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创意设计色彩专业知识》考研复习笔记与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创意设计色彩专业知识》考研复习笔记与讲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1 年创意设计色彩专业知识考研复习笔记与讲义 模块一 核心讲义 第 1 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1.1 本章要点 1了解色彩的物理性质,色立体以及色彩体系的应用。 2掌握色彩的属性以及色彩混合,重点掌握色彩的属性。 3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规律,能够在实际设计中进行很好的色彩搭配。通过色彩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1.2 核心讲义 一、色彩的物理性质 色彩的物理性质是人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的自然属性,它的理论形成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可以更加深刻地研究光与色给我们带来的多彩世界。 (一)光与色. 1光与色的关系 (1) 色彩是一种视觉体验, 人们能感知到色彩
2、, 主要取决于光。 光是产生色的原因,色是光被感觉的结果。 (2)当光刺激眼球内侧的视网膜时,视神经会将这种刺激传至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色的感觉。 2光的可见性 (1)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 (2)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最短的如宇宙射线,最长的如交流电。 (3)在电磁辐射中,只有波长为 380780nm 的电磁辐射能够被人的视觉接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可见光示意图 3色彩各异的原因 (1)波长 波长可用来区别色彩特征,波长的差异(长短)产生色相差别,并决定光量的种类。对于波长为 780nm 的光线,人的感觉是红色;对于波长为 380nm
3、的光线,感觉是紫色;适中的是波长为 580nm 的“黄色光”。 (2)振幅 光的物理性质可由振幅来描述,振幅的大小(强弱)产生色彩明暗的差别,如图 1-2所示。 图 1-2 光的波长与振幅示意图 (二)物与色 1物体色的产生 物体本身并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这些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称为物体色,如衣服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等。 2光的反射与吸收 物体和颜料色的产生,是由于光源发出的光,碰到不透明的物体或颜料,一部分被吸收,剩下的部分反射到眼睛中,即人们看到的色彩,如图 1-3 所示。 图 1-3 光的反射与吸收 二、色彩的属性 色彩具有多种属性,它是进行研究的基
4、本理论依据,通过属性的了解与研究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色彩的多变性,有效地服务于画面。 (一)无彩色与有彩色 色彩大致可划分为无彩色与有彩色两大类。 1无彩色 (1)定义 无彩色系是指黑色、 白色及黑白色相间隔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 如图 1-4(a)所示。 (2)特点 从物理学角度看,无彩色系列的颜色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中,不能称为色彩。 无彩色系列的颜色不具备色相与纯度的性质,它们的色相和纯度在理论上为零,而只在明度上有变化。 图 1-4 无彩色与基本色相 2有彩色 有彩色系是指包括在可见光谱的全部色彩。有彩色是无数的,它以红、橙、黄、绿、蓝、紫为基本色,如图 1-4(b)所示。基本色之间
5、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与黑、白、灰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会产生出成千上万种有彩色。 (二)色彩的三属性 1明度 (1)定义 明度是指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色的亮度、深浅度,它主要由光波的振幅所定。 (2)明度系列 若把无彩色的黑、白作为两个极端,在中间根据明度的顺序,等间隔地排列若干个灰色, 就成为有关明度阶段的系列,即明度系列。 (3)明度的高低 靠近白端为高明度色; 靠近黑端为低明度色; 中间部分为中明度色。 2色相 (1)色相的定义 色相是指色彩不同的面貌,它是区分色彩种类的名称,光谱色中的红、橙、黄、绿、蓝、紫为基本色相。 (2)色相环的构成 色彩学家把红、橙、黄、绿、蓝、紫等色相以环状形
6、式排列,如果再加上光谱中没有的红紫色,就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循环,从而构成色相环(亦称色轮),如图 1-5 所示。 图 1-5 24 色相环 3纯度 (1)定义 纯度是指波长的单纯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鲜艳度,亦称彩度或饱和度,如图 1-6 所示。 图 1-6 色彩的纯度 (2)纯度与色相的关系 凡有纯度的色必有相应的色相感,有纯度感的色都称为有彩色,无彩色没有色相,故纯度为零。 (3)影响纯度的因素 波长的单纯程度影响纯度 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辐射的敏感度,也影响着色彩的纯度 视觉对红色光波的感觉最敏锐,因此纯度显得特别高,对绿色光波的感觉相对迟钝,所以绿色相的纯度就低。 (4)纯度与明度的关系
7、 一个颜色的纯度高并不等于明度就高,即色相的纯度与明度并不成正比。 三、色立体 (一)概述 1定义 色彩按照三属性的关系,有秩序、有系统地排列与组合,就可形成具有三维立体的色彩体系,简称色立体。 2作用 色立体可使我们更清楚、更标准地理解色彩,更确切地把握色彩的分类和组织,也是研究色彩调和的基础。 (二)色立体的结构 1色立体的基本结构 色立体的基本结构(如图 1-7 所示)是以无彩色为中心轴,顶端为白,底端为黑,之间分布不同明度渐次变化的灰色。 2影响色立体纯度的因素 色相环呈水平状包围着中轴,呈圆形;各色与无彩色轴连接,表示纯度。靠近无彩色轴处纯度低,离无彩色轴越远纯度越高。 图 1-7
8、色立体基本结构 (三)蒙塞尔色立体 蒙塞尔色彩体系是由美国的色彩学家、教育家和美术家蒙塞尔在 1905 年创立的。1929 年和 1943 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光学会修订并出版了蒙塞尔图册,制定了蒙塞尔体系。蒙塞尔色立体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颜色分类和标定的主要办法。 1蒙塞尔立体的色相 (1)蒙塞尔色立体色相的范围 蒙塞尔色立体的色相环(如图 1-8 所示)是以红(R)、黄(Y)、绿(G)、蓝(B)、紫(P)5 色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中间色黄红(YR)、黄绿(YG)、蓝绿(BG)、蓝紫(BP)、红紫(RP),作为 10 个主要色相。 图 1-8 蒙塞尔色相环 (2)蒙塞尔色立体色相的细分
9、每一种色相可以细分为 10 等份,则共得到 100 个色相。各色相的第 5 号,即 5R、5RY、5Y为该色相的代表色相。分别置于直径两端的色相,呈现补色关系。 (3)色相树 蒙塞尔色立体色相的构成丰富,蒙塞尔的 10 种主要色相中,以红(5R)的纯度最高,纯度阶段有 14 个色,距 N 轴最远。而蓝绿色的纯度阶段只有 6 个色,距 N 轴较近。其复杂的外形使人联想到树,被称作色相树(Color Tree)。 2蒙塞尔色立体的符号 (1)蒙塞尔色立体的表示符号为 HVC(色相、明度纯度),如“5R414”,分别表示第 5 号红色相,明度位于中心轴第 4 阶段的水平线上,纯度位于距离中心轴 14
10、 个阶段。 (2)蒙塞尔色立体 10 个主要色相的纯色符号表示为:R414(红)、YR612(黄红)、Y812(黄)、YG710(黄绿)、G58(绿)、BG56(蓝绿)、B4S(蓝)、BP312(蓝紫)、P412(紫)、RP42(红紫)。 (四)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1奥斯特瓦德简介 奥斯特瓦德是德国化学家,1921 年出版了奥斯特瓦德色彩图示一书,后被称为奥氏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认为一切色彩都是由纯色(C)与适量的白(W)、黑(BL)混合而成的,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白量+黑量+纯色量=100(总色量)。 2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是以黄、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这 8 个主要色相为基
11、础,各主色再分 3 等份,形成 24 色相的色相环,如图 1-12 所示。每种主要色相又以居中的 2Y、2R为该主要色相的代表色。色相环上相对的纯色为补色关系。色相分别用 124 的数字符号来表示。 图 1-9 奥斯特瓦德色相环 3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等值色环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的每一个最纯色都被安置在三角形的顶点,按照明度和纯度不能成正比的关系是不能成立的。即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的水平线不代表等明度关系,等值色环只是相对的。 (五)PCCS 色立体 PCCS 是由日本研究所于 1964 年发表的色彩设计应用体系。它的特点是:注重解决色立体的应用价值,并将蒙塞尔色彩表述法与色调区域、物体色的俗名三者有机
12、统一,既集合了蒙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的优点,又注重色彩设计的方便应用,从而为专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有应用价值的色立体配色工具。 1PCCS 的组成 PCCS 是由色相和色调两个要素组成的体系,对配色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受到设计师和艺术家的青睐。 2PCCS 色相 PCCS 色相是以红、黄、绿、蓝 4 个原色为基本色相,每两个色之间再插入橙、黄绿、蓝绿、紫形成 8 色,然后再三等分形成 24 色相环,并以 124 编码标定,其中偶数 12 色相是色彩教育用标准色相。 3PCCS 的明度 (1)PCCS 明度以黑、白为基准等差划分 9 个明度等级,形成 7 个明度区域,也可将 4.56.
13、5 三级合并为中明度区域,即成 5 个明度区域。 (2)在各级明度中还可以插入 2、3、4、9,加上 8 级而成等分的 17 个明度等级。 4PCCS 的色调 PCCS 将彩色系划分为 11 个色调,每一色调包括该区域的全部色相,而同一色调的各色在明度上并不很一致,将彩色色调区分为清色调和中间色调两大类,清色调是纯色加白或加黑,中间色调是纯色加灰,如图 1-10 和图 1-11 所示。 图 1-10 PCCS 色调分类(1) 图 1-11 PCCS 色调分类(2) (六)CIF 色体系 1CIE 色度图 (1)CIE(国际照明委员会)1931 年制定了一个色度图,用组成某一颜色的三基色比例来规
14、定这一颜色,即用三种基色相加的比例来表示某一颜色,并可写成方程式:C=R+G+B。式中,C 代表某一种颜色,R、G、B 代表红、绿、蓝三基色每种 颜色的比例系数,它们的和等于 1,即 R+G+B=1。C 是指匹配,即在视觉上颜色相同,如某一蓝绿色可以表达为:(C)=0.06(R)+0.31(G)+0.63(B)。 (2)色度图中:X 轴色度坐标相当于红基色的比例;Y 轴色度坐标相当于绿基色的比例。图中没有 Z 轴色度坐标(即蓝基色所占的比例),因为比例系数 X+Y+Z=1,Z 的坐标值可以推算出来,即 1-(X+Y)=Z。 (3)国际照明委会制定的 CIE1931 色度图如图 1-15 所示。
15、色度图中弧形曲线上的各点是光谱上的各种颜色即光谱轨迹,是光谱各种颜色的色度坐标。红色波段在图的右下部,绿色波段在左上角,蓝紫色波段在图的左下部。图下方的直线部分,即连接 400nm 和 700nm 的直线,是光谱上所没有的、由紫到红的系列。靠近图中心的 C 是白色,相当于中午阳光的光色,其色度坐标为:X=0.3101,Y=0.3162,Z=0.3737。 图 1-12 CIE 色度图(1) 2CIE 二基色 如果是二基色混合,则在三个系数中有一个为零;如匹配白色,则 R、G、B 应相等。任何颜色都用匹配该颜色的三基色的比例加以规定,因此每一颜色都在色度图中占有确定的位置。 CIE1931 色度
16、图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任何颜色,不管是光源色还是表面色,都可以在这个色度图上标定出来,这就使颜色的描述简便而准确.。 (七)NCS 色体系 NCS 是 Natural Color System 的简称,于 1979 年完成。NCS 是以我们的眼睛看颜色的方式来精确描述颜色的唯一色彩系统。 目前, NCS 系统已经成为瑞典、 挪威、西班牙等国的国家检验标准,它是欧洲使用最广泛的色彩系统,正在被全球范围采用。NCS 广泛应用于设计、研究、教育、建筑、工业、公司形象、软件和商贸等重要领域。 1NCS 基准色 (1)NCS 有 6 个基准色,这 6 个基准色分别是:白色(W)、黑色(S),以及黄色(Y)
17、、红色(R)、蓝色(B)、绿色(G),如图 1-16 所示。这 6 个基准色是理想色,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颜色感知特性,而且它们彼此之间没有相似性。 (2)NCS 色彩编号系统描述的是我们所看到的颜色与这 6 个基准色的对应关系。 图 1-13 NCS 基本色相 2NCS 立体色彩空间 在 NCS 立体的色彩空间中, 任何表面颜色都可以归于其中, 每种颜色占据特定的位置,并和其他颜色有着准确的关系。4 个彩色基准色-黄(Y)、红(R)、蓝(B)、绿(G)在色彩圆环上呈直角分布,每两个基准色之间被等分为 100 阶,取每 10阶表示在 NCS 色谱(Atlas)中的位置,如图 1-17 所示。 图
18、 1-13 NCS 色相环 四、色彩混合 (一)色彩混合的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新色称为色彩混合。 (二)色彩混合的类型 色彩混合可归纳为三大类: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间混合。 1加色混合 (1)加色混合也称色光混合,如图 1-14 所示。其特点是把所混合的各种不同光源的辐射光的明度相加,混合的成分越多,明度就越高。 图 1-14 加色混合 (2)将朱红、翠绿、蓝紫三种色光作适当比例的混合,大体上可以得到全部的色,而这三种色是其他色光无法混合出来的,所以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3) 加色混合一般用于舞台照明和摄影, 彩色电视的色彩影像也是应用加色混合原理设计的。
19、 2减色混合 (1)减色混合又称为色料混合,如图 1-15 所示。其特点是颜色越混越暗,混合后的色彩在明度、纯度上较之最初的任何一色都暗。 图 1-15 减色混合 (2)将物体色品红、柠檬黄、蓝绿三色作适当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很多色。而这三种色是其他色混合不出来的,所以被称为物体色的三原色。 (3)间色是指用两种原色相混而产生的颜色,橙、黄绿、紫是物体色的三间色,它们再混合则成灰黑色。如果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混合后能产生灰色或黑色,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 (4)工业上的染料、绘画颜料、印刷用的油墨等不同颜色之间的混合都属于减色混合。 3中间混合 (1)中间混合的定义 中间混合的明度不像加色混合那样
20、越混合越亮,也不像减色混合那样越混合越暗,而是混合色的平均明度,因此称为中间混合。 (2)中间混合的分类 中间混合有两种:一种是空间混合,一种是旋转混合。 (3)中间混合属于色光混合的一种,是反射光的混合。与减色混合相比,其混合明度要高,因此色彩效果显得丰富、鲜亮。 4空间混合 (1)空间混合是指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视觉内达成的混合。这种混合与前两种混合的不同点在于其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混合,但它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距离来完成。 (2)空间混合的效果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用来并置的基本形状要小,并呈密集状; 色彩比较鲜艳,对比强烈; 观看时视点与画面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五
21、、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约翰伊顿将色彩和谐定义为“两种以上颜色的共同效果”。当两种以上的色彩被感知,并创造出一种令人愉悦且独立完整的视觉效果,那么色彩的和谐也就实现了。 (一)定义 1色彩对比的定义 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由于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 2色彩对比强弱的因素 彩间差别的大小,决定着对比的强弱:色彩的差别大形成强对比,差别小形成弱对比,差别适中形成中对比。 3色彩调和的定义 色彩调和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一组有差别、不协调的色彩为达到一个共同的表现目的,经过设计、组合、安排,使画面产生秩序、统一与和谐的现象。 (二)作用 1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表现的重要手段,对
22、比可以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调和可以使画面变得整体、协调。 2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成中重要的核心理论,也是评判作品优劣的标尺。对比较注重客观地探讨色彩呈现的现象,色彩存在的客观状态;调和则是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来研究客观色彩现象对主观感受的作用,重在研究如何通过构成的方式来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关系 1 色彩调和是伴随着对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色彩对比的减弱则意味着调和的开始,所以减弱对比是形成调和效果最直接的方法。 2对比与调和是同时存在的,画面中对比太多就会产生不和谐,同样,画面太过调和也会不和谐。 3 对比与调和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 彼此协调发展, 画面才能产生特定的美感。 (四)
23、色彩对比 1色彩对比的类别 (1)从色彩性质来划分,对比的种类有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 (2)从色彩的形象来划分,对比的种类有形状对比、面积对比、位置对比、虚实对比、肌理对比; (3)从色彩的生理与心理效应来划分,对比的种类有冷暖对比、轻重对比、动静对比、胀缩对比、进退对比、新旧对比; (4)从对比色数来划分,对比的种类有双色对比、三色对比、多色对比、色组对比、色调对比;另外还有同时对比、连续对比等。 2明度对比 (1)明度对比的定义 明度对比,是指色彩间明暗层次的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视觉的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2)明度对比的内容 明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同一种
24、色之间的明度差。 不同色之间的明度差。 (3)明度对比的分类 分类依据 a在明度对比中,如果其中面积最大、作用也最强的色彩或色组属高调色,色的对比属长调,那么整组对比就称为高长调; b如果画面主要的色彩属中调色,色的对比属短调,那么整组对比就称为中短调。 明度调子 按上述方法,大体可划分为 10 种明度调子: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最长调,如图 1-16 所示。 图 1-16 明度对比的 10 种调子 a高长调:此调明暗反差大,对比强,形象的清晰度高。有积极、活泼、刺激、明快之感。 b高短调:高调的弱对比效果,形象分辨力差。其特点是优雅、柔和、高
25、贵、软弱,设计中常被用来作为女性色彩。 c高中调:以高调色为主的中强度对比,效果明亮、愉快、辉煌。 d中长调:采取高调色和低调色进行对比。此调稳静而坚实,给人以强健的男性色彩效果。 e中短调:中调的弱对比效果。这种画面犹如薄幕一般,朦胧、含蓄、模糊,同时又显得平板,清晰度也极差。 f中中调:属不强也不弱的中调中对比,有丰富、饱满的感觉。 g低长调:低调的强对比效果。它具有强烈的、深沉的、压抑的、苦闷的感觉。 h低短调:低调的弱对比效果。它阴暗、低沉、有分量,画面常常显得迟钝、忧郁,使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i低中调:低调的中对比效果。这种对比朴素、厚重、有力度,设计中常被认为是男性色调。 j最
26、长调:最明色和最暗色各占一半的配色。其效果强、锐利、简洁,适合远距离的设计。但处理不当也易产生空洞、生硬、炫目的感觉。 (4)不同颜色的明度差 明度对比不仅指同一种色之间的明度差,还指不同色之间的明度差。在光谱色中,黄最亮,紫最暗,橙、绿、红、蓝处于中间。在一个高调画面中如想选用紫颜色,那只能将它加入大量的白,使明度提高;将黄色变为低调色要加黑或其他深色。 4色相对比 (1)色彩对比的定义 色相对比是指色相之间形成的差别而造成的对比。色相对比是给人带来色彩知觉的重要手段。 (2)色相对比的强弱 色相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相在色相环上的位置。以 12 色相环为例,任选一色为基色,则可以把色相对比分为
27、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对比色和互补色等多种类别。 (3)色相对比的类型 色相对比的类型如图 1-17 所示。 同类色相对比,是指色相距离 015之间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弱的对比。同类色相对比效果单纯、文静、雅致;但也容易出现单调、呆板的效果。这时应通过拉开明度距离和纯度关系来调整。 类似色相对比,是指色相距离 1530左右的对比,相差 23 个色。类似色相对比的特点是统一、和谐,与同类色相比效果要丰富得多。 邻近色相对比,是指色相距离约 60的对比(最多不超过 90),属色相的中对比。邻近色相的配色效果显得丰满、活泼,既保持了统一的优点,又克服了视觉不满足的缺点。服装设计和室内设计经常采用这种
28、配色手法。 对比色相对比,是指色相距离 120左右的对比,属色相的中强对比。对比色相对比有着鲜明的色相感,效果强烈、兴奋;但易使视觉疲劳,处理不当会有烦躁、不安定之感。这是极富运动感的最佳配色。 互补色相对比,是指色相距离 180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强的对比关系,是色相对比的归宿。互补色相对比的优点是饱满、活跃、生动、刺激;缺点是不含蓄,不雅致,过分刺激,有种幼稚、原始的感觉。它适于较远距离的设计。 图 1-17 色相对比 5纯度对比 (1)纯度对比的定义 纯度对比是指色彩纯度差别形成的对比。 (2)纯度对比的特点 纯度对比较之明度对比和色相对比更柔和,更含蓄。 (3)色彩纯度的划分 每种颜色都
29、有自身的纯度值,规定一个划分高、中、低纯度的统一标准是很困难的。这里只能提出一个笼统的办法:将不同颜色的纯度色标分别划分为三段,靠近中轴的段内称低纯度色,纯色所在段内称高纯度色,中间部分称中纯度色,如图 1-18所示。 (4)纯度对比的分类 纯度对比的强弱取决于对比色彩间纯度差的大小。像红色色相,纯度值为 14。相差10 个阶段以上的纯度对比称为纯度强对比, 相差 4 个阶段以下的称纯度弱对比,相差 67 个阶段的称纯度中对比。 而蓝绿色相的纯度值仅为 6。 因此相差 4 个阶段以上的纯度对比就应称纯度强对比,相差 23 个阶段的称纯度中对比,相差 1 个阶 段的称纯度弱对比。纯度对比中,如果
30、画面占大面积的色是高纯度色,对比的另一色属低纯度色,那么将形成鲜艳的强对比效果,即鲜强对比。 纯度对比大体可划分为 7 种纯度调子:鲜强对比、鲜弱对比、中强对比、中弱对比、浊强对比、浊弱对比、最强对比,如图 1-19 所示。 图 1-18 纯度色阶 图 1-19 7 种纯度调子 (5)纯度对比鲜与浊的关系 纯度的鲜与浊不是孤立存在的,同一种色彩在暗淡色调的旁边可能显得生动,而在一种更加生动的色调旁则又显得暗淡了。同时对比带来的视觉感受无时不影响着我们。 在运用纯度色彩时,一要考虑画面的整体纯度倾向是高还是低,二要考虑纯度的对比度,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对比效果。 6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1)同时对比
31、的定义 同时对比是色彩间对比反映在视觉上的一种方式,即不同的色块并置在一起,由于色彩间的视觉作用,此时各色的感觉与色块的原色相产生差异与变化。 当我们用色彩构图时,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同一灰色在红底上呈现绿味,在绿底上呈现红味,在紫底上呈现黄味,如图 1-20 所示。 图 1-20 同时对比 (2)同时对比的规律 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色更亮,暗色更暗;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色更艳,灰色更灰;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色更冷,暖色更暖。 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地位。 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艳度同时增加。 同时对比的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相
32、邻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 同时对比的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产生,其中如果一色包围另一色效果更加醒目。 (3)连续对比的定义 连续对比是先后看到的对比现象,也称视觉残象。 残象又可分为正残象和负残象两种。正残象指当强烈的刺激消失后,在极短时间内还会停留于眼中的现象,它是与刺激色相同的一种色的持续。 负残象产生在正残象之后,当强刺激引起视觉疲劳时,眼中则会出现一处与原色相反的色光。比如朝天空看太阳,过会儿再看地下时则会出现无数黑点;另外,对黑纸上的绿色圆形注视一会儿,再转眼看白纸,白纸上就会清楚地出现红色圆形。我们可以用任何色彩来重复这种试验,而产生的视觉残象总是它的相对补色。 (4)错觉 不
33、管是同时对比还是连续对比,都有可能产生一种错觉。连续对比所造成的错觉是可以消除的,而同时对比造成的错觉不可能消除,是无法改正的。因此,错觉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 7冷暖对比 (1)冷暖对比的定义 冷暖对比是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所形成的对比。红橙色光有导热的功能,使空气、水和其他物体的温度升高,人的皮肤被它们射出的光照所及亦会觉得温暖。蓝色光相反,蓝色光不导热,这些地方的温度总是比较低,人在这些环境中只会觉得冷。此外,在一般的色块中混入白会倾向冷,加黑会倾向暖。 色彩学家用一些相对应的词语来形容色彩的冷暖效应,冷色:透明、镇静、阴影、稀薄、空气感、遥远、轻的、潮湿,暖色:不透明、刺激、日光、浓密
34、、质量感、重的、干燥等。 (2)冷暖对比的产生原因 生活印象的积累使人的触觉、视觉及心理活动之间具有一种特殊的,常常是下意识的联系。视觉变成了触觉的先导。 太阳、炉火、火炬本身温度很高,它们射出的红橙色光会引起人们的条件反射,皮肤会觉得温暖,生理也觉得温暖与愉快; 大海、高天、远山、雪地等环境温度低,人们看见蓝色光,皮肤会产生对冷的反应,心理也觉得凉爽或阴冷。 色彩冷暖感觉与生理因素也有关系,蓝绿色能使血液循环减慢,红橙色能使血液循环加快。人们对蓝绿色和红橙色的冷暖感觉大约相差 35 度。可见冷暖的提法,不但来源于色光的物理特性,更大量地来源于人们对色光的印象和心理联想。 8面积对比 (1)定
35、义 面积对比指各种色块在构图中所占据的量的比例关系。 (2)影响 面积的大小对色彩对比的影响力最大 对比色彩的双方面积相当时,互相之间产生抗衡,对比效果强,也称抗衡调和法。对比色双方面积大小悬殊时,则产生烘托、强调效果,也称优势调和法。同一色彩面积大的往往比面积小的感觉明亮,画出的点、线看起来也比面积小的明度低。 面积的大小对配色效果起关键作用 任何配色效果如果离开了相互间的色面积对比都将无法讨论,不同的面积对比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3)影响力量均衡的因素 纯度色彩的力量均衡取决于两种因素明度和面积。 歌德确定色彩强度和色块的面积比黄橙红紫蓝=34698。 互补色的和谐相对色域数比黄紫=3
36、9=13=1434; 橙蓝=48=12=1323;红绿=66=11=1212。 原色和间色的其他和谐色域数比黄橙=34,黄红=36,黄蓝=38,黄绿=36,红橙=64,红蓝=68,红紫=69,蓝绿=86,蓝紫=89, 黄红蓝=368, 橙绿紫=469, 红橙黄绿蓝紫=643689,如图 1-21 所示。 红绿=11 橙蓝=21 黄紫=31 红橙黄绿蓝紫=643689 图 1-21 面积比 (五)色彩调和 1色彩调和的原理 色彩调和是一种内在的要求与必然的结果。不考虑由于色彩体系的差异以及色彩学家各自不同的研究基点所形成的不同特点和派别,可从两大方面概括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一是统一调和,二是对比
37、调和。 (1)统一调和 统一调和是以统一为基调的配色方法。统一调和强调色彩要素当中的一致性,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统一性调和包括同一调和与近似调和。 同一调和中保持一种相同元素 同一调和是指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一种要素或某两种要素完全相同,变换其他要素所构成的调和。在三属性中,保持一种相同元素,变化其余。同一调和有以下几种: a同一色相调和 是指色立体同一色相面的调和,同一个色相,不同明、纯度之间的变化。此调和要注意明度与此色相的协调关系,注意明度与纯度的变化,增加色彩之间的差异,避免单调。 b同一明度调和 是指色立体同一水平面上的各色的调和,此调和只在高纯度与低纯度之间、色相与色相之间求变
38、化,避免色彩模糊不清。 c同一纯度调和 相当于奥氏色立体上每一垂直线上的等纯度关系,此调和只变换明度及色相,其配色效果明显。 同一调和中保持两种相同元素 三属性中,变化一种,保持两种相同元素。同一调和有以下几种: a同色相、同纯度的调和:这类色彩选择范围很小,基本集中在色立体的含灰色范围内,配色效果极其统一、含蓄,关键在于明度的处理。 b同色相、同明度凋和 这种调和只能靠色彩的鲜浊来变化,其配色效果也是弱的,有柔和、朦胧的效果。 c同明度、同纯度调和 这种变化有相当的局限,运用时应注意控制色相的调性。 近似调和 a近似调和的定义 近似调和是近似要素的结合,指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一种要素或某
39、两种要素近似,变换其他要素所构成的调和。 b近似调和的特点 第一,近似色相的不同明度、纯度调和,这种调和其实是以色相来决定效果,用明度、纯度关系辅助搭配为更协调的色彩效果; 第二,近似明度的不同色相、纯度调和,此种调和变化范围较广; 第三,近似明度的调和中可适当选择有对比的色彩或补色色相来丰富画面效果,但要避免过强的色相变化与明度变化相冲突; 第四,近似纯度的不同明度、色相调和,这种调和主要是突出纯度变化,其明度、色相关系要尽可能地减弱。此类配色效果优美、雅致、柔和。 (2)对比调和 这种调和主要是在对比当中寻求的调和,这是适应范围更大的一种配色方法,它完全基于变化的基础之上,属于异质要素的组
40、合。 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放入等差或等比的渐变系列,使画面和谐,达到调和的效果,如图 1-22 所示。 图 1-22 加入相应的等差色彩 将对比的两色(或几色)同时混入或带入第三色,使双方同时具有相同因素,成为中间系列,使之调和统一起来。或将对比的两色按照一种均衡的规律,把各自的成分放置在对方色中进行对比,或者双方色彩按一定量互相混入对方的成分,都可因增添了同质要素而得以调和,如图 1-23 所示。 图 1-23 两色同时混入或带入第三色 (3)几何形秩序调和 几何形秩序的调和主要指依色相环上的位置变化来确定的调和效果。它包括如下几种: 三色调和 三色调和指在色环上呈现三角形的位置关系,又称补
41、色单开叉调和。根据开又的宽窄,可形成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几种位置关系。 四色调和 四色调和又称补色双开叉调和。根据开叉的宽窄,可形成它们在色相环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位置关系,如红橙、红紫与黄绿、蓝绿的长方形开叉效果。这种调和色相变化丰富,但要避免过乱。 多色调和 在色相环上呈现为五角形、六角形色彩位置形状时,称为多色调和。如三对补色同时对比。此调和要注意主次关系。 通过面积的变化统一色彩,可以使对比色中的面积一大一小,在视觉上一强一弱,增加画面的调和感,如图 1-24 和图 1-25 所示。 图 1-24 加入同一种小面积的第三色 图 1-25 互相加入对方颜色 2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相互依存、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对比当中有调和,调和当中有对比。在实际运用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选择画面中是以对比为主还是以调和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和谐取决于对比调和关系的适度,符合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多样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是取得美感的规律,也是取得色彩和谐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