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MDCPU发展史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04MB
约11页
文档ID:572675564
AMDCPU发展史_第1页
1/11

AMD CPU 发展史 (图)8086 8088 8088-1 8088-2 386dxl-40 386dx-40 486dx2-80 486dx2-100 5x86 k5pr133 k62 233 k62 266 k63 工程样板AMDK7 时代的经典产品展示!Athlon 500,拉开 AMD辉煌的序幕提到 AMD处理器,就要从Athlon(速龙) 500MHz 谈起,这款处理器使用Slot A接口,支持当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EV6总线, 可以说是 AMD真正辉煌的开始它的经典之处在于真正改变 AMD处理器总线架构,并从此开始与Intel分庭抗礼这款处理器采用非常先进甚至有些超前的200MHz EV6高速前端总线, 也许这在当时看来有些孤注一掷,但该总线一直沿用至今仍未落后EV6总线与 DDR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在时钟上沿和下沿分别传输数据,使处理器前端总线两倍于系统外频虽然在当时,由于SDRAM 限制 EV6总线性能发挥,但随着DDR内存技术的普及,EV6总线有效的消除了处理器接口速度的瓶颈另外,由于当时 Socket 7 接口已被开发到性能极限,而当时比较先进的Slot 1/Socket 370 接口被 Intel申请专利,AMD 不得不推出自己全新的Slot A接口,从而形成至今两种平台对峙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架构上百花齐放增加了用户对产品的选择余地,但另一方面多种平台互不兼容造成主板开发人员需要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工作Thunderbird 650,造就 Socket A神话 AMD最初推出的Slot A接口 Athlon采用 0.25 微米生产工艺,因此只好在核心外集成512KB 半速二级缓存随着0.18 微米生产工艺逐渐成熟,AMD推出采用 Thunderbird(雷鸟) 内核的 Athlon 650MHz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在核心集成128KB 全速一级缓存和256KB 全速二级缓存,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性能得到一定提升由于处理器二级缓存从插卡电路板上被移至核心内部,这使得 Slot A插卡的电路板失去存在意义所以雷鸟内核Athlon 650MHz改为全新的 CPGA陶瓷封装和Socket A接口,也许多达462 根的针脚数在当时看来并没有必要,时至今日Socket A接口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不得不感叹AMD的远见,它也成为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处理器接口之一当时雷鸟内核 Athlon 650MHz 凭借与同频率 Pentium III相当的性能和较低的售价一下子占领很大市场份额,并借此让很多人深深记住“Thunderbird (雷鸟)”这个词。

Duron 600 ,AMD低端市场的生力军 当时刚刚推出不久的AMD Athlon (速龙)处理器在Intel Celeron、Pentium III前后夹击下举步维艰,为克服产品线单一这一致命弱点,AMD针对低端市场推出采用Spitfire内核的 Duron (毒龙)处理器,这样 Athlon(速龙)处理器可集中精力专门面对中高端市场Duron 600MHz成为第一款Duron (毒龙)处理器毒龙处理器与当时速龙处理器内核技术相同,仅仅二级缓存由256KB 被缩减到 64KB由于一级缓存仍然维持在128KB,并且支持200MHz EV6 前端总线,所以毒龙处理器速度比同频速龙处理器性能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其性能明显高于同档次Intel赛扬处理器, 再加上成品率提升带来的低廉售价,使毒龙处理器在当时成为低端首选美中不足的是毒龙集成128KB 一级缓存, 发热量大于同样采用0.18 微米制程的赛扬处理器,这造成毒龙超频能力不强,无法进一步提升性价比毒龙处理器毕竟是一款过渡产品,时过境迁,随着AMD 速龙产品线拉长,低速的Athlon XP逐渐取代毒龙的市场份额,但毒龙在当时书写的传奇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Thunderbird 1G,生死时速的胜者提起当年那场Intel和 AMD的 GHz竞速大赛,很多 DIYer 仍记忆犹新 Intel Pentium III优势在于良好的兼容性和较低的发热量,而AMD Athlon处理器优势在于较低的价格和优良的性能,这使得他们旗鼓相当,谁拥有更高的运行频率,谁将会取得胜利单纯从速度来说,950MHz处理器和 1GHz处理器速度差别并不明显,但在当时1GHz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概念,谁能最先突破这个关口意味着谁将会获得用户认可,所以 Intel和 AMD展开了激烈竞争这次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最后的胜利者是AMD Thunderbird(雷鸟)内核的Athlon(速龙)处理器这次AMD的胜利在以往是不多见的,也证明了AMD EV6总线在架构上的深厚潜力由于 Athlon还有很多潜能有待开发,而Pentium III仿佛走到了尽头,这使得Intel不得不加紧 Pentium 4的推进步伐Athlon 1GHz 先于 Pentium III 1GHz诞生标志着 AMD 打破了 Intel高端 x86 处理器的垄 断地位, AMD 再也不是 Intel的追随者, AMD 终于有了和 Intel平等对话的权利。

Athlon XP 1500+,频率不等于速度随着 AMD处理器频率超过1GHz,其频率提升难度也越来越高恰恰这时,Intel推出了Pentium 4处理器,凭借先天优势,Pentium 4可轻松提升运行频率,也正是先天原因,造成同主频 Pentium 4性能注定低于Athlon 由于频率较高,普通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自然而然偏向了业界老大IntelPentium 4刚发布时频率就可以轻易超过1.4GHz,而 AMD的顶级 Athlon最高只能达到1.4GHz ,宣传方面的劣势导致Athlon逐渐被人们遗忘于 是,AMD为了避免消费者再被 Intel处理器的高主频所“诱惑”,便开始使用“真实性能标识法”来体现新一代处理器Athlon XP的性能优势第一款采用标称频率的是Athlon XP 150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实际运行频率1.33GHz ,使用 266MHz前端总线, 拥有 128KB 一级缓存和256KB 全速二级缓存, 可兼容 MMX 协 议虽然这款处理器性能上略低于Athlon 1.4GHz,但很多测试表明其性能与Pentium 4 1.5GHz相当,甚至略高随着时间的推移, Athlon XP的真实性能标识法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购买处理器的人很少再询问 AMD 的处理器频率, 或者他们根本不知道标识和频率之间的差异,并且 AMD 这一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Athlon XP 1700+,AMD的超频神话 随着主频的提高,Palomino核心 Athlon XP处理器受限于0.18 微米制程和较高发热量,使其发展走到尽头 为扭转这一局面, AMD 推出使用0.13 微米制程 Thoroughbred核心的新一代 Athlon XP处理器,其中Athlon XP 1700+是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一款 Athlon XP 1700+实际运行频率仅为1.47GHz,采用 266MHz前端总线,拥有128KB 一级缓存和 256KB 全速二级缓存,依旧沿用Socket A接口,性能与Pentium 4 1.7GHz相当这款处理器真正经典意义在于优秀的超频能力AMD Athlon/Athlon XP处理器在此之前超频能力一直欠佳,但这次由于0.13 微米工艺的成熟,Thoroughbred核心的 Athlon XP 1700+普遍具有非常强大的超频能力通常情况下Thoroughbred核心的 Athlon XP 1700+可稳定运行于 333MHz前端总线下,这时处理器实际运行频率为1.83GHz ,相当于 Athlon XP 2200+水平。

有些超频能力较高的Athlon XP 1700+处理器在搭配适当主板时可稳定运行于400MHz前端总线下,这时处理器实际运行频率已达2.20GHz,相当于 Athlon XP 2800+水平,超频幅度相当巨大!但是巨幅超频能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升产品性价比,获得消费者喜爱;另一方面, 由于低端处理器超频后性能与高端处理器没有差距,所以也将会影响到部分高端产品的销路 0.13微米制程 Thoroughbred核心 Athlon XP处理器另一经典之处是大幅度降低了发热量和耗电量,而在这之前,低发热量和耗电量恰恰是Intel所推崇的 Athlon XP处理器巨大的发热量让用户诟病,为使用Athlon XP处理器,用户必须购买一款强劲的散热器和一款大功率电源 0.13 微米的应用使Thoroughbred核心 Athlon XP处理器发热量大幅下降,如果不超频,只需使用普通散热器就能满足处理器的需要Barton 2500+,Socket A最后的辉煌由于 Athlon64处理器多次延期上市并且初期产能不足,所以 AMD不得不继续深挖Socket A接口 Athlon XP的潜力,但由于架构限制,再想提升处理器运行频率已不可能,所以AMD 不得不在前端总线和二级缓存上做文章,其经典产品是使用Barton (巴顿)核 心的 Athlon XP 2500+。

这款处理器采用333MHz前端总线, 最大变化是将二级缓存容量由原来的全速256KB 提升到全速 512KB二级缓存容量提升对处理器性能提升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Barton (巴顿)核心的 Athlon XP 2500+实际运行频率仅为1.83GHz,低于 Thoroughbred核心 Athlon XP 2400+的 2.0GHz,但凭着高容量的二级缓存,其标称频率高达2500+这款处理器另一让人称道之处是良好的超频能力,几乎每颗都可以稳定运行于400MHz前端总线下,这时它的实际运行频率是2.2GHZ,与 Barton (巴顿)核心的Athlon XP 3200+完全相同本来是一款过渡产品,但没想到造就了Socket A的最后辉煌,可能 AMD 也准备不足,所以该产品一度脱销, 目前价格也较最低时上涨100 元之多,甚至经常有价无货, 这在以往处理器经销历史上是不多见的Athlon 64 3000+,拉开 64 位序幕经过历史上最漫长的等待后,AMD终于推出针对家用市场的64 位处理器产品Athlon 64 3000+Athlon 64采用了简化型的Socket 754封装,拥有一个单通道内存控制器,可以与普通DDR内存模块搭配使用,这无疑大大降低了Athlon 64系统的成本。

目前市场常见的Athlon 64 3000+处理器的工作频率达到了2.0Ghz ,二级缓存为512KB,Athlon64 3000+也许是这二十年来最具革命性的产品 64位处理器从出现那一天起就一直是计算机世界最尖端的产品,作为桌面级别用户的我们从来都是只能谈谈而已现在AMD改变了这个事实,Athlon 64 3000+作为首款面向家庭用户的 64 位处理器,已经走下神坛这款处理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AMD的业界地位, AMD由原来的一个追随者变成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AMD提出的x86-64构架将成为一个业界标准,包括微软和nVidia在内的各大厂商都将推出与之兼容的软、硬件产品,这本身就是对AMD成就的一种肯定 AMD这次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Intel,摆在 Intel面前有三条路,或是固守32 位架构,或是开发一种全新的民用64 位架构,或者生产与AMD处理器至少在软件层相互兼容的产品这是 Intel所不愿面对而又必须面对的这款处理器取消了原来的前端总线概念,代之Hyper Transport总线这项技术是AMD推出的一种最新总线技术,特点是点对点的高性能传输这样,便可以为内存控制器和硬盘控制器等设备提供更多的带宽。

Athlon64 3000+北桥集成内存控制器,这样可大大减少内存数据调 用延迟,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另外,这款处理器再次向用户诠释了主频不等于性能这一道理Athlon64 3000+运行频率仅为 2.0GHz,但尽管在32 位环境下,其性能却接近或达到Pentium 4 3GHz的水平这说明AMD在提高单位频率的性能方面做得的确非常出色Athlon64 3000+仅仅是 AMD 的开始,在这一构架上, 还有很多潜力有待挖掘, 也许 Socket 754 或 Socket 939 将造就另一个 Socket A 神话.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