集上自苍颉史皇,下至近代皆予以收录书画同谱,补古之集录,可谓煌煌巨著卷首有玄烨的《御制序》 ,分门列目,依次序论书论画,历代帝王书画、书画家传略、书画跋、书画辨证、历代鉴定论书画一门又别为书体、书法、书学、书品及画体、画法、画学、画品等类各自成编,凡所征引,皆列出处,便于稽考,为历代书画谱集大成之作分类精审,惟对古画古籍未专门列目著录,说明编撰和存佚情况,真伪兼收,未加辨识此书引用书籍一千八百四十种,包括历代名家的论书、论画、历代书画鉴定的跋语及考识、历代书画家传略等。

清初以前的书画史论资料,大致完备每条下各注所出,使一字一句必有所征,而前后条贯,无所重复,亦无所牴牾裒合众说,各列姓名,而熔贯剪裁,如出一手体例完善,引据详赅,义例精密,分类科学,的为自有书画谱以来最完善完备之作尽管出于奉命编纂,可满足统治者个人嗜好,然此巨著收集丰富,是我国一部书学、画学的类书巨著, 对后世书画研究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有康熙戊子内府刊本, 静永堂刊本、 《四库全书》本,近年中国书店有影印本 【珊瑚网】 中国书画著录 明汪珂玉编 四十八卷 成书于崇祯十六年 (1643) 珂玉 (1587~?)字玉水,号乐卿、乐闲外史,徽州(今属安徽歙县)人寄籍嘉兴(今属浙江) 崇祯中,官山东盐运使判官著名鉴藏家所著《珊瑚网》分《书录》 、 《画录》两部分,即法书题跋 二十四卷,各画题跋二十四卷,载录其家藏、自见及抄集的书画款识、题跋,以及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自作的跋语和论说搜罗名迹颇多此书大致仿《珊瑚本难》体例分为真迹、题跋、书凭、画据各章其搜集编辑诸家所藏书画目,前人未有先例,实为创格后附《书旨》 、 《画品》 、 《画继》 、 《画法》 ,系摘录前人成说,对绘画技法名目阐述通俗,如谓画可分白描、水墨、浅绛、轻笼簿罩,五色轻淡、吴装、大著色等几种,分述古今衣褶描法十八种,皴树法五种,树枝形式四种,树叶画法二十七种,皴石法十四种,画石法二十六种等。

此书虽然收集题跋十分丰富,但其中有些卷,所收伪籍较多,且又杂乱无序,缺乏考证即使如此,仍不失为研究书学画学的宝贵资料有《四库全书》本、 《适园丛书》本、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事》本、 《美术丛书》摘刊本 【中国名画宝鉴】原名《支那名画宝鉴》 中国画图录书日本原田谨次郎编纂此画册根据昭和三年、六年中日两次联合举办中国名画展览的作品所选辑成此书这两次中日画展,展出的作品十分丰富,其中择优拔萃,再增添了流失在海外的中国名画藏品搜集中国历代名画家 414 人,共选入作品 1031 件除我国故宫及私人收藏家展品外,收入了日本古刹及旧家的珍秘,为数亦不少如牧谿、梁楷、普明、因陀罗、葛叔英等,可补中国画史之不足此书由东京大冢巧艺社珂罗版精印,昭和十一年(1936)初版,多次再版,1959 年由《支那名画鉴》改为《中国名画宝鉴》行世 【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中国书画图录书薛君铨编王世杰作序1937 年 4 月在南京举办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本书选自“历代书画”中的部分名品其中法书 92 件,名画 314 件,共计 406 件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此画集内,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名书法、名画未能收入在内,其主要原因,由于故宫博物院所藏书画名迹,已单本影印行世,为避免重复印行,故不列入。

可是,凡私家收藏的书画名迹展品,皆铜版影印此书画集于 1937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石渠宝笈】中国书画著录书四十四卷,清乾隆九年(1744)高宗命张照、梁诗正等奉敕编撰成书于次年后又命董诰、阮元等编纂续编,共四十册,成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 仁宗颙琰命英和、吴其彦、胡敬等编纂三编,二十八涵,一百十二册,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 内府所藏书画可谓尽于此,并多为民间未睹之珍品依贮藏之所,详加别白,荟萃成篇卷一至卷九贮乾清宫,卷十至十八贮养心殿,卷十九贮三希堂,卷二十至二十七卷贮重华宫,卷二十八至四十贮御书房,卷四十一贮学诗堂,卷四十二贮画禅室,卷四十三贮长春书屋、随安室、攸芋斋,卷四十四贮翠云馆、漱芳斋、静怡轩、三友斋卷内各分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每类又分上等、次等上等著录纸绢、尺寸、款识、印记、题咏、跋尾,一一详列,悉志无遗;次等甚简这部巨著,一改自古以来,书画著录依据旧文粗陈名目之陋习,所录均为秘藏精华,且按方幅稽核详明,逐项予以载录既精于鉴赏,又不囿于所闻,既长于搜罗,又不短于识别,堪称“艺林之鸿宝” 编前有乾隆九年二月初十日上谕,继选凡例及总目。

初编、续编,则专录乾隆内府所藏有关佛道经典的书画1918 年涵芬楼曾出版初、续二编石印本,三编仅有目,无著录1969 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三编著录影印本,并附索引此书与《秘殿珠林》为姊妹编,一般书画入《石渠宝笈》 ,道释书画入《秘殿珠林》 【式古堂书画汇考】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卞永誉编著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自序永誉(1645~1712) ,字令之,号仙客属汉军镶红旗康熙中,由福建巡抚迁任刑部右侍郎好书画、善赏鉴朱彝尊论画诗中有“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中丞”之句两中丞,即卞永誉与宋荦此书辑录前人著录书画之作与永誉所耳闻目见者包括清以前法书、名画,分为书考、画考,各三十卷书考在前,画考在后,而画考先成前有宋荦、钱曾序及自序首列凡例画考、书考,记载作品的款识、题跋,有时分列正文和外录,或注明纸绢、尺寸、印记等两考之前,有《论画》 、 《书评》 、 《书旨》 ,多采录前人之说此书 体例先总后分,先纲后目,纲举目张,先本文而后题跋,先本卷题跋而后引据他书搜采既博,类列亦有序,可谓集书画著录之大成,尽鉴赏之能事此书不足之处即有舛误之处,但仍不失为考据精备之籍可与《江村销录》并名于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登载既繁,引证又富,足资谈艺家检阅者,无过此编,固不以一、二小疵,累其全体之宏博焉。

”有康熙间卞氏仿宋刻本、 《四库全书》本、民国十年(1921)鉴古书社影印本 【 《山中人饶古》 】 (Sancpuzin Jozetsu)19 世纪日本画论著和田能村竹田著,1813 年完成田能村竹田,名孝宪,字君彝,号竹田1777 年 6 月 10 日生于丰后(今大分县)直人郡竹田村的一位医师家庭,1835 年 6 月 29 日卒于大阪郊外吹田他擅长中国明清画风的花鸟山水画,是一位日本的著名文人画家此书以汉语随笔体写成,与中国的《画禅室随笔》相类似全书分上下二卷,共 100 篇短文,各自单独成文,故全书各篇间并无严密的前后联系该书内容十分丰富,有绘画论述,作品批评、轶事奇闻等此书作者以高深的洞察力,尖锐准确的批评和流畅生动的文笔著称,成为日本绘画理论的重要古典著作之一此书 1835 年初版,直至今日一直再版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