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ppt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4588909 上传时间:2024-08-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97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ppt(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目 录学习目标2.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2经济法的概念应知应会的知识课堂实训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经济法的地位,更好地发挥经济法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2.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1.1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2.1.2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2.1.3市场主体内部的经济关系2.1.4社会经济保障关系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一词的产生1755年,法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一书中首先使用“经济法”这个词语。美国于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法托拉斯法案是第一部资本主义经济法。作为

2、一个科学的概念和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最初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规范市场行为、市场主体内部活动以及社会经济保障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2经济法的概念一、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从自由竞争到自由竞争之扼杀: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 18世纪到19世纪末的西方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刚从封建专制和教权中摆脱出来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以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经济学理论,适时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要求,而广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接受。“亚当斯密代表着一个还在同封建社会的残余进行

3、斗争、力图清洗经济关系上的封建残污、扩大生产力、使工商业具有新的规模的资产阶级,他的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在经济学的领域中抓住了牛顿在物质世界中所观察到的东西即自行调节的自然秩序,应当说,其“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与当时生产力还不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相适应的,其最大限度的释放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极大的推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繁荣。市场万能也一度成为坚不可摧的神话,被各国奉为神冥。然而,这只“看不见的手”并非总是神奇美妙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本不断集中并最终走向了垄断。垄断组织的竞相出现扼杀了自由竞争,这个自由竞争的孪生兄弟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使自由放任经济倡导者们所梦想的最大多数人

4、获得最大幸福的天堂,被绝大多数人日益贫困化的现实所代替。市场失灵使自由放任主义陷入了理论困境。2.2经济法的概念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存在市场障碍,即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它主要是指竞争第一,存在市场障碍,即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它主要是指竞争秩序问题。秩序问题。 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地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限制竞争,二是不正当竞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地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限制竞争,二是不正当竞争。争。限制竞争导致竞争不足,不正当竞争是竞争过当,两者都是竞争无序限制竞争导致竞争不足,不正当竞争是竞争过当,两者都是竞争无序的表现。的表现。 第二,市场

5、机制具有唯利性(近利性),因而它是一种非理性的调节。第二,市场机制具有唯利性(近利性),因而它是一种非理性的调节。 第三,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第三,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 在市场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上述市场缺陷不显露。在市场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上述市场缺陷不显露。 2.2经济法的概念市场机制的唯利性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和严重后果,有许多领域无市场机制的唯利性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和严重后果,有许多领域无法指望它进行调节,需要国家的投资和协调。法指望它进行调节,需要国家的投资和协调。产业革命引起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垄断企业形成以后,市场的第三产业革命引起生产高度社会

6、化和垄断企业形成以后,市场的第三个缺陷即市场调节的被动性和滞后性的后果也十分严重了。大个缺陷即市场调节的被动性和滞后性的后果也十分严重了。大企业的亏损和破产又直接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其他企业企业的亏损和破产又直接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其他企业和经济部门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和经济部门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2.2经济法的概念(二)、从乐观主义国家职能说到怀疑主义国家职能说:政府失灵需要法律规制化。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其传世杰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此中,凯恩斯对传统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提出要建立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的医

7、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解决就业问题的理论体系,从而给西方经济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当时各国或急于保证战争胜利或困于经济危机或急于加速战后经济恢复,凯氏理论无疑雪中送炭,为各国开出了一剂良药。故在其诞生后不久就一举取代了自由放任主义而占据了经济学界的主流工位,并迅速转化为各国的经济政策,大量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但却忽视了国家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欲望,其亦存在天然缺陷。“当社会寄希望于政府时,它实质上放弃或削弱了对政府谋私行为的监督。”对政府的过于信任,使凯恩斯理论滑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也为其失败埋下了隐患。2.2经济法的概念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政府干预的恶性膨胀,给西方经济造成了严重后果。20世纪70年代

8、的经济滞胀和随后的经济危机,使凯恩斯学术神话走向了幻灭。国家干预论失宠,新经济自由主义卷土重来。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经济自由主义并非是亚当斯密理论的重新回归,而是在吸纳亚当斯密理论及凯恩斯理论合理因素基础上一种扬弃,其推翻了政府道德人的假定,主张对国家干预职能应保持有足够的警觉。 新经济自由主义突破了用市场的缺陷性来求证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种两者必居其一的思维模式,将自由放任主义与政府干预主义有机地科学地结为一体。受此思潮的影响,各国经济立法逐渐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功能,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国家干预,且其具体手段也日益市场化和多元化。至此,经济法在经历了浅表层次的初级经济法(战争经济法)、消极被动的危机应付经济法之后,最终完成了向自觉主动维护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法的转型,人们对经济法的认识渐趋其本质。应知应会的知识1.经济法的含义。2.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课堂实训查阅本书相关的知识,分析判断引入案例中县政府与果农之间的关系是否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县政府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应否承担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