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 “数与代数” 领域中有因数与倍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中有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 还安排了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 3 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3、5 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 减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 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 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探索某些实物体 . . 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 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五、教学进度 . . 一、图形的变换(4 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 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 课时左右 2、2、5、3 的倍数的特征 ……………………………………… 3 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 1 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 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 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粉刷围墙………………………………………………………… 1 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 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 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 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 课时左右 4、约分…………………………………………………………… 4 课时左右 5、通分…………………………………………………………… 4 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 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 课时 . .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 课时左右 六、统计(3 课时) 打……………………………………………………………… 1 课时 七、数学广角(2 课时) 八、总复习(4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