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5213996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 一、学习要求: 第二章主要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发展的经过。 先秦时期到近代,教材选取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百家争鸣、汉代黄老学说与经学、佛教与道教、宋代理学等知识要点进行分析。 重点掌握:人文主义基调的形成、百家争鸣、汉初儒法之争、儒释道三教合流、理学的代表、西方文化在近代的传入。 二、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文化的起源 中国文化是以区域文化汇聚融合模式形成的。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人类的历史距今已有四五百万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早期各阶段的遗骸化石,在中国大地上均有发现;人类起源序列各主要环节,在中

2、国古人类学的发现中没有缺环。 中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 余处。有学者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划分为几个特色不同的文化区: 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代表文化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2、长江中下游两个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指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屈家岭文化等。长江下游文化区指以太湖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 3、燕辽和黄河上游文化区:指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等地带的北方文化区。 4、华南文化区:以鄱阳湖

3、、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两广、闽台、江西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文化。 5、北方游牧和渔猎文化区:指东北北部、蒙古高原、阿拉善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东缘等地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存。 上述考古文化的区域划分反映了中国文化起源的基本模式,中国文化就是在这种多元区域性文化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汇聚、冲突、融合而成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段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 ( 1) 孕育阶段:大体说来,新石器时代,我国南北各地就已存在各种古文化。这些古 文化都属于中国早期的农垦文化。与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相适应,远古先民的观念文化形 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万物有灵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

4、教观念,龙凤崇 拜、尚玉重德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新石器中晚期形成以崇龙尚玉为标志的统一宗 教神权。自然崇拜的本质是自然力的人格化,而祖先崇拜的本质则是人类自身的神化。 ( 2) 形成阶段:从殷商起形成从尊神祭祖到敬天保民思想、周 易八卦观念到战国 后期易传与阴阳观念,其中春秋之际的儒道等学派分立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使中国 传统思想文化逐步理论化。 ( 3)成熟阶段:秦帝国的产生与传统思想文化统一为儒家思想,秦的“焚书坑儒”、 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其具体表现。 ( 4) 变异更新阶段:魏晋玄学的兴起,“有晋中兴,玄风独振”。儒玄释道的交互影 响与相互合流。 ( 5)定型阶段:程朱理

5、学“存天理,灭人欲”。 ( 6)终结阶段:西学东渐,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文化的传人。 (三)祖先崇拜与人文主义的基调的关系 1.在自然崇拜之后,人类社会出现的另一种原始崇拜形式是祖先崇拜,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盲目地崇拜自然神力时代的结束和人类以自身为崇拜对象时代的开始。自然崇拜的本质是自然力的人格化,它体现的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惊惧无措和茫然无知。祖先崇拜的本质则是人类自身的神化,它是原始社会晚期,由于农业的发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在自然面前取得了初步胜利并由此唤起自身的觉醒的产物。那些曾经为本族的发展壮大作出过重大贡献而被尊崇的祖先,首要的社会功用就是成为联结所有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通过这

6、种纽带,社会才可以“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从而有效地增强族团内部的凝聚力。在古代中国,当原始社会解体的时候,原始的氏族血缘关系并没有遇到剧烈的冲击而遭致摧毁破坏,而是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并且全部带入文明社会。于是,生发于原始氏族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尊尚老人和崇拜祖先习俗也自然相应地取得了对自己的肯定形式,成为统治阶级组织社会力量的有效工具。 2.统治阶级利用宗法制度,通过祭祖,把宗族心理升华为阶级意识,把一个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农业社会紧紧地控制起来,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强化了现实统治秩序。古代中国所以成为宗法社会,原因就在于原始氏族社会以来一脉承袭下来的祖先崇拜的发展、渗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神要

7、义,都同尚老崇祖的古老习俗密切相关。由于尚老崇祖观念的盛行,强调孝悌,便成了古代中国最为根本的政治伦理原则。“孝”的本义是善事父母,尚书酒诰中“用孝养厥父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悌也者,善事兄也。论语学而记孔子经常强调的“入则孝,出则悌”,讲的是在家庭伦理关系上要子孝父而弟悌兄。由这一点出发,孝悌又推及到一般的敬老尊长。由于夏商周三代国家形成的基本渠道是化家为国,当时的政治关系实质上是宗族关系的扩大,而国家机构则是宗族组织的发展。是故“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既已治,国之道尽此己耶”。于是,孝悌原则也就成为治政的根本手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礼、德等种种根本信条,都衍化生发于孝悌,而孝悌则本

8、源于尚老崇祖。尚老崇祖不仅规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而且影响到了中国古人的思维定势。 (四)周人“敬天保民”的内容与意义 敬天保民的思想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发明之一,也是西周时期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自西周之后,这一思想渐次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主脉之一。 周人取殷商而代之,为了论证政权的合法性,周人创造了天的概念。殷商时期,最高的神被称作“帝”、“上帝”,这种神实际上是一元化了的祖宗神,是殷商民族的保护神。周人把最高神称作“天”、“皇天”,不仅使神和超自然统一了起来,而且也使最高神的属性摆脱了祖宗神的单一性,而具有超然抽象的特点,也就是说,这种抽象的最高神,不再是某个部落或民族的保

9、护神,而是全体华夏民族的保护神。它高高在上,又不偏不倚,以冷峻的眼神注视着地上的生民,并为他们选择理想的统治者,即“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僖公五年)。皇天选择那些有德者作为自己在人间的代理人治理百姓,这个人被称作“天之元子”,简称“天子”。天子如果有德,就会得到上帝的庇佑,而如果无德或者失德,皇天就会另选他人,即“改厥元子”(尚书召诰)。这样,周人就合乎逻辑地解释了殷商丧失政权的合理性:“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尚书召诰);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论证了周政权的合法性:“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尚书康诰)概括而言之,就是殷人失德,故失去了天的庇

10、佑,因而丧失了政权;周人有德,因而获得了上天的庇佑和政权。 在此基础上,周人发展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析而言之,它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 敬天,即必须以端敬的态度对待上天。天子是皇天之子,是皇天选派来人间代天行职的,因此他必须恭敬地对待上天,并对上天负责。对天不恭敬,就是对天不负责,实际也就是天子不称其职的表现。如果像商纣王那样,拿着弓箭射天,那便是极端的不称职了;其次,保民,即以爱护的态度治理百姓。这方面有成就,有功绩,即是有德,就会得到上天持续的庇佑;第三,天命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的依据便是“德”。德字从直从心,本意是心正直无邪。从普通人的修养而言,能够做到心正直无邪,便是有德。但是对

11、于天子而言,这还远远不够。他必须把个人正直无邪的品格,转换为治理百姓的成果,即让百姓广受恩德,这才是大德,天命也依此而决定取舍。左传中说“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就是说上天判断天子的好坏(是否有德),完全以百姓的看法和判断为依据。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西周敬天保民思想的意义在于:其一、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周初的政治英才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管理权威的来源和依据问题,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们仍然打着皇天、上帝的旗子,但是事实上,他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皇天上帝背后民意的真正的决定作用;其二,从敬天保民的核心理念出发,周人合逻辑地引发出一系列行政管理思想和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无逸”和“民彝”思

12、想。无逸,是说统治者不要懈怠和放纵,即在管理工作方面要尽心竭力,严肃端敬,在生活方面要自我约束,严于律己;民彝,是说为百姓制定各种规范,并且,引导他们去遵守。其三,敬天保民的落脚点在保民和德政上,它所包含的爱护百姓、引导百姓的思想也是难能可贵的。这一思想后来被儒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导线索。 (五)春秋之际的学派分立与战国百家争鸣 1.“学在民间”: 殷商西周时期,巫史掌管文化教育,维护贵族阶层垄断文化的特权,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周礼规定,“学在官府”,只准“国之贵游子弟学焉。一般人被排斥在“学官”之外,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学内容也只局限在礼制、法度、

13、宗教神学的范围之内,政教不分,官私合一。随着周天子权力的旁落,公室的衰败,“学在官府”的局面维持不下去了。许多原来在王公贵族、诸侯大夫门下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士”,不得不流落民间;与此同时,原先深藏在宫廷秘室的文化典籍也流散于民间,成为一般平民的读物,。官学的崩溃,必然导致“私学”的兴起。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孔子作为平民阶级的思想代表,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首创私学,使大批新兴地主、商人和农家子弟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于瓦解奴隶制度,冲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促进“学在民间”的文化下移,广泛传播文化,推动历史前进,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老子学说:老子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

14、的根本原则时,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道”,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和“道”的思想相适应,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守之,万物将白化”。龇无为”就是顺其自然,在政治上“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这实质上是企图阻止新兴的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维护即将崩溃的旧有统治秩序,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为达此目的,老子主张实行“愚民”政策。他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使民“无知无欲”。他号召统治者在统治人民时要实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确的政策。老子最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老子在方法论

15、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们这就是说事物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3.孔子学说: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孔子,既有留恋旧秩序的一面,又有向往新事物的一面,因此,在他的思想中充满着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这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领域的集中反映。孔子非常重视“礼”,把“礼”看作是维护旧的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他非常赞叹周礼的完美,认为要维护周礼,须从“正名”人手。所谓“正名”,就是用周礼去匡正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使君臣父子

16、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孔子虽然强调礼乐教化,但是他认为礼乐的根本在于仁德的修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把“仁”看作是调节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道德。因此,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学。孔子给“仁”下的定义是:仁者“爱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以致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杀身成仁”成为士大夫阶层以及许多封建知识分子自我完善的神圣节操。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 在方法论上,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中”的思想,提出了“中庸”的实践理性辩证原则。与“中庸”相联系,孔

17、子还继承另一“先王之道”“和”。 4.战国儒家:战国儒家的代表是孟子和荀子。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和德政主张,并且把它发展成为“仁政”学说。在天命观上,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观点,但是剔除了天的人格神成分,赋予天以道德属性。他也非常注意人性问题,主张性善论,并且认为它是仁、义、礼、智、信的根源。苟子则继承了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面,强调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他却主张性恶论,强调对人的天性进行教化改造的重要性。 5.战国道家:战国中期,道家开始发生分化,大体可分为两派:一派以稷下道家为代表,另一派以庄周为代表。稷下道家发挥了老子“道”中有物有精的思想,提出了

18、“精气”学说。他认为,天下万物是由这种气产生的,气是世界的本源。这是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学说。庄周是先秦道家之集大成者,影响很大,与老子齐名,后世常并称“老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虚无”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能生成天地万物。庄子还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发展成为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庄子思想的最后归宿是为了达到人生逍遥的目的,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这种思想失去了进取精神,反映了战国时期一部分人的消极没落的思想情绪。 6.墨家:墨翟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政治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

19、上就不会有以强凌弱、以贵傲贱、以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在认识论上,墨子提出了判断是非真假标准的三表法,他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标准,排除了个人的主观成见,否定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7.法家韩非: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韩非认为,要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法”(成文法令)、 “术”(国君操纵臣下的手段)、“势”(国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三者缺一不可。他将 “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体,又吸收了道家思想,使法治理论系统化,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

20、理论根据。韩非在认识论上继承了苟况的“天行有常”的思想, 用唯物主义观点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哲学范畴“理”。认为“道”是万物发展的总规律,“理”是个别事物的特殊规律,“道”与“理”是统一的,因此,人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活动。 8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于齐桓公之时建立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稷门附近,经过齐威王,到齐宣王时达到了鼎盛阶段。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都在那里讲过学,荀况曾三为学宫“祭酒”,成为当时最有威望的学术领袖。稷下学宫有相当长久的学术传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学术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云集在那里的各派学者可以各抒己见,自由辩论,相互汲纳、相互批评,这对于促进战

21、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繁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儒学的经学化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到了西汉武帝以后,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学超乎于众学之上,儒家典籍“五经”成为治国之“本”,人伦之“常”。于是,训解、阐述和研究儒家经典的一套学术即经学开始兴盛起来。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并且在都城设立太学,教授五经;还在郡县设立学校,设置经师,以通经作为进选人才的标准。因此,学习、训解、阐述和研究儒家经典风气盛行于朝野上下,渗透到政治、学术各个领域。于是,儒学开始被经学化,并成为汉唐时期文化思潮的主流。 2.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六经被尊奉为神圣不可触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

22、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经学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见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之深远。儒家经学渗透到了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从汉代开始,学校教育、科举考试几乎都以经学为基本内容和重要标准,经学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从学术文化方面看,经学与中国的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文献学、考据学都有密切的关系。经学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巩固和延续,起了巨大作用;也严重抑制了新思想的萌芽,阻滞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七)经今古文学之争。 经今古文学之争,不仅仅是书写文字和读法问题,而是随着经师源流不同,传授的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也不相同,因此,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派别

23、。经今文学派在封建统治集团的扶植下,认为孔子是政治家、教育家,尊孔子为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的“素王”,视孔子删定的“六经”是治国之道,所以特别强调阐发六经经文的“微言大义”以治国安邦;他们对儒家经典任意发挥,以专讲春秋公羊传为学说的核心,以迎合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而经古文学派则把孔子看成是史学家,尊孔子为先师,六经是古代的历史资料;他们以记载古代礼仪的周礼为学说的核心,按字义解释经文,训古简明,不凭空臆造,不用阴阳五行的天变灾异之说,从实际上阐明儒家的道理,学风较为朴实。西汉时期的经今古文学之争,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由于双方在争论过程中互相辩难,因此,在客观上对学术的

24、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八)玄学 魏晋时期,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合称为“三玄”。魏晋玄学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曹魏正始年间的何晏与王弼,他们通过著书立说,为名教的存在找到了新的理论根据。竹林玄学,以嵇康和阮籍为代表,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西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是向秀和郭象,认为万物不待“无”而生,万物是由本身的“独化”而成。东晋玄学以张湛为代表,由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超生死、得解脱的问题便成为这一时期玄学的中心内容。东晋以后,玄学开始同佛教结合。玄学在提倡人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上有进步的方面。但是它的虚无浮夸和其提倡的放荡生活作风,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

25、九)理学 理学又称道学,是北宋以后出现的特殊形态的儒家哲学。由于它继承和发挥了先秦思孟学派的“性命义理”之学,以理、欲、心、性为论学对象,所以被称为“理学”。对理学的发展起了突出作用的是二程,即程颢(1032 1085)、程颐(1033 1107),他们是河南洛阳人,早年受业于周敦颐,是北宋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程颢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他们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以“理”为世界本源,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原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天下只有一个理”,就是君臣父子夫妇等人伦道德之理。“理”是先于气而存在的,人和物“都自这里出去”,理是第一性的,气从属于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他们还进一步认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物我一理”。 张载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学说在本质上与二程、朱熹不同,并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反对“有生于无”的思想,认为宇宙中存在着物质的气,气凝聚变化而形成万物。一切事物皆由阴阳二气组成,这是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 (十)儒释道三教合流 “三教”即指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合流”大意指宋明以降,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三教合流,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