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3162887 上传时间:2024-08-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0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总览单元总览 风筝风筝 羚羊木雕羚羊木雕 散步散步 诗两首诗两首 两则两则 写作写作 单元总览单元总览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风筝风筝洋溢着鲁迅先生浓浓的兄弟手足之情,同时又洋溢着鲁迅先生浓浓的兄弟手足之情,同时又包含着多种情感,如游戏对儿童的意义、鲁迅先生的自包含着多种情感,如游戏对儿童的意义、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鲁迅对小兄弟身受省精神、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深感却无怨恨的深深感叹。叹。羚羊木雕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非常能

2、引起学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非常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生们的共鸣。散步散步写出了一家人浓浓的和谐亲情之美。写出了一家人浓浓的和谐亲情之美。诗两首诗两首深深地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热爱。深深地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热爱。咏雪咏雪勾画了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的家庭生活的雅趣勾画了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的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写少年陈元方很小就懂得维护父亲的写少年陈元方很小就懂得维护父亲的尊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子的情深。尊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子的情深。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 1、积累文中的雅词妙句。、积累文中的雅词妙句。2 2、继续培、继续培养学生的

3、整体感悟能力。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3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4 4培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赏析能力。学生的语言的赏析能力。5 5、培养学生的对课文的批注能、培养学生的对课文的批注能力。力。6 6、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 1、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2 2、朗读法、圈、朗读法、圈点批注法、整体感悟法、细心品味法、综合创新法。点批注法、整体感悟法、细心品味法、综合创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1、感悟亲情。、感悟亲情。2 2、倾诉亲情。、倾诉亲情。3 3、报答亲情。报答亲情。 布置:综合型学习布

4、置:综合型学习 与家有关的的文章与家有关的的文章 背诵附录古诗词第九、十两首背诵附录古诗词第九、十两首 关于关于“语文学习卡片语文学习卡片”21、风筝风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

5、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学生:学生:布置预习:完成布置预习:完成学习卡片学习卡片,反复读课文,借助,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预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教师: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课文。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

6、过程中。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人一、课文导人二、整体感悟二、整体感悟 (一)检查(一)检查学习卡片学习卡片 (二)听读课文,感悟亲情(二)听读课文,感悟亲情 提示学生用提示学生用“文章叙述了文章叙述了 ,体现了作者的,体现了作者的 ”的形式表述文章中心。的形式表述文章中心。 用用“从文中我感悟到从文中我感悟到 ”表述读后感悟表述读后感悟. 用圈点批注法自读课文并画出疑问用圈点批注法自读课文

7、并画出疑问.三、细心品味三、细心品味 质疑:分组讨论刚才圈点批注的内容,并提出疑质疑:分组讨论刚才圈点批注的内容,并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问师生共同解决。 提示学生用提示学生用“这句段话用了这句段话用了 ,表达(体现、,表达(体现、抒发、烘托、揭示等)了抒发、烘托、揭示等)了 。”的形式回答对的形式回答对语言的分析。语言的分析。四、综合创新四、综合创新 1、你认为本文的雅词妙句有哪些?试做点评,雅、你认为本文的雅词妙句有哪些?试做点评,雅句作仿写练习。句作仿写练习。 2、你认为本课亮点有哪些?、你认为本课亮点有哪些? (1)开头的)开头的“由现实引出过去由现实引出过去“的方法。(的方法。(2)

8、线)线索型题目、首尾照应(索型题目、首尾照应(3)富有哲理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语言。(4)破)破折号的运用。折号的运用。 3、课后练习三。、课后练习三。 4、描述一下你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课下并完成、描述一下你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课下并完成在作业本上)。在作业本上)。 22、羚羊木雕羚羊木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2、学会学会“说说”的多种表达方式。的多种表达方式。3、学习本文的、学习本文的“对话体对话体”形式。形式。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9、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的思想倾向。2.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思想感情。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两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悟二、整体感悟 (一)检查(一)检查学习卡片学习卡片 可采用分组用展台展示的方法。可采用分组用展台展示的方法。 (二)听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悟。(二)听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悟。三、细心品味三、细心品味 采用讨论法解决下面问题,教师做

10、点拨。采用讨论法解决下面问题,教师做点拨。 1. 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 (理解文章的思想倾向,教师(理解文章的思想倾向,教师可点拨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可点拨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 2、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作、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作者是怎么安排的的者是怎么安排的的?写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物是怎样巧妙写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物是怎样巧妙安排的安排的? 3. 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事情怎样处理才更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事情怎样处理才更妥当妥当? 4.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

11、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四、综合创新四、综合创新 1、你认为本文的雅词妙句有哪些?试做、你认为本文的雅词妙句有哪些?试做点评。点评。 2、你认为本课亮点有哪些?、你认为本课亮点有哪些? (1)“对话体对话体”写法。(最后的写作训写法。(最后的写作训练可以借鉴)(练可以借鉴)(2)“说说”的多种形式(可的多种形式(可当堂让学生写一段话用上)(当堂让学生写一段话用上)(3)线索型题)线索型题目。目。 3、课后练习二、三。、课后练习二、三。23 、散步散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品味精彩语言。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

12、文内容,品味精彩语言。 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一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学生:完成学习卡片学习卡片,圈点批注提出疑难问题。,圈点批注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教师: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安排学生作准备。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用多

13、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一、课文导入 通过多媒体播放通过多媒体播放让爱住我家让爱住我家的的MTV或歌曲。让或歌曲。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后或听后的感受。学生谈谈自己看后或听后的感受。二、整体感悟二、整体感悟 (一)(一) 检查检查学习卡片学习卡片。 (二)教师范读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或放(二)教师范读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或放录音。录音。 学生轻声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把课文顺学生轻声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2. 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有

14、感情的朗读课文具体内容说明。课文具体内容说明。 提示学生用提示学生用“通过通过 我读懂了我读懂了 ” 的句式表的句式表述。述。三、细心品味三、细心品味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下面问题下面问题 1、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是怎样解决的? 2、文中的、文中的“我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后思考:为什么把、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后思考:为什么把“我我”背背母

15、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为什么说为什么说“我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4、文章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朗读并体会作、文章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朗读并体会作用。用。 提示学生运用提示学生运用“通过描写通过描写 烘托(渲染、表烘托(渲染、表达、等)了达、等)了 ”的句式回答。的句式回答。 5、学生质疑。、学生质疑。四、综合创新四、综合创新 1、评说本文的雅词妙句。、评说本文的雅词妙句。 2、本课亮点。、本

16、课亮点。 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的语言特色:(1)大词小用()大词小用(2)富于哲理)富于哲理(结尾句)(结尾句)(3)句式多变(长短句、对称句)句式多变(长短句、对称句) 本文的选材特色:以小见大。本文的选材特色:以小见大。 事件型题目。事件型题目。 3、课后练习三。、课后练习三。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感悟到什么? 感悟亲情、报答亲情。感悟亲情、报答亲情。24、 诗两首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

17、鉴赏诗歌的能力,尝试创作诗歌。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尝试创作诗歌。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两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18、阅读冰心或他人表现母爱的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或他人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金色花金色花一、课文导入(以一、课文导入(以“妈妈,我想说爱您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为题,说一段话)二、整体感悟二、整体感悟 (一)检查(一)检查学习卡片学习卡片(可用大屏幕投影展示可用大屏幕投影展示) (二)朗读(二)朗读三、细心品味三、细心品味 说读说读背读背读 四、综合创新四、综合创新 1、改读、改读 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去改写课文,并朗读,

19、看谁该写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去改写课文,并朗读,看谁该写得好。得好。 2、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3、本课雅词妙句有哪些?、本课雅词妙句有哪些? 4、本课亮点:、本课亮点:“主体换位主体换位”法。法。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纸船纸船 一、课文导入一、课文导入 二、整体感悟二、整体感悟 (一)检查(一)检查学习卡片学习卡片 (二)朗读(二)朗读三、细心品味三、细心品味 品读: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思母之情?品

20、读: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思母之情?四、综合创新四、综合创新 (一)联读(一)联读 学生朗读课前找到的作者或他人的写母亲的诗歌,感悟母学生朗读课前找到的作者或他人的写母亲的诗歌,感悟母爱。爱。 (二)练读(二)练读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此外,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模仿这种写法写几句小诗,并朗读出来。看谁写得好。模仿这种写法

21、写几句小诗,并朗读出来。看谁写得好。25、两则两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诵读课文,学会用表格积累文言知识。知识与技能:诵读课文,学会用表格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

22、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理读、品读、扩读、联读;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读、品读、扩读、联读;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课文导入一、课文导入 课前两分钟训练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或其他故事。二、整体感知、细心品味二、整体感知、细心品味 (一)诵读(一)诵读 (二)理读、品读(二)理读、品读 指导学生用表格形式梳理课文。指导学生用表格形式梳理课文。三、综合创新

23、三、综合创新 (一)扩读(一)扩读 两篇文章文简短精美,试选择一篇用现代文作扩读说两篇文章文简短精美,试选择一篇用现代文作扩读说说,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说,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 (二)联读(二)联读 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词吗?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词吗? 写作训练写作训练家家 家是我们的避风港,给了我们温暖,充满了父、母爱及各种家是我们的避风港,给了我们温暖,充满了父、母爱及各种亲情亲情有家的感觉真好。有家的感觉真好。 以以“家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行)。训练

24、时间:两课时连堂训练时间:两课时连堂一、同类变形一、同类变形 父亲、母亲、有家真好、伞、树。父亲、母亲、有家真好、伞、树。二、写作指津二、写作指津 本文选材容易,要注意要选择具有独特视角的材料。(可结本文选材容易,要注意要选择具有独特视角的材料。(可结合与合与“家家”有关的写选材拟题图,课文中的三个活动可以作文构有关的写选材拟题图,课文中的三个活动可以作文构思选材的角度)思选材的角度) 能用上本单元所学写作技巧。能用上本单元所学写作技巧。三、推荐题目三、推荐题目 1、家。、家。2、有家真好。、有家真好。3、快乐老家。、快乐老家。4、角色。、角色。5、我的天、我的天堂。堂。6、家庭日记。、家庭日

25、记。 7、家庭晚餐。、家庭晚餐。8、爱的港湾。、爱的港湾。9、撑起一片、撑起一片蓝天。蓝天。10、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11、老照片的故事。、老照片的故事。12、妈妈的唠叨。、妈妈的唠叨。13、锅碗瓢盆交响曲。、锅碗瓢盆交响曲。14、给妈妈的一封信、给妈妈的一封信四、取法乎上四、取法乎上 1、找学生朗读课下搜集的与家有关的文章(可采用、找学生朗读课下搜集的与家有关的文章(可采用小组推荐的方式)小组推荐的方式) 2、教师推荐。、教师推荐。五、小试牛刀五、小试牛刀六、你批我改六、你批我改 老师批阅我修改、同学批阅我修改、自己批阅我修改。老师批阅我修改、同学批阅我修改、自己批阅我修改。七、佳作有约七、佳作有约 交流学生的佳作。交流学生的佳作。时间分配:时间分配: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20分钟。分钟。 五:五:45分钟。分钟。 六:六:15分钟。分钟。 七:七:20分钟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