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第二章货币与信用.ppt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4840240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概论-第二章货币与信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金融学概论-第二章货币与信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金融学概论-第二章货币与信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金融学概论-第二章货币与信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金融学概论-第二章货币与信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概论-第二章货币与信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概论-第二章货币与信用.ppt(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货币与信用货币与信用第二章 目录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第四节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及发展一、货币的起源及发展人们对于货币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方许人们对于货币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方许人们对于货币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方许人们对于货币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方许多经济学家主要围绕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而展开,即从内涵上多经济学家主要围绕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而展开,即从内涵上多经

2、济学家主要围绕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而展开,即从内涵上多经济学家主要围绕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而展开,即从内涵上揭示货币的基本特性,回答揭示货币的基本特性,回答揭示货币的基本特性,回答揭示货币的基本特性,回答“ “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货币” ”的的的的问题,以及从外问题,以及从外问题,以及从外问题,以及从外延上确定货币所应包括的内容或范围,即货币的层次,回延上确定货币所应包括的内容或范围,即货币的层次,回延上确定货币所应包括的内容或范围,即货币的层次,回延上确定货币所应包括的内容或范围,即货币的层次,回答答答答“ “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什么” ”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3、的问题。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货币是存在于商品经济中的经济现象货币是存在于商品经济中的经济现象货币是存在于商品经济中的经济现象货币是存在于商品经济中的经济现象,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它随着商品经济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长期发展的产物。它随着商品经济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长期发展的产物。它随着商品经济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长期发展的产物。它随着商品经济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发展而发展。发展而发展。发展而发展。商品具有两重属性:一是商品具有两重属性:一是商品具

4、有两重属性:一是商品具有两重属性:一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二是物品的效用;二是物品的效用;二是物品的效用;二是价值价值价值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劳动。劳动。货币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货币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货币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货币的发展大致分

5、为四个发展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价值的货币形式。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价值的货币形式。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价值的货币形式。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价值的货币形式。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这种价值形式的表现形式是:1只绵羊2把斧头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1 1只只只只绵绵羊羊羊羊5 5千克茶叶千克茶叶 1 1袋小麦袋小麦 2 2把斧头把斧头2020码麻布码麻布 在

6、这里,绵羊的价值能够比较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物。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一般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31 1只只只只绵绵羊羊羊羊5 5千克茶叶千克茶叶 1 1袋小麦袋小麦 2 2把斧头把斧头2020码麻布码麻布 在这里,各种商品的价值都用同一种商品来表现,价值表现是简单的、统一的,因而是一般的。一般价值形式中的等价物成为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是所有商品共同的、一般等价物。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货币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41 1分黄金分黄金分黄金分黄金5 5千克茶叶千克茶叶 1 1袋小麦袋小麦 2 2把斧头把斧头2020码麻布码麻布 货

7、币的出现使得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转变为了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因此,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内部矛盾解决了,但商品经济的矛盾却更深了。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二、货币的定义及本质二、货币的定义及本质 (一)货币的定义 有人认为,货币是“协议的产物”、“是为了克服交换的不灵敏”、是“商品货币对等的比例”,等等。也有一些较为通俗的、站在现代经济基础之上的对货币的解释,例如:货币是交换中被大家接受作为偿付货款和劳务的手段;货币是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更简单的说法有,货币是交换的媒介,货币是支付货币是交换的媒介,货币是支付的工具的工具等等。 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8、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二)马克思关于货币定义的本质论述马克思关于货币定义的本质论述 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又是特殊的商品。 3.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实物货币牛羊海贝金属货币称量货币铸币代用货币可兑现银行券信用货币纸钞存款货币电子货币银行卡货币的发展形态:货币的发展形态: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一)实物货币(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货币。在货币历史上,曾有不少实物被当作货币使用;这些特殊商品在充当货币时,基本上都保持了原有的自然形态,它的交换价值是以生产它所消耗的社会同质劳动为依据。但实物货币具有

9、无法消除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本身质地不均匀,难以准确衡量交易商品的价值;二是值小量大,不便于携带与运输;三是不易分割;四是容易磨损或腐烂变质,难以长期存储;五是货币单位不能统一,数量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满足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因此,实物货币无法充当理想的交易媒介,不适于作为价值标准和价值储藏手段,从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被金属货币取代。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二)金属货币(二)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银、铜等金属作为币材的货币。金属货币的优点:一是价值稳定,不易腐烂和变质,且易于携带与保存;二是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与计量;三是币材供给稳定,且价值含量较高,

10、经久耐用,轻便、价值统一,能有效地发挥货币的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职能。金属货币的缺点:一是称量与鉴定成色十分麻烦,当交易额小于铸币面值时难以行使交换媒介的职能;二是易于磨损,使铸币面值与实际价值不符;三是进行大额交易时,携带过于沉重、不安全,流通费用较高;四是金银数量有限,开采不易,币材的供应无法适应市场交易扩展的需要,容易造成货币供给不足与物价的下跌。因此,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三)代用货币(三)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货币流通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质货币手

11、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质货币,它是作为实物货币特别是金属货币的替代物而出现的,一般是纸质凭证,所以称为纸币。代用货币是一种不足值的货币。代用货币的优点:一是发行成很低;二是便于携带和运输;三是便于流通使用,无需鉴定成色、重量;四是节省了的金银贵重金属可用作其他经济发展的用途。代用货币的缺点:一是代用货币必须表示十足的金属货币,不利于市场交易的扩展;二是大量的发行准备金闲置在国库中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三是代用货币本身是纸币,流通较困难。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四)信用货币(四)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

12、和创造的货币。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信用货币的特征是:首先,它完全割断了纸币与贵金属的联系。其次,信用货币的基本保证是国家与银行的信誉。再次,由于缺少发行准备,就缺少了一种具体而确定的制约机制,潜伏着币值不稳定的可能性,过多或过少的发行都会影响经济的运转。因此,信用货币必须置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以保持币值的稳定和信用货币流通的正常。信用货币的主要形态有:辅币、纸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四、货币的职能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它具有价值

13、尺度、流通手段、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一)价值尺度(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指货币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以货币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以表示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表示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双方做买卖,必须讲究等价交换讲究等价交换,否则买卖很难做成。在我们的生活中,货币这把尺子无所不在。走进商场,琳琅满

14、目的商品各有标价,一目了然。这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它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二)流通手段有了货币,商品生产者先将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以货币换得自己所需商品,即商品交换的过程分为商品出卖的过程和商品购买的过程两个阶段,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形成商品流通。其具有以下特点具有以下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3.具有形成一定的货币危机的可能性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

15、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三)贮藏手段(三)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时,货币就是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般代表被保存起来时,货币就是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购买一切商品了。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象充当价值尺度时那样只是想象的货币,也不能象充当流通手段时那样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它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者金银条块等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贮藏手段对

16、货币流通量起着自发的调节作用。在流通领域所需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贮藏起来;反之,在流通领域需要的货币增多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领域。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四)支付手段(四)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赊销、清偿债务、缴纳税款、贷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运动(如赊销、清偿债务、缴纳税款、贷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时所执行的职能。凭借货币的这种功能,买和卖被分离了,很多更复杂的买卖得以成交。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17、。在货币当作支付手段的条件下,买者和卖者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经济生活中的货币 (五)世界货币(五)世界货币当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就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流通超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必须摆脱国家的烙印,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足值的金和银贵金属的自然形式出现。世界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以外,还有以下职能:第一,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如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

18、息和其他非生产性支付等;第二,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第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国,如支付战争赔款、对外贷款以及转移财产等。其中作为平衡国际贸易差额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世界货币最重要的职能。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货币也有货币的规矩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到近代形成

19、了比较规范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应能够保证货币和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依据货币制度作用的范围不同,货币制度包括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内容货币制度的内容1.规定货币材料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形成不同的货币制度。2.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

20、准,主要用来支付。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小面额货币,是主币的等分,主要用来找零。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4.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流通程序。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铸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指铸币只能由国家铸造。5.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多大的支付能力力。无限法偿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有限法偿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

21、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6.准备金制度准备金制度。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即发行货币不能凭空印票子,国家规定中央银行或政府,为保证货币的稳定,必须规定清楚发行货币以哪种资产为依据(也叫发行准备)。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尤其是黄金作为发行准备作为发行准备。黄金储备主要有三项用途三项用途:一是作为国际支付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即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二是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三是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支付存款和兑

22、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黄金、外汇和国家债券、商业票据等有价证券。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与类型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与类型(1)(1)(1)(1)(2)(2)(2)(2)(3)(3)(3)(3)(4)(4)(4)(4)(5)(5)(5)(5)银本位制银本位制1规定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具有强制流通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国际间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银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含有的白银价值一致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双重本位制度双重本位制度2(3)跛行本位制(2)复本位

23、制(1)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金本位制金本位制3(3)金汇兑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在于崩溃的原因在于:首先,黄金既是货币又是商品,作为货币要求价值稳定,作为商品它的价值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作为商品它的价值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可能稳定,因此它不是理想的货币。其次,由于黄金流出入会影响到各国影响到各国的货币供给量的货币供给量,黄金在国际间的流出流入不能实现自动均衡,也就使各国的货币供给量难以与黄金的储备保持适当的比率。再次,各国政府出于刺激或抑制经济而采取扩张或紧缩政策的目的,需要对货币量进行调节,实行独

24、立的货币政策,因此以货币的黄金含量为基础的固以货币的黄金含量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难以维持定汇率制度难以维持。所以,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金本位制就被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代替。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主要特点是: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纸币的发行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也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系,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具有较大的伸缩性,给政府通过调节货币数量影响经济活动创造了条件;纸币的流通完全取决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

25、性;纸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与发行量成反比,与商品供应量成正比;纸币对内价值的稳定,对外汇率的稳定均有赖于对货币供应体系的有效管理与调节控制。因此,这种本位货币制度又称为管理纸币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缺点在于:货币供应量不受发行准备限制。纸币本位下汇率波动频繁,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国际资金的流动;纸币本位制的管理有赖于有效的管理控制,而人为因素往往降低其效率。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 三、我国的货币制度三、我国的货币制度中国早期货币的发行中国早期货币的发行1中国的货币文化灿烂辉煌,中国的货币史有3500多年。中国的先秦时期,牲畜、兽皮、珠玉、贝、布帛及金属牲畜、

26、兽皮、珠玉、贝、布帛及金属都充当过货币。中国是世界上以铜铸币最早的国家,公元前1500年,商代已有铜贝币;公元前800年,春秋初期已有青铜铸造的布币和刀币;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有鹿皮币;公元1023年(宋仁宗天圣元年)建交子务,发行纸币交子。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中国的人民币制度中国的人民币制度2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币全称中国人民银行币中国人民银行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人民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天生不与任

27、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人民币既不规定法定金属含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3)人民币是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金银和外汇不得在国内商品市场计价、结算和流通。 (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货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货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掌管。(5)人民币的发行具有多重保证。(6)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地区性货币制度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地区性货币制度3(3)新台币(2)澳门币,或称澳门元(1)港元,或称港币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基本概述(一)信用的含义及特征 道

28、德角度上的信用,它主要是指诚信,即通过诚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信用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作为金融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信用,我们应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其含义,它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2.信用活动会产生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活动是一种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或让渡的行为。 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赊销即延期支付赊销即延期支付的方式是最早的信用形式。

29、的方式是最早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信用形式。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成为建立在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成为建立在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的信用经济。的信用经济。(三)信用的(三)信用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1.债权人与债务人债权人与债务人2.信用工具或信用载体信用工具或信用载体3.时间间隔时间间隔4.利率。利率。 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一)商业信用 指企业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企业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以赊销预付赊销预付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向联系的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的特点:、商业信用的特点:借贷双方为企业双方为企业。借贷的

30、对象是商品资本商品资本。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是直接信用直接信用。二、信用形式二、信用形式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规模上限制:商业信用的规模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度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度,最大作用是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方向上限制:只能由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商业信用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商业信用在管理和调解上受到限制。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指由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1、银行信用的特点:、银行信用的特点:是一种间接信用间接信用。是以单一的货币形态以单一的货币形态来提供。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

31、一致。 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互补互促的关系市场用途的相互补充银行信用对商业信用有支持作用(如银行承兑汇票)(二)银行信用(二)银行信用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指以国家或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或者说是政府的借贷活动。国家信用的形式国库券与公债券国库券与公债券国家信用的作用作用:1、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2、调节经济运行过程。3、提高经济效益,培植后续财源(三)国家信用(三)国家信用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关系:1、国家信用有时可以动员银行信用难以动员的资金。2、国债筹集的资金比较稳定,而银

32、行存款的稳定性则较差。3、两者的利息负担不同。国债利息由纳税人承担,而银行贷款的利息则由借款人承担。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 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购买消费品的信用用于购买消费品的信用。消费信用的形式:信用卡短期消费信用分期付款中期消费信用消费信贷长期消费信用(四)消费信用(四)消费信用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消费信用的作用作用1、消费信用对生产有促进作用。2、消费信用可以调节消费,调节公众在购买消费品时在时间上和支付能力上的不一致。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

33、信用与信用工具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包括以赊销商品形式提供的国际商业信用、以银行贷款形式提供的国际银行信用以及政府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国际商业信用,国际银行信用 ,政府间的贷款 ,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五)国际信用(五)国际信用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 四、信用工具四、信用工具 (一)含义 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金融工具等,是指资金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特征1.偿还性2.流动性3.收益性4.风险性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与信

34、用工具(三)信用工具(三)信用工具基本分类基本分类1以偿还期为标准,信用工具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2.按发行者的性质划分,信用工具可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3.按是否与实际信用活动直接相关,信用工具可分为基础性信用工具和衍生性信用工具。 4.在金融工具不同的性质来分,可分为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一、利息和利率概述(一)利息的含义及本质概括的来说,利息就是借贷资金的增值额。从借贷关系中的债权人角度来看,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从债务人角度来看,利息则是借入货币或货币

35、资本所花费的代价。马克思指出利息不是产生于货币的自行增值,而是产生于它作为资本的使用。他指出:1利息是以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为前提;2利息和利润一样,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利息是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体现的是资本家全体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所以,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 (二)利率的含义及其基本计算方法(二)利率的含义及其基本计算方法 与利息有密切联系的另一个经济范畴则是利息率。与利息有密切联系的另一个经济范畴则是利息率。利息率简称利率,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额与借贷本金

36、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额与借贷本金额的比例。额的比例。它是反映利息大小的指标,是计量借贷资本它是反映利息大小的指标,是计量借贷资本增殖程度的数量指标。利率通常用分数表示,不同分数增殖程度的数量指标。利率通常用分数表示,不同分数表示的利率含义不同。用公式表示为:表示的利率含义不同。用公式表示为: 利息率利息率= =利息额利息额/ /借贷本金额借贷本金额100%100%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二、利率基本种类二、利率基本种类(一)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一)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也称为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也称为银行挂牌利

37、银行挂牌利率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以后的真实利扣除通货膨胀率以后的真实利率率。实际利率用简单公式表示为:。实际利率用简单公式表示为:R=rR=rp p (其中其中R R为实际利率,为实际利率,r r为名义利率,为名义利率,p p为通货膨胀率。为通货膨胀率。) 判断利率水平高低,不能只看名义利率,必须以实判断利率水平高低,不能只看名义利率,必须以实际利率为依据。当物价上涨率高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际利率为依据。当物价上涨率高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就成为负数,称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起消极作用。率就成为负数,称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起消极作用。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

38、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 (二)单利和复利(二)单利和复利1 1单利。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单利。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不论期限长短,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息。其计算公式为:其计算公式为:I=PI=PR RD D其中:其中:I I代表利息额;代表利息额;P P代表本金;代表本金;R R代表利息率;代表利息率;D D代表代表时间。时间。用单利计算利息,手续简便;易于计算借用单利计算利息,手续简便;易于计算借款成本;有利于减轻借款者的利息负担。款成本;有利于减轻借款者的利息负担。第

39、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 2 2复利。复利是单利的对称。复利。复利是单利的对称。是指计算利息时,要按是指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例如一年),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一定期限(例如一年),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俗称息,逐期滚算,俗称“利滚利利滚利”。其计算公式为:其计算公式为: S=PS=P(1+R1+R)n n I=S-P I=S-P 其中:其中:S S代表本息合计;代表本息合计;n n代表期数;代表期数;I I、P P、R R与上与上式相同。式相同。 用复利计算利息,有利于提高资金的时间观念,有利于用复利计算利息,有利于提高资金的

40、时间观念,有利于发挥利息杠杆的调节作用和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利息杠杆的调节作用和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利率在借贷期内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而波动的利率。浮动利率又称可变利率,是指由借贷双方共同确定,可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息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各有其优缺点各有其优缺点。固定利率下,收益与成本是固定的,融资中的不确定性减弱,促进融资。但是,在期限较长、市场利率变化快的情况下,存在一定风险,借贷双方有必有一方受损。浮动利率下,它能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和资金供求的变动而适时地调整。

41、但是利率的波动随之也将使融资中不确定性提高。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 (四)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官方利率是指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而确定的各种利率,它在整个利率体系下处于主导地位。市场利率是指在借贷货币市场上随市场货币供求关系而自由变动的利率。由于影响资金供求状况的因素十分复杂,因而市场利率变动非常频繁、灵敏。当资金供给超过需求时,利率呈下跌趋势,反之,当资金需求超过供给时利率呈上升趋势。在现代经济中,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调节资金供求状况,进而调节市场利率水平。所以,一般情况下,官方利率比较稳定,市场利率起伏波动比较大。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利

42、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 (五)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是指客户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所取得的利息与存款本金的比率。存款利率的高低与存款期限有关。存款期限越长,存款利率越高,反之则相反。贷款利率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收取的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比率。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存款利率,它们之间的差额即为存贷利差。存贷利差是传统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它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经济效益。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三、决定与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关哪些因素决定和影响了利率的变化,经济学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其中,在西方经济学界有储蓄投资利率论、货币供求利率论、可贷资金利率论、ISLM利率论等相关利率决定理论。概括的说,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变动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因素:(一)社会平均利润率(二)借贷资金供求状况(三)物价水平(四)国家金融政策(五)借款期限和风险(六)国际利率水平此外,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还有银行成本、国际贸易、经营成本、法律规定、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利息与利率四、利率的经济功能利率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它对于国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运行都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利率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节功能(二)分配功能 (三)引导功能(四)信息传递、反馈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