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4370436 上传时间:2024-08-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深篱落一灯明。 我是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南宋诗人。我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这下你了解我了吧?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 解说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

2、寒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前两句写出了作者郁闷孤独之情,后两蟋蟀。前两句写出了作者郁闷孤独之情,后两句描写的图景句描写的图景令作者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令作者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注释注释 萧萧:风声。梧:梧桐树。萧萧:风声。梧:梧桐树。客情:旅客思乡之情。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篱落:篱笆。

3、篱落:篱笆。 秋天来了,叶绍翁独自在异乡客秋天来了,叶绍翁独自在异乡客居。听着萧萧的秋风,想起美丽的居。听着萧萧的秋风,想起美丽的家乡和温暖的家人,诗人不禁提笔家乡和温暖的家人,诗人不禁提笔写道写道:_:_;他又看到篱;他又看到篱笆边那温暖的灯光,诗人不禁想到笆边那温暖的灯光,诗人不禁想到自己的童年,他不禁写道:自己的童年,他不禁写道:_。用用夜书所见夜书所见中的诗句填空中的诗句填空 一阵阵一阵阵 吹动吹动 ,发出,发出 的声音,让人感觉的声音,让人感觉 ,江上的秋风使,江上的秋风使 不禁不禁 。 他看见他看见 ,知,知道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你想了解王维吗?你想了解王维吗? 王维中国唐

4、代著名诗人王维中国唐代著名诗人 、画家。、画家。他能诗擅画,作品得到很高的评价,他能诗擅画,作品得到很高的评价,苏苏轼说他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他。他的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其抒情小诗,的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其抒情小诗,语言通俗简洁语言通俗简洁 ,却又情意深长。如,却又情意深长。如 “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等已成为千古流传的等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佳句。 王维独在独在/ /异乡异乡/ /为为/ /异客,异客,每逢每逢/ /佳节佳节/ /倍倍/ /思亲。思亲。 遥知遥知/ /兄弟兄弟/ /登登/ /高处,高处,遍插遍插/ /茱萸茱萸/ /少少/ /一人

5、。一人。九月九日九月九日忆忆山山东东兄弟兄弟 读一读:读一读题目,大家快速读一读题目,大家快速思考讨论一下题目的意思考讨论一下题目的意思思? 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 九月九日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古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如今,这个古老的节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如今,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日又增加了新的

6、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老老人节人节”。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长寿。 山东山东 : 陕西有座名山叫华山,陕西有座名山叫华山,华山以东有个地方叫蒲华山以东有个地方叫蒲州,是作者王维的家乡州,是作者王维的家乡。兄弟兄弟 :亲人、朋友、同胞兄弟。亲人、朋友、同胞兄弟。按照我们作文的六要素我们从按照我们作文的六要素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的是哪几要素?题目可以知道的是哪几要素? 时间:时间: 地点:地点: 人物:人物: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 重阳节重阳节 外地异乡外地异乡 作者王维作者王维 思念家乡兄弟思念家乡兄弟 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的兄弟亲人的

7、兄弟亲人 经过我们共同思考学习可经过我们共同思考学习可以知道题目的意思是以知道题目的意思是:我们本诗的作者跟我和你们的爸我们本诗的作者跟我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也是出门在外。当过爸妈妈一样也是出门在外。当过节的时候,独在异乡的诗人怎能节的时候,独在异乡的诗人怎能不更加怀念家乡的亲人呢!自己不更加怀念家乡的亲人呢!自己读一读,想想诗人此时会怎样读一读,想想诗人此时会怎样“忆忆”亲人?亲人?学习古诗内容学习古诗内容 你认为哪一句最能你认为哪一句最能直白直白的表达诗人此刻的思念的表达诗人此刻的思念之情?(之情?(读给大家听听,再说说你的体会。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哪个字

8、最能表达作者非非常常的想家?的想家? “倍倍”:平时有五分想念,:平时有五分想念,到了重阳节就成倍的增加,到了重阳节就成倍的增加,有十分想念,甚至更多。说有十分想念,甚至更多。说明很(明很(特别、格外、非常特别、格外、非常)思念家乡。思念家乡。作者为什么那么想家,作者为什么那么想家,哪一句诗是作者想家的哪一句诗是作者想家的原因?原因? “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独在在异乡异乡为为异客异客 独独:异乡异乡:异客异客:独自一人独自一人 他乡他乡 陌生的客人陌生的客人 “独独在在异乡异乡为为异客异客”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 “独独在在异乡异乡为为异客异客”这句表达

9、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这句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因为孤独寂寞所以思念家乡的亲人,因为孤独寂寞所以思念家乡的亲人,尤其是在重阳佳节,万家团圆的节尤其是在重阳佳节,万家团圆的节日里,就他一个人不能回家跟家人日里,就他一个人不能回家跟家人团聚,看到别人团聚,心里更加思团聚,看到别人团聚,心里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念家乡的亲人。背诵 :遥知遥知/ /兄弟兄弟/ /登登/ /高处,高处,遍插遍插/ /茱萸茱萸/ /少少/ /一人。一人。 当王维思念家乡的时候他在思当王维思念家乡的时候他在思念家乡里的念家乡里的谁谁?想到他们在?想到他们在做做什么什么?他们的?他们的遗憾遗憾是什么?哪是什么?哪两句诗叙述

10、了想念的两句诗叙述了想念的内容内容? (小组讨论) 遥知遥知/ /兄弟兄弟/ /登登/ /高处高处,遍遍插插/ /茱萸茱萸/ /少少/ /一人一人。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两句。先看每一个字的意思,在用自己的话翻译这两句。 遥遥: :登高处登高处:遍遍:一人:一人:遥远遥远 知:知: 想到想到 登山登山 都都 指王维指王维 少:少: 缺少缺少 茱萸: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登高时,把茱萸插在头上,或装在小布袋里带在身上,认为可以避灾。 翻译:翻译: 这时候,这时候,“我我”想到在远想到在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高处,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高处,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只是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只是少了我

11、一个人。少了我一个人。 读全诗,说意思 王维独在独在/ /异乡异乡/ /为为/ /异客,异客,每逢每逢/ /佳节佳节/ /倍倍/ /思亲。思亲。 遥知遥知/ /兄弟兄弟/ /登登/ /高处,高处,遍插遍插/ /茱萸茱萸/ /少少/ /一人。一人。九月九日九月九日忆忆山山东东兄弟兄弟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这时候,这时候,“我我”想到在远方的兄弟们想到在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高处,身上都佩戴了茱萸,一定登上高处,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人。只是少了我一个人。 了解了本诗的意思,试着有感情地诵读。 王维独在独在/ /异乡异乡/ /为为/ /异客,异客,每逢每逢/ /佳节佳节/ /倍倍/ /思亲。思亲。 遥知遥知/ /兄弟兄弟/ /登登/ /高处,高处,遍插遍插/ /茱萸茱萸/ /少少/ /一人。一人。九月九日九月九日忆忆山山东东兄弟兄弟我们能生活在自己的亲人身边,是多么幸福!我们能认识这么多朋友,大家就像一家人似的愉快相处,是多么幸福!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感受亲情的同时,更应该珍感受亲情的同时,更应该珍惜亲情。时刻记得关心我们惜亲情。时刻记得关心我们身边的人,也让他们感受到身边的人,也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