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制图教学案全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31MB
约85页
文档ID:572638320
机械制图教学案全_第1页
1/85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制图基础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教学目标2、了解机械图样的概念3、能够理解斜度、锥度和掌握斜度、锥度的画法教学时课型新课数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多媒体、画图工具2讲练结合一、什么是机械图样?本课程的任务及学习方法二、斜度、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板书设计1、斜度2、锥度(1)、斜度的概念(1)、锥度的概念(2)、斜度的标注(2)、锥度的标注 (3)、斜度的画法(3)、锥度的画法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 师 板书,提问学生重温:中分线的画法教学方法第 1 节课严格要求学生【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国家制图标准作图,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动手绘图1、下节课上课之前务必准备好绘图工具2、布置的作业及时上交,否则须进行课后必要的新课导入】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工程语言”之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 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设计设计、制造制造、维修维修及检测检测等用途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须掌握的。

新课教学】一、机械图样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工程语言”之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及检测等用途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须掌握的二、斜度与锥度1.斜度(1)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倾斜的程度,一般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例并把前项化为 1 而写成 1:n 的形式 (见下图)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斜度的简单计算,强调其格式锥度的计算 稍 复杂,请学生要细心计算思考(2)由上图可知:斜度=tanα=BC:AC=1:n(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老师即堂演练)2.锥度(GB/T15754-1995)(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 1:n 的形式, (见上图可知: )(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α=1:n(3)作图方法与步骤:A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 1:5 的锥度;B 、从 O 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 N;C 、在左端面上取 OM=0.5 单位长度,得点 M;D 、连接 MN,即得锥度为 1:5 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E 、过 A 点作 AC∥MN,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课堂小结】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课堂拓展】椭圆的作图方法边讲解边提问(学生回忆初中的数学知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演练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即堂练习)巩固练习(学生动手作图,要求独立学生完成)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制图基本标准和规定、绘制五角星1、 图纸幅面及格式2、 图框格式教学目标3、比例4、图线的画法及应用教学时课型新课数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字体和比例比例、图线的画法及应用多媒体2讲练结合法一、图纸幅面及格式二、比例板书设计三、字体四、图线的画法及应用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举生产实际中的例子说明图样的重要性出示 A4纸及 A0图纸,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什么时候横放,什么时候竖放?标题栏的样式可以简单化一些,如第180 页的图 6-49【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举例分析( 举 例 说明,并提问【新课导入】学生 )(教师板书,图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是人们表达设计思想、提问学生 )进行技术交流、组织生产与施工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 。

国家标准对工程图样有详细规定,绘图时必须严格遵守讲授新课】一、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2008)1.图纸幅面:图纸幅面共有五种,尺寸及规格分别是什么(提问)(表 1-1 列出了 GB/T14689-2008 中规定的各种图纸幅面尺寸,绘图时应优先采用,必要时可延长边长,加长量应符合该标准的规定 )2.图框格式(GB/T14689-1993)图样可以横放,也可以竖放,其图框格式有两种形式留有装订边的图样,图框格式如图 1 所示;无装订边的图样,图框格式如图 1-2 所示图框线用粗实线绘制,图框尺寸见表 1-13.标题栏(GB/T 10609.1-2008)标题栏必须放置在图框右下角(图 1-5) 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与看图方向一致二、比例 (GB/T14690-1993)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图形的比 例1)绘制图样时应尽可能采用 1:1 的比例,如果实物太大或太小,则可用 1:2、1:5 或 2:1、5:1 中所规定的缩小或放大的比例画图2)图形无论缩小或放大,在标注尺寸时必须标注机件的实际尺寸3)绘制同一实物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填写在标题栏中的“比例”一栏。

当某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必须在该视图的上方另行标注教学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程(教师板教师演练,三、字体(GB/T 14691-1993)书, 提问)学生练习机械图样1.基本要求中的线有很多种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老师结合表 1-3是:逐一详细讲解)(1)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其中重点介绍(2) 字体高度(用 h 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粗实线、虚线、细5,7,10,14,20mm 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点画线、细实线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 3.5mm,字宽一般为 h/根号 2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 75°四、图线(GB/T 4457.4-2002)1.线型及图形尺寸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国标中规定了图线的名称、线型、宽度以及一般应用见表 1-2 (结合表 1-2 逐一详细讲解)2、各种图线在实际绘图中的应用(图 1-7) 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教师同时要检查留意一下学生的绘图工具是否齐全及准备是否妥当。

3.图线画法绘图时严格执行表 1-2 中的规定【课堂小结】1、 图纸幅面及格式2、 图框格式3、 比例4、 字体5、 图线的画法及应用【布置作业】1、 字体的书写练习2、 图线的画法教师讲清楚要求,学生画图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绘制工字钢—尺寸标注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尺寸标注方法的基本规律教学时课型新课数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尺寸标注方法尺寸标注方法教学挂图2讲练结合法一、基本规则二、标注尺寸的要素1、尺寸界线板书设计2、尺寸线3、尺寸数字三、常见的尺寸注法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复习提问】线型的画法及应用【导入新课】图样中的图形仅能表达机件的结构形状, 其各部分大小和相对位置关系必须由尺寸来确定所以,尺寸也是图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造、检验机件的直接依据示范项目】尺寸标注方法一、基本规则(1)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2) 图样中 (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 的尺寸, 以 mm (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符号或名称若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符号或名称。

3)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4)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二、标注尺寸的要素一个标注完整的尺寸应标注出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尺寸数字表示尺寸的大小,尺寸线表示尺寸的方向,而尺寸界线则表示尺寸的范围,如图 1-9 所示教师讲解根 据 图 例示范讲解 1 1、尺寸界线、尺寸界线尺寸界线表示尺寸的范围尺寸界线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 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替代(见图1-9) 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 并超出尺寸线 3-4 mm 必要时才允许倾斜, 但两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平行 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图 1-92.2. 尺寸线尺寸线边讲解边提问(教师演练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即堂练习)尺寸线表示所注尺寸的方向, 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线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 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标注线性尺寸时, 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 当有几条相互平行的尺寸线时, 要小尺寸在内, 大尺寸在外, 以保持尺寸清晰同理, 图样上各尺寸线间或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之间也应尽量避免相交3.3. 尺寸数字尺寸数字尺寸数字表示尺寸的大小。

尺寸数字不得被任何图线所通过,无法避免时必须将所遇图线断开,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教学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程三、常见的尺寸注法1、圆的尺寸注法标注圆的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个尺寸的值是直径值,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2、圆弧的尺寸注法?(1) 圆弧的半径标注圆弧的半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 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2) 圆弧的长度标注弧长时, 应在尺寸数字左方加注符号“⌒” 弧长的尺寸界线应平行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当弧度较大时,可沿径向引出3、球的尺寸注法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加注符号“S” 4. 角度的尺寸注法(1) 标注角度时,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2) 标注角度时,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5、小尺寸的尺寸注法【课堂小结】”,表示这根据标注实例边讲边问 一、基本规则二、标注尺寸的要素1、尺寸界线2、尺寸线3、尺寸数字三、常见的尺寸注法【拓展练习】教学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程(一名学生上黑板做题,后面让其它学生找错纠错 )正确标注:先让学生自己练习,再根据情况结合 题 目 讲解,并进一步强调本节课 的 知 识点。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项目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绘制工字刚图形1、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教学目标2、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课型新课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圆弧连接的画法圆弧连接的画法画图工具教学时数2讲练结合法项目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绘制工字刚图形一、圆弧连接的概念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板书设计1、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2、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3、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新课讲授( 教 师 在黑 板 上 演示,同时要求 学 生 练习)师生问好,准备上课!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F1 赛车道的弯位都是圆弧连接的……圆弧连接:一、概念圆弧连接:圆弧连接是指一圆弧光滑地连接两已知线段(直线段或圆弧)的作图方法圆弧连接示例如右图所示二、 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如下:1.用圆弧连接两直线用半径为只的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 AB 和 BC,如图1-22 所示作图步骤:(1)求圆心分别作与两已知直线 AB、BC 相距为 R的平行线,得交点 O,即圆心2)求切点自点 O 分别向 AB 及 BC 作垂线,得垂足K1 和 K2,即为切点。

3)画连接弧以 O 为圆心,只为半径,自点 K1 至 K2画圆弧,即完成作图2.用圆弧连接直线和圆弧用半径为 R 的圆弧连接已知直线 AB 和圆弧(半径 R1)的作图方法如图 1—23 所示作图步骤:讲练结合,边讲边练 (1)求圆心作与已知直线朋相距为 R 的平行线; 再以已知圆弧(半径为圆心,R1-R(内切时)为与所作平 行线连 接 弧 ( 半 径为 R1)的圆心 O1R1+R(外切时 )或半径画弧,此弧的交点 O,即为只)的圆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同时要求学生练习)课堂小结(2)求切点自点 O 向 AB 作垂线,得垂足 K1;再作两圆心连线 O1O(外切时)或两圆心连线的延长线(内切时),与已知圆弧(半径 R1)相交于点 K2,则 K1、K2即为切点3)画连接弧以 O 为圆心,R 为半径,自点 K1至 K2画圆弧,即完成作图3.用圆弧连接两圆弧用半径为 R 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R1、R2)的作图方法如图 1—24 所示作图步骤:(1)求圆心分别以 O1、O2 为圆心,R1+R 和R2+R(外切时)、或 R-R1 和 R-R2 (内切时)、或 R1-R 和R2+R(内、外切时)为半径画弧,得交点 O,即为连接弧(半径 R)的圆心。

2)求切点作两圆心连线 O1O、O2O 或其延长线,与两已知圆弧(半径 R1、R2)分别交于点 K1、K2,则K1、K2 即为切点3)画连接弧以 O 为圆心,R 为半径,自点 K1至 K2 画圆弧,即完成作图一、圆弧连接的概念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1、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2、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3、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项目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任务 2 绘制工字刚图形通过完成本任务,掌握平行线、相切圆、斜度、角度线和垂直线的画教学目标法,掌握分规的使用方法,理解锥度的概念和绘图方法不要求绘制图框和标题栏)课型新课重点教学时数2掌握工字刚图形的绘图方法工字刚图形的绘图方法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项目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任务 2 绘制工字刚图形作图方法:板书设计 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现已知一工字钢的尺寸, 请你运用对应的绘图仪器及工具绘制出如图 1-25 所示的工字钢图形教 师 边 演示, 学生边练习作图方法:1)作对称线和已知直线:根据 100mm 和 68mm 尺寸,作两条长 68mm、 相距 100mm 的水平实线,过中点画一条细点画线作为对称线,再以细点画线为中心左右对称作两条相距 5mm 的平行实线,如图 1-26 所示。

2)作 1:6 斜度线(图 1-27)(1)在 AB 上取 AN=6 个单位长2)过 A 在中心线上取 AM=1 个单位长3)连 MN,即为 1:6 斜度线4)自 B 点根据尺寸 16mm 和 7.6mm 作 K 点5)过点 K 作 MN 的平行线 DC,即为所求斜线3)作 R6.5mm 连接圆弧(1)定圆心:分别作直线DC、EF 的平行线,距离R=6.5mm,得交点 P,即为连接弧的圆心如图 1-28 所示2)找连接点(切点) :自点 P 向 DC 及 EF 分别作垂线,垂足 1 和 2 即为连接点图 1-26 工字钢图形的绘 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图 1-27 工字钢图形的绘制图 1-28 工字钢图形的绘制(3)画连接弧:以 P 为圆心,P1 或 P2 为半径,作圆弧 12 把 DC、EF 连接起来,这个圆弧即为所求连接弧,如图 1-29 所示4)作 R3.3mm 圆弧连接(1)定圆心:过 B 点作 AB 的垂线,再用平行线法分别以 3.3mm 为距离作该垂线和 DC 的平行线,得交点 P,该点即为连接弧的圆心2)找连接点(切点) 3)画连接弧,如图 1-30 所示5)整理图形:擦去多余线条,将图形整理清晰,6)检查:按照相同的方法作出另三处的斜度线和圆弧连接,并整理加深图线完成全图(课后完成) 。

工字钢的作图方法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项目一 复习 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前面学习的内容课型复习重点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教学后记 强调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强调图线的应用及画法强调作图方法【教学准备】 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导入】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对制图的基本知识已经有一个了解,下面我们来巩固复习一下【示范项目】项目 一 小结一、图纸的幅面及格式二、比例三、字体四、图线五、尺寸标注1、尺寸的组成一个完整的尺寸应标注出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终端和尺寸数字2、基本规则3、常见的尺寸注法六、几何作图1、等分线段法2、正多边形的作法(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正五边形)3、椭圆的做法4、斜度的做法5、锥度的做法6、圆弧连接的做法(1)圆弧与直线间的圆弧连接(2)直线与直线间的圆弧连接利用挂图分析图纸的基本知识(举例说明,并提问学生 )(教师板书,提问学生)教师演练,学生练习 (3)圆弧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内切、外切)七、课堂小结八、课堂练习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 课题项目一单元测验教学目标1、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型考试重点教学时数1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教学后记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 课题项目一试卷讲评教学目标1、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型考试重点教学时数1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教学后记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 周次/星期节次课题项目二 绘制简单零件 2-1 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1、投影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2、正投影法课型新课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投影的基本概念正投影法多媒体教学时数2讲练结合法一、投影的基本概念板书设计投影面、投射线二、正投影法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要 求 学【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生思考:要 形 成【新课导入】投影, 需要 具 有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创造了用物体的投影来表达物体形哪 些 要素。

通 过 多 媒体 展 示 投影的概念,加 强 学 生对 概 念 的理解状的方法由于物体的形状不同,表达目的不同,因此,所采用的投影方法也不同示范项目】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一、投影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灯光或阳光照射物体时,在地面或墙上就会产生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如图 2三角板放在现三角板的光束看成是这个点称为表示;地面—1 所示,将一块电灯与地面之间影子 若把灯光的从一个点发出的,投射中心,用S所代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用 H 表示;从投射中心发出的光线称为投射线,过空间点 A 的投射线与投影面的交点就是点 A 在投影面 H 上的投影这种在投影面上表示空间物体的基本方法,称为投影法二、正投影法投影法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类1.中心投影法所有的投射线都从一点(即投射中心)出发,投影法,如上图 2 —1 所示灯光照射三角板,在地面上就会出在投影面上得出物体轮廓图形的教学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程方法称为中心中心投影法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适用于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但是,由于作图复杂,度量性差,因此,在机械图样很少采用2. 平行投影法如果投射中心在无穷远处,这时所有的投射线相互平行, 这种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3、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之间的夹角,平行投影法又可以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两类◆ 正投影能完整、真实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图简便,是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在以后各章节中,如无特殊说明,投影均指正投影课堂小结】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正投影法的优点练习项目】提问: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投影法是什么?( 正 投 影法 的 特 征是什么, 这是 掌 握 和理 解 正 投影 法 的 关键 )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2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教学目标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教学时课型新课数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多媒体、画图工具2讲练结合法一、三视图的形成1、三投影面体系2、三视图的形成板书设计二、三视图的对应关系1、位置关系2、投影关系3、方位关系 三、识读三视图的方法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横看成岭 侧 成峰”为例子说明一个角度不足以说明一个物体的全貌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新课导入】从图 2-2 中可以看出来,如果不附加其他条件,物体的一个投影是不确定它的结构和形状的。

为了确定物体的形状,通常采用将物体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垂直的投影面进行投影的方法来解决示范项目】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一、三视图的形成过程1、三投影面体系的概念: (如图 2—3 所示)各个投影面的名称、轴的名称,投影的名称等 (识记并理解)(1)正投影面 V、水平投影面 H、侧投影面 W(2)OX 轴、OY 轴 OZ 轴2、三视图的形成(方法如图 2—4 所示) :(1) 为什么要展开?(2) V 面不动,H 面绕 X 轴向下旋转 90°、W 面绕 Z 轴向右旋转 90°3) 经旋转后,H、W 面与 V 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如图 2—4b 所示 个投影是不能确定它的结构这样的三面投影称为三视图4) V 面上的投影称为主视图;W 面上的投影称为左视图,H 面上的投影称为俯视图3、在实际绘制三视图时,图2—4C 中表示三个投影面的边框和通过多媒体展示三视图的形成,加强学生对三视 图 的 理解 投影轴均不必绘出各视图间的位置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也不写视图的名称 (结合模型详细分析)二、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1、位置关系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2、投影关系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主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左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高度和宽度;俯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度和宽度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等长)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等长)主、左视图高平齐(等高)主、左视图高平齐(等高)俯、左视图宽相等(等宽)俯、左视图宽相等(等宽)3、方位关系主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左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高度和宽度;俯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三、识读三视图的方法1、初步认识视图,从反映形状特征的图形读起2、按投影关系想象形体3、综合起来想象整个形体【课堂小结】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练习项目】三视图的对应关系用多媒体示范,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正确理解 投 影 关系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3 点的投影1、掌握点的投影教学目标2、掌握点的三视图的作图3、掌握两点的相对位置的判断方法教学时课型新课数重点点的三视图的作图点的三视图的作图多媒体2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点的三面投影二、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板书设计三、点的投影与坐标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三投影面体系应该再向学生介绍一【复习提问】正投影法有什么好处?为何机械制图多用正投影法下,要求学生用纸张亲三投影关系是什么?自 动 手 折叠。

新课导入】在机械制图中字母的大点是最简单的基本几何元素任何复杂的物体均可看作由无小写是有严格区分含义数个点组成的掌握了点的投影特点,便可方便地学习直线、平的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面的投影示范项目】点的投影一、点的三面投影空间的点一律用大写拉丁字母 A、B、C、…表示,其投影一律采用与其同名的小写字母表示,且规定:水平投影不带撇、正面投影右上角带一撇、侧面投影右上角带两撇,如图 3-9 所示:二、点的三面投影规律:(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面投影的连线一定垂直于 OX 轴,即 aa'⊥OX 轴;(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一定垂直于 OZ 轴,即a'a"⊥OZ 轴3) 点的水平投影到 OX 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 OZ轴的距离即 aaX=a"aZ 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教师强调三、点的投影与坐标1、点的表示方法:为方便起见,可以把投影面当作坐标面,把投影轴当作坐标轴,这时点 O 即为坐标原点点A 到 W 面的距离用 XA表示,点 A 到 V 面的距离用 YA表示,点 A 到 H 面的距离用 ZA表示,如图 2—10 所示水平投影 a 由点 A 的 x、y 两坐标确定正面投影 a'由点 A 的 x、z、两坐标确定。

侧面投影 a"由点 A 的 y、z 两坐标确定2、根据点的两面投影,可以求出点的第三面投影,如图 2-11所示课堂小结】点的三面投影【练习项目】P13、P14教师通过作图来说明点的投影规律举例说明,提问学生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3 直线的投影1、掌握直线的投影规律教学目标2、掌握直线三视图的作图教学时课型新课数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直线的投影规律直线的投影规律多媒体2讲练结合一、直线直线三面投影的画法二、直线的投影特性板书设计三、直线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平行线2、投影面垂直线3、一般位置直线 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复习提问】点的直观图作法是怎样的?【新课导入】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只要做出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投影,再将两点的同面投影连接起来,即得到直线的三面投影示范项目】直线的投影根据直线相对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不同,直线可分为三种: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和一般位置线一、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积聚性(直线与投影面的关系是什么)(2)真实性(直线平等投影面)(3)收缩性(直线与投影面倾斜)二、直线的三面投影1.投影面平行线(1)定义: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

投影面平行线可分为水平线、正平线、侧平线三种其中,只平行于H 面的直线为水平线;只平行于 V 面的直线为正平线;只平行于 W 面的直线为侧平线 (出示教学模型,分析)(2)例图分析:表 2-1 列出了三种投影面平行线立体图、提问学生三投影面体系应该再向学生介绍一下教师用一支长笔作为直线比划示范给学生看,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投影图、及其投影特性3)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结合表 2-1) 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课堂小结】1、直线的投影教师通过作图来说明直线的投影规律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3 平面的投影1、掌握平面的三面投影教学目标2、掌握平面的投影特性教学时课型新课数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平面的投影规律平面的投影规律多媒体2讲练结合一、直线直线三面投影的画法二、直线的投影特性板书设计三、直线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性1、一般位置直线2、投影面平等线3、投影面垂直线 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复习提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怎样的?【示范项目】平面的投影一、平面的三面投影平面的投影是由其轮廓线投影所组成的图形。

根据平面的几何形状特点及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找出能够决定平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一系列点来找出并连接这些点的同面投影,即得到平面的三面投影在求作多边形平面的投影时,可先求出并连接各直线端点的同面投影,即可得到多边形平面的三面投影平面投影实质上是以点的投影为基础而得到的投影二、平面的投影特性一个平面的三面投影因其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平面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分三类:投影面的垂直面、投影面的平行面和一般位置平面1、投影面平行面(1) 定义:平行于某一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平行面可分为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三种其中,只平行子 H 面的平面为水平面(如下图) ;只平行于 V 面的平面为正平面;只平行于 W 面的平面为侧平面,见表 2-3提问学生结合表 2-3进行分析 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2) 水平面(∥H)的投影特性(根据表 2-3 来分析总结)①水平投影反映实形②正面投影有积聚性,且平行 OX 轴 ③侧面投影有积聚性,且平行 OYW轴(3) 正平面和侧平面的投影特性,提问学生(根据表 2-3 来分析总结)(4) 投影面平行面的判别:因为三个投影面是彼此互相垂直的, 所以和一个投影面平行的平面, 必然垂直于其余两个投影面。

根据平面的投影特性,可知它的一个投影反映实形,其他两个投影都积聚成直线2、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叫做投影面垂直面1)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征(2)投影面垂直面的判别3、一般位置投影面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投影特性:类似形,面积缩小,不反应实形课堂小结】平面的投影特性及识别【练习项目】反过来,要求学生考虑一下如何从视图判断平面的类型物 体 到 视图,视图到物体,一来一回,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得到 有 效 提高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4 绘制棱柱棱锥三视图1、掌握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视图画法及在其表面上求点教学目标的投影的方法教学时课型新课数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视图画法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多媒体、画图工具2讲练结合一、基本几何体二、六棱柱的视图1、六棱柱特点分析2、三视图画图步骤板书设计3、求表面上点的投影三、棱锥1、四棱锥特点分析2、三视图画图步骤 3、求表面上点的投影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复习提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螺栓是由哪些几何体所组成的?【新课导入】机器上的零件, 由于其作用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形状, 不管它们的形状如何复杂, 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起来的。

示范项目】基本体的视图一、基本几何体基本几何体是由一定数量的表面围成的 实体 常见的基本提问学生用实物演示并提问总结几何体有: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圆环等根据这些几何体的表面几何性质, 基本几何体可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大类平面立体:表面都是平面所形体, 如棱柱、棱锥等曲面立体:表面是曲面和平面或者全部是曲面的形体,如圆柱、圆锥、球体、圆环等二、六棱柱的视图1、六棱柱,顶面和底面是互相平行的正六边形,六个侧面都是相同的长方形并与底、顶面垂直特点:顶、底面为水平面,水平投影反应实形前后棱面为正平面,正面投影反应实形四棱面为铅垂面,水平投影集聚为直线 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2、六棱柱三视图的画图方法一般先从反映形状特征的视图画起;然后,按视图间投影关系完成其他两面视图画图步骤:(1) 先画出三个视图的对称线作为基准线,然后画出六棱柱的俯视图 ;(2) 根据“长对正”和棱柱的高度画主视图,并根据“高平齐”画左视图的高度线 ;(3) 根据“宽相等”完成左视图3、求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已知六棱柱左前棱面上 M 点的正面投影 m′, 求其余的两个投影 m 和 m″解由于图示棱柱的表面都处在特殊位置,所以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均可用平面投影的积聚性来作图。

三、棱锥1、棱锥的三视图分析图 3-26a 所示为一四棱锥,底面为一正方形,四个侧面均为等腰三角形,所有棱线都交于一点,即锥顶S图 3-26b 为四棱锥的三视图教师示范,学 生 跟 着画分析实例提问学生教学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程特点分析:四棱锥的底面为水平面,水平投影反应实形左右棱面为正垂面,正面投影集聚为直线,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为类似形前后棱面为侧垂面,侧面投影集聚为直线,其它两面投影为类似形1、棱锥三视图的作图步骤:(1) 先画出三个视图的基准线,然后画出四棱锥的俯视图2) 根据“长对正”和棱锥的高度画主视图的锥顶和底面,并根据“高平齐,宽相等”画左视图的锥顶和底面3) 连棱线,完成全图2、求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已知四棱锥前侧面上 M 点的正面投影 m′,求其余的两面投影 m 和 m″解凡属于特殊位置表面上的点,可利用投影的积聚性直接求得;而属于一般位置表面上的点,可通过在该面上作辅助线的方法求得课堂小结】通过对棱柱和棱锥的分析可知,画平面立体的三视图,实际上就是画出组成平面立体的各表面的投影画图时,首先确定物体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然后分析立体表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是平行于投影面,还是垂直于投影面,或是倾斜于投影面;最后根据平面的投影特点弄清各视图的形状,并按照视图之间的教师示范,学 生 跟 着画。

讲解实例并进行课堂练习 投影规律,逐步画出三视图在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的作图方法是:若立体表面是特殊位置面,可利用积聚性这一投影特点;若表面是一般位置面,则要先作一辅助线,然后在此辅助线上取点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4 绘制圆柱圆锥三视图1、掌握圆柱、圆锥的视图分析、视图画法及它们表面上点的位置教学目标判断和投影的方法教学时课型新课数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圆柱投影轮廓线分析、视图画法;圆锥的三视图画法圆锥的最大轮廓线在其他视图上的投影分析多媒体2讲练结合法一、圆柱1、 圆柱的形成2、 三视图分析3、 三视图作图步骤板书设计4、 表面点的投影二、圆锥三、圆四、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复习提问】求五棱锥上一般点与特殊位置点的投影的技巧与方法新课导入】上次课已介绍了平面立体视图画法,平面立体有明显的棱线,轮廓线明显,画图简单,本次课介绍曲面立体的视图画法,要注意素线与轮廓线的结合,学会三视图的表达,为今后用视图表达较复杂的几何体形状、识读机械零件图打下良好的基础示范项目】基本体的视图一、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体表面是由圆柱面和上、 下底平面(圆形)围成的, 而圆柱面可以看作是一条与轴线平行的直母线绕轴线旋转而成。

圆柱面上任意一条平行于轴线的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在投影图中处于轮廓位置的素线,称为轮廓素线2、圆柱面的三视图分析圆柱面和两底面垂直,圆柱轴线为铅垂线圆柱面垂直于水平面,所以圆柱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于圆周上圆柱的正面投影为一矩形,矩形的两竖线分别是圆柱的左右素线圆柱的侧面投影为一矩形,矩形的两竖线分别是圆柱的前后素线3、圆柱的三视图作图步骤作图步骤:提问学生用实物演示并提问总结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1) 先画出圆的中心线,然后画出积聚的圆2) 以中心线和轴线为基准,根据投影的对应关系画出其余两个投影图,即两个全等矩形3) 完成全图4、求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二、圆锥1、圆锥的形成圆锥体的表面由圆锥面和圆形底面围成,而圆锥面则可看作是由直母线绕与它斜交的轴线旋转而成2、圆锥的视图分析圆锥的水平面的水平投影反应实形圆锥的正面投影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两腰是圆锥的最左右素线圆锥的侧面投影是三角形,三角形的两腰是圆锥的最前后素线3、圆锥三视图的作图步骤(1) 先画出中心线,然后画出圆锥底圆,画出主视图、左视图的底部2) 根据圆锥的高画出顶点3) 连轮廓线,完成全图4、求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三、球1、球的形成球的表面,可以看作是以一个圆为母线,绕其自身的直径(即轴线)旋转而成。

2、球的三视图分析及作图步骤(1) 画出各视图圆的中心线2) 画出三个与球体等直径的圆3、求球表面上点的投影教师示范,学 生 跟 着画分析实例,并 进 行 练习看表 3-5 引导并提问学生 四、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任何物体都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在视图上标注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时, 应将三个方向的尺寸标注齐全, 既不能少,也不能重复和多余从表 3-5 可以看出,在三视图中,尺寸应尽量注在反映基本形体形状特征的视图上,而圆的直径一般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教学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程【课堂小结】1、圆柱2、圆锥3、球4、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练习项目】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期节次课题项目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任务三 运用 AutoCAD 绘制趣味五角星图形熟悉Autocad 2008基本操作界面,掌握Autocad 2008新建、打开、保存文件等常用文件管理操作,在此基础上掌握正多边形、直线、圆等绘图指令及用法,掌握修剪命令的意义、用法及其注意事项掌握图案填充的基本操作方法,把前面任务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教学目标课型新课重点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教学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法 教学准备引入新课新课讲授师生问好,准备上课用 AutoCAD 绘制趣味五角星图形绘图方法绘图方法1.1.建立建立 meself.dwtmeself.dwt 的模板的模板(1)双击桌面图标,打开 Autocad2008 中文版。

弹出【选择文件】对话框,(2)单击打开文件按钮【文件类型】选择图形样板(*.dwt),选择 acadiso.dwt 文件,单击【打开】按钮,进入 acadiso 模板3)点击【文件】-【另存为】 ,选择目录,如 D:\pj1,输入文件名为 meself,如图 1-55 所示,单击保存按钮,弹出样板选项,单击【确定】完成模板的新建(4)单击【图层特性管理器】按钮,系统弹出管理器对话框,进行图 1-57~58 所示操作以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图层设置5)单击标准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合键 CTRL+S,保存 meself.dwt 模板2.2.绘制正多边形绘制正多边形(1)新建文档:单击新建按钮模板,单击确定,完成新建2)用鼠标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正多边形”图标,,选择上一步建立的,或者使用键盘组进入正多边形命令,按照以下提示依次操作可得到正五边形如图 1-59 所示 / 命 令 : _polygon , 输 入 边 的 数 目 <4>:5//输入数值 5 确定边数/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点或[边 (E) ]:0,0//确定多边形的中心位置/输入选项[内接于圆(I)/外切与圆(C)]:I//选择内接于圆法指定圆的半径:30//输入圆的半径教学过教学内容程教学方法 课堂小结(2)直线连接正多边形各个顶点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进入直线命令:/命令:lLINE指定第一点://鼠标选择第一顶点 A/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连接确定第二顶点 D/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连接确定第三顶点 B/ 指 定 下 一 点 或[ 闭 合 (C)/ 放 弃 (U)]://连接确定第四顶点 E(4)修剪修剪连接五角星直线中不需要的部分的具体操作如下,修剪后的图形如图 1-62 所示。

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或键盘输入 TR, 进入修剪命令:(5)填充图案“图案填充”命令有三种主要设置选项卡:剖面线、岛的剖面线、渐变色单击工具栏上的“填充图案”命令图标,或者按键盘快捷键 H,弹出如图 1-63 所示的“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单击“样例”弹出如图所示的“图案选项板” ,选择图案为 triang,确定后关闭图案选项板;再点击【拾取点】按钮,然后选择五角星中间空白位置再确定,便可以成功填充如图1-54 所示图案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项目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任务 4使用 Autocad 软件绘制工字钢图形1、熟悉掌握直线、倒圆角等绘图命令,灵活运用【偏移】 、 【镜像】等命教学目标令课型新课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时数2【偏移】 、 【镜像】等命令的运用偏移】 、 【镜像】等命令的运用电脑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引入新课新课讲授教学内容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在 CAD 技能竞赛中,要求选手能够快速准确地把纸质的图纸转化为 CAD 二维图档,这就要求选手熟练掌握CAD 的各项绘图功能今天我们学习用用 CAD 抄画任务 2 手工绘制的工字钢图纸,通过完成本任务,读者能够掌握CAD 直线、倒圆角等绘图命令,灵活运用【偏移】 、 【镜像】等命令。

2.2.绘图过程绘图过程1)启动 Autocad2008中文版2)使用 meself.dwt 模板建立新文件工字钢.dwg3)使用图形特性管理器设置【中心线】图层为当前层,4)绘制中心线:如下图所示(1)打开正交模式:单击状态行上的正交按钮,或者按键盘F8 键使其处于凹下状态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直线按钮,在适当位置绘制图形中的水平线 a 和垂直线 b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并讲解 教学过教学内容程课堂练习课堂小结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偏移出水平线 c讲 解 偏 移指令教学方法6) 设置轮廓线为当前图层, 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绘制线段7)创建平行直线:单击偏移按钮成线段 d8)延伸斜度线 DE: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延伸命令按钮,进入偏移操作,结果形,进入延伸命令,完成效果如图9)绘制 R3.3mm 和 R6.5mm 的连接圆弧,10)删除多余的线: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进入删除命令,选择 DC 线,回车确定删除11)做出对称图形:绕指定轴翻转对象创建对称的镜像图形,如图1-72 所示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镜像命令按钮,12)校核图形:对图形进行加工,删除掉不需要的线段1)用删除命令,删除多余的对象,如 a 线等;(2)用打断命令,将过长的线段打断至合适长度,如中心线等;(3)用修剪按钮,修剪多余的线段。

13)保存:单击【文件】/【保存】 ,将绘制的图形保存为 D:\PJ1\工字钢.dwg学生自己操作完成工字钢小结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练习讲解 1.复习巩固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规律与性质教学目标2.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与标注课型新课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时数2多媒体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教学后记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次课题练习讲解 教学目标课型教学时数2重点教材分析难点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教学后记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