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与语文教学文学鉴赏与语文教学——“穿越”类题材小说阅读与指导问题 钱 雯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 2011年10月“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能手”项目”初中语文班一、网络小说的“穿越”现象与阅读热二、穿越文故事的编排三、穿越文的阅读趣味四、穿越文的阅读指导问题“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能手”项目”初中语文班1、网络小说中的“穿越”现象 “穿越”类题材的网络小说被称为“穿越文”,主要写小说中主人公穿越时空,在另一个时代生活,发生了一系列故事,湖南卫视当前热播的《步步惊心》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其小说版便属于此类申报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情况汇报一、网络小说的“穿越”现象与阅读热 • 2000年以来,穿越文在各大文学网站上崭露头角,经读者追捧及网络和后来的出版公司运作而迅速走红,到2006、2007年形成“穿越年”2006年至今,它代替玄幻、历史、盗墓、仙侠类小说,坐上流行网络小说头把交椅,形成令人注目的“穿越”现象• 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宝剑锋表示,如今的网络小说,“穿越”题材牢牢地占据半壁江山。
• 2011年初,以《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等为代表的“穿越文”向影视圈进军首部港台内地联手打造的清朝穿越剧(“清穿”)《宫锁心玉》,取得了同时段全国收视率第一的好成绩,《步步惊心》也有很好收视效果,接着《宫》、《步》的热播及即将上马的一大批穿越题材影视作品,让曾经红极一时的“穿越文”再度受到人们的瞩目2、“穿越”热来龙去脉 ◆ “穿越”热的起端大约受到穿越题材影视作品的触发 《大话西游》(1995年)、《触不到的恋人》(2000年,韩国)、《寻秦记》(2001年,黄易同名小说改编)、《穿越时光的爱恋》(2002年)、《神话》(2005年)……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大量具备“穿越”这一共同要素的影视作品的出现,成为网络小说中“穿越热”出现的前奏 ◆在运作穿越小说、推动“穿越”热形成的网站中,晋江原创网()值得一提 2003年8月1日开始连载的泫月汐的《北风》是晋江原创网中完结了的穿越文中最早的一篇 截止2011年6月30日,晋江原创网已完成的穿越小说50347部,如加上那些“万年坑”,则接近160000。
每年新开文章的数量都较前一年呈几何级数增长拿已完结的作品为例,2003年72篇,2004年204篇,2005年达到438篇,而到了2011年,单6月新开穿越文数量已达到3601篇 穿越文全盛初期的作品,如金子的《梦回大清》、桐华的《步步惊心》、晚晴风景的《瑶华》等,点击率过百万,它们为开创“穿越王朝”奠定了坚实的读者基础 ◆网站和出版社合作,把“穿越”热推向顶点,并从网络推向更广泛读者群 2006年1月,一个叫“悦读纪”的出版公司正式挂牌营业并在第一时间推出了开山之作——《梦回大清》,扛起“穿越时代”的大旗《梦回大清》销量迄今已突破50万册,并仍在持续热销中;在百度“十大畅销书”风云榜中,曾创造连续1016天上榜的记录;在当当、卓越两个网上书店的销量均过万册;不仅成功输出版权到中国台湾、越南等地,还被改编为广播剧,同名电视剧有望在今年年底播出悦读纪”凭借《梦回大清》一炮打响,并成功运作了“国内首个女性专业出版品牌”这一营销概念,奠定了其在女性阅读市场上的绝对权威与影响力 2007年,腾讯网联合作家出版社、龙门书局、朝华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晋江原创网、红袖添香文学网、17k文学、九界文学网等五大出版社和四大文学网站, 通过100万读者投票, 评选出了“2007四大穿越奇书”——《木槿花西月锦绣》、《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迷途》、《末世朱颜》。
作家出版社随即以12%的版税, 各10万册的首印量高调宣布签约 2006、2007年间,网络穿越文《步步惊心》、《瑶华》、《蔓蔓青萝》、《独步天下》、《第一皇妃》等次第出版,且本本畅销逢穿必看,逢穿必火”的现象,使得媒体干脆将2006、2007年称为“穿越年” 这是穿越文鼎盛时期 ◆近几年,“穿越文”风采依旧,除了在各大网站火热连载外,每年都有数十部从网文变为纸版号称“全球最大女性文学基地”的晋江原创网不仅开辟了穿越文专栏,更是联合了内地和港台多家出版公司,设立“记忆坊”“彩虹堂”专区,专门向传统出版提供优秀的穿越小说作品选题 ◆穿越文的作者主要是80、90后的女性写手,它的读者层次则较为广泛,其中以青少年为主,所以穿越文学又被出版界归为“青春文学”在这个巨大的青春群体中酝酿形成的“穿越”热还能兴多久,会不会随着影视改编再攀2006、2007年那样的高点,现在还不好说但作为一个拥有读者数量以百万单位计算的小说品种,它对青少年读者的影响,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二、穿越文故事的编排• 从已经出版的穿越小说看,“穿越”已不仅是这类小说的构成要素,而且已具有较为显著的文体意义,其故事的编排、叙述的格式、异时空情调、抒情气质、性灵文字等等,具有某些可以辨认的统一性,构成穿越文的文体标识。
• 最明显的标识无疑在故事的穿越性上• 这里以桐华的《步步惊心》、锦瑟的《两世花》、Vivibear的《寻找前世之旅》为例,讨论穿越文的故事编排问题 ◆《步步惊心》是“清穿”,主人公从现在穿越到清代,小说开头写道: “已是在古代的第十个日子,可我还是觉得这是一场梦,只等我醒来就在现代社会,而不是在康熙四十三年;仍然是芳龄二十五的单身白领张晓,而不是这个才十三岁的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 十天前,我下班后,过马路时没有注意来往车辆,听到人群的尖叫声时,已经晚了,感觉自己向天空飞去,却看到另一半身体仍挂在卡车上,恐惧痛苦中失去了意识,等醒时已经在这具身体前主人的床上了 据丫鬟说,我从阁楼的楼梯上摔了下来,然后昏迷了一天一夜,而对于我醒后一切都忘记了的‘病情’,大夫说是惊吓过度,好好调养,慢慢就能恢复• “芳龄二十五的单身白领张晓”被卡车撞死了,一点魂灵,缥缥缈缈,进入康熙四十三年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的身体,这一年,十三岁的若曦在楼梯上摔死,她的身体借张晓的魂灵复活小说写的是这个满族少女的身体经历和白领张晓的灵魂经历,从张晓这边说,已是“再世为人”。
◆锦瑟的《两世花》则穿越到“三国”,小说这样开头: “我一直认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不幸的事 人们大都虚伪、功利、彷徨而自以为是在我活在这个时代的二十年以来,没有出现过任何让我感动的歌、让我背诵的诗、让我爱的人 父亲总说我生错了时代他说我应该生在一千年前,甚至更早的时代,每天拨弄着瑶琴,在家中安静地写词 “我”在八岁那年看了一本有插图的关于三国的书,偶尔翻开一页,看到三国时陆逊的图像,“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我要找的爱人”,从此念念不忘十九岁的时候,“我”蹈海自杀,未遂,在众人的逼问下说不出自杀的理由,结果被送进精神病院到二十岁生日的晚上,一位美丽的会算命的女子来找“我”,她送“我”一枚暗红色的玉,当玉挂上“我”胸口的时候,“我”的身体变得透明,并渐渐消失,“我”穿越到三国时代而她,则变成了“我”,从精神病院走出 从题目上说,“两世花”有“一生两世”的意味,二十岁是分界点我”与她在开头和结尾合而为一,象征着两个时代的生活在一人身上展开,具体到三国时代,“我”与她不同的情爱形式,也象征着情爱选择的两种不同的可能有关玉的设计,则借鉴于《红楼梦》。
“一生两世”与“再世为人”,具体机制虽不同,同一个人的穿越构架则是一致的 ◆再看看《寻找前世之旅》 这是一部篇幅浩大的长篇,共15卷80万字,2007年初版,2011年5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再版与前两书不同的是,这部书写的是反复穿越,主人公的穿越经历又兼玄幻色彩小说把穿越当作一门生意来写,讲杭州有一家茶馆,名叫“前世今生”,专门解现在的人“无可奈何、难以化解的宿命”它相信“欲知前生事,今生所受事现在的人的宿命,都有前世之因,如果种下这个因,那么无论经过多少个轮回,都摆不脱应定的结果走出宿命的方法只有一个:穿越到种下因的那一世,找出宿命的根源,改变它茶馆就做这个生意 《寻找前世之旅》把穿越当作专门的技术来处理,并设计感情禁忌,这样一来,穿越就具有更大自由度,穿越本身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意义 另一方面,整个穿越故事,实质上仍然是穿越人的情爱故事由于有感情禁忌,《寻找前世之旅》的情爱叙述自觉地在有情和无情的矛盾中展开,这是它与通行穿越文的不同,但从穿越设计与情爱书写的关系上,它与前两书及通行穿越文又是一致的 以第1卷“秦国咸阳”为例。
◆好的穿越文,其故事叙述应该具有自足性,即穿越机制的设计与故事的逻辑能够相互协调,小说在整体上能够自圆其说其意思是,假如穿越机制存在,则由此发生的一切是可能的这个机制包含如下几个要点: (1)灵肉二分,灵魂主宰、支持或选择肉体,并且灵魂不灭这是穿越文基本预设、存在的前提 (2)灵魂保有在不同时空的生命记忆,并努力恢复自身这是穿越文戏剧性来源及区别于历史小说的主要支点 (3)穿越源于现世生活中的情感难题,穿越的动力是情感需要这是穿越文的内核 (4)穿越有往复,往复须连贯,这是关于穿越机制与故事逻辑相协调的问题是穿越文成立的基本条件 穿越机制的4个要点拆开来看,都有渊源,并非穿越文首创,但是,把四者组合成穿越故事的生产平台,源源不断地推出适应今天青少年精神需要的穿越文,形成网络小说的穿越热,这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创造在这个创造的背后,隐涵着某种共通的时代情绪,这是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的三、穿越文的阅读趣味1、虚拟与想像 从穿越机制上生长出一个叙述空间,它不存在于历史中,也不存在于现世,而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一个虚拟空间。
穿越文叙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假如我现在生活在清代(三国、秦代……),会是什么情况?这显然是个饶有趣味的问题,穿越文的趣味,首先表现在这个虚拟空间的设置上 ◆《步步惊心》把穿越的目的地设置在康熙年间的皇亲之家及从康熙到雍正皇权更叠这一段时期,穿越人的身份是康熙第八子的妻妹,她所要经历的是九子夺嫡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历史事件 《步步惊心》的处理方式是,把“我”设计为矛盾的汇聚点和事件的中心,在不改变历史结局的前提下,把皇权争夺者对“我”的取舍作为驱动人物行动的动力,把“我”与皇子甚至皇帝之间的情感纠葛作为主要叙述面 ◆《两世花》的处理与此相似陆逊是周瑜之后东吴政权的柱石,在刘备举全国之兵攻打吴国、为关羽和张飞报仇时,陆是抗击蜀军的大都督,他在大兵压境之时,从容不迫,一把大火烧得蜀军丢盔弃甲,刘备仓皇逃至白帝城,一命呜呼小说在东吴政治风云和陆逊生死沉浮中,加入“我”的故事我”是孙权之妻,陆逊的情人,同时又周旋于魏、蜀、吴之间,得到诸葛亮、司马懿、曹操的欣赏在三国尤其是东吴诸多政治事件中,“我”扮演着其中决定性的角色,这一切又以“我”对孙权、陆逊的情事为取舍。
小说最后写到孙权对陆逊的猜忌,写到白衣将军陆逊之死,其原因盖出于二人对“我”的迷恋我”成为故事的中心,也仿佛是历史的中心 ◆穿越文以穿越的方式敲开历史坚硬的外壳,想象“我”的存在,虚拟“我”的故事,书写“我”的传奇,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及把自我神话化的写法,所塑造的是披着历史外衣的现代人形象,它的启示与它的问题一样明显2、生活故事与戏剧性 生动亲切的生活故事帮助穿越文扩散到网络人群和青少年中,“我”所未曾丧失的现代人灵魂搅动历史场景,则使生活故事充满戏剧性这是穿越文趣味的又一个来源 ◆《步步惊心》中有一个场景,写“我”在皇宫当值,服侍康熙茶水有一天晚上,康熙批阅奏折至深夜: “我当时也是新鲜,一面想着这千古明君果然不是好做的,一面偷偷打量康熙毕竟已经过五十的人了,再加上几日连着熬夜,早上又要早早起来上朝,脸上颇透着疲惫憔悴也不知当时鬼迷了心窍,还是怎地,我一下子眼眶有些酸,想到以前也常常看到带高三毕业班的父亲深夜仍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的情景有时候母亲急了,常常直接把台灯关了,硬逼着父亲上床,康熙只怕绝对没有这样的妻子 想着想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脑袋一昏,居然张嘴说:‘好晚了,先休息吧。
要不然累坏了,更耽误事’话刚出口,沉寂的屋里,人人都脸带震惊地盯着我看,一下子浮动着惊怕恐惧的气氛 我也立即反应过来,闯大祸了!忙跪倒在地上 ◆《两世花》写关羽、张飞死后,刘备要“御驾亲征”,伐吴报仇,“我”劝刘备罢兵,说:“皇叔何必如此执迷?将军马上死关张二位将军所杀之人不可胜数,却唯独他们不能被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两世花》写“我”初见诸葛亮:“从驿馆处走出一行人而当中的青年,穿着浅青色的衫子,高瘦的身躯如同风中的松,而一双细长的眼睛分外有神他很面熟,我肯定见过他的样子而他是,他是—— ‘那不是唐国强吗?’我脱口而出声音在萧瑟的街上显得特别响亮他听见了我的声音,便转过头来有些惊讶地看着我而身旁的小兵红了脸,有些尴尬地对我说: ‘那是诸葛亮先生’ 我恍然大悟,然后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激动起来太像了,真的太像了,如果还能回去那个时代,我一定要亲手写封表扬信寄给央视 ◆《步步惊心》片段 “(四阿哥问:)‘你前次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隆科多、年羹尧、李卫,我隐约明白可邬思道、田镜文,我就不懂了’ 我琢磨了下,试探地问:‘四王爷身边可有一位腿不方便,叫邬思道的幕僚?’ 他干脆地回道:‘没有。
’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被电视剧《雍正王朝》涮了!正在发怔,他又说:‘朝中并没有田镜文此人,不过倒是有个叫田文镜的’ 我忙说:‘那就是田文镜,我记错了’ 他眼带困惑,微笑着问:‘这些不搭边的人和事,都从何说起?’ 我楞了一会儿,说:‘反正你多留意着就成了,从何说起,我现在也不知道从何说起’说完赶忙告退 他静了一下,轻声说:‘去吧’ 我一面往回走,一面大骂编剧和自己,胡编乱造、不负责任!烂记性,名字都会记错!” ◆这些场景令人哭笑不得,按历史书或者历史小说的标准,都是极其无知的表现,但穿越文却是有意为之,以此营造穿越效果,塑造“我”的形象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穿越文写作的时代语境及被影视作品所左右的历史镜像——一种非历史的历史性视野3、哀情 穿越文最质实的内容应该在情感真实上,它的深长趣味来源于此大部分穿越文写的是哀情,有传统“以悲为乐”的意味或许,惟有失去才知道珍惜,惟在终结之时才看到完整的轮廓哀情书写,拨动和回响着时代心音,也映现着时代的希冀 ◆《寻找前世之旅》中,“我”解开了柳颜的三世情劫,回到现世,满心欢喜地告诉柳颜,阿保机不会再带她走,那个叫“忆”的魂灵回到他该去的地方。
“出乎我的意料,她不喜反悲,道:‘我不管什么三世情劫,我只知道阿保机不在我身边的日子,即使只有短短的两天,我就快崩溃了,我想他,我想见他!’” 在师父唤出的魂灵面前,柳颜倾诉道: “忆,我想你,这两天你不在我身边,我很寂寞,真的很寂寞,我真的很想你,我不管你是不是灵,也不管什么三世情劫,别离开我……” 现代人的“寂寞”是真实的,悲哀是真实的,荒诞的穿越故事因此具有某种真实性 ◆《两世花》文字充溢着浓重的悲哀情调,一是有关历史人物的政治悲情,如周瑜在孙权的猜忌中死去,鲁肃因坚持联刘抗曹,抗颜孙权而受到冷遇,在孤独中死去,此外如诸葛瑾的死,陆逊的死等等,二是情爱的曲折、艰难和无望的悲哀,如孙尚香之爱甘宁,茹之爱周瑜,“我”之爱陆逊小说的主线自然是“我”与陆逊的情爱,两人之间隔着孙权和茹,虽彼此牵挂、情深意长,却只能自我作茧,各自煎熬 小说结尾,“我”在死前,与茹有一场关于来世的对话: “‘茹,没有来世’我平静地说 ‘有的,会有来世的,’她坚持着,‘我们会在来世相见’ ‘有我也不要,’我低声说,‘我不如你,虽然也会幸福,但总觉得活着还是苦难多。
我宁愿不要来世’ ‘不是你所说的那样的,来世没有苦难,没有悲伤,来世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地方,是一个有永恒的非常平静的地方……’” “我”的穿越之旅,是一次寻爱之旅,爱情的面目,却又只能按照我们这个时代的式样描摹,难道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情爱,已经到了需要用悲哀的调子书写希望的时候?“我”与陆逊的非正常爱恋,难道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情爱存在的仅有的形式?《两世花》的故事,确实令人感慨 ◆《步步惊心》最后一章,雍正皇帝胤禛得知若曦死讯,来到若曦贬谪地,此时,若曦骨灰被装在一个瓷罐里: “胤禛盯着若曦牌位,伸手去拿瓷罐,触手时的冰冷,让他立即又缩回了手,痛何如哉?半晌后才强抑着颤抖,轻轻抚摸着瓷罐,心头的那滴眼泪一点点荡开,啃噬着心,不觉得疼痛,只知道从此后,心不再完整,中间一片空了 这样的文字,即使不放在穿越文中,也是有力量的对小说来说,形式的改变固然重要,情感的真诚才是小说感染力的真正保障网络大众和读者对《步步惊心》的选择,本质上来自于对真诚情感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穿越小说,以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形式,在网络时代延续着文学的精神四、对穿越文的简要评价——提出阅读指导问题 穿越热作为一种网络现象和文学现象,不容漠视,然而也不能给予无条件支持。
这里,我们仅从时间意识方面作出简要评价,并提出阅读指导问题 ◆穿越文敏锐地捕捉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时间意识,这个时间意识的核心就是没有时间 第一,在现世生活的层面,我们已经找不到生命的起点 第二,在人文历史的世界,同样找不到生命的起点 ◆没有时间意识的穿越小说,以一种空洞的书写刻画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形象,它的形式与这个时代是相适应的比如,它把自我编排为世界的中心,这个“自我”因为失去时间的衡量,只能是自我的假名;比如,它执着于个人的小小悲欢,这点悲欢,只能被虚幻的古装戏形象、动漫形象所映现;比如,它痴迷于情爱,却又只能在三角恋、多角恋、婚外恋等等飘浮的经历中咀嚼情爱的死火余温 正因为时间是空洞的,穿越才成为可能 ◆但是,我仍然要把穿越小说看作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把穿越小说的主人公看作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在我看来,在穿越小说的“哀情”里,还保留着关于人、关于情爱的未曾完全消逝的记忆,在穿越小说“穿越”历史的寻找中,还残存着一种窥窦见日、我见犹怜的探索的单纯 我们生活在没有时间意识的时代,因此产生穿越小说。
◆对穿越文的阅读指导,能不能循此反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