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3909652 上传时间:2024-08-15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58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五年级语文上册目录1 窃读记 ,1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4 3走遍天下书为侣,6 4 我的“长生果”,9 口语交际习作一,11 回顾拓展一,14 5古诗词三首,16 6 梅花魂,20 7 桂花雨 ,24 8 小桥流水人家,27 口语交际习作二 ,30 回顾拓展二 ,34 9 鲸,39 10 松鼠,42 11 新型玻璃,45 12 假如没有灰尘,48 口语交际习作三 ,51 回顾拓展三 ,54 13 钓鱼的启示,57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60 15 落花生,63 16 珍珠鸟,66 2 口语交际习作四 ,70 回顾拓展四 ,72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74 有趣的汉字,74 我

2、爱你,汉字 ,76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78 18 慈母情怀,81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84 20 学会看病,87 口语交际习作六,90 回顾拓展六,94 21 圆明园的毁灭,97 22 狼牙山五壮士,101 23 难忘的一课,105 24 最后一分钟,108 口语交际习作七,112 回顾拓展七,117 25 七律长征,121 26 开国大典,126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130 28 毛主席在花山,134 口语交际习作八,137 回顾拓展八,142 3 1 窃读记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

3、、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 , 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 对求知的渴望 ,受到感染。4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重点、难点:1抓住主要内容 , 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 对求知的渴望 ,受到感染。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教学过程:一、导入结合课前预习直奔“窃读” 。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窃”有几

4、种解释?你觉得在课题里应该取哪一种?二、合作交流1 (1)认读生字词。重点指导:的踮起脚尖暂时饿 惧 屋檐酸撑。(2)在小组内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3)再读课文,小组内交流: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二次个人二次备课4 三、品味句段,体验“窃读” ,感受渴望(一)边默读课文边用“ 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 ) (二)反馈:重点出示并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1. “我跨进店门 , 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2)感

5、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 (2)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 ,那样“贪婪地读着”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4)指导朗读。3.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 ! 再大些 !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4.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 ? 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

6、”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 (三)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1. 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 ”2. 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 “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 3. 相机指导朗读。5 (四)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 ,书读到此时,作者在你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呢?。(五)合作探究,深入研读到底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的呢?1 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要求( 课件显示 ):(1) 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 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 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诵读句子。(六)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同学们,课文

7、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四、巩固延伸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 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把他填写在读记录卡上。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6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目标:1. 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

8、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 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 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重点、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学准备:季羡林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板书课题。小苗和大树是谁?交流搜集的有关季羡林老先生的资料。自读课文前阅读提示,明确问题: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 , 指名说说苗苗采访了哪些问题。2再读课文 , 只读季老的话,看看季老对这些问题的见解。3 边梳理边抓重点句子读。 生说师板书:多看闲书、能文能理、早学外语、积累古诗文

9、。总结板书三贯通:文理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1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 , 小组内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 , 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 全班交流 , 重点交流“闲书”问题。(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 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那么到底闲书是什么 , 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二次个人二次备课7 欢乐, 帮助写作,季老是怎样阐述这个问题的呢?(讲述自己看闲书的故事,引用鲁迅的话) 。你想起了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3读“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

10、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想一想:(1)季羡林先生认为,课外阅读有什么作用?(2)你认为课外阅读还有什么好处?4读“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1)季羡林先生认为积累古诗文很重要。一个小孩起码要背()首诗, ()篇古文。我目前能背诵()首古诗,篇古文。(2)请结合划线的句子,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写一写自己的见解。_ 5. 联系内容,品味题目寓意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1搜集名人

11、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8 3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目标:1. 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4. 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重点、难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本文

12、教学的重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2把相关的语段或句子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理解课题。读准“侣”的音, “侣”字什么意思?怎么记住这个字呢?课题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二、合作交流1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生字的掌握、结合语境对词语的理解、不明白的地方等。 )2指名读课文,认真听,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3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品读体验(一)学生默读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

13、为环游世界的同伴呢?二次个人二次备课9 (二)全班交流作者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的原因。课件出示: 1.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作者把书当作什么?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2)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3)对比阅读,抓住“?”读出反问的语气,感受反问的语气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三)请同学们拿起笔学生细读第七自然段段,边读边做笔记:1. 自由读,想象着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读书方法。2. 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作者的读书方法:3. 你们平时

14、也读了不少书,你们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介绍,注意用上“首先, 然后,还, 最后”的句式。(交流)4. 作者这么热爱书,这么会读书,请同学们再找一找作者除了把书比作朋友和家,还比作了什么?(生找句子,出示句子)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理解故地,体会情感。 )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来仿写句子。一 本 你 喜 爱 的 书 就 是 () , 也 是() 。四、巩固延伸品读语言,领悟表达1. 作者非常热爱读书,文中是怎样表达出这种感情的呢?请找出语句读一读。(1)设问句: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如果你问到

15、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会选择一本书。” (通过读作者的假设,体会设问的用法)(2)比喻句:10 体会比喻的妙处,感受到作者对书的喜爱,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3)反问句: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让学生换个说法,体会反问的表达效果。 )2. 生找语句来体会: (首先 -然后-还-最后-)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有条理地表达,让我们把这段话记在脑海里吧。指导背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11 4 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1. 认识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

16、出的道理。3.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重点、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板书课题,自读阅读提示,明确问题: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1.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1)课题中“长生果”指的是什么?(2)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_和_的几件事。2. 遇到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 学生读书后再交流。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一)自读全文思考:1. 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 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17、说说自己的体会。(二)小组合作交流:每一小组负责一件事的重点分析,通过组内讨论、研究,完成如下问题:(1)作者读书的类型是什么?(2)作者当时对书的情感是什么样的?(3)从所读的书中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4)作者醉心阅读,得到了什么样的报偿?她是怎样运二次个人二次备课12 用到作文中去的?(三)全班交流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或小组内分工,每人解决一个问题) ,为大家阐释以上四个问题,小组成员或其他同学根据这位代表的回答,可以做适当的补充,力求对问题的解答贴切,看哪一小组表现最棒,给予表扬。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回顾文章内容,回归到课题“我的长生果” ,让同学们认识到读书对人类培植灵性、颐养道德的重

18、要作用。再次强调作者在读书过程中得到的写作心得(1)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2)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13 口语交际 ?习作一教学目标:1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2通过本次口头口语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3根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自己喜欢且感觉有话可说的话题进行习作。4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重点、难点:

19、通过本次口头口语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在学完窃读记后,就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在交际课中有话可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口语交际一、创设情境,明确话题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二、自主交流探究方法(一)1出示口语交际内容,生读想一想,每一个内容让我们做什么?总结: (1)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2)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

20、。(3)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2可引导全班学生共同交流一个大部分同学感兴趣的话题。 (商量一下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能够使用大多数同学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资料,就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的二次个人二次备课14 交流。 )3教师也可先让学生对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加以整理,根据自己在课外的收获选择一个角度,然后再请选同一个角度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交流。(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1 组内交流: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 有什么收获呢 ? 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四、围绕话题互动交流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

21、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五、出示采访提纲,即兴采访,为写作积累素材采访提纲:(1)你很爱读书,而且你的成绩很好,能说说读书给你带来的帮助吗?(2)既然读书有那么多的好处,能谈谈你的读书方法吗?(3)你以后还会怎么做? ,3组内相互采访。4班内交流体会、收获。六、拓展运用提升能力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 ”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 ”你对这个文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2学生分成正、 反两方展开辩论, 教师及时指导、 点拨。习作一、谈话导入,激活积累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

22、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15 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二、出示内容,确立主题1投影出示习作内容。2学生思考,确定主题(课件出示下列内容,可供学生参考) 。(1) 如果选择的是读书的故事, 则可以表达读书的乐趣、读书收获这一主题。(2)如果选择的是采访记录,则可以表达在记述被采访人读书经历中,悟出的读书方法、读书对于成长的作有这一中心意思。(3)如果选择的是“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则要综合辩论双方的论点舆论据,明确的提出自己的

23、观点。4师重点强调:无论选择哪个话题,都应确立一个鲜明的主题,作为文章的统帅,然后围绕主题组织材料。三、写前思考,明确顺序1写作之前要明确行文的线索,做到条理清楚,脉络分明。2下列提示,可供学生写作时参考。第一个话题: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回忆读书中的经历故事。四、试写初稿,反复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六、佳作欣赏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16 回顾拓展一教学目标:1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达到爱书,爱读书的目的。2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读书、爱书的名言警句,并谈谈对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积累

24、关于读书的名言,共同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3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的展示增进学生读书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重点、难点:培养良好的读书方法。教学准备:1对本单元课文进行系统的小节。2收集读书、爱书的名言警句。3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以便展示。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从回顾本节内容切入话题,引发学生交际愿望,让学生自主交流,提高口语水平。学完一单元后,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

25、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二、分块推进,纵横练习(一)日积月累1激情导入。我们中华是个爱书国度,崇尚乐学好读,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方面的警句, 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同桌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荒芜的“芜”。二次个人二次备课17 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荒芜、破、心到、眼到、口到等。学生质疑,自己答疑,教师释疑。(自由诵读,到理解名言,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体,教师只起到引领作用。 )3尝试背诵名言。小组赛背,评出优秀小组。4 搜集整理,课件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

26、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5展示收集名言,共同进行赏评。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二)展示台1组成读书兴趣小组。2图书整理。去图书室或书店看书,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回来给班级的图书按种类进行整理。 回家后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个书目,分类造册,做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员。3送人“玫瑰”。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共享知识。三、内化吸收,巩固运用师谈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无一不是热爱读书、刻苦学习的人。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16 5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 4 个生字

27、,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秋思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2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课前完成)(一)按照下面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并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3. 画出不懂的问题。

28、(二)完成学案“预习导航”部分。二、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词。 (板书课题: 5 古诗词三首)2.指名读古诗, 注意正音。尤其要注意 “一水间(ji n) 、数重(ch n )山、照我还(hu i) 意万重(ch n ) 畔(p n) 风一更(n ) 雪一更(n ) 聒( u)”这几个词语的读法。3这三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三、合作交流二次个人二次备课17 1. 反复品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诗句的意思。 在学生理解有误时教师相机引导。泊船瓜洲: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

29、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秋思 :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长相思: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四、品读体验泊泊船瓜洲1.前两句诗描写了哪几个地点?你能画出他们的位置图吗?2.一道长江水, 数重

30、大山,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 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作者只觉得是 “一水” “只隔”呢?(诗人人在旅途,心系家乡。 )3.后两句诗句哪个字用得好? (绿)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想象江南春天绿意盎然的景象。 )作者曾经做过几次修改?你如何看待作者的写作态度?从这句诗体会到什么?(思乡之情)3.指导朗读。秋思1.从哪句是中读出了“秋”?想象秋天景色。(第一句。洛阳城里,一阵秋风吹来,树叶, 那盛开的菊花 , 那南归的燕子 , )18 2.你从哪儿读出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意万重复恐说不尽,又开封)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提笔写信,张籍想起了老母亲,他想对母亲说 , ,这时,他又

31、想起了父亲,他会对父亲讲, ,当他想起妻子时,他会写, ,他还会嘱咐自己的孩子 , 当他把信交给捎信人时,又,3.感情诵读长相思1.作者身在何处?师引导注意体会上阕词的意思: “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什么?描写“风一更,雪一更, ”的作用是什么?( “山一程,水一程”说明将士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用“风一更,雪一更, ”以气候的变化引出对将士心理的描写。将士们睡意全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突显了家乡的宁静祥和。 )2. 作者为何梦不成?他会想些什么?3. 感情诵读。五、巩固延伸1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 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师生共同激情诵

32、读泊船瓜洲、 静夜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思乡之情再次激情诵读秋思、 长相思。3. 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 (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词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泊船瓜洲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秋思叙事抒情含蓄感人长相思写景叙事抒情直抒胸臆4. 作业:1. 背诵古诗,19 2. 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 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板书设计:5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绿借景抒情秋思又开封叙事抒情思乡长相思故园无此声写景叙事抒情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20

33、6 梅花魂教学目标: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并学习这种品格。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2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2制作课件(内容

34、:梅花图、赞梅诗,重点句,乡愁 ,背景音乐。)一、预习探究(课前)(一)出示预习提纲,学生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读不懂的词语。2. 思考:作者围绕“梅花”讲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3.划出写梅花“魂”的句子,多读几遍。(二)做学案“预习探究”部分。二、合作交流(一)导入新课。(出示梅花图 ,板书:梅花 )梅花不仅为历代的文人志士所喜爱,也被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人所钟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老人,一起走进。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板书:魂,并指导书写)(二)检查预习。1生字新词闯关。(1)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二次个人二次备课21 颇(p )负盛名细雨如愁

35、(ch u) 泪落腮 (s i)边不甚在意训斥玷(di n)污风欺雪压低头折节秉(b ng)性凉飕(s u)飕衰(shu i)老手绢(2)说说哪些字或词语不理解,集体交流解决。2. 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指导学生查字典后自由回答,“魂”在本文指精神。“梅花魂“指的是梅花的精神。)3.本文讲述了外祖父哪些感人的故事?师板书: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三、品读体验(一)走进梅花。1寻梅魂。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谁来说说你划出了哪些写梅花“魂”的句子?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2生汇报交流(愈 ,

36、愈, , 愈, 愈,,最,有 ,有, 。不管, 从来, 不肯, )3说说哪些词让你的感受特别强烈?让我们一起读出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来。 (指导读:读赞美梅花的话时,语调是深情的,语气是清新亲切的)4悟梅魂。(梅花精神就是民族精神)课件出示: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他们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有节气的中国人,他们和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课件出示: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学生朗读,谈体会。5品梅魂。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有气节人物22 的

37、英魂,所以梅花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做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把自己民族的魂读出来,齐读第三自然段。过渡:本文赞美梅花的品质与精神的目的是什么?(回忆一位有着梅花秉性的老人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6 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 “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二)走进祖父。1爱梅寄托一片深情(1)细细品读第 3 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出了外祖父爱梅?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词、句,说说你的体会。(2)交流:重点交流对以下句子的理解:“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

38、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交流方法:学生读句子谈体会指导感情朗读。2像梅追求梅的秉性。过渡: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外祖父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同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1)请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具体事例中体会到他对祖国的眷恋。(2)交流。(教念古诗,悲伤落泪;无法回国,失声痛哭;思归难归)方法:结合重点句子谈体会朗读升华(3)小结: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更体会到他对中华民族

39、的爱,23 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四、巩固延伸1是呀, “故乡、祖国”让多少游子魂牵梦萦,看,余光中的乡愁(课件出示)。(1)引导学生朗读,想象意境,感受游子思恋祖国和故乡的情怀。(2)你还会吟诵哪些“思乡爱国”的诗篇?2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外祖父就是那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缩影,你能例举一些像外祖父似的人吗?板书设计:爱梅=爱国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24 7桂花雨教学目标:1. 认识 2 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通过自主、 合作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

40、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重点、难点:1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引导学生体会母亲说的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课文朗读磁带、轻音乐、挂图、相关的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激情导入: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思念,那么香气迷人的桂花又会让“我”想起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请大胆地提出来。2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地阅读导读部分,看看课文中要求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认真地去读书寻找答案吧。二、合作交流1学生

4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读书交流。刚才我看到大家很会读书,不时地圈圈、画画,边读书边思考,这种读书习惯很好。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l )说说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二次个人二次备课25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3 (出示课件桂花)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师:桂花树样子笨,花小,可是作者喜欢的就是桂花,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找描写桂花香的句子。三、品读体验1学生读书,找找有关描写桂花香的语句,并写出体会。2重点交流:(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2)全年,整

42、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哪个字突出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说说你的理由?(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说明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之中,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中。 )师引读,同学们自由读有关的句子来体会。3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不仅是桂花的香气,还有更重要的: . 出示句子: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 “摇花乐” ,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板书:摇花乐)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摇花乐和桂花雨?出示:这下,我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让生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

43、(或挂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再闭眼想象“桂花雨” ,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生听课文录音,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呀?(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散落下来。桂花像夏天的雨一样,一串串地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童年时代的摇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快乐和无穷的回26 味,难怪作者难以忘怀。但仅此而已吗?让我们端起书再深入地读读第七自然段吧。4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生找,交流)(母亲其实是喜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才这么说的,她是用感情来分辨香气的。家乡的桂花寄托着母亲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所以母亲说齐读母亲的话)5过

44、渡:月是故乡明,花是故土香,人是故乡亲,水是故乡甜。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了我,感染了我,于是 ,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一个“又”字,又能说明什么呢?师小结:家乡桂花的香,童年摇花的乐,感受花雨的美,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浓浓的留恋,怎能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板书:思乡情)四、巩固延伸仿照文中“摇花乐”的写法,回忆自己经历的生活小片段,如“捉蚊乐”、 “捉蛐蛐儿乐” , 写一写片段。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27 8小桥流水人家教学目标:1. 认识 6 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想

45、象文中描写的情景, 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之情, 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思乡情的方法。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想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学会字词,通读课文。教师:制作教学课,准备抒情音乐。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一)元曲导入,想象情景。课件出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师诵读,谁知道这首曲子?2根据学生回答或教师补充,出示题目及作者。生齐读。3这是一首元曲,作者用短短二十八字,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今

46、天,我们要学习的第8 课就是选取了其中的一句作为题目(点击出示) 。8小桥流水人家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合作交流二次个人二次备课28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2师读题,听到“小桥流水人家” ,你的眼前会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又会有怎样的感觉?3初步感知。从文章的阅读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简要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怀念热爱三、品读体验1怀念和热爱是许多忆乡文章中最浓厚的主题,作者把对家乡的怀念、热爱的情感渗入了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呢?请你找出来细细地感悟。2独自探究,小组交流。(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语

47、句,想象描写的情景,并做好旁注。(2)组内交流。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汇总归纳。(3) 小组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 (雷同的补充即可)3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点击课件出示相应的句段,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悟。 (同时将学生引出的句子先行归为三组)(1)小组合作学习,读悟归纳。(2)学习反馈,讨论交流。(第一组句子借景抒情,第二组句子忆事抒情,第三组句子直接抒情板书:写景忆事思乡)(3)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小结。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读一读就能明白;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得以体会。 (板书: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但无论是直接抒怀来表达思乡之情,还是借景物和往事间接表达,都把作

48、者的那份对故乡怀念、热爱的情感蕴涵在了其中。请你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出来。(4)学生自由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设问:课文最后一句“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中的“美好印象”究竟包括哪些呢?29 课件出示:“那些美好的印象”包括( )包括( )也包括(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我”记忆中的故乡,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便是“几间矮小的平房”、 “出生的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也同样令我永远难忘,深深怀念。四、巩固延伸生动的语言,把我们带进“小桥流水人家” ,向我们诉说着作者美好的思乡之情,让我们再次随作者游历儿时的故乡,朗读感受淳美的田园风光。板书设计:8 小桥流水人家写

49、景热爱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忆事怀念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30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1学习怎样和别人围绕一个话题来讨论,商量出一个结果。2.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教学准备: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2了解本班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教学过程:口语交际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1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

50、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他们有的用歌声来表达,有的用诗句来诉说。大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已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2出示口语内容,班内研读交流。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1根据活动要求,讨论活动形式。表达浓浓乡情的形式: (1)朗读诗词。(2)演唱歌曲。 (3)家乡画展。(4)我做家乡小导游等2同学们自愿分组讨论:自己小组用哪种形式来表达乡情。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二次个人二次备课31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深入地交流。3 师生共同评议 .综合大家的意见, 全班制定一个活

51、动方案(即制定节目单)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4分小组排练。选定小组负责人,围绕活动主题,根据讨论的结果,组织组内成员进行现场排练,出现分歧,由小组长负责协调。教师巡回了解并指导,提出要发挥团体力量,要注意方式方法。5分小组汇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进行轮流展示。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评议。评比“最佳表演奖” 、 “最佳创意奖”、 “最佳个人奖”等。四、延伸话题,综合运用推荐阅读,余光中的 乡愁作文指导一、积累1定向观察,搜集素材。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

52、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尝试2合作交流,扩展思路。(1)明确习作要求: 以二十年后回故乡 为题目,展开想象,来完成一篇作文。(2)拓展思路32 请同学们边上眼睛想象,然后讨论:二十年后,家乡的环境有哪些变化:田野、马路、街道、楼房 ,家乡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吃的、穿的、住的、交通工具 ,你的亲人有哪些变化?你的小时的伙伴又有哪些变化?(长相、身份、有什么特殊贡献等),看来,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变化很多很多,说上三天也说不完,那么这次习作写哪些内容呢?请你选择你认为最能代表

53、家乡变化的,或是你认为最值得写一两个方面来写。(3)巧用方法,表情达意。怎样表达有新意呢?那就选择一个你认为比较新颖、比较恰当的方法来表达。比如:可以通过写回家的路途所见,来叙述家乡的变化,可以写来到家乡,听亲人介绍家乡的变化,可以写自己在故乡一天的生活,来描述故乡的变化,也可以写与亲人相见时的情景来写变化, 总之,请你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哪种表达形式更有新意。3大胆尝试,自主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要认真修改。(3)同桌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并按同学的建议,再修改自己的习作。习作讲评一、回扣交流,评改习作1回顾本次习作要求。2. 优

54、秀习作展示;进步习作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价:抓住学生的独特视角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评价;抓住学生的准确语句进行积极评价;33 抓住学生的个体进步进行评价。3看一看自己的习作及老师或同学对你的评价,想一想有哪些优点和不足?4教师根据批改作文中的心得,可对本次作文做总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优点、不足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二、佳作欣赏,借鉴提高小组中(或教师)推荐三至五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更清楚了想象类作文的写法,也知道了从哪些方

55、面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后,请你们再找同学帮你提出建议,然后再仔细地修改,相信经过再次的修改加工,你也能写出一篇佳作来。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34 回顾 ?拓展二教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2. 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3. 自主阅读“趣味语文”,并能说出“趣”在哪里。体会锤炼文字的重要性。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2训练和规范学生的口语,能联系实际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表达情感

56、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家乡,在游子的心里, 永远是最温馨、 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回顾?拓展二(板书课题:回顾 ?拓展二)二、赏读片段,感悟乡情1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57、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之类的句子,二次个人二次备课35 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2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知道都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1) (2) (3)诗人触景生情。(4)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5)通过写小溪、小桥、杨柳这些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6)借桂花表达思乡之情。3师:让我们把这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到我

58、们的朗读之中。 (指导有感情朗读3谈表达方法,读相关句段。指导: (1)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2)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3)一是避免交流时语言枯燥,(4) 二是与文章紧密联系, 加深对表达方法的体会。过渡: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向我们诉说着思念家乡的情怀!家乡,真是人们心中扯不断的牵挂呀!请同学们默读本组的几篇课文,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三、回顾课文,交流互动1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批注。2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3小组派代表发言:(1)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

59、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2)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4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36 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5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交流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行交流。 )出示习作例文,学生评议。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坐落在一个山环水绕的小县城,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让人陶醉。春天,漫山遍野都是美丽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好像是鲜花织成的大棉被,把山丘和平原盖上了厚厚的一层。夏天,我的家乡更美了,山清水秀,小河清澈见底,里面有许多鱼,虾

60、和螃蟹,它们快乐地嬉戏着,一会儿躲到石头缝里,一会儿伸出头来看看是谁来了,这里有是孩子们的乐园,我和伙伴们经常去小河边游泳,捉鱼,洗澡,玩水,洗去夏日的炎热,我们凉爽爽的,好玩极了! 秋天,我的家乡一片金黄,片片落叶就像翩翩起舞的少女一样,在空中划着美丽的舞步。一簇簇菊花争奇斗艳,为金秋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冬天,我的家乡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白茫茫的一片,我和伙伴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陶醉在这美丽的白色世界里,雪姑娘在空中翩翩起舞,是在向我们诉说春天的故事吗?四、诗文链接,内化积累1生自读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思考:这些句子都是讲什么的?2讨论得出结论:积累表达乡思的诗句。3生在小组内讨论,这

61、些句子都是什么意思?4全班总结。“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的意思是: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37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这句诗中的游子指的是李白。所谓“浮云游子意” ,人们拿浮云比游子,是说他们的行踪都是飘浮不定的。这句诗的意思是: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思念和惆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意思是: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意思是:

62、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斑白了。意思是:记不清东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5请大家反复读这些诗句,想想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说说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如“故乡情”“浮云” “游子” “他乡” “家在梦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词,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 )6熟读成诵。7 引入部分原诗朗读, 鼓励学生搜集原诗读读背背。通过自读感悟,诵读体会,以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8 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好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课外收集到的

63、描写思乡情的诗文。五、趣味语文,激发兴趣1. 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2.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38 3. 引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整首诗,以理解为什么用“敲”字好。4. 这样的趣味语文故事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板书设计:故乡情浮云游子他乡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明月家在梦中人在天涯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39 9 鲸教学目标 :1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64、课文。3. 了解鲸的特点、 进化过程、 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4. 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2难点:鲸的进化过程。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鲸的图片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吵, 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又回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相信

65、学完了鲸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二、预习探究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鲸的资料。教师随机展示收集的鲸的资料。(教师介绍资料)2. 检查生字词语。出示词语找规律:上腭肚子肺部胎生(月部与人体器官有关)指导书写: “肺”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市”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三、合作交流1.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二次个人二次备课40 2. 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小组同学交流。四、品读体验(一)了解鲸的特点。探讨一:鲸的形体很大(1)从哪里可以看出鲸的大?探讨二:鲸是哺乳动物(1)为什么形体像鱼?(2)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3)还从哪看出鲸是哺乳动物?探讨三:

66、鲸的种类与食物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齿鲸:大鱼和海兽;须鲸:虾和小鱼一顿两千公斤;须鲸、齿鲸的区别(课件出示)探讨四:鲸的生活习性。(1)文章中介绍了鲸的那些生活习性?食物、呼吸、睡觉、繁殖(2)请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二)领悟说明方法。作者为了说明鲸的某一特点,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1作比较。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文章是写鲸,为什么要写象呢?这是把鲸与我们熟悉的大象作比较。鲸对于我们来说,本是很陌生的事物,但作者拿陌

67、生的事物和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通过比较,陌生的事物我们的头脑中渐渐变得清晰了。于是,陌生的事物不再陌生了,所以,拿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方法。 )2列数字。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41 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些方法来写事物。)3. 举例子。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4. 打比方。气从鼻孔喷出来,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的喷泉一样。5总结归纳:作者都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

68、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将鲸的资料展现给大家,这些都是介绍事物不错的方法,今后我们要说明一件事物的时候可以用着他们。五、巩固延伸可以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为了呼吁人类去保护海洋动物我们可以写一份倡议书。板书设计 9鲸形体大哺乳动物生活习性(吃食呼吸 睡觉 生长)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42 10松鼠教学目标:1认识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2. 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3.

69、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4. 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与鲸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搜集作者及松鼠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 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其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热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上课伊始,就让我们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图片)欣赏了这么多精彩的动物图片,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

70、位小朋友松鼠。 (多媒体课件展示松鼠图片)二、预习探究1. 交流作者资料:布封(17071788)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 年时间写成 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 生物史、 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由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2.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三、合作交流二次个人二次备课43 以小组为单位了解一下内容:1. 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3.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4. 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四、品读体验(一)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

71、的特征吗?明确: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二)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出示句子,重点品读。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1)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外貌?了哪些生动的词语?(2)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2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横渡”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3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

72、逃到别的树上去。(1)找出句子中的动词。(2)从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4默读四、五段,从两段中你又知道了松鼠什么特点?5感情朗读课文。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用充满感情的读书声来抒发自己对松鼠的喜爱。(三)合作学习,探究写法。交流鲸与松鼠写法的相同和不同。44 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说明语言鲸侧重介绍鲸的形体特点、生活习性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简 单质朴平实松鼠侧重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主要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形 象生动传神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五、小结方法,拓展延伸学习

73、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漂亮(外形)10松鼠驯良(活动)乖巧(搭窝)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45 11 新型玻璃教学目标: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 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3. 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 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

74、的自觉性。4.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2. 难点:领悟各种玻璃的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解题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进入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博物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刀划破玻璃的时候,四周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板书:新型玻璃)今天,新型玻璃厂来招聘“推销员” ,谁想来应聘?那

75、么我们先来了解关于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二、预习探究1检查字词的读音,结合语境理解“企图、嫌疑、问世、噪音、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2. 分自然段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二次个人二次备课46 过渡: 要想当好推销员,让更多人了解 “新型玻璃”,我们应该先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三、合作交流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 先在课本上画画有关的语句,概括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完成表格内容。新型玻璃名称特点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四、品读体验1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全班交流自学情况,注意比较填的内容的异同,抓住生成点,在比较与

76、释疑中得出更好的答案。2. 学习介绍方法。过渡:同学们刚才读书很投入,很快就把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记住了,小小推销员们,你能吸引客户来购买你的产品吗?再让我们学学课文上是怎样介绍的?学学作者的介绍方法吧。1. 学生细读。找到自己喜欢的介绍新型玻璃的段落,说说领悟到的方法。2. 交流。(1)说明“夹丝网防盗玻璃”运用了“举事例”的方法。(2)说明“夹丝玻璃”的坚硬时,用了词语“安然无恙、藕断丝连”来形容,生动形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体会到用词的准确。(3)说明“变色玻璃”时运用 “打比方”,比作“自动窗帘” 。(4)在介绍吃音玻璃时,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把噪音比作“隐身人” ;通过具

77、体例子和数字加以说明。五、小小招聘会47 过渡:现在我们掌握了课文介绍新型玻璃的方法,那我们就来召开新型玻璃推销员招聘会,招聘最佳推销员。1. 请同学们先自己在小组内推销,选出一个最有特点的。2全班招聘,评选。老师当主持人,学生当评委,师生共同评选出创意最佳、推销词最佳、推销效果最好的“最佳推销员”。六、课外延伸(过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那么如果你是一个发明家,你想发明什么样的玻璃呢?真是奇思妙想,富有创意,新奇实用,相信大家只要刻苦学习,不断探索,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一定能够“梦想成真”,为人类的发

78、明创造史写上更加光彩夺目的一笔。课下把学到的知识给家长讲讲,并调查一下日常生活中使用新型玻璃的情况,谈谈自己的想法。板书设计夹丝网防盗玻璃吃音玻璃11 新型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夹丝玻璃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48 12假如没有灰尘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漂浮、消弱、柔和、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3. 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4. 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重点、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

79、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体会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小黑板(画有表格)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些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可以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野外,从平原到山区,从沙漠到海洋,只要有空气的地方几乎处处都有它们的行踪。真正没有它们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猜猜它们是谁?(板书:灰尘)2你喜欢灰尘吗?为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吗?(指名板书)带着这种心情再来喊一喊它。3是啊!这就是灰尘,它散落在窗台桌面,污染环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传、传染疾病,所以人人都讨厌它。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假如没有灰尘)二、预习探究1. 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朝晖日晕单调湿漉漉2. 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三、合作交流1. 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二次个人二次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