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德才:生物质发电企业调研报告及发电成本研究 中资协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分会副秘书长 詹德才 生物质发电技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资协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分会会员部 韩冰 摘要:本文从生物质发电厂实地考察与调研入手,深刻剖析了生物质发电行业普遍面临亏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可为本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1. 引言 2011 年 5 月 16 日,中资协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分会对国内生物质直燃发电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重点选取了我国自主研发生产且最具代表性的中温中压锅炉,其类型包括联合炉排锅炉、链条炉排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震动炉排锅炉调研组通过深入分析不同锅炉的燃烧形式、给料方式、热转化效率、运行稳定性、年利用小时数、秸秆单耗等内容,并将其与进口锅炉进行对比,总结出了影响发电成本的各项因素,并提出了增加生物质电厂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为即将涉足生物质直燃发电的企业提供借鉴,也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生物质直燃发电行业的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2. 调研电厂情况 (1)新乡天洁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该项目是联合炉排炉技术第一个投产项目(济锅)。
机组规模:2×75t/h+2×12MW,机组不供热,项目总投资约 2 个亿; 2009 年 11 月,1 号机组投产;2011 年 2 月,2 号机组投产;锅炉热效率未测;燃料组成:直接收集散料(25~45 公分),秸秆含水量 40%;掺烧比例:60%为树皮、木屑,40%为玉米秆和少量麦秆; 2010 年发电 8000 万度,秸秆平均价 280 元,秸秆单耗 1800g/kwh;年停机 10 多次;企业亏损几百万; 问题:炉排重量大,双螺旋给料,密封不太好,一停机就回火 (2)、长葛市恒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80 年代燃煤小火电厂,03 年因亏损改制,06 年基本亏尽注册资本金,进行改造;一号机组改造时间 06 年,07 年投产,规模:1×75t/h 中温中压链条炉(上海四方)+1×12MW 机组;2 号机组:1×65 吨中温中压联合炉排炉(济锅)+1×12MW 机组,机组不供热;2 号机组 07 年改造,08 年下半年投产;锅炉热效率分别为 86%和 83%;改造总费用 4000 万;2010 年发电 1.3 亿度,消耗秸秆 24 万吨,秸秆含水量≥35%,主燃料木屑、树皮、玉米秆,季节不同而不同,共有几十个收购站,每天收 1000 吨左右,均价在 320 元/吨,烧散料;公司人数:300 人以上,08 年亏损 300 万,09 年盈利 100 万;10 年盈利 1000万左右。
(3)、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 项目 06 年开工,07 年 4 月投产,总投资 2.46 亿,工程建设规模为 2 台 75t/h 燃烧生物质燃料的中温中压循环流化锅炉,配置 1 台 12MW 抽凝式和 1 台 12MW 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及相应辅助设施项目厂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经济开发区,占地约 13.33 公顷(合 200 亩)浙江大学技术,南通锅炉厂制造;锅炉效率:90%左右,秸秆单耗:1600~1800 克/度;秸秆价格 200~300 元/吨,2010 年发电 1.77亿度;消耗燃料 28 万吨,主要燃料是树根、树皮等,秋天为稻麦草,水分≥45%,利润方面全部为 CDM收入,如没有此部分收入处于亏损状态 问题:受热面积灰严重,定期临检,清理;年停机 4 到 5 次;厂用电率平均 11%,最高不超过 16% (4)、宿迁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 08 年正式开始建设,总投资 2.2 亿,占地 200 亩,机组规模 2×75t/h+2×12MW,1 号机组 2009年 9 月投产,2 号机组 2010 年 3 月投产技术为自主研发次高压中温循环流化床技术,借鉴国能龙基技术的 4 回程烟道设计,目前有 4 个项目运营,10 个项目在建; 2010 年发电 1.8 亿度,盈利 300 万左右,不含 CDM;锅炉效率 89%,秸秆单耗 1700g/kwh,燃料价格 230 元/吨;水分 45%,供电燃料成本 4.5角,占成本 70%。
已经开发出秸秆单耗比较低的高温高压生物质锅炉,将在以后的项目中投入使用,以降低发电成本 (5)、江苏国信泗阳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08 年开工,09 年 7 月投产;总投资 2.4 亿,项目规模 2×75t/h+2×12MW,无锡华光中温中压水冷振动炉排技术,一台抽汽,一台凝汽2010 年发电 7000 小时,发电 2 亿度,1.8 亿度上网,燃料价格 200到 300 元,水分≥50%,消耗燃料 40 万吨,秸秆单耗 2000g/kwh 以上,稻麦草占 30%,60%以上为林木质资源供电燃料成本 4.8 角,09 年亏损 600 万,10 年亏损 900 万,11 年预计扭亏(加上 CDM),锅炉效率 87%,估计也就 80%,年停机 10 几次 3. 影响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效益的因素 从以上五家生物质直燃电厂的经济效益来看, 虽然各个电厂都享受到了 0.75 元/千瓦时的电价政策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但是几乎都在亏损状态下运营为了弄清楚造成亏损的原因,调研组从发电成本和设备稳定性两方面做了深入剖析 需要提出的是,虽然发电成本由燃料成本、外购电费、设备折旧、人员工资、维护费用、材料费用、水费以及社会保险等组成,但是考虑到外购电费等多项支出均属固有费用且有些支出是可控的,故不再赘述。
(1)燃料成本 燃料成本包括燃料收购价和锅炉效率两部分调研发现,5 家生物质发电厂的锅炉效率都比较低,有的还不到 80%.由于中温中压锅炉的秸秆单耗(1600~2000 g/kwh)相对较高,其中国信泗阳锅炉的秸秆单耗已愈 2000 g/kwh,势必导致燃料成本的增加此外,各个生物质电厂的秸秆收购价普遍较高,使得燃料成本高达 0.45~0.6 元/千瓦时再加上财务成本、 设备折旧等相关费用故即使销售电价已上调至 0.75 元/千瓦时,生物质电厂也难以摆脱亏损局面 据了解, 我国某公司从丹麦 BWE 公司进口的高温高压水冷振动炉排锅炉, 其秸秆单耗可控制在 1200 g/kwh 以下,有的甚至低于 1000 g/kwh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秸秆收购价上升到 400 元/吨,燃料成本也不会超过 0.5 元/千瓦时,有的甚至只有 0.3 元/千瓦时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大力开发高参数生物质锅炉,以降低秸秆单耗,提高锅炉效率燃料收购价对发电成本的影响最为直接调研发现,燃料收购价基本维持在 200~350 元/吨高昂的燃料收购价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密不可分,经济发达地区通常建有较多生物质电厂,使燃料资源变得稀缺,相互之间在争夺燃料资源的同时,也推高了燃料收购价。
因此,在新建或扩建生物质电厂时,需要对燃料资源的潜在竞争者和可获得量做出审慎的、合理的判断,对此国家也作出了具体规定 (2)设备运行稳定性 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起步较晚,,基于燃料特点的上料/给料系统和锅炉开发/优化还不到位,导致上给料系统和锅炉难以很快适应燃料特点,进而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因而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针对性很强的优化改进技术体系 设备运行不稳定会造成发电量降低和维护费用增高等问题调研发现,5 家生物质电厂都经历了 2~3年的不稳定运行期,有的仍在技改之中,最长连续生产时间仅为 3 个月左右,最短者还不足 1 个月令人欣喜的是,生物质电厂的亏损额正在逐年减少,有的即将扭亏为盈,可见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是提高电厂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需选择适合燃料特点的上给料系统和技术成熟且运行稳定的生物质锅炉 4. 关于国家政策的建议 目前,国家已经颁布多项针对生物质发电行业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也使得已投产生物质发电企业从中受益,但仔细研究发现,这些优惠政策尚存“治标不治本”之嫌 调研发现,多数生物质发电企业不欢迎外人或同行的参观、考察和学习,往往给人以神秘之感;同时,在遇到技术问题时也很少与同行交流,而是依靠自己慢慢地改造和优化,一方面会花费很大的人力、财力, 另一方面会对技改成果守口如瓶, 造成好技术难推广。
由于投产初期设备维护与改造费用较高较大,设备供应方也就很难从发电企业拿到足额的货款,因而双方的纠纷在所难免 以上分析表明,国家优惠政策之所以无法使发电企业转亏为盈,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设备问题实际上,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制造商和发电企业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由于解决设备出现的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经济实力和利润空间较低的情况下,许多设备制造商不愿意开展相关科研攻关,致使设备改进与更新步伐极为缓慢,而无锡华光锅炉厂与杭锅蓝琨就是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倘若国家能在生物质发电装备制造和发电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鼓励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那么当前生物质发电行业所出现的发电成本过高等问题将有望得到缓解,装备制造行业和生物质发电行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 5. 结论 对于生物质发电行业来讲,经济效益的好坏与发电成本密切相关,而发电成本则受到项目地选择、燃料收购价、设备选型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当前上网电价和优惠政策下,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已依稀可见这其中最为可控的影响因素就是生物质发电装备制造的技术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普及应用,如果国家能在装备制造和技术革新两方面提供更好、合理的支持,就会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发电企业亏损的局面,同时也会使生物质发电行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国家发改委下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版)》文件中,新能源作为单独门类首次列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其中生物质能所占的篇幅最长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发布,意味着生物质发电项目在上市融资、银行信贷、土地征用和税收等方面已获得优待证随着电力供应的日趋紧张、一次能源的消耗殆尽,生物质发电行业以其“绿色环保、可再生”之独特优势必将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因此,“十二五”期间生物质发电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