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5281784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称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作用及从那时起中国就对 西域 地区进行管理, 使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共三个子目:第一子目,张骞通西域。第二子目丝绸之路。第三子目,对西域的管理。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张骞两通西域的史实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和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的假设和材料、 图片展示, 使学

2、生获得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习张骞的抱负、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精神,认识国家统一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七年级新生对史料的解读还不够深刻, 归纳概括能力有待提高,史料选择少。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解法、归纳法、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等。 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 让学生在思考、 归纳、 想象、描述、 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 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 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

3、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 36 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问题 1:汉武帝为什么要攻打匈奴? 问题 2: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去了几次,最终结果如何? 教师总结, 特别要讲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经艰辛,中途被匈奴擒获,不忘使命,忍辱负重,最终辗转到达大月氏, 让学生了解张骞这种不屈不挠, 持之以恒,忠心爱国的精神。 问题 3:张骞出使西域都经历了哪些地方? 思考题: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二、丝绸之路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教师总结:

4、 1.在古代世界, 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 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2.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 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对西域的管理 张骞通西域后,稀罕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和经营。 问题: 西汉为了便于管理西域, 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这一机构什么时候设立,有什么意义? 【延伸】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分裂成

5、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 重新控制了西域, 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 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 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 73 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 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公元 166 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 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 课例研究综述 1、七年级新生对史料的解读还不够深刻,归纳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史料选择少。 以后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史料,丰富课堂教学。 2、有的学生资料准备不充分,所以课堂上气氛不是很活跃。 以后要注意指导学生查阅和收集资料, 培养他们在浩瀚的史料中提起有用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