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战互联网金融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72728290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5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战互联网金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交战互联网金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交战互联网金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交战互联网金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交战互联网金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战互联网金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战互联网金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战互联网金融重要言论:正是信息技术的变化最终导致货币是交易媒介这一观念的过 时。个人在和他们熟悉的人进行交易时, 总是广泛地运用信贷; 只有在这个狭小的圈子之外进行交易时,他们才需要货币 。 马蔚华说: 银行业本身具有 ITIT 属性 ,信息技术之于银行业如 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历史上每一次通信技术的变革, 都会带来银行的变革。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具有 尊重客户体验、 强调交互式营销、 主张 平台开放 等新特点,且在运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 核心业务的深度整合。通过流程再造,西方银行大部分已实现了流程银行,而国内银 行业还处于部门银行阶段, 改变现有部门的利益分配, 需要上 层魄力

2、,以及科技和业务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 。 银行做电商最重要的目的是 稳定客户、黏合客户、服务客户 , 这与电商单纯盈利目的不同。20112011 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 2.162.16 万 亿元人民币 ,较 20102010 年增长 99%99%。当年全国支付系统近 20002000 万亿人民币 。关键问题在于,第三方支付组织崛起, 加速了金融脱媒的进程 , 这对于向来扮演资金中介的银行来说, 无疑是非生即死的挑战。观察银行转型的主线索 , 是托夫勒曾经提出的新旧区分: 单 一品种大规模生产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分别代表传统生产方 式与新的生产方式。 对银行来说, 大企业

3、融资与小企业融资可 以分别代表这两种趋向 ,而小微贷,就处在转型的正前方十环 靶心上。姜奇平认为,面对金融业互联网化的机遇,互联网公司对此的 态度则类似早年他们对电信运营商的态度,“不碰触核心环节,不希望获得金融行业注意 ”。互联网大大降低了金融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而对于经营 信息不对称业务的银行来说, 信息对称后, 其存在的价值将逐 步减损 。对于阿里小贷基于网络数据征信的方式, 亦有金融行业人士持 保留态度。 高华证券投资研究部主管马宁认为, 数据可以帮助 金融机构了解客户, 但任何数据都是历史数据, 不能代替人的 思维。用过去的交易数据来判断未来趋势,相当于在对冲基金 中使用物理学

4、混沌模型来预测,这样做的问题在于,如果出现 系统性风险,危害也会加倍。互联网金融的前景虽然看起来很美, 但仍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 谨慎,宜信公司创始人兼 CEOCEO 唐宁表示,金融服务与卖家电不 同,金融服务要和客户深度接触,并在 High TechHigh Tech( 高科技)与 High TouchHigh Touch(深入接触)中找到平衡。他认为,不应高估这波互 联网金融热潮的影响。部分业界人士认为, 互联网大大降低了金融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对于经营信息不对称业务的银行来说, 信息对称后,其存在的价值将逐步减损。 然而,银行在金融行业中的 “霸主” 格局,在中国这样金融管制的经济体

5、中,短期内仍无法撼动。 关键在于银行如何尽快实现转型。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 , 未 来工作重点将集中在 渠道服务、搭建全球公司客户服务平台、 建立创新机制 这三个方面。互联网与银行业务的融合, 将促使银行转变传统经营方式, 减少依赖节点型 的专用资本,学会运用网络化的社会资本,这正是未来银行结构转型的关键。互联网金融变革的重要时刻正在临近。电子商务与银行信息化这两个一度平行发展的行业, 近来不断发生碰撞 并产生交集。9 9 月 1818 日,腾讯宣布打通旗下财付通与移动产品微信的应用通道, 这意味着 其 2 2 亿微信用户可通过微信扫描商户二维码的方式付款, 并享受折扣优惠。未来, 两者的合作

6、还将实现微信用户之间的转账。此前两个月,阿里巴巴宣布,旗下阿里小贷将向除温州以外的江浙沪地区的B2BB2B 普通会员开放信用贷款业务。互联网企业携带着数据及电子商务优势,已深入支付结算和信贷这两项银行 核心业务;拥有庞大资金和公信力的商业银行不甘于退居后端,为了直接获取客 户的一手信息,增加客户黏合度,巩固并拓展银行与客户之间存、贷、汇等业务 关系,也高调挺进电商、移动支付等非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就在腾讯财付通宣布新移动支付业务的同一天,招商银行与 HTCHTC 中国)联合发布中国移动支付标准确立后的首个移动支付产品“招商银行手机钱包” 。中国建设银行则将创新业务直指互联网企业的主脉电子商务。

7、7 7 月 1010 日, 建行宣布旗下“善融商务”上线,截至 8 8 月中旬,“善融商务”签约商户过千,会 员发展至数十万。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积淀与酝酿后, 互联网与银行的合作终于跨过外部技术运 用的初级阶段,开始核心业务的渗透与融合。这一新浪潮可能催生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和大市场,令各方痴迷,亦引发争 议和忧思。先觉者已开始行动。阿里小贷、腾讯财付通以及众多第三方支付组织和人人 贷机构,皆在互联网数据开发的基础上加速挖掘金融业务的商业附加值,搭建出 不同于银行传统模式的业务平台。相较于互联网企业的积极进取,银行机构深感变革的迫切。在 8 8 月的中期业 绩发布会上,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从总行战

8、略层面提出建设 “智慧银行”,在实现 客户服务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的同时,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再造银行业务流程。“互联网时代正在迅速地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一位国有银行高 层对财经记者表示,未来五年到十年,互联网金融会有很大发展,大银行如 果不抓紧启动,会赶不上竞争对手。与十年前仅将网上银行作为渠道经营不同,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具有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 等新特点,且在运 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业务的深度整合,银行在经营 模式及业务流程上面临深层次变革。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对此颇有心得, 9 9 月 1818 日他在“手机钱包” 产品发布会上表示, “银行业本身具有

9、 ITIT 属性, 信息技术之于银行业 如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历史上每一次通信技术的变革,都会 带来银行的变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看来, 未来互联 网与银行业务的融合,将促使银行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即从结构上改 变依靠节点型的专用资本,学会运用网络化的社会资本,这正是未来 银行结构转型的关键。银行开办电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上的创新一定要从自身的金融业务特长入手,将新业务与金融业务捆绑镶嵌,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产品 . .“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 2121 世纪最后的恐龙。”比尔盖茨在本世纪初第一波 互联网浪潮时曾这样判断。十年前,马蔚华受此激发,推动招商银行发展

10、网上银行业务,如今招行的零 售银行业务已蔚为大观,网上渠道对银行利润的贡献明显。十年过去了,传统银行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兴起而衰落。国内银行业完成了股 改、上市历程, 即使在 2008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一度赚得盆满钵满, 面对新技术 可能带来的行业变革,银行家们的焦虑却始终存在。20122012 年上半年,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不止十次去互联网创新企业调研, 每次 都会带上分行行长,并借此给他们“洗脑” 。而招商银行副行长丁伟和高管团队, 每隔半年就会和国内最重要的互联网企业合作伙伴进行业务沟通。从事“智慧银行”问题研究的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武岩博士表示, 无论在竞 争格局上还是客户的需求上

11、,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都给银行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第三方支付、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电商企业和银行卡组织等,都在凭着技 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蚕食本属于银行的业务领域。如果不能顺应业务模式创新潮流及适应客户交易习惯变化, 银行将面临金融 中介角色边缘化的风险。正是在这种担忧下,部分银行开始试水电商。20122012 年 6 6 月底,建设银行筹划了 2020 多个月的电商平台“善融商务”上线。它包括“企业商城”和“个人商城”两个平台,并带有“商城账户”支付工具。 与此同时,建行逐步将其他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向平台上加载,以期构成四位 一体的平台体系。目前,“善融商务”的“个人商城”中的商品标

12、识较简略、种类较少。在竞争激烈、奉行“赢者多吃”法则的电商领域,后来者建行的考虑一度令人费解。建行在给财经记者的书面回复中表示,不同于阿里巴巴、京东等纯电商平台,“善融商务” 会在电商服务上对客户充分让利, 银行看重的是其带来的新鲜 用户、客户的金融信息和金融消费。建行希望借此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对公融资、个人消费贷款、住房贷款、助业贷款等业务。建行对入驻“善融商务” 的商家直接减免了店铺租金、 交易佣金、年服务费, 还免除了借记卡支付结算手续费,并为优质商户提供免费推广服务。一位参与“善融商务”平台搭建的建行中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只有 接近客户,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否则老躲在后面,靠别人

13、传达信息,银行会失 真。建行上下曾反复研究,最终意识到还是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在上述建行内部人士看来,银行做电商最大的优势在于诚信度,同时,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支撑目前的投入。另外,一切并非从零开始,由于银行结算、清 算、信贷等领域已有现成的 ITIT 基础构架, 电商平台的搭建只需在后台增加相应人 员,而其庞大的物理网点,又是一种“辅助优势” 。不过,银行做电商绝非再造一个淘宝或京东商城。在多位业界人士看来,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上的创新,一定要从自身的金融业务特长入手,将新业务与金融 业务捆绑镶嵌,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产品。在这方面,招商银行的“网上商城”颇具特色。招行信用卡商城于 2

14、0042004 年1010 月成立,是国内信用卡商城的先行者。目前在招商银行全国17001700 万信用卡用户中,有 500500 万用户参与商城网上平台的实物交易信用卡商城中的商品具有“低配送、利润率高”的特点;同时,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也与其信用卡业务的优势相得益彰。招商银行已在上海成立了电子商务 公司,提供定机票、酒店等差旅服务,下一步的重点是推动奢侈品销售。招商银行副行长丁伟说, 银行做电商最重要的目的是 稳定客户、 黏合客户、服务客户 ,这与电商单纯盈利目的不同。20112011 年,招行信用卡商城交易额超过 7 7 亿元,未来三年的目标是达到 100100 亿 元左右的销售规模。金融

15、技术脱媒第三方支付组织崛起,加速了金融脱媒的进程,这对向来扮演资金中介的银行来说,无疑是非生即死的挑战商业银行进军电子商务的意图在于,获取一手客户交易信息的同时,增加客 户黏合度,拉近银行与客户之间存、贷、汇等业务关系。促使商业银行走向商务前台的直接压力来自第三方支付组织、 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电商企业和银行卡组织等机构共同掀起的金融脱媒浪潮。第三方支付组织的举动最令银行紧张。近来,马蔚华在多个场合强调,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经削弱了银行作为社会支付平台的地位。“如果支付业务被侵犯的话, 对银行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 ”上述国有大行高 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解释,银行由支付起家,客户最早出于

16、支付目的把钱存在 银行,银行有了存款后慢慢发现还可以拿去放贷,于是就有了贷款,存、贷、汇 业务因支付而衍生出来。在 ITIT 技术与电子商务共同孕育下, 第三方支付组织应需求而生, 并迅速在电 子支付领域壮大。迄今, 央行为前后 5 5 批、共计 197197 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颁发了支 付业务许可证,业务范围涵盖网上支付、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发行。易观智库数据显示, 20112011 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 2.162.16 万亿元人民币,较 20102010 年增长 99%99%。尽管与当年 全国支付系统近 20002000 万亿 元的业务处理金额相差甚远,但第三方支付组织

17、已将手伸向了银行的核心业务, 且在电子支付领域奠定了优势地位。业界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其交易额将迎来爆 炸式增长,业务占比会不断提升。9 9 月 1818 日,腾讯宣布打通旗下财付通与微信的应用通道, 这意味着其 2 2 亿微 信用户可通过扫描商户二维码的方式付款,并享受折扣优惠。未来,两者的合作 还将实现微信用户之间转账。关键问题在于, 第三方支付组织崛起,加速了金融脱媒的进程 ,这对于向来 扮演资金中介的银行来说,无疑是非生即死的挑战。在传统的电子支付产业链中,电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扮演着各自的角 色:电商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平台; 第三方支付建立网关服务平台, 实现消费者、 商家、金融机

18、构之间的在线支付,并提供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服务;银行则是最 终资金结算服务的提供者。但第三方支付公司已不满足只做银行网关支付平台, 借助其数据信息积累与 挖掘的优势,开始直接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等领域扩张。“我们在支付宝刚成立的时候, 就想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阿里 巴巴集团副总裁胡晓明告诉 财经 记者, 阿里巴巴最初的 B2BB2B 平台是信息平台,不涉及交易,20032003年淘宝推出之后,网络支付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障碍。支 付宝的出现解决了商户的支付问题,但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始终存在,阿里巴巴由 此而萌发了开办网络小贷企业的设想。继 20042004 年推出第三方支付

19、工具支付宝、坐拥 7 7 亿注册用户后,阿里巴巴于 20102010 年和 20112011 年先后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阿里巴巴小 额贷款有限公司( 二者以下简称阿里小贷 ) ,创造了“小贷 + +平台”的融资模式。阿里小贷作为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 为淘宝和天猫上的用户提供 “订单贷款” 和“信用贷款”两项业务。“订单贷款”基于“卖家已发货”的订单申请,信用贷 款则完全基于卖家的信用。 目前为止,阿里小贷放贷资金累计已经超过 300300 亿元, 为 1313 万家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7 7 月 2626 日,阿里巴巴宣布,将阿里小贷业务向除温州以外的江浙沪地

20、区的 B2BB2B 普通会员开放。第三方支付所衍生出的信贷业务,仍以小微信贷为主,尚未对银行的主流信贷业务构成威胁,且对当前以大企业贷款为重的银行信贷体系形成有利的补充。 但从长远来看,由于银行业资本监管新政及利率市场化的推动,银行机构目前纷 纷向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转型,并将这一领域视为实现资本低消耗、资金高回报成 长的重要战场。用姜奇平的话说,对于银行业的转型,抛开纷乱的表面现象,可以抓住一条主线索来观察。转型标志就是托夫勒曾经提出的新旧区分: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分别代表传统生产方式与新的生产方式。对银行来说, 大 企业融资与小企业融资可以分别代表这两种趋向 ,而小微贷,就处

21、在转型的正前 方十环靶心上。目前,淘宝、天猫订单贷款日利率为 0.05%0.05%,信用贷款日利率为 0.06%0.06%;阿里 信用贷款额度为 5 5 万元至 100100 万元,日利率在 0.05%0.05%至 0.06%0.06%之间。参照最低的 0.05%0.05%日息计算,阿里金融提供的信用贷款,年化利率最低应为 18%18%,远高于银行 贷款的平均利率水平。坊间传说,阿里小贷日利息收入已超过 100100 万元,虽然这一数据尚难求证,一位小额贷款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阿里小贷可能已经实现盈利。更乐观的预测是,“如果阿里巴巴拿到银行牌照, 三年内超过民生银行不成问 题!”今年 7

22、7 月底,有分析人士如此对比阿里巴巴与民生银行的小微贷款业务。 而 对于拥有国内最多用户数的腾讯,业界也曾有“腾讯可以向个人用户提供小额贷 款,取代信用卡”的大胆设想。银网竞争合作第三方支付虽然 在渠道、创新、客户需求收集上有优势 ,但在最终的客户结 算和基础金融服务上仍要依靠银行“银行牌照?那是没有的事。 ”财经记者询问是否在争取获得银行牌照时, 包括财付通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负责人予以否认。“我们一定不会走线下、做银行,这不是我们的强项。因为一做线下,我们就会被纳入到现有的监管体系和银行服务体系内, 我们做不好。”一位阿里巴巴内 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20072007 年,阿里巴巴曾与

23、工行、建行联合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希望 在银行系统下,结合阿里巴巴用户资源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但历时三年, 终因双方信贷理念与业务模式难以调和而终结合作。“银行一般定义贷款额在 500500 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但阿里巴巴平台上贷 款额最大的也只在 5050 万元左右,更多的客户只贷几万元甚至几千元, 做周转资金 之用。”胡晓明告诉财经记者。除了企业贷款规模, 两者对企业信用的考核也存在巨大差异。 “我们认为每天 有业务交易的小企业,就是良好的;但银行认为,有交易不代表有利润;有利润 不代表有资产或担保。我们认为,企业不良率到 2%2%尚可接受;但银行却要求做抵 押和担保。”“结

24、果是,推荐了 100100 家企业给银行, 但最后被毙掉了 9797 家。对风险和企业 资质的不同认识导致合作无法继续。 ”胡晓明说。建行有关人士认为,双方合作的终结,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建行无法从阿里巴巴那里获取想要的企业数据信息,反而感觉自己越来越退居后台,离客户越来越 远,这是令银行真正感到受威胁的地方。这也正是为什么建行启动“善融商务” 平台,直接走向交易前台的初衷。多位业界人士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之间除了竞争,在业务上存在互补、合作的空间。银行在支付结算服务、公信力上占有先机;而第三方支付则手 握大量终端客户群,在了解客户需求、营销渠道建设上有优势。以众多年轻客户、信用卡业务著称的

25、招商银行,在和支付宝合作时一度心存芥蒂,并不愿意开放无交易限额的“快捷支付”一位支付宝内部人士透露,出于对品牌具有替代性的担忧,招商银行此前和支付宝关系不太好, 但招行后来发现, 无论客户使用什么渠道支付, 到最后还是 用哪一张银行卡的问题。而在双方合作后,招商银行通过支付宝的电子支付的交 易额很快超过几家国有大行。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加隆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和第三方不是敌人,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已深刻改变了银行。快钱市场部副总裁周萍认为, 支付公司的最大价值在于支付平台信息的收集 作用,帮助银行拓展那些原本无法展业的客户 。“第三方支付可在搜集到客户需求 之后,再跟银行谈合

26、作,但最基本的支付工具和资金还是来自银行本身。 ”在很多第三方支付看来, 支付终端和支付模式的创新并不代表互联网对银行 核心业务的冲击,更多时候,互联网充当的仍是渠道角色。快钱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快钱已经从单纯的支付业务扩展到供应链融资等金融增值服务,但即便在这些业务模式中,快钱也是充当 “收割机”,提供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数据打包和集成, 与银行的关系密切, 而非对 银行业务形成冲击。第三方支付虽然在渠道、创新、客户需求收集上有优势,但最终客户结算和基础金融服务上仍要依靠银行,加之目前银行外机构“虚拟开户”的问题仍无法 解决,客户仍然绕不开银行。但借助其在电子支付领域的优势,第三

27、方支付组织似乎已可以对银行形成倒 逼之势。以支付宝为例,庞大的淘宝客户基础,构成其与银行议价的有力筹码,使其在与多家银行的合作中争取到极低或免费的支付手续费。同时,第三方支付也借 选择备付金存管银行之机,要求银行开放更多客户,提供更多的系统接口。便利的第三方支付还让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找到了除银行之外的直销渠道,从而对银行代销业务形成冲击。 5 5 月初,支付宝、财付通、快钱三家支付公司正 式获批证监会颁发的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有关人士坦言,如何处理第三方支付组织与银行间的竞合关系,是其未来工作的重点。高华证券投资研究部主管马宁 8 8 月 1212 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互联网

28、金融圆 桌会议上表示,银行业务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一是寻找潜在客户; 二是提供服务; 三是风险管理;四是处理纠纷;五是处置不良资产。在他看来, 互联网在寻找客 户、提供服务和风险管理三个方面有优势不过,由于人是社会人,再综合考虑政治和法律因素,处理纠纷和处置不良 资产主要还是得靠传统金融模式。建行钱文彬博士则撰文建议银行增强其支付产品对非银行支付产品、非银行 受理终端的兼容,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甚至可以考虑寻求自建或者收购第三方支 付平台。在利差收窄、金融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的当下,发展网络支付类业务是商业 银行提升用户黏度的重要手段。姜奇平认为,面对金融业互联网化的机遇,互联网公司对此的态度则类

29、似早年他们对电信运营商的态度,“不碰触核心环节,不希望获得金融行业注意 ”。而 中投总经理谢平则认为,“对于互联网金融,人们应该具备想象力。”金融模式创新互联网大大降低了金融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对于 经营信息不对称 业务的银行来说,信息对称后,其存在的价值将逐步减损。银行并非不想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拿下,毕竟比起大企业信贷,中小企业信贷可带来更高的利差收益。难点在于,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无法面对这一业务风 险分散化、多样化的挑战。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企业的进入,无疑在技 术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与银行贷款模式相比,缺乏实物抵押的阿里小贷的不良率不足 0.7%0.7%,

30、低于银 行业当前1%1%勺不良率水平。姜奇平分析,阿里巴巴持续多年对“诚信通”会员企业信用的记录和监督,以及利用丰富的电子商务经验打造的贷前、贷中、贷后封闭的资金链条,最大限 度降低了银行筛选优质企业的成本。这一做法,开始从核心竞争力上发挥互联网 作用,并影响银行业务模式。这就不仅仅是给既定银行业务充当管道了。基于互联网数据挖掘而产生的征信手段创新,令信贷客户群呈现快速增长。与阿里小贷模式的创新性尝试相比,发源于国外的人人贷 (Peer to PeerPeer to Peer,即 个人对个人的贷款方式)的目标对象也是传统金融未覆盖的人群。20052005 年 3 3 月,全球第一家人人贷公司

31、ZopaZopa 在英国开始运营。在借贷过程中, ZopaZopa 充当信息中介:在 ZopaZopa 网页上,贷款者可列出金额、利率和想要出借款项 的时间;借款者则在无中介的情况下寻找适合的贷款产品;ZopaZopa 则向借贷双方收取手续费,而非赚取利息,这是其与阿里小贷之类的网络贷款公司最重要的区别与 ZopaZopa 类似,美国的第一家人人贷公司对信用机制进行了调整, 从最初的荷 兰式拍卖演变为后来的内部评级的利率定价机制。而评级的基础则基于借款人的 社会保障号、个人税号、银行账号、个人信用评分等。这一模式决定,人人贷业 务主要集中在高信用度人群。20062006 年,国内第一家人人贷公

32、司宜信成立, 随后,出现了拍拍贷、红岭创投、 齐放网等规模较大的人人贷公司。 哈佛商学院在 20122012 年 5 5 月完成的一份名为 中 国人人信贷概览及其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潜力 (下称评估报告 ) 的报告中估计, 中国已有超过 100100家 P2PP2P 平台。这份尚未正式发布的报告分析,诸多 P2PP2P 公司自 创立始,年增长均超过 50%50%。不过,对此尚未有中国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予以佐 证。尽管增长迅猛,在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的中国,人人贷公司模式开始产生变异。宜信 CEOCEO唐宁称,目前除拍拍贷坚持国外同行模式外,多数人人贷公司已做出修 正,将部分业务转向线下,进行线下的信

33、用评估和信用教育。上述评估报告认为,从金融体系的视角来看,P2PP2P 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带来了模式变革,也创造了价值:P2PP2P 将传统的非正式人际借贷标准化,并让其扩展到 借贷者的社交圈及所在区域之外;通过信用评估及将借贷过程系统化,P2PP2P 信贷平台亦增加了借贷过程的透明度,降低了风险及信息不对称,从而让资本以较低 成本流向生产用途。以人人贷、阿里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模式创新将过去从未有 信用记录的人群纳入金融信用体系,这就使他们梯次接受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 服务成为可能。在这个模式中,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展现出了清晰的梯次结构,互联网金 融的本质,不是仅仅作为工具提升交

34、易效率和降低成本,而是通过网络征信的方 式,拓展金融业服务的目标人群。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已超越了以往“将现有业务电脑化”的初浅阶段,互联网已深入银行核心业务,并成为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未来电子银行的发展中,银行业关键是要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姜奇平认 为,银行业要从结构上改变依靠节点型的专用资本, 学会运用网络化的社会资本 数据挖掘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关键业务。互联网与银行的融合不会止步于此,金融业作为银行主要收入的业务格局有 可能因此而发生转变。姜奇平预期,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状态下,银行可能出现这 样的前景:金融业务在全行业收入中的比重大大下降,数据业务在全行业收入中 的比重大大上升。姜奇平引述

35、斯蒂格里茨的观点认为,不是用集中的货币方式,而是用分散的信贷方式进行交易是可能的:“正是信息技术的变化最终导致货币是交易媒介这一观念的过时。个人在和他们熟悉的人进行交 易时,总是广泛地运用信贷;只有在这个狭小的圈子之外进行交易时, 他们才需要货币。”马蔚华一直不无担心,以脸谱(Facebook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威胁到银行生 存的根基一一存贷中介的功能,这将是银行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武岩建议,国内银行应以网络化、移动银行为方向重构渠道体系;以虚拟化、便捷化和客户自定义为方向构建产品体系;创建总分行分工合作的产品研发体系; 培育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是指由企业、消费者、市

36、场中介、供应商、风险承担者甚至竞争者等构成的价值链,不同的链之间交织形成价值网,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 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苹果公司 App StoreApp Store 的成功,已经展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巨大魔力。目前, 电商、第三方支付、手机系统开发商和电信运营商都在推荐商业生态圈的建设, 在客户基础和“入口为王”的时代,这些聚合大量客户基础的平台都是银行接触 客户的极佳场所。互联网金融的前景虽然看起来很美,但仍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谨慎,宜信公司创始人兼CECCEC 唐宁表示,金融服务与卖家电不同,金融服务要和客户深度接触, 并在 High TechHigh Tech(高科技)与

37、HighHigh TouchTouch(深入接触)中找到平衡。他认为,不应高 估这波互联网金融热潮的影响。部分业界人士认为,互联网大大降低了金融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对于经营信息不对称业务的银行来说,信息对称后,其存在的价值将逐步减损。然 而,银行在金融行业中的“霸主”格局,在中国这样金融管制的经济体中,短期 内仍无法撼动。关键在于银行如何尽快实现转型。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8 8 月 2424 日举行的中 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行已将“智慧银行”纳入其三年发展战略之中,未来工 作重点将集中在渠道服务、搭建全球公司客户服务平台、建立创新机制这三个方 面。通过流程再造,西方银行大部分已实现了流

38、程银行 ,而国内银行业还处于部 门银行阶段,改变现有部门的利益分配,需要上层魄力,以及科技和业务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在业界人士看来,对于做惯了存、贷、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想在互联 网金融上真正施展拳脚并非易事, 人员、文化、创新、架构都有可能成为掣肘 而在最近几年靠存贷差就能“吃饱饭”的时代,银行的创新动力究竟有多大,仍 有待事实考量。监管问题待解目前互联网金融是一个灰色地带,现行监管体系无法完全覆盖,适度的混业 监管,或是未来的一个选择,但涉及相关立法和监管体系的变化,需要较长时间互联网金融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要面对有效监管的挑战。任何市场,创新永远在监管之前,监管的艺术在于既不限制市

39、场的创造力, 又能敏锐地嗅到新的市场风险而防患于未然。互联网金融模式花样繁多,主流机构包括第三方支付、信贷机构,另外,传统金融企业的“触电”趋势也愈发明显。P2PP2P 贷款平台和网络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在央行 20112011 年 5 5 月陆续发放支付牌照后,其法律 地位得到认可,并由央行支付结算司负责监管。与此同时,20112011 年 5 5 月成立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作为行业自律性组织,也意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防范支付清算 风险,第三方支付已经进入“后牌照时代”。相比之下,P2PP2P 贷款平台则仍游离于监管之外。从 P2PP2P 贷款平台的业务性质 看,可将其归为网上民间借贷中介

40、。由于放贷人条例尚未出台,借贷中介仍处于法律真空地带,央行和银监会都无法定权限实施监管。此种民间央行海口中心支行邢增艺、王艳曾撰文建议出台网络借贷管理办法,对网 络借贷的性质、组织形式、经营范围予以规定,将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站界定 为“民间借贷中介组织”,指定央行分支机构和银监会派出机构作为监管部门,建立网络信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借款用途、借款利率、贷款期限、分笔情况、 偿还情况等进行监测,并要求网站定时报送数据报表。外界对人人贷模式的争议,集中于资金监管和担保问题上。唐宁认为,人人 贷公司大多采用与出借人风险共担的机制。宜信会从出借资金总额中抽出贷款总 额的一部分(2%)(2%)作为还款

41、风险金,但如果超过风险金额度,责任由出借人承担。中国共有上百家 P2PP2P 公司,目前并没有监管机构、第三方商业银行等对其进 行监管,只能通过行业自律。这让监管部门看到风险所在。20112011 年 8 8 月 2323 日,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 下称通知 ) ,指出了包括贷款可能进入“两高一剩”等限制性行业、业务风 险难以控制、监管职责不清等在内的七项风险。但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发布的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报告观点,通知 意在向商业银行提示人人贷潜在的风 险,并非否定 P2PP2P 融资模式存在的合理性。监管机构当时的忧虑是,由于行业门槛低,且无强有力的外部监管

42、,人人贷中介机构有可能突破资金不进账户的底线,演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非法金 融机构,甚至变成非法集资。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P2PP2P 贷款平台认识到行业自律的重要性。它们希望仿 照第三方支付的路径,借由业务规模扩大的既成事实,逐渐获得法律认可。宜信、贷帮、人人贷曾在去年发起 “小额信贷服务中介机构联席会” ,并发布 了小额信贷服务中介机构行业自律公约 。对于阿里金融来说,旗下两家小贷公司分别在浙江和重庆注册,归当地金融办监管。而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则由当地金融办负责筹备和监管。对于阿里小贷基于网络数据征信的方式,亦有金融行业人士持保留态度。高华证券投资研究部主管马宁认为, 数据可以帮

43、助金融机构了解客户,但任何数据 都是历史数据,不能代替人的思维。用过去的交易数据来判断未来趋势,相当于 在对冲基金中使用物理学混沌模型来预测,这样做的问题在于,如果出现系统性 风险,危害也会加倍。他同时认为,尽管小微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留下交易数据,但互联网无法掌握贷款人的资金流向,只关注购销行为的风险较大。此外,对不良资产和纠纷 的处理仍需要互联网之外人与人的沟通解决。据财经记者了解,阿里小贷设 有专门人员负责“追债” ,不过由于坏账率不高,目前这部分成本支出不大。传统金融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创新, 目前仍采取机构监管。 一位银监会内部人 士对 财经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尚无特定监管部门对接,银行

44、等传统金融机 构线上的创新,依然依靠机构监管。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副主任王连洲对财经记者称,目前互联网金融是一个灰色地带,现行监管体系无法完全覆盖,适度的混业监管,或是未来的一个 选择,但涉及相关立法和监管体系的变化, 需要较长时间, 程序性问题会有很多在他看来,互联网金融中的许多创新还难以预测,但节省成本的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网点不多的金融机构,走向网络化服务已是大势所趋。世行在无网点银行业务 20202020报告中写道,瞬息万变的技术对于监管界限 和定义的挑战始终存在,监管者应该采取积极、试验的态度,不断地与监管同业 分享新的经验。世行建议,政策制定者可在早期适当放松创新环境、鼓励

45、尝试,随后在市场发展不同阶段逐步增加控制和监管。这样在每个阶段,服务提供者均将从监管环 境的确定性中受益,这种确定性来自监管者对风险和机会的细致拿捏。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报告互联网金融模式研 究 (下称报告)中表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监管形态将以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为主。在谢平看来,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因为金融市场运行完全互联网化,中介 作用弱化,破产或遭受流动性危机而产生的负外部性风险自然也变小,针对现有 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也将随之淡化。报告 指出,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因为风险分散效应, 市场风险以系统 性风险为主、证券的个体风险能被充分分散掉, 信用风险造成的极端损失也不易 出现; 风险对冲需求减少,衍生品简单化,但保险的商业模式仍成立。不仅监管,传统金融理论也会受到挑战。谢平认为,对学界而言,支付革命会冲击现有的货币理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贷市场、证券市场会产生许多全 新课题,会冲击现有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理论。“如果我们的想象不够远,互联网的发展就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谢平在 8 8 月 1212 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互联网金融圆桌会议上表示, “现在讨论的一些问题, 可能一时找不到答案,但要相信,未来有可能找到答案。货币创造问题、监管问 题、风险问题、反洗钱问题,都会逐渐找到解决办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