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73995657 上传时间:2024-08-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鼎盛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宋元时期专题概览专题概览时空定位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宋朝建立至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由民族政权对峙到国家统一和科技文化繁荣时期。阶段特征政治 (1)总体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2)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大一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削弱宰相权力,进一步加强皇权(3)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经济

2、(1)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3)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4)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5)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思想文化(1)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2)科技领先世界,科技发展出现高峰(3)文艺平民化、市俗化第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宋元时期的政治宋元时期的政治(1)宋元君主专制的加强宋元君主专制的加强;(2)宋元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元中央集权的加强;(3)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选修选修1)考纲要求考纲呈现考点宋元时期的政治考点宋元时期的政

3、治考点宋元时期的政治自主学习一、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君主专制的加强1.宋代(1)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元代(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2)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二、中央集权的发展二、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代(1)措施a.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b.行政:由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c.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2)影响a.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

4、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b.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教材补遗教材补遗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由于矫枉过正,后继者又不知变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后果。如地方权力太弱,在作战时无力抵抗;在军事上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造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2.元朝:行省制度(1)目的:对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2)内容a.元代设立行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b.行

5、省的民政、军政、赋税征收等权力皆受中央的节制;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还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3)影响a.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误区警示误区警示不能认为行省制度只是地方上的行政制度。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分化事权,使机构相互牵制;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实行监察制度;中央直接掌控地方权力或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等。三、王安石变法三、王安石

6、变法(选修选修1)1.历史背景: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1)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政府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占有。政府不断增加赋税,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困苦,社会阶级矛盾尖锐。(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宋朝建立后,为加强专制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北宋中期,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首先,其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了“积弱”局面。其次,由于机构重叠、官职冗滥、军队数量激增,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所谓“三冗”问题。“三冗”导致北宋财政日益入不敷出,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3)庆历新政10

7、43年,宋仁宗任用主张改革的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发生在庆历年间,故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一年多就夭折了。2.主要内容富国之法(1)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这样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3)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相应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4)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8、(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就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6)均输法:要求转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强兵之法(1)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 战时编入军队作战。还实行连坐法,同保人要互相监督、检举(2)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3)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挑选武艺较高、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官担任,专管训练(4)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取

9、士之法(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3)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3.结果及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1)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2)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的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4.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的改善: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2)积弱局面

10、的改善: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善。5.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2)从内容看,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到根本的解决,因而无法真正解决严重的危机。(3)从措施和结果看,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么,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主题一宋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主题一宋代加强皇权的措施史料呈现史料呈现史料(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

11、,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元脱脱等宋史读史指导读史指导该史料出自史学典籍,反映了宋代削弱相权的措施。合作探究问题思考问题思考该史料反映了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提示提示以增加“宰相”人数的办法削弱相权。史论归纳史论归纳唐朝和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异同唐朝和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异同(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不同点三省设置:唐朝加强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12、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主题二从汉到元中央集权的演化主题二从汉到元中央集权的演化史料呈现史料呈现史料1(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史料2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史料3元史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读史指导读史指导(1)史料1主要介绍了汉武帝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其中是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决了汉初分封

13、的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2)史料2中的文字信息“路”“通判”说明北宋王朝对地方行政进一步细化。综合表明,宋朝将地方的军、政、财、刑罚、仓储、运输等,直属中央控制,空前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威胁。(3)史料3引自二十四史中的元史,其中反映出行省具有地方上的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与都省为表里”表明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元朝通过创立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问题思考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1、2,分析封建国家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特点。提示提示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中央集权逐步强化。(2)元代行省制的创立,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

14、理体制走向完善的标志。综合以上三则史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认识。提示提示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但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史论归纳史论归纳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影响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2.影响(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15、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1.(2019辽宁葫芦岛协作体模拟)有学者称:“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教训相符合B.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C.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D.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考点集训B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宋代中央

16、集权的评价。材料中“内重外轻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导致亡国的危险”说明过分剥夺地方权力会导致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进而出现亡国危险。显然材料的意思是适当给地方权力,故B正确。材料论述的现象符合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故A错误;材料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问题,故C错误;D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2.(2019河北保定模拟)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皇帝自宮内直接发出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A.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B.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C.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

17、工合作提高效率D.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D解析解析材料中“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皇权受到了决策程序的制约,所以本题选择D项。3.(2018湖北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A.传达行政命令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D.扩大国家的疆域C解析解析根据材料中“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可知,这一举措不利于行政命令的传达,A项错误;材料中设置行省的出发点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汉中以及安康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可知,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实行是适应疆域扩大的需要,而不是要扩大疆域,D项错误。记知识结构记知识结构本讲小结背史论术语背史论术语(1)宋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2)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3)元代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