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类知识框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3053065 上传时间:2024-08-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类知识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类知识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类知识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类知识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类知识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类知识框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类知识框架 一 唯物论: (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2个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2个核心: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 1、 (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源)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2、;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同一性原理)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 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性原理,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个方面表现:认识世界; 指导实践、改变世界; 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 辩证法: (2个核心,3

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 联系: 发展 3大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规律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4对范畴: 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理与结果、可能与现实(辨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实质联系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2、区别与对立: a、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b、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

4、的现象, 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 c、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与对立具体表现为: 其一,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其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其三,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其四,现象是丰富多彩的,本质是单纯的。 3、辨证统一: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本质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 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 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辨证统一。 必然与偶然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a、必然性是指在事物

5、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b、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c、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c、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原因与结果 1、原因和结果

6、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2、关系特点: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现象都存在因果关系。 3、辨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转化为结果。 c、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 “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

7、性和复杂性。 PS: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非决定性-唯心主义 可能与现实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相互对立: a、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b、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a、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多种可能性(特别是 两 者相反的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b、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三 认识论 (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 实践: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换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认识, 真理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 历史观 -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