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集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2862635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集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易错题集锦 单选题 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凸透镜 10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当物体距凸透镜 15cm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物体距凸透镜 3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C 解析: A当u=10cm 时,u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C 正确; D当u=35cm 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 D 错误。 故选 C。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 30cm处的光屏上

2、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 12cm 处时,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2 答案:C 解析: 距离凸透镜 30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 v=30cm=2f 则 f=15cm 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 12cm 处时,此时物距 u=12cm 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

3、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个与凸透镜口径略小的圆形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为 20.0cm B该光斑形成的是蜡烛火焰缩小的实像 C该光斑形成的是蜡烛火焰放大的虚像 D该光斑的形成是蜡烛火焰的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D 解析: A当光屏位于 1 倍焦距或以内时,接到是蜡烛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圆形光斑。若蜡烛和光屏都在焦距上3 则成的光斑与透镜口径等大;若蜡烛所成的光斑略小,则光屏一定位于焦距以内。题目中光屏在 30cm 处,光斑略小,则光屏位于焦距以内;所以焦距大于 30cm,故 A 错误。 BCD在光屏上呈现个与凸透镜口径略小的圆形光斑,则该光斑不是像,而是烛焰发出

4、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形成的,故 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4、凸透镜成像,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能成像的性质是( ) A放大实像 B放大虚像 C等大实像 D缩小实像 答案:D 解析: 凸透镜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 D。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

5、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答案:D 解析: 4 由题意知,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像呈现在光屏的前侧,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6、2021 年 5 月 26 日,天空先后出现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的少见天象,与月全食成因相同的是( ) A墙上的“兔子” B水中的“塔” C空中的“桥” D镜中“字” 答案:A 解析: 月全食是月球进入了地球的阴影中,太阳

6、无法照射到月球表面,产生反光,所以就形成了月全食。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墙上的“兔子”,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 A 符合题意; 5 B水中的“塔”,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空中的“桥”是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镜中“字”被放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折射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三种色光 D镜面反射遵

7、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解析: 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 A 项错误; B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会在介质表面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过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 B 项正确;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故 C 项错误;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 D 项错误。 故选 B。 8、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 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B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右移

8、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一定是缩小的像 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光屏一定要向左调整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 AB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 u2f,2fv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 AB 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保持凸透镜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像将变大,故 C 错误; D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需要将光屏也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 D 正确。 故选 D。 9、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

9、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7 A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 C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 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 答案:A 解析: A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故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 A 正确;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实际大小相等,故 B 错误; CD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之前,矫正时要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需要将进入眼睛的光

10、线适当发散,故应佩戴度数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故 CD 错误。 故选 A。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8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 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答案:C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知道,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即要得到缩小的实像,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则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 故选 C。 11、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 10.

11、0cm 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 30cm 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 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 45cm 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答案:D 解析: A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成最小最亮的光点为凸透镜的焦点,从凸透镜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即为焦距,从刻度尺上可以测得该透镜的焦距为 10.0cm。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物距为 40.0cm,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图中光屏位于二倍焦距的位置上,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9 C将蜡烛移至 30cm 处,物距为

12、 20cm,蜡烛位于二倍焦距的位置上,像距也在二倍焦距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蜡烛移至 45cm 处,蜡烛位于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光屏上不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2、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B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一定是缩小的像 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光屏一定要向左调整

13、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 AB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 u2f,2fv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 AB 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保持凸透镜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10 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像将变大,故 C 错误; D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需要将光屏也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 D 正确。 故选 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下拇指变大光的色散 B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平面镜成像 C彩虹光沿直线传播 D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答案:D 解析:

14、 A放大镜下拇指变大是手指经过空气、放大镜折射形成的放大的虚像,故 A 错误; B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人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在不透明的介质中不能沿直线传播,故 B 错误; C彩虹太阳光经过水珠发生色散现象,故 C 错误; D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大桥在水面上成像,是光的反射,故 D 正确。 故选 D。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光屏距透镜 20cm 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 ) A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 20cm 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 10cm 11 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答案:C 解析: B光屏距透镜 20cm

15、 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说明像在二倍焦距以外,即 20cm2f f10cm 故 B 不符合题意; A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物距 10cmu20cm 故 A 不符合题意; CD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故 C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5、学校倡议:“保护视力,少用手机,从我做起”。某同学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了视力。如图所示的是远处物体在他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该同学的眼睛是( ) 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D

16、 12 解析: 由图可知,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造成的,应佩戴具有发散功能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多选题 16、某同学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 B当u=25cm 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

17、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u=40cm 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50cm 处向距凸透镜 20cm 处移动,像会逐渐变小 答案:AC 解析: A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时等于两倍的焦距,根据表格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时等于30cm,所以焦距等于 15cm,故 A 正确; B当u=25cm 时,因为焦距是 15cm,所以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应用是投影仪不是放大镜,故 B 错误; C当u=40cm 时,因为焦距是 15cm,所以此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

18、像,应用是照相机,故 C 正确; 13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50cm 处向距凸透镜 20cm 处移动,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外成实像,因为物距减小,所以实像变大,故 D 错误。 故选 AC。 17、如图是小军组的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情况,F、 为凸透镜一倍焦距的位置,A、B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 2 倍焦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处,便于观察的像的大小情况,烛焰的中心、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应该在同一高度上 B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该是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C若把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到A与F之间,则光屏位置应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

19、会变大 D若把蜡烛移动F的位置上,则在光屏上不会呈现蜡烛的像 答案:ACD 解析: A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处,便于观察的像的大小情况,应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同一高度上,故 A 正确; B图中烛焰在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成的应该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 B错误; C若把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到A与F之间,烛焰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则光屏位置应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像距越远像越大,因此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变大,故 C 正确; 14 D若把蜡烛移动F(焦点)的位置上,从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不能汇聚,则在光屏上不会呈现蜡烛的

20、像,故 D 正确。 故选 ACD。 18、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的需要,很多公壮聚集地区安装了 360高清摄像头,其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它的像距几乎不变,如图所示,某人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 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始终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清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成像板上的像会变大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会聚能力增强 D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答案:ACD 解析: A高清摄像头的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是照相机的镜头,所以高清摄像头的工

21、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故 A 正确; B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如果该人远离镜头,物距变大,像变小,故 B 错误;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物距减小,像距要相对增大,不改变镜头和成像板之间的距离时,则应通过减小凸透镜的焦距,来使像距要相对变大,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此时镜头的聚光能力增强,故 C 正确; D如果该人远离镜头,物距变大,像距要相对变小,不改变镜头和成像板之间的距离,则应通过增大凸透镜的焦距,来使像距要相对变小,才能在成像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镜头的焦点将可能变在c点,故 D 正确。 15 故选 ACD。 19、如图所示,以下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改变钢

22、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图中,为了研究真空是否传声,需要用抽气机将玻璃罩抽成真空 C根据图中的现象判断,测量同一凸透镜的焦距时,用红光比用紫光测出的焦距大 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是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ACD 解析: 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一样,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故 A 正确; B为了研究真空是否能传声,所以需要将玻璃罩中的空气逐渐抽出,但是达不到真空状态,故 B 错误; C由图可以看出:红光的偏折程度小,焦距大,故 C 正确; D漫反射的光线看似杂乱无章

23、,实际上每条反射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D 正确。 16 故选 ACD。 20、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 1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 2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C若蜡烛放置在 3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若蜡烛放置在 4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

24、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答案:BC 解析: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若蜡烛放置在 10cm 刻度线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A 错误; B若蜡烛放置在 20cm 刻度线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正确; C若蜡烛放置在 35cm 刻度线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C 正确; D若蜡烛放置在 45cm 刻度线处,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光屏上无像,此时蜡烛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 错误。 17 故选 BC。 2

25、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某次实验情形如图(光屏的位置用像的位置代替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蜡烛处于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位置 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看到清晰的像 C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定会出现清晰的像 D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一定会出现清晰的像 答案:ABD 解析: A由图像可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蜡烛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 A 正确; B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需满足 2 的条件,此时 2 凸透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

26、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后 2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光屏无需左右移动仍可接收到清晰的像,故 B 正确; 18 C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假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故 C 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需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故 D 正确; 故选 ABD。 22、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

27、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晰的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ACD 解析: AB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图示中透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白色墙相当于承接像的屏幕,所以手机通过透镜在白色墙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故 A 错误,符合题意,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有不透明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还是完整的,纸板只是挡住了部分光,成像的亮度变暗,但对像的完整性无影响,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白墙上所成的像,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是因为光线在墙上发生了慢反射,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ACD。 19 23

28、、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用“光的折射”来解释 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使用手机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答案:ACD 解析: A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 A 正确; 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辨别钞票的真伪,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故C 正确; D使用手机照相时,景物在镜

29、头的二倍焦距以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D 正确。 故选 ACD。 填空题 2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_图。 答案: 甲 丁 解析: 20 1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后方,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距离变大,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甲属于远视眼,乙属于近视眼。 2由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距离变大,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所以需要配戴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故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丁。 25、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患上了近视眼

30、,如图所示,近视眼的矫正原理是_图。 答案: 凸 乙 解析: 1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如乙图。 26、眼睛里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透镜。登高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的焦距 _ (选填“变短”或“变长”);读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的焦距 _ (选填“变短”或“变长”);长时间观看近处的物体,睫状肌的弹性减弱,晶状体变厚,导致的视力缺陷是 _ 眼。 答案: 变长 变短 近视 解析: 1睫状

31、肌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折光能力变弱,焦距边长。 2睫状肌收缩时,晶状体比较厚,折光能力变强,故焦距变短。 3睫状肌的弹性减弱,晶状体变的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21 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这就导致了我们所说的近视眼。 27、如图所示甲、乙两块透镜,乙是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它对光有_作用。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能作放大镜的是_(后两空选填“甲”或“乙”)。 答案: 凹透镜 发散 甲 甲 解析: 12如图所示甲、乙两块透镜,甲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是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乙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2、所以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乙是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即甲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放大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能作放大镜的是甲。 28、疫情防控当前,5G 测温巡逻机器人在全国多地得到应用。如图所示,这款机器人有 5 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监测,机器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选填“凸”“凹”)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我们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答案: 凸 照相机 解析: 1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机器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22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它的成像原理和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