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 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居住区文化中心及坝光综合体育中心概念设计任务书 第一部分 文化中心 一、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居住区级文化中心 1.2 项目区位 根据 2013 年 12 月 19 日深圳市政府公报正式公布实施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 年)》,深圳国际生物谷以坝光为核心启动区,地域范围覆盖东部沿海大鹏、盐田及坪山地区坝光片区位于大鹏半岛东北部,西南临排牙山,东北与惠州大亚湾相接背山面海,相对独立,距葵涌约 7 公里、距大鹏约 8 公里 1.3 地块条件 坝光 坝光文化中心位于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 DK-13 地块,占地面积22329 平方米;西邻规划道路海心路,东、南、北侧均被坝光中心广场包围;建筑均位于坝光中心广场内,北临坝光湾,堪称坝光之眼,地理位置优越详见附图 用地规划条件:容积率不大于 1.20,建筑限高 15 米,绿地率不低于 30% 1.4 建筑规模及总体布局 坝光文化中心规划建筑面积不大于 42425 平方米,其中计容面积不大于26800 平方米;总平面布局时,应根据城市规划、消防规划的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物位置、合理布置消防应急设备设施和绿化。
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设计依据 1、《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4、《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 年)》 5、《坝光片区海绵城区规划及实施方案》 坝光居住区文化中心 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7、《深圳市坝光片区启动区概念性城市设计研究报告》 2.2 设计理念 1、前瞻性:方案设计应具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和意识,运用最前沿的设计手法,打造极具艺术感染力的现代建筑 2、创新性:方案设计应运用先进的建造技术和创新的设计手法,打造坝光片区标志性建筑 3、生态性:方案设计应运用绿色、低碳、生态的理念,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 4、合理性:设计应充分考虑建设成本,权衡建筑的新颖性、安全性与经济性 2.3 绿色建筑 方案设计过程中应优先使用绿色建材产品,环保管理目标达到国家 《绿色建筑评价规范》二星标准 2.4 海绵城市建设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以及 《坝光片区海绵城区规划及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2.5 BIM 应用 设计过程应引入 BIM 技术,并向建设方交付规划概念 BIM 模型和方案 BIM模型、施工图 BIM 模型其中,方案 BIM 模型要满足方案设计深度,能反映项目的地理位置、朝向、基本的场地信息、造型、立面效果、灯光材质等信息,可用于项目规划展示、一般性功能分析 2.6 人防设计 设计应考虑人防,设计标准按照深圳市人防管理办法执行 三、规划设计要求 3.1 项目总体要求 建筑形体新颖,与滨海公共空间完美结合,保持单体建筑与整体的协调性,建设生态、绿色的公共建筑 3.2 项目设计目标 1、容积率小于等于 1.2,建筑高度不超过 15 米 2、建设坝光片区标志性建筑 3、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呼应,简约大方,按照滨海建筑的形象应精心打造,并保持建筑单体之间的整体协调和配合,形成形象生动的滨海建筑景观界面 4、突出人文特色,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求 3.3 功能需求 根据《大鹏新区保护与发展综合规划(2013-2020)》:2020 年,规划常住人口规模 19 万人,管理服务人口 49 万人,旅游容量 800 万人次/年;2030 年,规划常住人口规模23万人,管理服务人口64万人,旅游容量1200万人次/年。
初步拟定文化中心包括文化馆、影剧院和科技馆3 部分 1、文化馆 文化馆计容建筑面积暂定 6000m2 根据 《文化馆建设标准》 (建标 136-2010) 及文化馆群众活动的特性与需求,文化馆房屋建筑包括:群众活动用房、业务用房、管理用房和辅助用房 群众活动用房包括:演艺活动、交流展示、培训、图书阅览、游艺娱乐等用房 业务用房包括:文艺创作、研究整理、学术交流、其他专业工作用房 管理用房包括:行政管理、会议接待等用房 辅助用房包括:储存库房、建筑设备、后勤服务等用房 2、影剧院 影剧院计容建筑面积 15800m2 根据《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建标 JGJ57-2000)要求,剧院设置 1000 个坐位;主要建筑组成包括:前厅和休息厅、观众厅、舞台、后台 根据《电影院设计规范》(JGJ58-2008)要求,电影院总座位数为 500 个,观众厅5个,可根据需要设置大、中、小及VIP厅,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求主要建筑组成包括: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其他用房等 公共区域包括: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衣物存放处、厕所等组成 放映机房包括:放映、还音、倒片、配电等设备或设施,机房内宜设维修、休息处及专用厕所。
其他用房包括:多种营业用房、贵宾接待室、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 3、科技馆 科技馆计容建筑面积 5000 ㎡ 依据《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 (建标 101-2007)建筑房屋主要由展览教育用房、公众服务用房、业务研究用房、管理保障用房等组成 展览教育用房主要包括:常设展厅、短期展厅、报告厅、影像厅、科普活动室等 公众服务用房主要包括:门厅、大厅、休息厅、票房、问讯处、商品部、餐饮部、卫生间、医务室等 业务研究用房包括:设计研究室、展品制作维修车间、图书资料室、技术档案室、声像制作室、展(藏)品和材料库等 管理保障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值班室、警卫室、食堂及水、电、暖、空调、通讯设备用房等 具体面积划分详见附表 四、设计成果及要求 投标单位应提交一套设计方案,图纸的表达方式不限,投标人可根据自身要求增加能反映设计意图和效果的相关成果或图纸;提交的设计成果为A3 设计文本一式 3 套,内容为设计方案报告,彩色打印装订成册(允许简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概念说明(对总平面布置、建筑设计构思、结构选型、园林景观进行说明) 2、总平面图 3、建筑单体各层平面图(若有地下室则含地下室平面图)。
4、建筑单体沿海心路一侧及沿海一侧立面图(需注明外墙材料及颜色) 5、室内透视图 6、必要分析图(功能布局、公共空间、交通流线分析等) 附表 文化中心用房项目设置一览表 (包括但不限于) 序号 用房名称 数量 使用面积 (m2) 计容建筑面积(m2) 说明 共计 — — 26800 总建筑面积不超过42425㎡ 1 文化馆 — — 6000 1.1 群众活动用房 — — 演艺活动、交流展示、培训、图书阅览、游艺娱乐等用房 1.2 业务用房 — — 文艺创作、研究整理、学术交流、其他专业工作用房 1.3 管理用房 — — 行政管理、会议接待等用房 1.4 辅助用房 — — 储存库房、建筑设备、后勤服务等用房 2 影剧院 — — 15800 2.1 剧院 — — 总座位 1000 个 2.11 前厅和休息厅 — — 2.12 观众厅 — — 2.13 舞台 — — 2.14 后台 — — 2.2 电影院 — — 2.21 观众厅 5 — 分为大、中、小放映厅,总座位 500 个2.22 公共区域 — — 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衣物存放处、厕所等组成 2.23 放映机房 — — 放映、还音、倒片、配电等设备或设施,机房内宜设维修、休息处及专用厕所 2.24 其他用房 — — 多种营业用房、贵宾接待室、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 3 科技馆 — — 5000 3.1 展览教育用房 — — 常设展厅、短期展厅、报告厅、影像厅、科普活动室等 3.2 公众服务用房 — — 门厅、大厅、休息厅、票房、问讯处、商品部、餐饮部、卫生间、医务室等 3.3 业务研究用房 — — 设计研究室、展品制作维修车间、图书资料室、技术档案室、声像制作室、展(藏)品和材料库等 3.4 管理保障用房 — — 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值班室、警卫室、食堂及水、电、暖、空调、通讯设备用房等 注:以上条目为主要涵盖内容,设计阶段可根据功能需要适当调整。
第二部分 体育中心 一、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综合体育中心 1.2 项目区位 根据 2013 年 12 月 19 日深圳市政府公报正式公布实施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 年)》,深圳国际生物谷以坝光为核心启动区,地域范围覆盖东部沿海大鹏、盐田及坪山地区坝光片区位于大鹏半岛东北部,西南临排牙山,东北与惠州大亚湾相接背山面海,相对独立,距葵涌约 7 公里、距大鹏约 8 公里 1.3 地块条件 坝光体育中心位于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 DK-5 地块,占地面积13712 平方米;西邻规划道路海心路,东、南、北侧均被坝光中心广场包围;建筑均位于坝光中心广场内,北临坝光湾,堪称坝光之眼,地理位置优越详见下页附图 用地规划条件:容积率不大于 1.20,建筑限高 15 米,绿地率不低于 30% 1.4 建筑规模及总体布局 坝光 坝光体育中心规划建筑面积不大于 26052 平方米,其中计容面积不大于16500 平方米总平面布局时,应根据城市规划、消防规划的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物位置、合理布置消防应急设备设施和绿化。
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设计依据 1、《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3、《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4、《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 年)》 5、《坝光片区海绵城区规划及实施方案》 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7、《深圳市坝光片区启动区概念性城市设计研究报告》 2.2 设计理念 1、前瞻性:方案设计应具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和意识,运用最前沿的设计手法,打造极具艺术感染力的现代建筑 坝光综合体育中心 2、创新性:方案设计应运用先进的建造技术和创新的设计手法,打造坝光片区标志性建筑 3、生态性:方案设计应运用绿色、低碳、生态的理念,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 4、合理性:设计应充分考虑建设成本,权衡建筑的新颖性、安全性与经济性 2.3 绿色建筑 方案设计过程中应优先使用绿色建材产品,环保管理目标达到国家 《绿色建筑评价规范》二星标准 2.4 海绵城市建设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以及 《坝光片区海绵城区规划及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2.5 BIM 应用 设计过程应引入 BIM 技术,并向建设方交付规划概念 BIM 模型和方案 BIM模型、施工图 BIM 模型其中,方案 BIM 模型要满足方案设计深度,能反映项目的地理位置、朝向、基本的场地信息、造型、立面效果、灯光材质等信息,可用于项目规划展示、一般性功能分析 2.6 人防设计 设计应考虑人防,设计标准按照深圳市人防管理办法执行 三、规划设计要求 3.1 项目总体要求 建筑形体新颖,与滨海公共空间完美结合,保持单体建筑与整体的协调性,建设生态、绿色的公共建筑 3.2 项目设计目标 1、容积率小于等于 1.2,建筑高度不超过 15 米 2、建设坝光片区标志性建筑 3、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呼应,简约大方,按照滨海建筑的形象应精心打造,保持建筑单体之间的整体协调和配合,形成形象生动的滨海建筑景观界面 4、突出人文特色,满足人们体育生活需求 3.3 功能需求 根据《大鹏新区保护与发展综合规划(2013-2020)》,2020 年,规划常住人口规模 19 万人,管理服务人口 49 万人,旅游容量 800 万人次/年;2030 年,规划常住人口规模23万人,管理服务人口64万人,旅游容量1200万人次/年。
初步拟定综合体育中心包括以下内容: 1、多功能体育馆 多功能体育馆计容建筑面积暂定 8000 ㎡,功能满足单项市级赛事要求 根据《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建标〔2009〕号)要求,主要包含运动场地、看台、辅助用房等 运动场地包括: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涉及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跆拳道、摔跤、攀岩等运动项目 看台包括:观众席(含无障碍坐席)、运动员席、主席台和包厢等,总座位数 2000 个 辅助用房包括:观众用房、运动员用房、场馆运营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和安保用房等 2、网球馆 根据国际网联的最新规定,网球馆的高度不低于12.5 米,计容面积暂定3000 ㎡,设置 2-3 个网球场和相应的更衣室、卫生间等配套设施 3、游泳馆 游泳馆计容建筑面积暂定 5500 ㎡ 根据《游泳馆建设标准》(建标 —2009)要求,游泳馆由运动场地、辅助用房和设施等组成 运动场地包括:游泳池,具备跳水池和儿童戏水池功能 辅助用房包括:观众用房、运动员用房、场馆运营用房和技术设备用房和安保用房等观众用房又包括观众区、贵宾区和其他(赞助商区);运动员用房又包括运动员及随队官员休息室、医务急救室和检录处等 体育馆应满足体育竞赛要求,对观看比赛时的视线设计、声学设计、体育照明设计均应满足相关规范及标准要求,其场地、功能用房应满足全民健身需要和场馆多功能运营需要,同时由于其单座容积较大,属于高能耗的建筑类型,建设中应充分论证,选择合理的空间形式、设备选型,选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维护及运行成本。
具体功能划分详见附表 四、设计成果及要求 投标单位应提交一套设计方案,图纸的表达方式不限,投标人可根据自身要求增加能反映设计意图和效果的相关成果或图纸;投标人应提交A3 设计文本一式 3 套,内容为设计方案报告,彩色打印装订成册(允许简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概念说明(对总平面布置、建筑设计构思、结构选型、园林景观进行说明) 2、总平面图 3、建筑单体各层平面图(若有地下室则含地下室平面图) 4、建筑单体沿海心路一侧及沿海一侧立面图(需注明外墙材料及颜色) 5、室内透视图 6、必要分析图(功能布局、公共空间、交通流线分析等) 附表 体育中心用房项目设置一览表 (包括但不限于) 序号 用房名称 数量 使用面积(m2) 计容建筑面积 (m2) 说明 共计 — — 16500 总建筑面积不大于26052㎡ 1 多功能体育馆 — — 8000 1.1 运动场地 — — 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涉及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跆拳道、摔跤、攀岩等运动项目 1.2 看台 — — 观众席含无障碍坐席、运动员席、主席台和包厢等,总座位数 2000 个 1.3 辅助用房 — — 观众用房、运动员用房、场馆运营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和安保用房等 2 网球馆 — — 3000 2.1 网球场 2 — 单个网球场 36.6*18.3m 2.2 辅助用房 — — 更衣室、卫生间等 3 游泳馆 — — 5500 3.1 运动场地 — — 游泳池,具备跳水池和儿童戏水池功能 3.2 辅助用房 — — 观众用房、运动员用房、场馆运营用房和技术设备用房和安保用房等 注:以上均为用房最低标准;配套设施在设计阶段根据使用功能需要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