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基坑工程-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纯方案,3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2392745 上传时间:2024-08-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楼基坑工程-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纯方案,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楼基坑工程-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纯方案,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综合楼基坑工程-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纯方案,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楼基坑工程-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纯方案,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楼基坑工程-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纯方案,3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 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1.1.1.1.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工程采用智能电子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钢尺等测量器仪, 本工程所用测量工具必须经过北京市法定计量单位检验校准。熟悉和了解甲方在施工现场提供的水准点和坐标点, 并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 确保工程坐标的准确性。 对施测用辅助工具如木桩和铁锤等应做好准备。1) 、建筑物定位放线(1) 、 轴线控制网的设置。 依据工程建筑总平面图确定建筑物横竖控制轴线,其控制桩应尽量远离基坑边,以免基坑上部发生位移产生偏差,这样也为后续结构施工提供准确的轴线控制桩, 基坑开挖定位测量放线在确认

2、无误后申报监理单位验线,并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2) 、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为了给后续结构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对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放线必须严格要求。轴线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将不超过12,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15000。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将使用日本索佳 SET2001 智能电子全站仪, 其测角精度为:2;边长精度为:2+2D。测量时,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并严格按规程中的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2) 、施工高程控制(1) 、 水准点引测: 根据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

3、数次往返闭合的方法布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2) 、施工中标高控制:场内设置的水准网控制点,在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核,对检测的数据应认真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施工中标高控制方法: 根据现场水准网控制点,采用高精度的水准仪在基坑四周布置标高传递基准点,以此点控制基坑的开挖标高。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在基坑壁上每 4m 设置一个控制标高。基底标高的控制:为了保证不超挖,在距基底设计标高 1m 处测一标高,并抄出标高水平线,以此标高线来控制挖土深度。1.2.1.2. 基坑施工监测基坑施工监测为了基

4、坑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按计划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使周围已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等不受损伤、少受干扰,必须对基坑工程全过程进行系统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受力水平及周围建筑物的动态(沉降或倾斜) ,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做到信息指导施工, 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隐患及时预报以采取相应措施, 以防患于未然。1.2.1.1.2.1. 监测内容监测内容基坑施工监测包括周边环境监测、支护结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槽底回弹监测,以及包括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本工程基坑监测内容如下:.护坡桩水平位移;.护坡桩倾斜程度;.沉降观测(包

5、括基坑土体和建筑物沉降) ;.基坑槽底回弹观测;.降水观测;1.2.2.1.2.2. 观测方法观测方法1) 、沉降观测采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量测。 主要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点直接设置在被观测对象(如土体坡面、建筑物)的特征点上,并在远离基坑或稳定的位置设置基准点。观测点应布置在具有特征点的地方。2) 、水平位移观测采用精密电子经纬仪进行量测。 采用轴线投影法在两个稳定的基准点之间连线为基准线,量测差值和累计位移量。观测点直接布置在支护桩顶、土坡坡顶。3) 、肉眼巡检由于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改变、基坑边堆载的变化、施工用水不适当排放、管道渗露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还有工程隐患

6、如地面裂缝、支护结构的失稳、 临近建筑物裂缝等都可在巡检工作中及时发现,因此巡检是十分重要和很有必要的,应由有经验的工程师按期进行巡检,巡检工作应列入观测计划,按期进行,并保持记录。4、观测精度沉降观测中,水准仪 i 角10,每测站基辅读数高差0.3mm,水准路线闭合差0.3(n)1/2。1.2.3.1.2.3. 观测点设置观测点设置1) 、测距点在距基坑 2030 米相对稳定地方(如基坑四周的原有建筑物)沿基坑边线延长方向设置,共设置 4 个,并用水泥桩固定;2) 、护坡桩水平位移观测点在土钉墙适当上布设,测点间距 8-10 米,点位用水泥钉固定;3) 、护坡桩倾斜观测在已开挖后的土钉墙及桩

7、上下各设一点,间距 1015米,用水泥钉固定;5) 、土体沉降观测标志在基坑内侧沿基坑高度 56 米分层设置,水平间距2030 米,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对周边建筑的观测应设在建筑物的特征点上,如角部等。1.2.4.1.2.4. 观测频度及成果分析观测频度及成果分析1) 、观测频度(1) 、采用方向法进行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观测,主基坑回填为止结束,土方开挖期间、降水期间和特殊天气后,要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其它可每周观测 23 次,并做好记录;(2) 、 设专人并使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行观测变形情况,记录要准确工整严禁涂改,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定期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变形情况;(3) 、如地面变形产生裂缝时,增设观测点,随时观测裂缝的变化。2) 、成果分析(1) 、分阶段每隔 5 天进行观测成果汇总,并绘制沉降(S)-时间(T)关系曲线图、沉降(S)-水平位移(L)-距离(H)关系展开曲线图;(2) 、 对绘制图形及观测结果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变形是否过大及是否趋于稳定,并和甲方共同确定是否需进行采取补救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