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文言文常见篇目及翻译.ppt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19.32KB
约34页
文档ID:575315214
高中文言文常见篇目及翻译.ppt_第1页
1/34

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蒹葭w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w蒹葭苍苍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w蒹葭苍苍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种树郭橐驼转 韩愈w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号之“驼驼”驼闻之,曰: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名我固当因舍其名,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亦自谓橐驼云 w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w  有问之,对曰: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何能为哉!” w     种树郭橐驼传w问者曰: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w  问者曰:  问者曰:“嘻,不亦善乎!吾问养树,得养人嘻,不亦善乎!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传其事以为官戒 翻译w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w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观赏游乐的富豪人家和种树卖果盈利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看到橐驼种的树,即或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虽然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w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橐驼我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大凡种植树木的天性是舒展它的根部,它的培土要均匀,它的土要用原来的土,给它筑土要紧密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不再回头看栽种时就像对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就像丢弃它一样那么它的天性得到保全并且它的本性能够充分的发展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力使它长得高大茂盛;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力使它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译文w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就换上新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不同的人,却又太过于溺爱它们了,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

甚至有人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验察土的松与紧,这样就与树木的天性逐渐地一天天地相背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恨它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w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做官治民,不是我的专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煮蚕茧抽蚕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w  问的人说:“不也很好吗!我问种树,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记录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病梅馆记 龚自珍w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选自《龚自珍全集》) 促织 蒲松龄w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w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促织 译文w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促织 译文w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

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也许还有万一找到的希望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规格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促织w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译文w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只见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满门口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拉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两次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

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下来了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就像寺院一样;(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蛤蟆,就好像要跳起来的样子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促织w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w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译文w成名反复思索,恐怕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吧?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相像。

于是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走,只见一块块石头,好像鱼鳞似的排列着,真像画中的一样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像在找一根针和一株小草似的;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蛤蟆跳过去了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他便跟着癞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去寻找,只见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装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县里去缴差 促织w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译文w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孩子哭着跑了 译文w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夫妻二人对着墙角流泪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着不说一句话,再也没有了依靠直到傍晚时,才拿上草席准备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孩子神气呆呆的,气息微弱,只想睡觉。

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从晚上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来细看时,那只蟋蟀仿佛还在他高兴得动手捉它,那蟋蟀一跳就走了,跳得非常快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东张西望,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象先前那只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成名)仍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上了再仔细看它,形状象蝼蛄,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像还不错高兴地收养了它,准备献给官府,但是心里还很不踏实,怕不合县官的心意,他想先试着让它斗一下,看它怎么样 促织w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译文w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并放着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少年坚持要斗,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小蟋蟀趴着不动,呆呆地象个木鸡,少年又大笑接着)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

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吓得(站在那里)惊叫起来,幸喜没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远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小蟋蟀已被压在鸡爪下了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忽然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成名越发惊喜,捉下放在笼中 促织w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螂螳、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w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译文w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殿阁,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官宦人家还阔气 译文w异史氏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

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只有成名这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抚臣、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 阿房宫赋 杜牧w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í)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w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xián),为秦宫人明星荧(yíng)荧(yíng),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huán)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至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piāo)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w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缝参差(cēn cī ),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ōuyā),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w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w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

从骊山之北构筑宫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水波荡漾地流入宫墙五步一栋楼,十步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宫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w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和公主们,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日夜献歌奏乐,成了秦宫里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深色的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

这些妃嫔公主们的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她们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几乎一辈子都没等到皇帝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w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阿房宫中)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线还要多;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嘈杂的器乐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刘邦入主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w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

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黄州快哉亭记w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沅、湘 ,北合汉沔沔 ,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瞻名之曰“快哉” w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阖昼则舟楫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骋骛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w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w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濯长江之清流,揖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w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译文w词语辩音词语辩音w  沅(yuán) 沔(miǎn ) 子瞻(zhān ) 东西一舍(shè ) 风开云阖( hé ) 舟楫( jí) 变化倏(shū)忽 草木行( háng )列 皆可指数(shǔ) 睥(pì )睨(nì) 骋(chěng)骛(wù) 飒( sà )然 而风何与(yù)焉 会( kuài )计 蓬户瓮(wèng)牖(yǒu ) 濯(zhuó)长江之清流,揖(yī)西山之白云 w  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shēng)者 译文w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

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w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在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万端,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小桌旁边的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至于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 w   w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现在,张梦得不因为被贬官而感到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诗人游子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w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