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7限失真信源编码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4053141 上传时间:2024-08-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论与编码7限失真信源编码1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信息论与编码7限失真信源编码1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信息论与编码7限失真信源编码1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信息论与编码7限失真信源编码1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信息论与编码7限失真信源编码1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论与编码7限失真信源编码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论与编码7限失真信源编码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n第三章简要回顾n信息率失真函数n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n常用信源编码方法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第三章我们讨论了无失真信源编码。但是,在很多场合,特别是对于连续信源,因为其绝对熵为无限大,若要求无失真地对其进行传输,则要求信道的信息传输率也为无限大,这是不现实的。因此也就不可能实现完全无失真传输。另一方面,从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来考虑,由于要求码字包含的信息量大于等于信源的熵,所以对于连续信源,要用无限多个比特才能完全无失真地来描述。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即使对于离散信源,由于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使得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成本很高,而且在很多场合,过高的信息率也没

2、有必要,例如:由于人耳能够接收的带宽和分辨率是有限的,因此对数字音频传输的时候,就允许有一定的失真,并且对欣赏没有影响。又如对于数字电视,由于人的视觉系统的分辨率有限,并且对低频比较敏感,对高频不太敏感,因此也可以损失部分高频分量,当然要在一定的限度内。等等这些,都决定了限失真信源编码的重要性。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在限失真信源编码里,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一定程度的允许失真限度内,能把信源信息压缩到什么程度,即最少用多少比特数才能描述信源。这个问题已经被香农解决。香农在1948年的经典论文中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在1959年,香农又在他的一篇论文“保真度准则下的离散信源编码定理”里讨论了这

3、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并做出较大贡献的还有前苏联的柯尔莫郭洛夫(Kolmogorov)以及伯格(T. Berger)等。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信息率失真理论矢量化、数摸转换、频带压缩和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信息率失真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源的失真度和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计算,介绍一些常用的限失真编码方法等。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4.1 平均失真和信息率失真函数平均失真和信息率失真函数一、失真函数设某信源输出的随机变量为X,其值集合为 ,经过编码后输出为 ,设 对应 ,如果则认为没有失真。当 时,就产生了失真,失真的大小,用失真函数来

4、衡量。失真函数的定义为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由于输入符号有n个,输出符号有m个,所以共有 个,写成矩阵形式,就是d被称为失真矩阵。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失真函数 的函数形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取,如平方代价函数、绝对代价函数、均匀代价函数等:平方失真:绝对失真:相对失真:误码失真: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也可以按其它的标准,如引起的损失、风险、主观感觉上的差别等来定义失真函数。二、平均失真由于信源X和信宿Y都是随机变量,所以符号失真度函数也是一个随机变量,传输时引起的平均失真应该是符号失真度函数 在信源概率空间和信宿概率空间求平均,即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平均失真是符号失真

5、函数在信源空间和信宿空间平均的结果,是描述某一信源在某一信道传输时失真的大小,是从整体上描述系统的失真情况。三、信源符号序列的失真从上面的单符号失真函数,可以得到信源符号序列的失真函数和平均失真度。由于序列时相当于是一个由单符号随机变量组成的随机矢量,仿照单符号时的情况,可得: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设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为 ,其中的每一个随机变量 取自同一符号集 ,所以X共有 种不同的符号序列,记为 ,接收到的符号为 式中每一个符号取自符号集 ,所以Y共有 种不同的符号序列,记为 ,则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失真函数矩阵应该是一个 的矩阵。故对L长的信源序列,其平均失真度为平均每个符

6、号的平均失真度为当信源无记忆时, ,而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若平均失真度不大于我们所允许的失真D,即我们称此为保真度准则。四、信息率失真函数在信源给定,并且也定义了具体的失真函数之后,我们总是希望在满足一定的失真限度要求的情况下,使信源最后输出的信息率R尽可能地小。也就是说,要在满足保真度准则下( ),寻找信源输出信息率R的下限值。如果将信源编码也看成是一个信道,构成了一类假想信道,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称为D允许信道(或D失真许可的试验信道),记为对于离散无记忆信道,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在上述允许信道 中,寻找到一个信道P(Y/X),使得从输入端传送过来的信息量最少,即I(X;Y

7、)最小。这个最小的互信息就称为信息率失真函数R(D),简称为率失真函数,即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其单位是比特/信源符号。应当注意,在研究R(D)时,我们引用的条件概率 并没有实际信道的含义,只是为了求平均互信息的最小值而引用的、假想的可变试验信道。实际上这些信道反应的仅是不同的有失真信源编码,或称信源压缩。所以改变试验信道求最小值,实质上是选择一种编码方式式信息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传输率为最小,也就是在保真度准则下,使信源的压缩率最高。五、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1. R(D)的定义域R(D)的定义域,即D的取值范围。(1)因为D是非负函数d(x,y)的数学期望,因此D也是非负函数

8、,其下界为0。此时,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意味着不允许失真,所以信道的信息率等于信源的熵,即(2)平均失真D也有一上界值 。根据R(D)的定义,R(D)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平均互信息量I(X;Y)的最小值,其下界为0。R(D)和D的关系曲线一般如下图所示。当D大到一定程度,R(D)就达到其下界0,我们定义这时的D为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n 的计算:设当平均失真 时,R(D)以达到其下界0。当允许更大失真时,即 时,R(D)仍只能继续是0。因为当X和Y统计独立时,平均互信息I(X;Y)=0,可见当 时,信源X和接收符号Y已经统计独立了,因此 ,与x无关。 R(D)DR(D)0R

9、(D)=0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因此, 就是在R(D)=0的条件下,看在什么分布下,能够得到的平均失真D的最小值,即也可以改写成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也就是说,要求 的数学期望的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一定存在的。比如 这样分布:当某一个 使得 为最小时,就取 ,而其余的 ,此时求得的 的数学期望一定是最小的。此时,有例题:设输入输出符号表为X=Y=0,1,输入概率分布为 ,失真矩阵为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求解: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而输出符号概率为例题2:输入输出符号表同上题,失真矩阵为求解: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此时,(2)R(D)函数的单调递减性和连续性R(D)

10、的单调递减性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允许的失真越大,所要求的信息率就可以越小。根据R(D)的定义,他是在平均失真度小于或等于允许失真度D的所有试验信道集合 中,取I(X;Y)的最小值。当允许失真D扩大,则 的集合也扩大,当然仍然包含原来满足条件的所有信道。这是在扩大了的 集合中找I(X;Y)的最小值,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显然或者是最小值不变,或者是变小了,所以R(D)是非增的。关于R(D)的连续性,这里我们就不再证明了。所以,R(D)有如下基本性质: ,定义域为 ,当 时,R(D)=0。R(D)是关于D的连续函数。R(D)是关于D的严格递减函数。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因此,当规定了允

11、许失真,又找到了适当的失真函数 ,就可以找到该失真条件下的最小信息率R(D),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压缩时(在允许的失真限度D内),其压缩的程度如何,可以用R(D)来衡量。由它可知是否还有压缩潜力,有多大的压缩潜力。因此,有关R(D)的研究也是信息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4.2 R(D)的计算的计算已知信源的概率分布和失真函数 ,就可以求得信源的R(D)函数。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求R(D)函数,实际上是一个求有约束问题的最小值问题。即适当选取试验信道的 使平均互信息最小化,并使 满足以下约束条件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应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原则上总是可以求出上述问题的界。但一般来说,求解

12、会是非常复杂的。这里不准备做复杂的推导过程,只给出几个结果。(1)当 , 时,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2)当 , 时, ,(3)当 , 时,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4.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香农第三定理)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香农第三定理)设R(D)唯一离散误记忆平稳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并且有有限的失真测度。则对于任意的 和 ,当信息率RR(D)时,一定存在一种编码方法,其译码失真小于或等于 ,条件是编码的信源序列长度L足够长。反之,如果RR(D),则无论采用什么编码方法,其译码失真必大于D。定理说明,在允许失真为D的条件下,信源最小可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达的信息传

13、输率是信源的R(D)。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是有失真信源压缩的理论基础。定理说明了在允许失真D确定后,总存在一种编码方法,使编码的信息传输率大于R(D)且可以任意接近R(D),而平均失真度小于允许失真D。而当信息传输率小于R(D)时,编码的平均失真将大于D。可见,R(D)是允许失真度为D的情况下信源信息压缩的下限值。比较香农第一定理和香农第三定理可知,当信源给定后,无失真信源压缩的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极限值是信源熵H(X),而又失真信源压缩的极限值是信息率失真函数R(D)。在给定D后,一般R(D)H(X)。R(D)可以作为衡量各种压缩编码方法性能优劣的一种尺度

14、。但香农第三定理同样是一个指出存在性的定理,至于如何寻找这种最佳压缩编码方法,定理中没有给出。在实际应用中,该理论主要存在以下两类问题:(1)符合实际信源的R(D)函数的计算相当困难。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首先,对需要对实际信源的统计特性有确切的数学描述,其次,需要符合主客观实际的失真度量。这些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即使有了这些,率失真函数的计算也是相当困难的。(2)即使求得了符合实际的信息率失真函数,还需要研究采用何种编码方法,才能达到或接近极限值R(D)。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4.4 常用信源编码方法简介常用信源编码方法简介 1. 游程编码在二元序列中,只有“0”和“1”两个码元

15、,我们吧连续出现的“0”叫做“0”游程,连续出现的“1”叫做“1”游程。连续出现“0”或者“1”码元的个数叫做游程长度。这样,一个二元序列可以转换成游程序列,例如:二元序列0001100111100010可以变换成3224311,若规定游程必须从“0”游程开始,则上述变换是可逆的。如果连“0”或连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1”非常多,则可以达到信源压缩的目的。游程编码是无失真信源编码。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2. 矢量量化连续信源进行编码的主要方法是量化,即将连续的样值 离散化成为 。n是量化级数,这样就把连续值转化为n个实数中的一个,可以用0,1,2,n等n个数字来表示。由于 是一

16、个标量,因此称为标量量化标量量化。在量化的过程中,将会引入失真,量化是必须使这些失真最小。要想得到更好的性能,仅采用标量量化是不可能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的。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把多个信源符号组成一个符号序列进行联合编码可以提高编码效率。连续信源也是如此,当把多个信源符号联合起来形成多维矢量,然后进行量化,可以进一步压缩码率,这种量化方法叫做矢量矢量量化量化。实验证明,即使各信源符号相互独立,矢量量化也可以压缩信息率,因此,人们对矢量量化非常感兴趣,是当前信源编码的一个热点,而且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不仅限于连续信源,对离散信源也可以如此。如图像编码时采用矢量量化,但由于

17、联合概率密度不易测定,目前常用的是训练序列的方法,如图像编码时就要采用训练序列的方法,找到其码书,进行量化。还可以与神经网络方法结合,利用神经网络的自组织来得到训练集。 3. 预测编码预测就是从已收到的符号来提取关于为收到的符号的信息,从而预测其最可能的制作为预测值。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并把它与实际值之差进行编码,由于这个差值一般都比较小,所以在编码时会出现很多连“0”值,再采用游程编码,就可以大大地压缩码率。由此可见,预测编码是利用信源符号之间的相关性来压缩码率的,对于独立信源,预测就没有可能。 4. 变换编码变换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变换编码就是经变换后的信号能更有效地编码,也就是通过

18、变换来解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除或减弱信源符号间的相关性,以达到压缩码率的效果(如单频率正弦波信号,变换到频域)。一般地,对一个函数 ,变换式为:而反变换为: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要使上式成立,要求 必须是正交完备的(相当于欧氏空间的坐标投影),求 的公式,实际上就是内积运算,把函数 投影到 上去。信源编码常用的变换有: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变换:如JPEG、MPEG等图像压缩标准中,就是主要采用的这种变换压缩方法。K-L变换:K-L变换是均方误差准则下的最佳变换。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它是一种正交变换,变幻后的随机变量之间互不相关,一

19、般认为,K-L变换是最佳变换,其最大缺点是计算复杂,除了需要测定相关函数和解积分方程外,变换时的运算也十分复杂,也没有快速算法,因此,K-L变换不是一种实用的变换编码方法,但经常用来作为标准,评估其他方法的优劣。小波(Wavelet Transform)变换: 小波变换是当前信号处理以及多种应用科学中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广泛用到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数学工具。小波变换的概念首先是由法国的石油地质工程师J.Morlet于 1980年提出的,1990年Mallat等人一起建立了多分辩分析的概念。与经典的Fourier分析相比较,小波的最大优势是变换本身具有时间与频率的双重局部性质,解决了Fou

20、rier分析不能处理的许多实际问题,因而小波变换被人们称之为“数学显微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图像压缩主要采用离散余弦变换 (DCT)技术,著名的JPEG、H.263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等图像压缩国际标准均采用DCT方法实现图像压缩。而DCT最大的缺陷是当压缩比较大时,会出现马赛克效应,因而影响图像压缩质量。最近几年来,由于小波变换具有DCT无可比拟的良好压缩性质,在最新推出的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JPEG2000中,9/7双正交小波变换已经正式取代DCT而作为新的标准变换方法。分形(Fractal Transform)变换:基于块的分形编码是一种利用图像的自相似性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来减少图象冗余度的新型编码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1 )较高的压缩比。(2 )解码图象的分辨率无关性。可按任意高于或低于原编码图象的分辨率来进行解码。当要解码成较高分辨率图象时,引入的细节会与整个图象大致和谐一致,从而比象素复制或插值方法得到的图象看起来更自然。这种缩放能力也可以用作图象增强工具。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3)解码速度快。分形压缩是一非对称过程,虽然编码很耗时 ,但解码速度快,因此较适用于一次编码多次解码的应用中。(4)编码时间过长,实时性差,从而阻碍了该方 法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还有很多其他的编码方法,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