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下,小学教师应当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增强学生能力的同时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引言 所谓小学艺术基础素养,其实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艺术时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品格开展以基本素养为指导的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艺术基础,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艺术技能,增强学生的审美和评价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用艺术语言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基本的小学美术知识时,还应注重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引入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艺术素养 一、小学美术课堂现状 学校对于美术课堂关注程度低,并且还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学科知识掌握足够就可以,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要求而美术教师对于美术课堂也是一种能过且过的教学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进步另外,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进行识图教学,极大地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于课堂有一种麻木接受的感觉,学习什么学科、什么知识都是无所谓的,严重阻碍了学生实际美术核心素养的构建。
另外,很多时候,由于美术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很难在美术课上获取到艺术创作的灵感但是美术教师又要求学生在下课之前交上美术作品,进行记录和考核迫于这种压力,很多学生会抄袭、剽窃其他同学的劳动成果这种窃取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是十分不正确的,美术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对每个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公正的评价,对于做出抄袭行为的学生应该及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从根本上减少抄袭行为的发生,鼓励学生进行原创,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二、美术核心素养阐述 从美术课程进入小学生教学科目后,几十年内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动态调整的过程,这种动态性的调整反映出了时代的烙印和要求,每一次的探索与完善都体现着广大教育人士的辛勤与努力依据上一阶段的教学反馈,反思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不足,在下一阶段针对性地加以调整和完善,确保教育内容和形式符合时代发展与育人的需求,可以说时代特色决定了教育内容,而教育内容反过来也能促进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教育主题是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这也是当今美术教育的侧重点,要将学生放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通过形式和内容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使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过程中,获取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美术教学要在生本课堂中积极展开 首先,美术教师要全面了解美术生本课堂的实际应用范围,将核心素养更好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具备美术知识,也能够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小学生能够具有感知学习能力,从而确保生本课堂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小学美术教师要认识到提高生本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有效理解美术作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感受美术课堂带来的力量此外,教师要将美术知识与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能够自主鉴赏美术作品最后,教师要在生本课堂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中的各种基本元素(如色彩、线条等元素)进行整合,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将生本教学理念发挥到极致 (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例如,在与花草有关的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许多与花卉有关的画作,让学生观察作品,从作品的材质和版式上了解作品的特点,并确定作品的类型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图像识别能力,教师就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漫步,感受花草之美,给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受大自然景色的美好同时,教师要给学生独立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区分不同的颜色和图像,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废品和老旧物品制作自己喜欢的花草。
在制作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素材,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制作方法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展示作品,并允许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图像识别能力和审美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艺术基本素质,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审美体验 (三)重视学生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常规化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形式,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展开教学在教学创设时,要做到换位思考,结合学生的心理现状,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将德育、劳育、体育、智育与美育充分结合起来开展教学,让美术课堂更饱满,美术教学话题立意更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到以一颗谦卑的平等心对待学生,让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与教师交流,增进教学的互动性与交流性,从而促进学生美术思维的拓展,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灵感 很多教师的课堂之所以会缺少活跃性,其根本原因是很多美术教师还在沿用老旧的教学模式进行美术课程的讲解在以往的美术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只会带领学生浏览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却没有对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小学生的艺术欣赏眼光处于不断提升的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审美理念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准备电子课件,为学生设置适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
比如教师要求学生以“雪”为主题进行创作的时候就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下载一些关于“雪”的作品视频或者是图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帮助学生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找到自己的灵感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蜡笔这种绘画工具由于蜡笔本身具有的笔触特性,可以生动地展现出雪花的层次感,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指导的时候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同绘画工具的灵活运用相结合,帮助学生完成画作很多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只注重为学生讲述基础的美术知识,但是却忽略了美术创作的灵魂—创意教师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去进行学生创作灵感的激发教师的教学手段绝不可以仅拘泥于其中一种,一定要多角度地对自己的教学手法进行革新 (五)注重对学生学习表现的鼓励 在实际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客观评价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带来巨大的帮助例如,在教授《染色游戏》这节内容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宣纸的浸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对他们的这种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让他们去探讨,并进行积极尝试,使其在实践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新知识。
当上完一节课之后,要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结束语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与相关标准,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将提高核心素养作为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为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世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51):46. [2]周小迪.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3]彭婷珏.浅谈核心素养下中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3). [4]吕轶敏.培养审美情趣,感受艺术魅力: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新课程(上),2012(8):133. [5]李承辉.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