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拿破仑军事成就原因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25.22KB
约3页
文档ID:574745260
拿破仑军事成就原因_第1页
1/3

1821 年 5 月 5 日,一场罕见的大西洋风暴袭击了圣赫勒拿岛,大树连根拔起,不少建筑也遭到了破坏18 时 10 分,一位叱诧风云的一代枭雄在远离祖国的孤岛上与世长辞这位曾经“打个喷嚏整个欧洲都会感冒”的统治者留给后人太多的惊叹,他就是——拿破仑 有人把拿破仑与希特勒相比, 虽然他们相隔了一个多世纪, 但他们发起的战争的失败轨迹又何其相似: 都曾一度横扫欧洲大部, 建立了在欧洲的霸权, 因海军力量不足而无力入侵英国,后调头东向侵略俄国、苏联惨败,最终分别在英俄等国、苏英等国组成的联盟的联合打击下一败涂地还有人拿他和华盛顿比较,虽然都曾有过盖世功业,但一个功过参半,一个却趋于完美当拿破仑称帝时美国已是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在位拿破仑称帝时,从教皇庇护七世手中夺过皇冠自己戴在头上;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却怒斥劝他称帝的部下, 从而开创了美国民主制的先河总之,作为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在拿破仑的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军事方面对拿破仑进行一些浅薄的探讨 从 1793 年的土伦战役崭露头角开始, 到 1815 年的滑铁卢会战为止, 拿破仑一生组织指挥了大小 50 多次战役常常以少击众,取得令人折服的胜利。

尽管拿破仑最终失败了,但他的威名却从未因此受到影响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老师的指导, 我认为拿破仑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军事成就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把握时机,取得战争主动权在欧洲,之前的战争多是按照惯例由公开备战到正式宣战的从宣战到真正交战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拿破仑每次都选好首先击破的主要对手,选准有利的战场,巧妙完成军队调动,实施突然出击 二、用兵不拘旧规之前欧洲传统的防御战略都是将军队沿国境线铺开,平分兵力拿破仑则不拘旧规,改用进攻战略:集中兵力,选择主要打击方向、主要战场以及主要打击对象,实施战略机动,适时发动战略进攻从而取得了在 1796—1797 年的意大利战场上围绕争夺曼图亚塞而进行的卡斯奇里恩战役、里沃利战役和阿尔科拉战役,1805 年的奥斯特利茨会战,以及 1809 年的瓦格拉姆会战的辉煌胜利 三、改变传统作战队形,多兵种协同作战欧洲其他封建国家在作战时主要是将部队正面平均配置,编成 2—3 个横队进行作战,每个横队通常分为 3—4 列,两个横队之间的距离通常是 50—200 步 用这种队形作战尽管在冷兵器时代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但到了火枪火炮的时代,其效用日益陈旧。

拿破仑彻底摈弃这种队形,而运用纵深队形,实行步兵、骑兵、炮兵的协同作战,并有效使用炮兵纵深战斗队形,就是步兵以纵队为基础展开,以步兵纵队与其他兵种密切协同作战步兵、骑兵、炮兵协同作战,就是对步、骑、炮兵在战斗中的职责和任务作出明确区分, 对三者的配置原则和协同办法作出具体规定, 从而使三个兵种在作战中密切配合, 相互支援 有效使用步兵, 就是充分认识炮兵这个新兵种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有效集中炮火压制敌人,并编组炮兵预备队 四、制定新的建军原则,加强军队建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欧洲各个君主国一直采取以雇佣军为主的雇佣制和招募制相结合的兵役体制军队的指挥权完全掌握在封建贵族手里,非贵族出身不能担任军官拿破仑则从战争需要出发,对军队的建设作了一系列改革 1.注重从英勇善战的士兵中选拔和培养指挥官拿破仑作出明确规定,挑选军官不是看阶级出身,而是看作战表现,优先晋升那些战功卓著的士兵和军官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部队的 战斗力与此同时,他还创办军官学校,大力培养新型军官 2.进一步改革军队的编制体制其中较大的措施是把军队区分为由多兵种组成的独立师或军在师的编制内增加支援步兵作战的炮兵部队,使师成为最早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组成的合成性兵团, 并基本上把编制人数固定下来。

后来又根据作战条件的变化进一步发展了炮兵,以提高部队的活力和支援步兵、骑兵的作战能力为了在单独的战区内进行独立作战,他还分别编组了独立军或军团,委派能独立负责的人去担任指挥官 3.废除体罚制度,实施依法治军的原则他把严格维护军纪和教育官兵遵纪守法放在治军工作的首位他废除了体罚制度,规定由军事法统依据法规治罪,禁止任何长官凭个人意志处罚士兵对部队的组织纪律规定得非常具体,要求严格,违纪必罚,但在施行惩戒方面掌握得比较灵活在军中建立了称为“同志审判会”的群众组织,鼓励该组织发动士兵群众共同维护军中的生活秩序和纠察犯罪行为 为了在社会上造成崇高军事荣誉的良好风气, 专门建立“荣誉军团” ,对那些有功人员给予特殊的荣誉 4.从实战需要,采取新的练兵方法拿破仑在进行抗击反法联盟战争的后期,常常要在很短时间内征集大量兵员扩充军队, 如果继续采取过去的操练制度和方法, 就达不到尽快让大量新兵投入战斗的目的拿破仑为此采用了一种以老带新、随营训练的方法,把刚刚征集来的新兵直接补充到部队,编成新兵营、连;给每个新兵营配备若干富有经验的军官,给每个新兵连派去一些军士和老兵 新兵被征召入伍后, 第一个月在连里受训, 第二个月就出发行军,第三个月即开始投入战斗。

拿破仑以这种训练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迅速提高新兵的素质问题 诚然,通过这些措施,拿破仑在它的一生当中取得了辉煌的军事成就,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由于他所建立的个人伟业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愿, 最终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 (1)积极的心态; (2)确定的目; (3)多走些路; (4)正确的思考; (5)自我控制; (6)集体心理; (7)应用信心; (8)令人愉快的个性; (9)个人的首创精神; (10)热情; (11)集中注意力; (12)协作精神; (13)总结经验教训; (14)创造性的见识; (15)预算时间和金钱; (16)保持身心健康; (17)应用普遍规律的力量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 因此任命他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共和国军司令, 派往东方以抑 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 2000 门大炮外,还带了 175 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 “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 ”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 1798 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拿破仑打掉斯芬克斯鼻子的事情也是在这里发生的1799 年回国时,400 艘的军舰只剩下 2 只小舰, 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 人员损失惨重, 面对这样的情形,幸运之神把头转向了拿破仑, 他从一张法国过期的报纸上得知了法国国内紧张的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感到时机成熟的拿破仑丢下了自己的军队,秘密回国,作为一名军事统帅,这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但作为一名有着敏锐洞察力的政治家, 拿破仑做出了一个最为正确的抉择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兰西共和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 年 8 月,拿破仑赶回巴黎1799 年 10 月,回到法兰西共和国的拿破仑被当作“英雄”来欢迎11月 9 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面对紧张的国内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 拿破仑进行了多项涉及政治、 教育、 司法、 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 ,其中很多条款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并最终制定, 法典基本上采纳了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

法典在 1804 年正式实施,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从法律上得以稳固, 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现行法律, 拿破仑在编写回忆录时曾说过:“我的伟大不在于我曾经的胜利,滑铁卢一战已使它随风而去,我的伟大在于我的法典,它将永远庇护法兰西的人民享受自由” 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 “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籍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 宝座上的法兰西共和国人的皇帝拿破仑 1802 年 8 月,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 年 5 月 18 日, 《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2 月 2 日,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还为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1805 年 8 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是在 9 月 24 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进,到 10 月 12 日法军已经占领了慕尼黑10 月 17 日法兰西共和国和奥地利帝国在乌尔姆激战后, 反法同盟投降。

之后法兰西共和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奥地利帝国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莱茵邦联” ,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次年秋天,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 10 月 14 日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 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国大部分地区 1807年 6 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 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 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 ,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自此,法兰西共和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