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1-4章知识点精心梳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2831044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0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1-4章知识点精心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1-4章知识点精心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1-4章知识点精心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1-4章知识点精心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1-4章知识点精心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1-4章知识点精心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1-4章知识点精心梳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 1-4 章知识点精心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精心梳理 一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 0 小的数 正数:比 0 大的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 字母 a 可以表示任意数, 当 a 表示正数时, -a 是负数; 当 a 表示负数时, -a 是正数;当 a 表示 0 时,-a 仍是 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 ,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

2、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 8表示为:+8;零下 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 比原先少了的数, 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 表示的意义 0 表示“ 没有” ,如教室里有 0 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 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 引入负数以后, 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 像-2,-4,-6,-8也是偶数, -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0pq, p(pq为整数且形式的数, 都是有理数.正整数、 0、 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按正、负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按

4、有理数的意义来分: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总结:正整数、0 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负整数、0 统称为非正整数 正有理数、0 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负有理数、0 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 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 和正整数;a0 a 是正数;a0 a 是负数; a0 a 是正数或 0 a 是非负数;a 0 a 是负数或 0 a 是非正数. 三数轴 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原点、正方向、

5、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 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 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 用原点表示。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如,数轴上的点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

6、)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 0,无最大的自然数; 最小的正整数是 1,无最大的正整数; 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5.a 可以表示什么数 a0 表示 a 是正数;反之,a 是正数,则 a0; a0 表示 a 是负数;反之,a 是负数,则 a0 时,-a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当 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当 a=0 时,-a=0, (0 的相反数是 0) 6.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可以直接省略; “-”号的个数决定最后化简结果;即: “-”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为负, “-”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五绝对值 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一般地,数轴

7、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 a 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 可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 a0,那么|a|=a; 如果 a0,那么|a|=-a; 如果 a=0,那么|a|=0。 可归纳为:a0, |a|=a (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 a0, |a|=-a (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 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 3.绝对值的性质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性。 所以, a 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0。即 (1)正数的

8、绝对值是其本身,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绝对值是 0 的数是 0.即:a=0 |a|=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0.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0a (0)0a (aa或)0a (a)0a (aa ;即:|a|0;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 即: |a|a; 0a1aa ; 0a1aa; 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 它们互为相反数。 即: 若|x|=a (a0) , 则 x=a;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 a+b=0,则|a|=|b|

9、;|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baba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 a=b 或 a=-b; 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 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 0。即|a|+|b|=0,则 a=0 且b=0。 (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 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 0) 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或者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负数。 (3)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

10、4)正数永远比 0 大,负数永远比 0 小; (5)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5.绝对值的化简 当 a0 时, |a|=a ; 当 a0 时, |a|=-a 6.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 一个数 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一般地, 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 0 的数是 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 六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

11、,和为零; 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 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 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 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 ; 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 。 3.加法性质 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 0 后的和等于原数。即: 当 b0 时,a+ba 当 b0 时,a+ba 当 b=0 时,a+b=

12、a 4.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 5.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在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后,再按照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在和式里, 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 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如: (-8)+(-7)+(-6)+(+5)=-8-7-6+5. 和式的读法: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 8、负 7、负 6、正 5 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 8 减 7 减 6 加 5” 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用结合律时的一些技巧: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同号结合法) (-

13、33)-(-18)+(-15)-(+1)+(+23) 原式=-33+(+18)+(-15)+(-1)+(+23)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 =-33+18-15-1+23 (省略加号和括号) =(-33-15-1)+(18+23)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 =-49+41 (运用加法法则一进行运算) =-8 (运用加法法则二进行运算) .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 (凑整法) (+6.6)+(-5.2)-(-3.8)+(-2.6)-(+4.8) 原式=(+6.6)+(-5.2)+(+3.8)+(-2.6)+(-4.8)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 =6.6-5.2+3.8-2.6-4.8 (省略加号和括号

14、) =(6.6-2.6)+(-5.2-4.8)+3.8 (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 =4-10+3.8 (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7.8-10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 并进行运算) =-2.2 (得出结论) .把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相结合(同分母结合法) -53-21+43-52+21-87 原式=(-53-52)+(-21+21)+(+43-87) =-1+0-81 =-181 .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要统一后再结合(先统一后结合) (+0.125)-(-343)+(-381)-(-1032)-(+1.25) 原式=(+81)+(+343)+(-381)+(+1032)+(-141

15、) =81+343-381+1032-141 =(343-141)+(81-381)+1032 =221-3+1032 =-3+1361 =1061 .把带分数拆分后再结合(先拆分后结合) -351+10116-12221+4157 原式=(-3+10-12+4)+(-51+157)+(116-221) =-1+154+2211 =-1+308+3015 =-307 .分组结合 2-3-4+5+6-7-8+9+66-67-68+69 原式=(2-3-4+5)+(6-7-8+9)+(66-67-68+69) =0 .先拆项后结合 (1+3+5+7+99)-(2+4+6+8+100) 七有理数的乘

16、除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法则一: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专指“两数相乘”的情况,如果因数超过两个,就必须运用法则三) 法则二: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法则三: 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 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 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法则四: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 0,则积等于 0. 2.倒数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 aa1=1(a0) ,就是说 a 和a1互为倒数,即 a 是a1的倒数,a1是 a 的倒数。 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

17、0 没有倒数;若 a0,那么a的倒数是a1;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 ab=1 a、b 互为倒数;若 ab=-1 a、b 互为负倒数. 注意:0 没有倒数; 求假分数或真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点颠倒位置即可;求带分数的倒数时,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不改变这个数的性质) ;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1 或-1,不包括 0。 3.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即(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在把积相加。即 a(b+c)=ab+ac 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 0 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 5.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1)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八有理数的乘方 1.乘方的概念 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

19、算, 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 na 中, 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 (1)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 a20;若 a2+|b|=0 a=0,b=0; (2)据规律 100101101. 01 . 0222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2.乘方的性质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注意:当 n 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 , 当 n 为正偶数时: (-a)n =an 或 (a-b)n=(b-a)n .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九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

20、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十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 na 10的形式(其中101 a, n 是正整数) ,这种记数法是科学记数法 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 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

21、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 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知识点精心梳理 一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 n,-1,2n+500,abc。 2. 代数式书写规

22、范: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中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 a5 应写成 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 a211应写成23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 3a 写成a3的形式; (6)a 与 b 的差写作 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 a、b 时,则应分类,写做 a-b 和 b-a . 出现除式时,用分数表示; (7)若运算结果为加减的式子,当后面有单位时

23、,要用括号把整个式子括起来。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m、n 表示整数) (1)a 与 b 的平方差是: a2-b2 ; a 与 b 差的平方是: (a-b)2 ; (2)若 a、b、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 若 m、 n 是整数, 则被 5 除商 m 余 n 的数是: 5m+n ; 偶数是: 2n , 奇数是: 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 (4)若 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 二整式 1.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单独的

24、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 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4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常数项的次数为 0。 注意: (若 a、b、c、p、q 是常数)ax2+bx+c 和 x2+px+q 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即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整式分类为:多项式单项式整式 . 注意

25、:分母上含有字母的不是整式。 6.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合并同类项 2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3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 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1)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2)运用加法交换律,把同类项交换位置后结合在一起; (3)利用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5

26、去括号 去括号的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变;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6 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7 整式的加减: 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 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 再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8 整式加减的步骤: (1)列出代数式; (2)去括号; (3)添括号 (4)合并同类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精心梳理 1 等式与

27、等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 “等量就能代入” ! 2 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 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 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 (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1(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b 是已知数,且 a0).最简形式: ax=b(x 是未知数,a、b 是已知数,且 a0) 注意:未知数在分母中时,它的次数不能看成是 1 次。如xx

28、31,它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5 解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验算!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0 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6 移项 移项: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的依据: (1)移项实际上就是对方程两边进行同时加减,根据是等式的性质 1; (2)系数化为 1 实际上就是对方程两边同时乘除,根据是等式的性质 2。 移项的作用:移项时一般

29、把含未知数的项向左移,常数项往右移,使左边对含未知数的项合并,右边对常数项合并。 注意:移项时要跨越“=”号,移过的项一定要变号。 7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 (检验方程的解) 。 注意:去分母时不可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数线有括号的作用,去掉分母后,若分子是多项式,要加括号。 解下列方程: (1)xx2434; (2))9(76)20( 34xxxx; (3)3136521xxx;(4)35 . 0102. 02 . 01 . 0xx 8 用方程解决问题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审清题意、设未知数(元) 、列出方程

30、、解方程、写出答案。关键在于抓住问题中的有关数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表格和示意图帮助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9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 “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 ,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 仔细读题, 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

31、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 ,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0 实际问题的常见类型: (1)行程问题:路程=时间速度,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路程 (单位:路程米、千米;时间秒、分、时;速度米秒、米分、千米小时) (2)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的和; (3)利润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进价利润,售价=标价(1-折扣) ; (4) 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 折101 , 利润=售价-成本, %100成本成本售价利润率; (

32、5)利息问题: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 (6)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全体部分比率 比率部分全体; (7)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8)等积变形问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锻造前的体积=锻造后的体积 (9)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R,S圆=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 C正方形=4a, S正方形=a2,S环形=(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R2h ,V圆锥=31R2h. 1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

33、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 “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 ,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 仔细读题, 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 ,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走进图形世界知识点精心梳理 1.几何图形: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

34、管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它们是平面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

35、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柱体 棱柱: 三棱柱、 四棱柱 (长方体、 正方体) 、 五棱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球体 (按名称分) 圆锥 椎体 棱锥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 棱柱有两个底面,n 个侧面,共(n+2)个面;3n 条棱,n 条侧棱;2n 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 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截一个正方体: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 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六边形。 6、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