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课件:血细胞学检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73170128 上传时间:2024-08-14 格式:PPT 页数:183 大小:59.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教学课件:血细胞学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诊断学教学课件:血细胞学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诊断学教学课件:血细胞学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诊断学教学课件:血细胞学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诊断学教学课件:血细胞学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教学课件:血细胞学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教学课件:血细胞学检查(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细胞学检查血细胞学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血液系统病例 患者男性,22岁,因面色苍白伴乏力、牙龈出血半个月入院。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红细胞2.9X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3.5 X109/L,白细胞分类: N:0.3, L:0.65, 单个核细胞0.05;血小板45X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骨髓由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神经及散布在支架网眼内的血细胞所组成。骨髓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意义重点介绍在光学显微镜下,Wright染色的骨髓血细胞形态特点及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改变。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1.确诊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2.辅助诊断某

2、些造血系统疾病3.作为鉴别诊断的应用原因不明的发热、恶病质;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骨痛及关节痛;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单项或多项原因不明的血细胞减少或增多。骨髓取材方式及注意事项方式: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注意事项:A.由凝血因子缺乏而有出血倾向者禁忌做骨穿(血友病)B. 玻片应干净C. 吸骨髓量应小于0.2mlD. 涂片的血膜应有头、体、尾E. 标本(涂片)上,应写上姓名。血细胞的生成 所有的血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复制能力,并可分化为淋巴系和骨髓系干细胞。骨髓系干细胞也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分化出红系、粒单系、嗜酸粒系、嗜碱粒系和巨核系祖细胞。淋巴系干

3、细胞分化出T淋巴和B淋巴系祖细胞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1. 细胞的大小及外形:(1)大小由大变小,巨核细胞例外(2)外形:红系为圆形,粒系、淋巴系为圆形或椭圆形,巨核细胞变为不规则形2. 核质比例(N/C):由核大质小变为核小质多,高N/C变为低N/C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3. 细胞核:(1)大小:由大变小,红系最后消失。(2)核形:由圆变为不规则形,粒系分叶。(3)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到粗糙致密或块状,着色由浅变深。(4)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5)核仁:从有到无(核仁是原始细胞重 要标志)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4. 细胞质(浆) (1)量: 由少到多,淋巴细

4、胞变化不大。(2)颜色:由深蓝到浅蓝或淡红(3)颗粒:从无到有,粒系出现特异性颗 粒(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4)空泡:浆细胞可见小空泡,其他细胞 系出现空泡是细胞退行性病变。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点 红细胞系统:1. 原红细胞:有暗蓝色核仁24个,胞浆油墨蓝色,近核处淡染形成核周界,边缘有瘤状突起。2.早幼红细胞:核染色质呈粗颗粒或块状, 核仁模糊或消失。3.中幼红细胞:核明显缩小,核/浆为1:1,染色质团块状如砸碎的墨,无核仁,胞浆灰紫色。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点4. 晚幼红细胞:核染色质呈紫黑团块状,看不出任何结构;胞浆着色已接近红细胞,呈淡红色。5. 成熟红细胞红系统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

5、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大小原始红细胞胞体:直径15-25。胞核:较大,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紫红色,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核仁:1-3个,较大,明显、清晰。立体感很强,突眼状。胞浆:量较多,深蓝色,浓厚不透明,无颗粒,边缘常见瘤状突起。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12-25。胞核:圆或椭圆,居中或稍偏位,呈紫色,染色质浓集呈粗颗粒状 甚至小块状。核仁:模糊或消失 。胞浆:量稍多,部分可有伪足,深蓝色,但较原红稍浅,血红蛋白 开始形成,出在核周围,无颗粒。 中幼红红细胞胞体:直径8-15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染色质凝聚呈深红色条索状或块状,其副染色质明 显、较透亮,宛如打碎砚墨感,核膜明显,无核仁。

6、胞浆:中等量或多量,不透明,由于浆内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 嗜碱性物质逐 渐减少,可呈嗜多色性、兰红色、淡红色等。 晚幼红红细胞胞体:直径7-10。胞核:圆形,稍偏或居中,核染色质聚集呈数个大块或紫黑色团块状(碳核),核 膜明显,无核仁。随着细胞的成熟,核致密坚实,呈结构不清的紫黑色的 一团。有时可见核分裂,核溶解。溶血性贫血时,核可见畸形。胞浆:量较多,不规则,颜色因含多量血红蛋白,几乎和成熟红细胞相同、呈淡 红色或灰红色。 请问请问:图中所示的细胞是何细胞图中所示的细胞是何细胞?问答题粒细胞系统1. 原始粒细胞:染色质纤细均匀,如薄纱,核仁25个,清晰;胞浆呈明亮天蓝色,不含颗粒。2. 早

7、幼粒细胞:染色质呈粗网粒状,有核仁,不清晰;胞浆含有嗜天青颗粒,呈紫红色。3. 中幼粒细胞;核明显缩小,核仁消失,但仍大于细胞直径的1/2,出现特异性颗粒(中性、嗜酸、嗜碱) 粒细胞系统4. 晚幼粒细胞:最大的特点是胞核已小于细胞直径的1/2,且一侧凹陷,呈肾形。以中性晚幼粒细胞多见。5. 杆状核粒细胞:核缩窄呈略弯曲香肠状6. 分叶核粒细胞粒系统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性中幼粒细胞嗜酸中幼粒细胞嗜碱中幼粒细胞嗜碱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晚幼粒细胞嗜酸杆状核粒细胞嗜酸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晚幼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嗜碱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20,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圆形

8、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质细呈细颗粒状,排列均匀,平 坦如一层薄沙,无浓集。核膜较不清楚。核仁:2-5个,较小,清楚,呈淡蓝或无色。胞浆:量少,呈淡蓝色或无色透明,绕于核周,颗粒无或有少许。 原始粒细胞M1患者:早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2-25,比原始粒细胞较大。胞核:大,圆形、类圆形、椭圆形或一侧微凹陷,居中或稍偏位,染色质颗粒 较原始粒细胞稍粗糙,呈均匀大颗粒体。核膜不清楚。核仁:较大, 1-3个,常清晰,但有时较模糊 。胞浆:量较多,淡蓝或深蓝色,含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形态不一、紫红色嗜 天青颗粒(A颗粒)。 中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6-20,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稍有凹陷,位于中

9、央或稍偏位,其核凹陷程度与假 设圆形核直径之比常小于1/2,呈紫红色,染色质聚集呈条索 状或小块状。核仁:消失。胞浆:多,淡红色,内含中等量、非常细小、大小较一致、颗粒 状、分布密集、淡紫红色或淡红色的中性颗粒。 A颗粒可见、 常分布于细胞边缘的胞质。 中性中幼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圆形。胞核: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位于中央或稍偏位,其核凹陷程 度与假 设圆形核直径之比为1/23/4 ,核膜增厚,染色质粗 糙、紧密呈小块,出现副染色质,核仁消失。胞浆:量多,浅红色。充满中性颗粒, A颗粒少或无。 中性晚幼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 ,圆形。胞核:其核凹陷程

10、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比大于3/4 ,核膜增厚,染 色质粗糙、紧密呈小块,出现副染色质,核仁消失。胞浆:量多,浅红色。布满中性颗粒,无A颗粒。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的另一种划分标准是核桥(即核最窄处小于最宽处的1/3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系1. 原淋巴细胞: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粒细胞稍粗,核仁12个,胞浆少,呈淡蓝色,无颗粒。2. 幼淋巴细胞:染色质粗糙致密,核仁模糊或消失,胞浆可含少量颗粒。3. 淋巴细胞淋巴系统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成熟)淋巴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另一ALL患者:幼稚淋巴细胞成熟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2-15,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

11、类圆形或有小切迹,核染色质紧密呈大块状,染深紫红色或鲜红 色。核 膜明显,核仁消失,有时隐见假核仁。(细胞核呈光滑平整的鲜红色块状)胞浆:极少(甚至裸核),呈淡蓝色或透明,常无颗粒。 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系1. 原单核细胞:染色质纤细、疏松,呈细网状,有核仁,不清晰;胞浆深蓝色,不含颗粒。2. 幼单核细胞:核形不一,染色质稍粗糙,呈条网状,胞浆含许多细小、均匀的嗜天青颗粒,可有伪足突出。3. 单核细胞单核系统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成熟)单核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粒细胞M5a患者M5a患者幼稚单核细胞某一M5b患者幼单(与原单)的鉴别标准: :核仁消失。 :胞浆里面出现颗粒。 满足其一

12、即可! 另一M5b患者:成熟单核细胞巨核细胞系统1. 原巨核细胞:胞核常有凹陷,核仁大小不一,染色质较粗糙,呈网状,胞浆深蓝色,边缘着色重,无颗粒。2. 幼巨核细胞:胞体增大,核形不一,核周围可有系小嗜天青颗粒。3. 颗粒型巨核细胞;骨髓最大的细胞,胞浆充满细小颗粒,呈云雾状。4.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胞浆颗粒聚集,有血小板形成,胞膜不完整。5. 血小板巨核系统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型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板型巨核细胞巨核细胞系统裸核型巨核细胞原则:核浆兼顾,以浆为主 小大幼稚型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板型巨核细胞浆细胞系统1. 原浆细胞;核常偏一边,有核仁,胞浆灰蓝色,不含颗粒。2. 幼浆细胞;

13、染色质粗糙、聚集深染,胞浆有小空泡,核周淡染。3. 浆细胞:染色质聚集成块,呈车轮状,核的内侧面有明显的淡染区,胞浆有空泡。浆细胞系统原始浆细胞幼稚浆细胞(成熟)浆细胞成熟浆细胞原始/幼稚浆细胞其他较常见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退化细胞分类不明细胞分类不明细胞(四不像细胞四不像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内容及方法一、骨髓涂片检查(一)低倍镜检查1. 判断标本是否满意:取材、制片、染色2. 确定骨髓增生度: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 胞之比,分5级。3. 观察计数巨核细胞:一般735个4. 注意有无异常细胞:如转移癌细胞(二)油浸镜检查1. 有核细胞分类:辨认并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

14、注意有无质的改变。计算出各系统各阶段有核细胞的百分率。2. 计算粒、红比值: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之比,正常人约24:1。3. 观察细胞形态有无异常4. 观察有无其他特殊细胞及寄生虫(三)检查结果的分析 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极度活跃:1:1, 见于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1:10 ,见白血病,增生性贫血等。增生活跃: 1 : 20 ,见正常骨髓、某些贫血增生减低: 1 : 50 ,慢性再障,粒细胞减少 等增生极度减低: 1 : 200 ,急性再障、骨髓坏死 骨髓中各系列各阶段细胞比例(1)粒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5060 原粒细胞1;早幼粒细胞5; 原粒早幼粒5 中幼粒、晚幼粒15; 杆状核粒细胞比例最

15、高 嗜酸性粒细胞5; 嗜碱性粒细胞1; 骨髓中各系列各阶段细胞比例(2)红细胞系统: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以中、晚红细胞为主。粒红比例(G/E)以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参考值:24 : 1骨髓中各系列各阶段细胞比例(3)淋巴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2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4)单核细胞系统:一般4;成熟型单核细胞。(5)浆细胞系统:一般2;成熟浆细胞为主。(6)巨核细胞系统:735个为正常参考值,以颗粒及产血小板巨核细胞为主。(7)其他细胞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的临床意义(1)粒/红比例粒、红比值正常:A.正常骨髓,B.粒、红两系以外的造血系统疾病

16、,如ITP、MM。C. 粒、红两系平行增多或减少时,红白血病、再障。粒、红比值增高:A. 粒细胞系明显增多,如粒细胞白血病及严重感染,B. 红细胞系严重减少,如纯红再障。粒、红比值减低:A. 红细胞系增多,如各种增生性贫血,B. 粒细胞系减少,如粒细胞缺乏症。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的临床意义(2)粒细胞系统:A 粒细胞增多:白血病,急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B 粒细胞减少:再障,粒细胞缺乏或减少。(3)红细胞系统:A 红细胞增多:各类增生性贫血,急性红白血病B 红细胞减少:再障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的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系统:A 淋巴细胞绝对增多: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传单”、病毒感

17、染和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B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再障、粒细胞缺乏或减少。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的临床意义(5)单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增多见于:A 单核细胞白血病、MDS、淋巴瘤等。B 某些感染性疾病:结核、疟疾等。C 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癍狼疮等D 其他:恶性肿瘤、肝硬化等。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的临床意义(6)浆细胞系统:浆细胞增多见于:A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等B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慢性炎症及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C 再障、粒细胞缺乏等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的临床意义(7)巨核细胞系统:A 巨核细胞增多:ITP、Evans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脾亢、巨核细胞白血病。B 巨核细

18、胞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或破坏的疾病,急性感染、化学中毒、放射病等。(四)血涂片检查1. 低倍镜检查:观察涂片及染色是否满意2. 油浸镜检查:(1)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注意其形态改变及有无幼稚细胞。(2)注意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有无异常,如见有核红细胞应描写计数100个白细胞中有多少有核红细胞。(3)粗略估计血小板数量(4)有无寄生虫大致正常骨髓象条件1. 骨髓增生活跃2. 粒、红比值正常(24:1)3. 粒系增生良好(占有核细胞的40%60%)各阶段细胞比例适当(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依次增多15,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1),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4. 红系增

19、生良好(占有核细胞20左右),原红2,早幼红5,中、晚幼红平均10,红细胞形态无异常。5. 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20左右,小儿可达40,单核细胞4,细胞形态正常。6. 巨核细胞735个,以产血小板型为主。7. 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如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等。8. 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五)填写检查报告单根据骨髓象和血象检查结果,填写及描述骨髓象、血象形态学特征,并综合临床资料提出诊断意见或参考意见。肯定诊断: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寄生虫病等。支持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溶贫、再障、粒细胞缺乏等鉴别诊断的意见,供临床参考。小结骨髓检查的临床意义血细胞形态的特点(核仁、颗粒)骨髓增生度粒红比祝大家学习愉快祝大家学习愉快! ! 血液细胞形态学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她期待着我们大家的加入与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