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 化学 书面作业设计样例工作表 单元名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节次 第 1 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答案、题源 、设计 学业质量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solo 质量水平 难度 f 根底性作业 〔必做题〕 〔 〕1.以下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知能〕 通过再现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强化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知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 认识记忆B1 U L1 容易〔0.8〕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分子的个数也一定不变 B.a L H2和 b L O2完全反响,生成〔a+b〕L H2O C.在化学反响前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参加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D.引燃密闭容器中的 a g P 和 b g O2,冷却后得到 P2O5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C〔知能〕 通过再现与实际例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与微观本质,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和微观本质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微观解释 理解掌握B2 M L2 中等 〔0.7〕 〔 〕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响,测得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 x的值为 A.50 B.40 C.10 D.70 D〔知能〕 通过分析表格数据,计算某物质反响后的质量,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升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理解掌握B2 M L2 中等 〔0.7〕 〔 〕4.如下图,四种物质在图中所占区域大小,表示密闭体系中该物质反响前后的质量大小,则其化学反响表达式可能是 A.a+b → c+d B.a+b+d → c C.c → a+b D.a+b → c D〔知能〕 通过分析饼状图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在正确找出反响物、生成物的前提下,正确写出化学反响的表达式,加强学生对化学反响中各物质的量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变化观念与守恒思想的核心素养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理解掌握B2 M L2 容易〔0.8〕 〔 〕5.硝酸铜[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 B.NO2 C.NH3 D.CuO B〔知能〕 通过运用质量守恒判定分解反响的产物,加强学生对质量守恒的宏观解释----元素守恒的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理解掌握B2 M L2 中等〔0.7〕 d d 8.m g 氯酸钾〔KClO3〕和 1.5 g 二氧化锰〔MnO2〕共热,当反响后的残渣为 n g 时,则生成氧气〔O2〕的质量为 g。
m+1.5-n (改编) 通过求算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得的氧气的质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量的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模仿应用B3 R L3 中等〔0.7〕 拓展性作业 〔选做〕 〔 〕 1.以下表达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Fe 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质量增加 C.5 g食盐溶解在 95 g水中,形成 100 g 食盐水溶液 D.12 g C在 32 g O2中充分燃烧,生成 44 g CO2 C〔知能〕 通过分析常见的变化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与应用 理解掌握B2 M L2 中等〔0.7〕 〔 〕2.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以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内各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C 〔知能〕 通过分析红磷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的量的变化关系图,稳固对质量守恒定律中量的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模仿应用B3 R L3 中等〔0.6〕 3.以下图为甲、乙两位同学用称量的方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请答复: 〔1〕甲同学所做实验有何现象? ①观察白磷: ; ②观察气球: ; ③观察天平: 。
(2)乙同学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试管使盐酸〔HCl〕与碳酸钠粉末〔Na2CO3〕接触,反响结束后发现天平的指针____ 〔选填“偏左〞“偏右〞或“不偏转〞〕,该反响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接下来,乙同学继续用丙装置完成实验,其他操作不变,装置气密性良好,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 〔3〕结合本实验,你认为对于有 〔填物质状态〕生成的反响,在验证该反响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并且还需防止受浮力的影响 (1)①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先膨胀后缩小;③先向右偏,最终平衡;〔2〕偏右;符合;气球受到浮力作用;〔3〕气体;〔知能〕 通过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现象作为证据,判断并分析变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的可能假设及异常情况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和证据意识,提升其变化观念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现象描述 理解掌握B2 M L2 中等〔0.7〕 质量守恒定律:异常原因分析,总结分析 分析评价B4 E L4 中等〔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