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第2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3228631 上传时间:2024-08-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第2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第2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第2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第2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第2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第2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第2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节第十四节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2v 病原学病原学v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 发病机理和病理发病机理和病理v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v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v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3概概 要要 登革热登革热 dengue fever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是由登革病毒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gue virus)经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4 1779-1780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埃及开罗和美国费城报告了最早的登革埃及开罗和美国费城报告了

2、最早的登革热病例。热病例。 1944年著名病毒学家年著名病毒学家Sabin成功分成功分离了登革病毒。离了登革病毒。 6泰国泰国32,19320,000老挝老挝5,471越南越南49,40020,980柬埔寨柬埔寨4,30010,201台湾台湾1,0881,135香港香港3125菲律宾菲律宾18,80216,929马来西亚马来西亚34,4853,173斯里兰卡斯里兰卡15,4777,000孟加拉孟加拉1,048印度印度1,0053,4072005/2006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登革热发病情况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登革热发病情况印度尼印度尼西亚西亚80,83729,934新加坡新加坡14,210252

3、7中国中国7地区(病例数)地区(病例数)输入性病例备注输入性病例备注 广东省广东省(1010)湖南省湖南省(8)云南省云南省(6)辽宁省辽宁省(5)福建省福建省(3)江西省江西省(2)浙江省浙江省(2)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2)北京市北京市(1)四川省四川省(1)重庆市重庆市(1)陕西省陕西省(1) 广广 西西(1)山西省山西省(1)开始从柬埔寨开始从柬埔寨4 4例,越南例,越南2 2例,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例,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多米尼加各多米尼加各1 1例。但本地病例与输入性同时存在。例。但本地病例与输入性同时存在。3例输入性,例输入性,5例为外省报告例为外省报告输入性输入性在国外染病输

4、入在国外染病输入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各输入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各输入1 1例例广州得病一例,广州得病一例,柬埔寨染病输入一例柬埔寨染病输入一例在马尔代夫和泰国旅游染病在马尔代夫和泰国旅游染病孟加拉染病孟加拉染病国外染病后回国国外染病后回国外省报告外省报告输入性输入性从柬埔寨染病从柬埔寨染病广东染病广东染病国外染病后回国国外染病后回国 全全 国国(1044)除广东外除广东外,其他省份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他省份均为输入性病例20062006年全国登革热病例地区分布及病例数年全国登革热病例地区分布及病例数 8疫情形势疫情形势 由于在我国的周边国家多为登革热高发由于在我国的周边国家多为登革热高

5、发区,我国目前登革热所面临的形势非常区,我国目前登革热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严峻。 将持续面临境外输入的压力。将持续面临境外输入的压力。 再次发生大规模登革热疫情的可能性将再次发生大规模登革热疫情的可能性将日益加大。日益加大。9 登革热登革热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淋巴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病死率低。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病死率低。10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以高热、休克、出血、以高热、休克、出血、皮疹、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皮疹、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是东南亚儿童住院和死病死率高,是东南亚儿童住院和死

6、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1一、病一、病 原原 学学12l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有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球形直径50nm。l 4个血清型(I-IV),各型之间、与其他黄病毒属病毒间有交叉反应。l 各型均可引起出血热,以血清型最常见。13l 登革病毒不耐热,5030分钟或1002分钟均可灭活;但耐干燥和低温。l 登革病毒对酸、脂肪溶剂媒、洗涤剂敏感,易被乙醚,0.65%甲醛、紫外线照射灭活。14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15(一)传染源(一)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病人从发病前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 少数病人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

7、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表明仍有传染性。16(二)传播媒介(二)传播媒介l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l 埃及伊蚊:分布范围窄,东南亚和我国南埃及伊蚊:分布范围窄,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如海南、广东、广西、台湾方沿海地区,如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其中以海南省分布最广。等省,其中以海南省分布最广。l 白纹伊蚊:分布广,尤以长江以南地区为白纹伊蚊:分布广,尤以长江以南地区为普遍。伊蚊受染后终身有传染性。普遍。伊蚊受染后终身有传染性。17(三)易感性(三)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机体

8、感染后对同一亚型可获持久免疫力。 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年龄在20-40岁,临床上以登革热为主要表现。 地方性流行区域:儿童多见,并且以登革出血热为主要表现。18(四)流行特征(四)流行特征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地区好发,其次是北非、非洲赤道地区、南非北部等。 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19三、发病机制和病理三、发病机制和病理2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21病毒病毒第一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第二次病毒血症第二次病毒

9、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激活补体产生抗体产生抗体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骨髓抑制骨髓抑制血管通透性血管通透性皮疹、出血皮疹、出血炎性物质炎性物质骨、关节痛骨、关节痛发热等毒血症状发热等毒血症状22 肝、肾、心和脑均有退行性变。肝、肾、心和脑均有退行性变。 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粘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程度的出血。 皮疹中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皮疹中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肿及单核细胞浸润。 瘀斑中广泛血管外溢血。瘀斑中广泛血管外溢血。登革热:登革热:23 登革出

10、血热登革出血热的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的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损害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导管损害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出血和血浆外渗。致出血和血浆外渗。24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25 潜伏期:潜伏期: 2-152-15日,平均日,平均6 6日左右,其长短与日左右,其长短与浸入的病毒量有一定关系。浸入的病毒量有一定关系。26 ( (一一) )登革热登革热 典型病例常见的症状:典型病例常见的症状: 发热发热 皮疹皮疹 出血出血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肝脏肿大肝脏肿大27 1 1、发热、发热 l 起病突然,体温达起病突然,体温达3939以上,持以上,持续续2-72-7日,然后突然降至正常,热日,然后突然

11、降至正常,热型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病程的第型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病程的第3-3-5 5日体温降至正常,日体温降至正常,1 1日后又再升高,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型或马鞍热型。呈双峰热型或马鞍热型。l儿童起病缓慢,热度也较低。儿童起病缓慢,热度也较低。28 三痛: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三痛: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故曾有痛(故曾有“断骨热断骨热”之称),眼眶痛之称),眼眶痛和眼球后痛(眼球转动时尤甚)。和眼球后痛(眼球转动时尤甚)。 三红:颜面和眼结膜常显著充血,颈三红:颜面和眼结膜常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及上胸皮肤潮红。 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

12、衰竭状态。状态。29 2 2、皮疹、皮疹 发病后发病后2-52-5日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日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亦见于面部。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亦见于面部。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压之褪色,稍有瘙痒。也有在发热最后压之褪色,稍有瘙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 1日或在热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瘀斑,处出现细小瘀斑,13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皮疹持续皮疹持续3-43-4日,一般与体温同时消

13、退。日,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退疹后无脱屑、色素沉着。退疹后无脱屑、色素沉着。30313233 3 3、出血、出血 于发热后于发热后5858日,日,25%50%25%50%病例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出血、皮肤瘀点、胃肠道出血、如鼻出血、皮肤瘀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34 4 4、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轻触痛。35 5、其他 可有肝肿大,脾大不常见。36临床类型临床类型典型型典型型轻型轻型登革热类似流感,短期发热,全身疼痛登革热类似流感,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轻,皮疹少或无疹,常有淋巴结肿大,易漏轻,皮疹少或无疹,常有淋巴结肿大,易漏诊。诊。重型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登革热于病程第3-53-5日,出现头痛、恶心、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现脑膜炎表现或有些表呕吐、意识障碍,呈现脑膜炎表现或有些表现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现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