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2946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74593706 上传时间:2024-08-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2946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2946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2946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2946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294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2946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圣,其诗被公认为诗史,梁启超也说杜甫可算半写实(饮冰室合集)。杜甫读书破万卷,诗家各派无所不学,叶嘉莹在诗薮中亦说杜诗地负海涵,包罗万江。上面这些评论都不同程度地从正面或侧面强调了杜诗的浪漫主义。这样看来,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一样,同样是杜诗善于飞翔的翅膀,而且二者有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杜甫作为集大成的诗人,二者也是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且极富特色,从而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 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它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充分表现作家诗人对生活的理想,对世外桃园、精神的故乡、的向往与追求。杜诗中

2、的理想主义在其现实浪漫主义特色中极为突出。诗人的理想主义是同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憎恨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在抒发个人的悲凉凄苦和不幸际遇时;在悲悯描写劳动人民的灾难时;在鞭挞反动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以及憎恶战乱带给人民灾祸时,流露出了诗人的极强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建立在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上,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杜甫下悲小已,上念国家,他的最小理想志向就是并致君尧舜上,再并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文)。他的理想就是交结政治的,就是入世的,富有政治意义。这种理想就是在揭发当时统治者黑暗罪恶的情况下整体表现出的,抒发了诗人无以天

3、下的政治报负。杜诗中流露出对尧舜社会的很大向往,存有对完整民主自由共产主义的一种天主。杜甫如此期望存有圣君贤臣去环境治理国家,存有比较冬至的政治,更期望暂停战争,使人民都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二、杜诗中塑造了大量的理想化的人和物的形象,它是诗人现实浪漫主义情怀的一种寄托 这些理想化的人和物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刻画出的,就是典型的理想化了的人格整体表现;就是现实人物又不是现实人物,具备很强的现实唯美特色。浪漫主义创作典型的形象或主观精神的化身做为作家诗人理想的载体,它所描绘的人或物,往往闪耀着理想的光彩,被作家在现实的基础上美化,典型化,神异荒诞化,这些形象往往就是变异的。 杜诗寄托

4、的理想人物往往表现在他的一些怀古、吟咏今昔人物及其故事上。杜诗咏人怀古多为咏史而兼吊古伤今,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倾注到人物的刻画上。这些人们形象不能单纯地看作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它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主观改造的反映,诗人的理想愿望就寄寓其中。如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三、大量运用了想象,不合逻辑、匹敌、寓意、铺陈、奇特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增强了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激越的基调,大胆的夸张迷人和宏伟的气势、磅礴、激情、昂扬的节奏、瑰丽的语言取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化的生活和作家的

5、主观感情,它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很少受客观生活逻辑的制约。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神灵妖魔,现实梦幻,经过作家诗人自由大胆的想象,使作品形成独特而奇异的形象体系。杜甫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为表达其主观幻化的理想,不用浪漫手法,无以达其意,不用浪漫手法,无以涵盖汪洋的内容题材。翁方纲说杜五律有太白一种既盛诸公在,说七律雄辩万古(石洲诗话)。清人郑日奎在一首读少陵集中说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李汝伦先生在杜诗论稿中还对杜诗大胆的艺术夸张作了论述。等等,说的都是杜诗所采用的独特奇异的表现手法。 杜诗奇特的表现手法在不合逻辑和铺陈,壮美和 雄浑上都有很好的显现。杜诗在夸饰与铺排

6、中,又显示壮美的风格特色,加上杜诗忧国忧民之深,就使得这种豪壮带有极强的沉郁色彩,一转而为悲壮了。 四、直抒胸意寓主观于客观的整体表现,也就是杜诗现实浪漫主义的关键特征 杜诗中的直抒胸臆往往是忧国忧民的激情迸发,欢快或愤激之情,悯民之苦,拯苍生之慨,汪洋倾泻,自由喷涌。如杜甫生平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 涕泪满衣裳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奔涌的大喜欲狂。春望是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亡国破,景哀人更悲也。我们知道杜诗中动用了好多安得句,这此诗作亦是结尾直抒胸臆之作。 杜诗抒写主观,以一种热描述的方式抒写吐血的激情。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

7、观的具体内容描绘之中,而不明白讲出,还给读者体会。堪称不着一字泪而泪。杜诗这种不着一字情而情的特色别具一格,它拎一定的现实主义特色,可以说道就是对浪漫主义特色的有益补足。杜诗中随处可见如此热描述的抒情方式,尤其在叙事诗当中整体表现得尤为注重,就是杜诗叙事诗的最小特点。诗中归纳典型的生活形象,就是诗人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著成和主观抒情,水乳交融地整体表现出的,达至情感的艺术升华。例如题壁五百字、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都就是显著的例子。 五、杜诗中对统治阶级的讽刺,反抗与非战诗作亦很有现实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一生存有崇高的理想和悲天怜人的灵秀心态,加之他尚武任侠,狂放不羁,嫉恶怀刚肠等性格,更使他的猜

8、测抵抗精神更入了一步,而发展至了非战思想。高尔基说道抨击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结合的作家就是自己阶级的判逆者,自己阶级的浪子。我正可以筹钱过来说道杜甫,说道他就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浪子。自然杜甫就是这样一个人,使他的嘲讽猜测抵抗之作别具特色。他的猜测抵抗嘲讽愤恨的情绪往往整体表现在对统治阶级奢华浮华的生活并作不合逻辑铺陈的著成中同时实现的。同样,杜诗对个人遭遇的著成,对人民苦痛生活的充分反映,也散发出了抵抗的精神情绪。这些抵抗情绪就是诗人理想的整体表现。 杜甫受到温柔效厚诗教的影响,有劝谏忠君的思想。其实不全是这样,诗人还是位大胆厉害的讽刺能手,他的诗攻击讽刺的范围很广,不但有大官、显宦、贵

9、戚以及形形色色的人,还有皇帝,包括诗人生活时代的三个皇帝。讽刺是诗人抒发憎恨不满心绪的手段之一。杜诗的讽刺有隐喻,象征、旁敲侧击,反话正说,似扬而实贬的特点。诗人的讽刺,表现了诗人爱憎感情的崇高,憎恨的激切,讽刺打击的无情,是对忧国忧民胸怀的反映。同时这种讽刺是对诗人忠君思想(儒家的平和,忍耐等)的突破。 六、杜诗中的山水田园诗亦存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杜诗的山水诗往往表现出一种壮美,磅礴的气势。西方浪漫主义诗画也都带有这一特色。大山水诗须有大气概,方能俯仰八荒,吐纳千古,杜诗兼而有之。杜诗发同谷县十二首刻画较为精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剑外忽传收蓟北,初

10、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收河南河北)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关注,从收复失地的欣喜中,一腔深情尽呈。 杜诗的田园诗则整体表现出来一种清爽迷人恬静朴素的特色。浪漫主义主张朴素清爽简洁的生活情趣,主张重回自然界,同小自然相融相谐,这就是对人世喧啸的一种不满躲避,一种抗争和返朴归真。杜甫也以此去排遣对世俗人生的一种愤恨和抗争。 杜诗中,往往现实中有浪漫因素,在浪漫中有现实因素,它们在内容题材和创作手法上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有时浪漫因素较为突出,有时现实因素又较为明显,二者往往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纵观杜甫的这类诗作,

11、我们的不能不说现实浪漫主义诗作是诗人杜甫的一个闪光点,同时也是杜诗风格的有益补充。 拓展资料: 杜甫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

12、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

13、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兼容并蓄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

14、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炼字押韵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

15、”,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内容深刻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