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作用总论Ore-forming processes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矿床与勘探教研室成矿作用总论n地壳地幔元素富集和成矿地壳地幔元素富集和成矿n成矿物质聚集方式和来源成矿物质聚集方式和来源n矿床形成地质环境和背景矿床形成地质环境和背景n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和依据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和依据一、地壳和上地幔与成矿作用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系统科学的一大难点,在于表层系统与地球深部的结合 地幔对流模型地幔对流模型地地核核与与地地磁磁场场威尔逊时期模式与地幔翻转威尔逊时期模式与地幔翻转 和主要造山和主要造山(MOMO)期期MOMO– Mantle Overturn, Major Orogeny威尔逊期威尔逊期板块构造控制板块构造控制全球中生代和新生代主要的巨大火成活动区全球中生代和新生代主要的巨大火成活动区 150-50 Ma>> 150 Ma50 - 0 Ma海底下的海洋脱顶褶皱带脱顶褶皱带俯冲带沉积俯冲带沉积洋壳洋壳泥质底辟泥质底辟增生沉积增生沉积流体排泄带流体排泄带生物群落生物群落蛇纹岩蛇纹岩火山弧火山弧黑烟囱深海热液作用, 正是表层与深部之间的窗口 岩石圈v大洋岩石圈大洋岩石圈:同陆壳相比,洋壳较薄,一般:同陆壳相比,洋壳较薄,一般在在4~~6km之间。
多数人认为,它是由玄武质之间多数人认为,它是由玄武质层加上不厚的(1~2层加上不厚的(1~2km)海洋沉积层构成)海洋沉积层构成v大陆岩石圈大陆岩石圈:上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及花岗岩:上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及花岗岩类组成类组成 ;中地壳由相当于混合岩的物质组成;中地壳由相当于混合岩的物质组成 ;下地壳是由麻粒岩相组成(从上到下,由;下地壳是由麻粒岩相组成(从上到下,由长英质麻粒岩过渡到镁铁质麻粒岩)长英质麻粒岩过渡到镁铁质麻粒岩) 欧州典型大陆地壳结构(据(据Wedepohl K.H.Wedepohl K.H.,, 1995 1995)) 上地幔v上地幔:上地幔:物质组成是通过对天体化学、物质组成是通过对天体化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地幔岩石学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地幔岩石学的研究而获得的,其岩石成分主要是超研究而获得的,其岩石成分主要是超镁铁岩和镁铁岩类,包括二辉橄榄岩、镁铁岩和镁铁岩类,包括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橄榄拉斑玄武岩方辉橄榄岩和橄榄拉斑玄武岩 壳幔物质偱环与成矿v张本仁(张本仁(19981998)指出,应当重视壳)指出,应当重视壳- -幔物质再循环对成矿的意义从理论幔物质再循环对成矿的意义。
从理论上分析,大多数金属元素在地幔岩石上分析,大多数金属元素在地幔岩石圈部分熔融和抽取熔体形成地壳的过圈部分熔融和抽取熔体形成地壳的过程中均属不相容元素,它们有向地壳程中均属不相容元素,它们有向地壳中富集的倾向中富集的倾向 常见的壳幔物质偱环方式v俯冲碰撞俯冲碰撞v地幔底辟地幔底辟v岩石圈拆沉岩石圈拆沉v地幔柱作用地幔柱作用地幔对流地幔对流元素丰度对成矿的控制v 矿床是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矿床是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和上地幔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和上地幔因此了解元素在地壳及上地幔中因此了解元素在地壳及上地幔中的分布量,对研究矿床的成因和的分布量,对研究矿床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二、元素在地球中的丰度v黎彤黎彤(1976) (1976) ::Fe—32Fe—32%、%、O—29O—29%、%、Mg—16Mg—16%和%和Si—13Si—13%% 4 4种种元素就占元素就占了地球总重量的了地球总重量的9090%%v其它丰度值较大的其它丰度值较大的S S、、NiNi、、CaCa、、AlAl、、NaNa、、CrCr、、MnMn、、P P等等8 8种种元素占元素占%%v其余其余的元素丰度值总和只有的元素丰度值总和只有%% 元素丰度三维直方图解 BSE—“Bulk Silicate Earth”主要元素在地球中的丰度克拉克值v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值称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值称克拉克值克拉克值v克拉克克拉克ClarkeClarke:美国地球化学家,:美国地球化学家,19241924年发表地壳化学元素丰度表年发表地壳化学元素丰度表主要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Σ=99.4%主要元素在上地幔中的丰度Σ=99.11%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分布规律1.各各种种元元素素在在地地壳壳和和上上地地幔幔中中的的分分布布量量,,相差极为悬殊。
分布量相差极为悬殊分布量2. 最最多多的的为为O,,地地壳壳—46%%,,上上地地幔幔—43%%3. 最最少少的的为为He,,地地壳壳—1.6×10--9 %% ,,上上地地幔幔—1.9×10--10 %% ,,两两者者相相差差达达11—12个数量级个数量级2.地壳、上地幔中分布最多的地壳、上地幔中分布最多的7种元素:种元素:3. O、、Si、、Al、、Fe、、Ca、、Na、、Mg4. ——占地壳总成分的占地壳总成分的%%5. 上地幔总成分的上地幔总成分的%%6. ——是地壳中各类岩石的基本成分是地壳中各类岩石的基本成分7. 通称通称造岩元素造岩元素8. 其余其余85种元素分布量总计不到种元素分布量总计不到1% 3.上地幔中:上地幔中:4. 铁铁族族元元素素((Fe、、Cr、、Co、、Ni))、、铂铂族族元元素素((Pt、、Ru、、Rh、、Pd、、Os、、Ir))和和Mg比比较较集集中,分布量比地壳大几倍到十几倍中,分布量比地壳大几倍到十几倍5. 地壳中:地壳中:6. 稀稀有有元元素素((Li、、Be、、Nb、、Ta))、、稀稀土土元元素素和和放放射射性性元元素素((U、、Th、、Ra))比比上上地地幔幔的的分分布量大几倍到十几倍布量大几倍到十几倍7. 挥挥发发份份元元素素((S、、P、、F、、Cl、、B))在在地地壳壳中中分布量比上地幔大分布量比上地幔大2—4倍倍4. 在地壳中分布量最多的前在地壳中分布量最多的前7种元素,种元素,其中不少是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其中不少是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位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5. 它们的它们的克拉克值高克拉克值高,在地壳中,在地壳中易富集成矿易富集成矿,形成数量众多,分布,形成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规模巨大的矿床,如铁矿、广泛,而规模巨大的矿床,如铁矿、铝土矿、石灰岩和盐类矿床等铝土矿、石灰岩和盐类矿床等元素在各类岩石中的分配1.丰度值较高的元素丰度值较高的元素,如,如O、、Si、、Al、、Ca在各类岩石中含量在各类岩石中含量变化不大变化不大,它,它们是各类岩石的们是各类岩石的重要组份重要组份2. 而而Na和和K在中性岩和酸性岩中含在中性岩和酸性岩中含量较高量较高3. Mg在超基性岩中比共它岩石高出在超基性岩中比共它岩石高出1-2个数量级个数量级2.2.FeFe、、CrCr、、CoCo、、NiNi、、PtPt在超基性岩中丰度在超基性岩中丰度值最大,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其丰度值最大,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其丰度急剧降低急剧降低3.3. U U、、ThTh、、LiLi、、BeBe、、NbNb、、TaTa、、W W、、SnSn、、PbPb在酸性岩中丰度值最大,从超基性岩在酸性岩中丰度值最大,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丰度值逐渐增高到酸性岩丰度值逐渐增高4.4. V V、、TiTi、、CuCu、、ZnZn、、SbSb、、MoMo在基性岩中在基性岩中丰度值最高丰度值最高5.5. B B、、F F、、ClCl、、S S、、P P等挥发份元素,从等挥发份元素,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丰度值逐渐增大超基性岩到酸性岩丰度值逐渐增大3.3. 沉积岩中沉积岩中S S、、B B、、C C、、HgHg、、SnSn、、MoMo、、PbPb、、W W、、CuCu、、ZnZn的含量很高的含量很高 其它元素大多介于基性岩与其它元素大多介于基性岩与酸性岩的含量之间酸性岩的含量之间三、元素地球化学分类根据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分类地球化学周期表根据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分类地球化学周期表The Geochemical Periodic Table, in which elements a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geochemical behavior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容积容积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亲石;亲铁;亲铜;亲气;亲生物亲石;亲铁;亲铜;亲气;亲生物v亲铁元素亲铁元素(Fe,Ni,Co(Fe,Ni,Co等等) ) 具有最小的原子容积,它们位于曲线具有最小的原子容积,它们位于曲线的最下端,离子的结构比较复杂,内的最下端,离子的结构比较复杂,内层有未填满的电子层。
这些元素常与层有未填满的电子层这些元素常与FeFe一起集中,因而一起集中,因而最富集于地球的内最富集于地球的内核核,在地球的化学演化中,这些元素,在地球的化学演化中,这些元素与与基性和超基性岩基性和超基性岩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v亲硫元素亲硫元素(S,Se,Te,As(S,Se,Te,As等等) ) 不大的原子容积,离子结构比较复不大的原子容积,离子结构比较复杂,与硫的亲和力较大杂,与硫的亲和力较大 这些这些元素富集于地球的中间带元素富集于地球的中间带,与,与各种岩浆岩之间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各种岩浆岩之间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与与中性和中酸性岩浆岩中性和中酸性岩浆岩有关有关v亲石元素亲石元素(O,Si,Al(O,Si,Al等等) ) 较大较大的原子容积,离子结构比较简单,与氧有的原子容积,离子结构比较简单,与氧有较大的亲和力较大的亲和力 比较比较富集于地壳表层富集于地壳表层的岩石圈和水圈的岩石圈和水圈 在地球化学演化中,比较富集于在地球化学演化中,比较富集于酸性岩和碱性酸性岩和碱性岩岩中中v亲气元素亲气元素(C,H,N,O(C,H,N,O等等) ) 较大的原子容积,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多较大的原子容积,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为化学性质不活泼、呈原子或分子状态的为化学性质不活泼、呈原子或分子状态的气体,主要气体,主要集中于气圈集中于气圈及某些天然气矿床及某些天然气矿床中中v亲生物元素亲生物元素(C,H,O,N,P,S)(C,H,O,N,P,S) 生物体内主要元素生物体内主要元素查瓦里茨基的分类方法v原则:以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为基础,原则:以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为基础,以外层电子数为横座标,以原子的电以外层电子数为横座标,以原子的电子层数为纵座标子层数为纵座标, ,来表示来表示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之间的关系,并结,并结合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以及元素的地合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以及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划分了球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划分了1111个地个地球化学族球化学族查瓦里茨基的分类方法氢族氢族放射性元素族放射性元素族惰性气体族惰性气体族亲硫元素族亲硫元素族造岩元素族造岩元素族铂族元素族铂族元素族岩浆射气族岩浆射气族半金属和金属矿化剂族半金属和金属矿化剂族铁族元素铁族元素重卤素族重卤素族稀有元素族稀有元素族查瓦里茨基的分类1.氢族氢族2.惰性气体族惰性气体族3.造岩元素族造岩元素族4.岩浆射气族岩浆射气族5.铁族元素铁族元素6.稀有元素族稀有元素族7.放射性元素族放射性元素族8.亲硫元素族亲硫元素族9.铂族元素族铂族元素族10.半金属和金属半金属和金属矿化剂族矿化剂族11.重卤素族重卤素族四、元素的富集与成矿v元素是不断运动着的元素是不断运动着的v元素的运动转移现象或过程称元素的运动转移现象或过程称元素的元素的迁移迁移浓度克拉克值v指地质体指地质体(矿床、岩石或矿物等矿床、岩石或矿物等)中的平均含量中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与克拉克值的比值v意义:反映元素在矿床、岩石、矿物等的浓集意义:反映元素在矿床、岩石、矿物等的浓集程度程度l大于大于1:富集:富集l小于小于1:分散:分散v对锰来说:对锰来说: 软锰矿:软锰矿:632;蔷薇辉石:;蔷薇辉石:419 含锰含锰50%的硬锰矿:的硬锰矿:500浓度系数v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l铁:铁:30%30%除以除以5.8%5.8%,即要富集,即要富集5 5倍才成倍才成矿矿l铜:铜:0.006%0.006%,要达到,要达到0.5%0.5%工业品位,工业品位,要富集要富集8080倍以上倍以上l钼钼460460多倍多倍l汞汞1000010000倍倍l铋铋12500001250000倍倍浓浓集集系系数数成矿作用总论n地壳地幔元素富集和成矿地壳地幔元素富集和成矿n成矿物质聚集方式和来源成矿物质聚集方式和来源n矿床形成地质环境和背景矿床形成地质环境和背景n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和依据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和依据成矿成矿物质物质聚集聚集作用作用方式方式v结晶作用结晶作用l岩浆结晶作用岩浆结晶作用l凝华作用凝华作用l蒸发作用蒸发作用v化学作用化学作用l化合作用化合作用l胶体化学作用胶体化学作用l生物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v交代作用交代作用v离子交换及类质同象置换作用离子交换及类质同象置换作用交代作用v交代作用:交代作用:溶液与岩石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溶液与岩石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份的带入和另一些组份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也称份的带入和另一些组份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也称为为置换作用置换作用特点特点::l岩石与溶液的作用岩石与溶液的作用l溶解与沉淀同时进行溶解与沉淀同时进行l岩石为固态,前后体积不变岩石为固态,前后体积不变l岩浆作用晚期与伟晶作用期,气成-热液期最岩浆作用晚期与伟晶作用期,气成-热液期最为重要为重要标志标志:残留体及残留结构构造、矿物假象:残留体及残留结构构造、矿物假象离子交换与类质同象置换作用 v内生外生作用中广泛存在内生外生作用中广泛存在v对稀有、分散元素矿床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稀有、分散元素矿床的形成有重要作用v如岩浆中铌铁矿、钽铁矿等如岩浆中铌铁矿、钽铁矿等 2Na(Nb 2Na(Nb、、Ta)OTa)O8 8+ +FeFe2+2+硅酸盐硅酸盐Fe Fe (Nb(Nb、、Ta)Ta)2 2O O6 6+2+2NaNa+ +硅硅酸盐酸盐v类质同象置换作用:通过原子、分子、离子以及络阴类质同象置换作用:通过原子、分子、离子以及络阴离子的交换而生成,但不改变晶体构造类型,仍保持离子的交换而生成,但不改变晶体构造类型,仍保持离子下负电荷平衡现象。
离子下负电荷平衡现象l如黄铁矿中如黄铁矿中CoNiCoNi置换置换FeFe成矿作用总论n地壳地幔元素富集和成矿地壳地幔元素富集和成矿n成矿物质聚集方式和来源成矿物质聚集方式和来源n矿床形成地质环境和背景矿床形成地质环境和背景n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和依据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和依据v成矿作用:成矿作用:地球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地球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地质作用形成矿床的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地质作用v根据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划分为三大类:根据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划分为三大类:l内生成矿作用内生成矿作用l外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l变质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v主要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的成主要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的成矿作用矿作用l放射性元素蜕变放射性元素蜕变l地幔及岩浆热能地幔及岩浆热能l重力场物质调整过程中释放的位能重力场物质调整过程中释放的位能l表生及上部物质传入地壳内部在高压下变表生及上部物质传入地壳内部在高压下变化化( (脱水、矿物变化、矿物相变脱水、矿物变化、矿物相变) )v不同温压条件,总体较高的温压不同温压条件,总体较高的温压v形成于地壳深处,难于直接观测形成于地壳深处,难于直接观测v复杂多样,主要由岩浆及热液作用影响复杂多样,主要由岩浆及热液作用影响l上地幔重熔形成玄武岩浆和超基性岩浆上地幔重熔形成玄武岩浆和超基性岩浆l硅铝层重熔形成酸性岩浆硅铝层重熔形成酸性岩浆l大洋板块俯冲产生安山岩浆大洋板块俯冲产生安山岩浆v根据成矿作用物理化学条件不同,又分为根据成矿作用物理化学条件不同,又分为l岩浆成矿作用岩浆成矿作用l伟晶成矿作用伟晶成矿作用l接触交代作用接触交代作用l热液成矿作用热液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v指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水指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导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导致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致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v能量主要源于太阳辐射、部分生物能和化能量主要源于太阳辐射、部分生物能和化学能学能v较低温压较低温压( (一般常温常压一般常温常压) )下进行的下进行的v包括包括风化成矿作用风化成矿作用和和沉积成矿作用沉积成矿作用两大类两大类v物质来源:地表的矿物岩石、矿床、物质来源:地表的矿物岩石、矿床、生物有机体、火山喷发物、部分可来源生物有机体、火山喷发物、部分可来源于外星于外星( (陨石陨石) )v大部分沉积矿产来源于大陆风化壳大部分沉积矿产来源于大陆风化壳l铝硅酸风化形成粘土矿物铝硅酸风化形成粘土矿物l铁硅酸盐风化分解出铁铁硅酸盐风化分解出铁v前寒武纪铁锰矿可能与海底火山喷发前寒武纪铁锰矿可能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有关作用有关v生物有机质生物有机质变质成矿作用 v是一种变质作用,实质上是内生成矿作用的一是一种变质作用,实质上是内生成矿作用的一种,是指由于地球内力影响,使种,是指由于地球内力影响,使固态岩石或矿固态岩石或矿石不经过熔融阶段而直接发生矿物成分和构造石不经过熔融阶段而直接发生矿物成分和构造结构改变的各种作用结构改变的各种作用v不包括岩浆自变质作用和岩浆气水溶液的交代不包括岩浆自变质作用和岩浆气水溶液的交代作用,也不包括沉积物在成岩阶段和表生阶段作用,也不包括沉积物在成岩阶段和表生阶段的各种后生变化的各种后生变化v包括:包括:接触变质成矿作用接触变质成矿作用、、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和和混合岩化成矿作用混合岩化成矿作用叠生成矿作用v先期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建造的基础上,先期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建造的基础上,又有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
是一种复合又有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是一种复合成矿作用成矿作用v如内蒙古白云鄂博:中元古含稀土的贫如内蒙古白云鄂博:中元古含稀土的贫铁矿床叠加了海西期的花岗岩有关的稀铁矿床叠加了海西期的花岗岩有关的稀土土- -铌矿化铌矿化v叠生成矿作用是我国区域成矿的一个特叠生成矿作用是我国区域成矿的一个特征征成矿作用总论n地壳地幔元素富集和成矿地壳地幔元素富集和成矿n成矿物质聚集方式和来源成矿物质聚集方式和来源n矿床形成地质环境和背景矿床形成地质环境和背景n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和依据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和依据v反映了人们对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的认反映了人们对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的认识程度,也是人类对矿床研究成果的高识程度,也是人类对矿床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度概括v对了解成矿作用的本质、指导产生实践对了解成矿作用的本质、指导产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意义v不同历史、不同分类依据有不同的分类不同历史、不同分类依据有不同的分类v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分类也逐渐完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分类也逐渐完善善v最早以最早以形状形状为依据分为脉状、层状等为依据分为脉状、层状等v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19061906、、19111911林格仑提出以林格仑提出以成矿成矿物理化学作用物理化学作用为基础的成因分类为基础的成因分类v1919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斯奈德洪据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斯奈德洪据成矿、成岩关系的成矿、成岩关系的矿床共生组合分类矿床共生组合分类:岩浆、沉积和变质三大类:岩浆、沉积和变质三大类v五十年代,地球物理和同位素地质有了较大发展,有五十年代,地球物理和同位素地质有了较大发展,有可能从可能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矿床分类。
谢家荣探讨矿床分类谢家荣19611961年据年据此分为四类:地面来源的;地壳表层的;硅铝层再熔此分为四类:地面来源的;地壳表层的;硅铝层再熔化岩浆来源;硅镁层岩浆来源化岩浆来源;硅镁层岩浆来源v矿床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成矿物质及其来源;矿床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成矿物质及其来源;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v以以成矿作用成矿作用为主要分类依据,适当考虑为主要分类依据,适当考虑成矿地成矿地质环境质环境,尽可能反映,尽可能反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来源v一级分类与一级分类与成矿地质作用成矿地质作用对应,分为对应,分为内生、外内生、外生、变质矿床和叠生矿床生、变质矿床和叠生矿床四类四类v二级划分按照在一定二级划分按照在一定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下的主要成矿作下的主要成矿作用系列来划分用系列来划分v三级划分则由于各类矿床形成环境的复杂性和三级划分则由于各类矿床形成环境的复杂性和成矿方式的多样性,难于统一如采用矿床的成矿方式的多样性,难于统一如采用矿床的主要特征、成矿方式、含矿建造、成矿环境主要特征、成矿方式、含矿建造、成矿环境矿床成因分类v内生矿床内生矿床Ø岩浆矿床岩浆矿床l岩浆分结矿床岩浆分结矿床l岩浆熔离矿床岩浆熔离矿床l岩浆爆发矿床岩浆爆发矿床Ø伟晶岩矿床伟晶岩矿床Ø接触交代接触交代( (矽卡岩矽卡岩) )矿床矿床Ø热液矿床热液矿床l岩浆气液矿床岩浆气液矿床l非岩浆热液矿床非岩浆热液矿床Ø火山成因矿床火山成因矿床l火山岩浆矿床火山岩浆矿床l火山火山- -次火山气液矿床次火山气液矿床l火山火山- -沉积矿床沉积矿床内生矿床v外生矿床外生矿床Ø风化矿床风化矿床Ø沉积矿床沉积矿床l机械沉积机械沉积l蒸发沉积蒸发沉积l胶体化学沉积胶体化学沉积l生物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Ø可燃有机矿床可燃有机矿床外生矿床v变质矿床变质矿床Ø接触变质矿床接触变质矿床Ø区域变质矿床区域变质矿床Ø混合岩化矿床混合岩化矿床v叠生矿床叠生矿床Ø层控矿床层控矿床习 题v元素在各类岩石中的分布特征如何?元素在各类岩石中的分布特征如何?v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v矿床是如何分类的?矿床是如何分类的?v名词:名词:Ø克拉克值克拉克值Ø浓度克拉克值浓度克拉克值Ø浓度系数浓度系数Ø交代作用交代作用Ø成矿作用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