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ppt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72803357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94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ppt(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北宋文学家文学家、书画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子瞻,又字和仲,号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汉族,。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父苏洵苏洵,弟,弟苏辙苏辙合称合称三苏三苏。他。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欧阳修阳修并称并称欧苏欧苏,为,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格,与黄庭坚黄庭坚并称并称苏黄苏黄;词开;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豪放一派,对

2、后代很有影响,与与辛弃疾辛弃疾并称并称苏辛苏辛;书法擅长;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与黄庭坚、米芾米芾、蔡襄蔡襄并称并称宋宋四家四家;画学;画学文同文同,喜作枯木怪,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东坡七集等,词有等,词有东坡东坡乐府乐府。诗歌方面的成就诗歌方面的成就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

3、,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这首词是熙宁七年(七年(1075)冬与同僚)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出城打猎时所作。 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第一首豪放词第一首豪放词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

4、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让老夫我展示一下少年的狂傲,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举着苍鹰。锦帽貂裘,随从将士戴着华美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千骑卷平冈。率领随从和众多的乘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亲射虎,看孙郎。我要像昔日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酒酣胸胆尚开张,我虽沉醉但胸怀还很宽阔,胆

5、气还很豪壮。鬓微霜,又何妨?鬓发稍白,这又有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什么时候会有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我定将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的弓上,西北望,射天狼。看准西北方向,狠狠地射杀敌人。 【江城子江城子】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

6、村意远。 简评 词的上片叙事叙事,下片抒情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7、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放词的尝试。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

8、内心郁积的情绪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上阕写写出猎的壮阔场面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

9、色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 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词中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动心情开始的。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转入下片,作者又进一步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作品以出猎开始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借出猎表达借出猎表达报国之心报国之心上阙下阙报报 国国 之之 志志出出 猎猎 情情 景景豪情英姿阵容场面气概信心忠心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