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质学与土力学习题库学生版.pdf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33.32KB
约29页
文档ID:572234724
土质学与土力学习题库学生版.pdf_第1页
1/29

一、填空题1、土的饱和度,为土中孔隙被水充满的 与 之比 体积,孔隙体积2、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说明土中粘粒含量 ;液性指数是用来判定 越多,粘性土软硬的状态3、砂性土的密实度可用孔隙比、土体的 和 来判定相对密实度,标准贯入试验确定的密实度4、天然状态下粘性土,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当这种结构性受到破坏后,土的强度 ,压缩性 ,地基承载力 降低,增大,降低5、土中各个土粒粒组的相对含量可通过 得到,若粒径级配曲线较陡,则表示土粒较 土粒级配不良 颗粒级配实验,均匀,6、若砂土的相对密度,则表示砂土处于 ;若,则表示砂土处于 最松散,最密实7、砂土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可分为 、 、 和 四种密实,中密,稍密,松散8、土体从半固态到 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由可塑状态转到 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可塑状态,流动状态9、土中结构一般分为 、 和 三种形式。

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10、土中结合水有 和 两种形式 强结合水,弱结合水11、存在土中的液态水包括 和 两大类 自由水,结合水12、土孔隙中自由水的类型有 和 重力水,毛细水13、实验室内对土进行颗粒级配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和 两种筛分法,水中沉降法14、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越陡,其不均匀系数值 ,表示土的颗 粒级配 越小,越差15、级配良好的土要求不均匀系数 、曲率系数 ≥5,1~316、土的三相是指 、 和土中气 土中固体,土中水17、土的三相是指固相、 和 液相,气相18、土的三个基本指标是 、 和 含水率,土粒密度,密度19、实验室可以直接测定的指标有 、 和 含水率,土粒密度,密度20、土的含水量指标定义为土中 与 之比。

水的质量,固体质量21、土的孔隙比与孔隙率的换算公式是 n=e/(1+e)22、天然密度、干密度、浮密度和饱和密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23、液限和塑限对应于圆锥仪入土深度为 和 时土样的含水量17mm,2mm24、粘性土的状态可分为 、 、 、 和 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25、土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为 、 、 和 碎石土,砂土,黏土,粉土26、碎石土是指 粒径 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的土27、砂土是指 粒径 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 的土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的土 28、粉土是 粒径 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Ip≤10 的土 29、粘性土是指 Ip﹥10 30、根据塑性指数对土进行分类,粉质粘土 ,粘土 。

10﹤Ip≤17,Ip﹥1731、渗透性研究主要包括 、 和 渗流量问题,渗透破坏问题,渗流控制问题32、达西定理表明在层流状态中,水力梯度越大,则渗流速度 越快33、室内测定土的渗透系数从试验原理上可分为 和 两种 常水头实验,变水头实验34影响渗透系数的主要因数有: 、 、 、 、 和 土的粘度,密实度,饱和度,水温,土的结构,土的构造35、渗透破坏主要有两种类型: 和 流砂,管涌36、渗流力是一种体积力,其大小和 成正比,其方向与 一致 水力梯度i,渗流方向37、土中应力按起因可分为 和 两种 自重应力,附加应力38、矩形底面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偏心距等于偏心方向基础边长的时,基底反力分布形状将呈 ;大于时,基底反力出现负值,会使基底压力 三角形,重新分布39、地基变形的主要是由 引起的。

附加应力40、自重应力计算起始点是从 算起,附加应力计算起始点是从 开始 原始地面,基底底面41、通过基础传递至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 ,由于建筑物的建造而在基础底面处所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 基底压力,附加应力42、在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中,假设基底压力呈线性分布,计算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总重量时,其平均重度一般取 20KN/m3 43、长期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原水位以下土的有效自重应力 ,从而造成地面 的严重后果增加,下沉44、已知某土样的压缩系数,则该土属 压缩性的土,若该土样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孔隙比为,则该土样的压缩模量为 中,Es=(1+e1)/a=4.51545、饱和土体中的附加应力由 和孔隙水共同承担,前者所承担的应力为 ,后者所承担的应力为孔隙水压力 土颗粒,有效应力46、最终沉降量计算通常用 或 进行,地基压缩层的深度控制时,分层总和法用 控制,而规范法用 控制。

分层总合法,规范法,应力比,变形比47、由孔隙比和压力所表示的压缩曲线斜率称为 ;的对数值所表示的压缩曲线后段直线段的斜率则称为 土的压缩系数,土的压缩指数48、饱和土的渗透固结,就是土中的 不断消散和土中 相应增长的过程 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49、在曲线中,压力越大,土的压缩系数 ,土的压缩模量 越小,越大50、压缩系数与压缩模量之间成 关系,压缩系数的单位是 反比,Mpa-151、土的压缩系数越小,其压缩模量 ,土的压缩性 大,越低52、室内压缩试验常用的方法是在 条件下用 进行试验 完全侧限,天然土53、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假定土体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 方向的变形,因而计算结果相比实际结果 水平,偏小54、砂土地基在施工中一般可以完成 沉降量,饱和黏性土完成最 终沉降量需要的时间比砂土的时间 固结,长55、地基在任一时间的 与 之比称为固结度 固结沉降量,最终沉降量56、土的压缩性指标有 、 、 和 等; 土的压缩系数,土的弹性模量,土的压缩模量,土的变形模量57、土的压缩性指标中 和 是在完全侧限条件下得到的指标。

土的压缩模量,土的压缩系数58、土的压缩性指标中 和 是在无侧限条件下得到的指标土的变形模量,土的弹性模量 59、粘性土抗剪强度库伦定律的总应力的表达式 ,有效应力的表达式 见新书p9860、测量土的抗剪强度的方法有: 、 、 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实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61、地基破坏形式可分为 、 和 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破坏62、土的抗剪强度是由 和 组成 内摩擦力,黏聚力63、土体一点的极限平衡条件是 土体一点在某平面发生剪切破坏 ,土体受力截面的极限平衡条件是 土的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 64、直剪试验按排水条件可分为 、 和 三种 快剪,固结快剪,慢剪65、地基土按照其固结程度可分为 、 和 。

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66、挡土墙常见的形式有 、 、 等重力式,悬臂式,浮壁式67、朗肯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适用条件是 、 和 墙竖直,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墙背光滑68、库伦理论的假设是: 、 、 理想散体材料,滑动面通过墙踵,滑动土楔为刚体69、引起土坡丧失稳定的内部因素之一,是土体内 增加,土的 降低 剪应力,抗剪强度70、土体滑动的根本原因是 某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抗剪强度71、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坡角72、对于无粘性土坡,当坡角 内摩擦角时,土坡处于安全状态;﹤73、土压力的类型有 、 和 ,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74、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 、 、 和 四种。

土抗剪强度理论公式,p-s曲线,规范公式,工程经验75、原位试验主要有 、 、 和 等静载试验,静力触探实验,标准灌入实验,旁压实验76、地基土应力状态的三个阶段是 、 和 压密阶段,剪切阶段,破坏阶段77、在工程中,填土的质量标准常以 来控制压实度78、为让土体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量称为 ,其值为 最优含水量,塑限+2%79、饱和砂土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可能会发生 现象 液化80、地基承载力设计值除了与其特征值有关外,还与 和 有关 地基稳定性,地基变形81、把粘性土地基按历史上曾受过的最大压力与现在所受的土的自重应力相比较,可将其分为正常固结土、 固结土与 固结土,其中 固结土的自重应力会影响地基的变形 超,欠,欠 82、在固结试验确定的压缩曲线中,压缩曲线A比压缩曲线B平缓,说明压缩曲线 对应的土更适合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土 A83.直剪试验最大缺点是: 。

剪切破坏面限定在上,下盒之间的水平面上导致式样不一定沿土样最薄弱面剪坏;不能控制排水条件以及量测孔隙水压力的变化84.土中常见的原生矿物一般有 、长石、云母等;存在于水中的液态水可分为 、 结合水两大类石英,自由水85.当砾类土或砂类土同时满足≥ = 两个条件时,视为良好级配 5,1~386、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土的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土的 土由半固态不断蒸发水分,体积继续缩小直至不再收缩时的界限含水量称为 液限,塑限,缩限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粒度成分分布曲线不正确的是 CA、粒度成分分布曲线可以大致判断土粒的均匀程度和级配好坏;B、粒度成分分布曲线较陡,表示粒径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级配不良; C、粒度成分分布曲线平缓的土样比粒度成分分布曲线较陡的土样更不易压实;D、一般来说,同时满足和两个条件时,说明该土级配良好2、关于粒度成分分布曲线正确的是 AA、粒度成分分布曲线可以大致判断土粒的均匀程度和级配好坏B、粒度成分分布曲线较陡,表示粒径大小相差较大,土粒较不均匀,级配良好C、粒度成分分布曲线平缓的土样比粒度成分分布曲线较陡的土样更不易压实D、一般来说,同时满足和两个条件时,说明该土级配良好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自由水按其移动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B、结合水与自由水相比,对土性质影响较大的是结合水C、裂隙性是土的构造最主要的特征D、对土中气体而言,连通气体对土性质的影响小于封闭气体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结合水与自由水相比,对土性质影响较大的是结合水;B、自由水按其移动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C、层理构造是土的构造最主要的特征;D、对土中气体而言,连通气体对土性质的影响大于封闭气体;5、在下列指标中,不能直接测定,只能换算求的是 DA、天然容重; B、土粒相对密度; C、 含水量; D、孔隙比6、对填土,我们可以通过控制 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密实度C A、; B、; C、; D、7、一块1kg的土样,置放一段时间后,含水量由25%下降到20%,则土中的水减少了 kgCA、0.06; B、0.05; C、 0.04; D、0.038、在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大于1的指标是 。

DA、含水量; B、孔隙比; C、 液性指数; D、饱和度9、对粒径分布曲线,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CA、越大,表示颗粒越均匀; B、越大,表示颗粒越均匀; C、过小,表示中间颗粒偏少; D、越大,中间颗粒越多10、测得某砂的最大、最小及天然状态的孔隙比分别为0.85、0.62、0.71,其相对密实度为 kgD (0.85-0.71)/(0.85-0.62)A、0.39; B、0.41; C、 0.51; D、0.6111、试验测得甲乙两土样的塑性指数分别为5和15,则 BA、甲土样的粘粒含量大于乙土样; B、甲土样的粘粒含量小 于乙土样; C、两土样的粘粒含量相等; D、不能确定12、土的结构划分中不包括__ __D A、单粒结构; B、蜂窝结构; C、 絮状结构; D、 层理结构13、粘土的结构一般为 CA、单粒结构 B、层理结构C、絮状结构 D、蜂窝结构14、粉土的结构一般为 。

DA、单粒结构 B、层理结构C、絮状结构 D、蜂窝结构15、砂土的结构一般为 AA、单粒结构 B、层理结构C、絮状结构 D、蜂窝结构16、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通过试验测定的指标是:__ __BA、孔隙比、含水量和饱和度; B、土的密度、含水量和土粒相对密度;C、孔隙率、土粒相对密度和土的密度; D、土粒相对密度、饱和度和土的密度18、对同一种土,四个重度指标的大小顺序是:__ __BA、sat > > d > ; B、sat > > d > ;C、sat > d > > ; D、sat > > > d19、对同一种土,四个密度指标的大小顺序是:__ __BA、 B、C、 D、20、评价无粘性土的物理状态的最常用指标是 B。

A、孔隙比; B、相对密实度; C、标准贯入击数N; D、稠度 21、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 BA、碎石土; B、 砂土; C、粉土; D、 粘性土22、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称为 AA、碎石土; B、 砂土; C、粉土; D、粘性土23、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且的土称为 C A、碎石土 B、砂土 C、粉土 D、粘性土24、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且的土称为 D A、碎石土 B、砂土 C、粉土 D、粘性土25、饱和土体孔隙比为0.7,土粒相对密度为2.72,试问饱和重度和浮重度与下列哪项数值接近 AA、20.1,10.1 B、2.01,10.1 C、20.1,1.01 D、2.01,1.0126、影响渗流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

AA.水力梯度; B.水头损失; C.土样的截面形状; D.土的种类27、室内测定渗透系数很小,流经试样水量较少的粘土渗透系数应采用__ A ___A、变水头实验; B、常水头实验; C、井孔抽水实验; D、井孔注水试验28、测定粘性土渗透系数应采用 AA、变水头实验 B、常水头实验 C、井孔抽水实验 D、井孔注水试验29、渗流的理论平均流速与真实流速相比, BA、平均流速=真实流速 B、平均流速<真实流速C、平均流速>真实流速 D、两者无相关性30、渗透力(动水压力)为 BA、单位面积力 B、体积力C、单位长度 D、恒定值31、下述关于渗透力的描述,正确的为 。

D其方向与渗透路径方向一致 其数值与水头梯度成正比 是一种体积力A、仅正确 B、仅正确C、仅正确 D、都正确32、下述土层中, 容易发生管涌现象BA、粘性土 B、粉细砂C、卵石 D、块石33、下列各种土中, 更容易发生流土BA、粗砂或砾砂 B、细砂或者粉砂C、饱和低塑性粘土 D、饱和软粘土34、在粉土中,当渗透力(动水压力) 土的有效重度时,会发生流砂现象AA、大于等于 B、小于等于C、小于 D、大于35、同一个粘土层,要达到相同的平均固结度,单面排水条件时所需的时间为双面排水条件时的 倍。

BA、2 B、4 C、8 D、16 36、地基表面作用着均匀满布荷载,由此可知,随着深度的增加,地基中的 CA、附加应力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增大 B、附加应力非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减小C、附加应力不变,自重应力增大 D、附加应力线性增大,自重应力增大37、长期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使原水位下土的自重应力( ),而造成( ) A A、增大,地面下层 B、不变,土体失稳C、减小,地面湿陷 D、减小,地面回弹38、引起建筑物基础沉降的根本原因是 CA.基础自重压力 B.基底总压应力 C.基底附加压力 D.建筑物活荷载39、下面有关自重应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在求地下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时,应取其有效重度计算; B、自重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地下水位以下的同一土的自重应力按直线变化,或按折线变化; D、土的自重应力分布曲线是一条折线,拐点在土层交界处和地下水位处;40、地基表面作用着均布的矩形荷载,在矩形的中心点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地基中的 。

A A、附加应力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增大; B、附加应力非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增大 C、附加应力不变,自重应力增大; D、附加应力线性增大,自重应力减小41、甲乙两个矩形基础,其基底长边尺寸相同即;短边尺寸分别为、; 若基底附加压力相等且,则在基底中心下同一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A、; B、; C、; D、;42、基底附加压力,式中表示 CA、室外基底埋深; B、室内基底埋深; C、天然地面下的基底埋深 D、室内外埋深平均值43、由建筑物荷载或其他外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B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基底压力 D、基底附加压力44、土的压缩系数越______、压缩模量越______,土的压缩性就越大 A A、高,低; B、低,高; C、高,高; D、低,低45、由建筑物荷载或其他外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B 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基底压力; D、基底附加压力。

46、地基中,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引起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D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47、有两个不同的基础,其基础总压力相同,在同一深度处 C A、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B、两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相等 C、宽度大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D、不能确定48、饱和土的固结是______的过程D A、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增大; B、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C、孔隙水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减小; D、孔隙水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增大49、室内侧限压缩试验测得的e—p曲线愈陡,表明该土样的压缩性 A A、越高; B、越低; C、越均匀; D、越不均匀 50、分层总和法计算无软弱土层时,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的确定条件是 D A、0.4b(基底宽度); B、5m; C、; D、。

51、分层总和法计算存在软弱土层时,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的确定条件是 C A、0.4b(基底宽度); B、5m; C、; D、52、土的压缩系数是 Ae-p曲线上压力p为100和200kPa对应的割线的斜率;B、e-p曲线上任意两点的割线的斜率;C、e-p曲线上1和2点对应的割线的斜率;D、e-lgp曲线上的直线段得斜率53、有A、B两土样,其中A的压缩性大于B的压缩性,则有 CA、土样B的压缩曲线陡; B、土样A的压缩系数小; C、土样A的压缩模量小; D、土样B易产生变形;54、高压缩性的土满足的条件是 CA、; B、; C、; D、;55、土体所受的前期固结压力比目前压力大时,称为 CA、正常固结土; B、欠固结土; C、超固结土; D、微欠固结土;56、相同固结度时,单面排水的时间是双面排水时间的 BA、2倍; B、4倍; C、1/2; D、1/4;57、无侧向变形条件下,土的应力与应变之比为 。

CA、压缩模量; B、变形模量; C、弹性模量; D、杨氏模量;58、建筑物基础的沉降量应从 开始往下计算A A、基础底面; B、室外地面; C、室内地面; D、天然地面;59、一般认为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BA、土中水和气体的压缩变形; B、土中水和气体的减少; C、土中固体颗粒的压缩变形; D、土中气体的排出;60、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 BA、主要是由土颗粒的压缩引起的; B、主要是由孔隙的减少引起的; C、主要是因为水被压缩引起的; D、土体本身压缩模量较小引起的;61、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 A A、基底附加应力; B、基础地面尺寸; C、土的压缩模量; D、基础埋置深度;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压缩系数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 B、压缩指数越大,土的压缩性越低; C、压缩模量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 D、上述说法都不对;63、取某土样经过实验测定,它的压缩系数为0.3,则该土样属于 C 。

A、高压缩性土; B、低压缩性土; C、中压缩性土; D、无法确定;64、计算地基变形时,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相比,下列哪项不正确 D A、规范法引进了地基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的新参数; B、规范法提出了沉降经验系数,使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C、计算时两者都采用了测限条件e-p曲线的压缩性指标;D、在确定计算深度上,规范法应用了“应力比法”代替了传统的“变形比法”65、取某土样经过实验测定,它的压缩系数为0.3,则它的压缩模量最可能是( )DA、3MPa; B、18MPa; C、8MPa; D、无法确定;66、计算地基变形时,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相比,下列描述正确是( B )A、分层总和法引进了地基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的新参数B、规范法提出了沉降经验系数,使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C、分层总和法考虑了相邻基础的影响D、在确定计算深度上,规范法采用了“应力比法”代替了传统的“变形比法”67、饱和土的固结过程实质就是( D )的过程A、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增大 B、孔隙水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减小 C、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 D、孔隙水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增大68、土的压缩系数越( )、压缩模量越( ),土的压缩性就越小DA、高,低 B、低,低 C、高,高 D、低,高69、土体中某截面处于极限平衡状态,该截面的应力点在( )。

CA、库伦直线上方; B、库伦直线下方 C、库伦直线上 D、不一定70、某截面处于极限平衡状态,若让其破坏可以( )B正应力不变,减小剪应力 B、正应力不变,增大剪应力 剪应力不变,增大正应力 D、以上三种都可能71、某土样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其莫尔应力圆与库伦直线的关系是( A )A、相切 B、相离 C、相隔 D、无关72、已知某土体的强度指标,,其所受的有效主应力为和,该土体( A )A、已经破坏 B、刚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C、未达到极限平衡状态 D、不一定73、对一个砂土试样进行直剪试验,竖向压力为100,破坏时剪应力为,该土样的大主应力面与破裂面的夹角为( B )Tan-1(57.7/100)=29度 45+29/2=60 B、 C、 D、74、某点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则坐标系中抗剪强度直线和莫尔应力圆的关系为:_____A____A.相切;。

B.相割; C.相离; D.无法确定75、下列实验哪项不能测出土的抗剪强度 A A、 旁压试验; B、三轴压缩试验;C、直接剪切试验;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76、下列试验哪项不能确定地基承载力( D ) A、旁压试验 B、载荷试验 C、静力触探试验 D、三轴压缩试验77、下列实验哪项不能测出土的抗剪强度( C )A、十字板剪切试验 B、三轴压缩试验C、标准贯入试验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78、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是,作用在挡 土墙上的土压力称为:_____A____A、主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D、有效土压力。

79、朗肯土压力理论因为忽略了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影响,使得结算结果:____D_____A、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大; B、主动土压力偏小,被动土压力偏小; C、主动土压力偏小,被动土压力偏大; D、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80.关于土压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有墙背光滑、直立、填土面水平;B.地下水位以下,对于砂土计算土压力时要实行水土分算;C.库伦土压力理论比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精度更高,但限于无粘性土;D.三种土压力的关系为:81、关于土压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有墙背光滑、直立、填土面水平B、库伦土压力理论比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精度更高C、地下水位以下,对于粘性土计算土压力时要实行水土分算D、三种土压力的关系为:82、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是,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称为:( B )A、主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C、静止土压力 D、有效土压力 83、朗肯土压力理论因为忽略了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影响,使得结算结果:( C )。

A、主动土压力偏小,被动土压力偏大 B、主动土压力偏小,被动土压力偏小C、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 D、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大84、挡土墙后面的填土为中砂,其内摩擦角为,墙背铅垂,土面水平,则按郎肯土压力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时,土中破坏面与墙背面的夹角为45-14 B A、0 B、 C、 D、5985、挡土墙后面的填土为中砂,其内摩擦角为,墙背铅垂,土面水平,则按郎肯土压力理论计算被动土压力时,土中破坏面与墙背面的夹角为 D A、0 B、 C、 D、5986、提高挡土墙后的填土质量,使土的抗剪强度增大,将使作用于墙背的 B A、主动土压力增加 B、主动土压力减小C、静止土压力增加 D、被动土压力减小87、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应按 A A、主动土压力计算 B、被动土压力计算C、静止土压力计算 D、静止水压力计算88、挡土墙在填土自重作用下向前移动,其可能产生的土压力是 A 。

A、主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D、不确定89、无粘性土坡的稳定与否,取决于 A A、坡角 B、坡高 C、A和B D、坡面长度 90、静止土压力的应力圆,与抗剪强度曲线之间的关系是 C A、相隔 B、相切 C、相离 D、无关91、用角点法计算均布荷载中点下竖向附加应力时,当,查表 得到附加应力系数应是 B A、0 B、0.25 C、0.5 D、1.0三、计算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简单写出主要计算过程,选出合理的答案,有过程选对得分,无过程选对等都不得分)1、测得某种砂的最大、最小及天然状态的孔隙比分别为2.0、0.5、0.75,则该土的密实状态为 A、中密 B、稍密 C、密实 D、松散2、已知土样试验数据为:含水量10%。

液限38%,塑限20%,则该土的塑性指数为 A、10 B、10% C、18 D、18%3、已知土样试验数据为:含水量10%液限38%,塑限20%,则该土的名称为 A、粉土 B、粘质粉土 C、粘土 D、粉质粘土4、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在基底平面上作用着中心荷载及力矩M当M为 时=0A、1000 B、1200 C、1400 D、16005、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在基底平面上作用着中心荷载及力矩M当M为 时,基底压力正好成三角形分布A、1000 B、1200 C、1400 D、1600 6、有一个矩形基础,底面短边,长边,在长边方向作用一偏心荷载偏心距最大为 时,基底不会出现拉应力A、0.5m B、0.57m C、0.67m D、0.33m7、在均匀地基中开挖基坑,地基土重度,基坑开挖深度2m,则基坑底面以下2m处得自重应力为 。

A、36kPa B、54kPa C、48kPa D、72kPa8、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础底面的压力,地表面以下土的天然重度,若使基底附加压力基本为零,则基础的埋深应取 A、3.24m B、4.25m C、5.40m D、6.32m9、一墙下条形基础底宽1m,埋深1m,承重墙传来的中心竖向荷载为150,则基底压力为 A、150kPa B、160kPa C、170kPa D、180kPa 10、一墙下条形基础底宽1m,埋深1m,承重墙传来的中心竖向荷载为150,地基土天然重度为,基础及回填土平均容重为,则基底附加应力为 A、150kPa B、152kPa C、160kPa D、170kPa 11、已知矩形基础(受竖向均布荷载作用)角点下深8m处,土的附加应力为20kPa,则该矩形基础中心点深4m处土的附加应力为 。

A、10kPa B、40kPa C、80kPa D、120kPa 12、已知矩形基础(受竖向均布荷载作用)角点下深3m处,土的附加应力为120kPa,则该矩形基础中心点深6m处土的附加应力为 A、120kPa B、60kPa C、30kPa D、15kPa 13、某粘性土层厚4m,天然孔隙比为1.25,若地面作用无限大均布荷载q=100kPa,沉降稳定后测得土层的孔隙比为1.12,则粘土层的压缩量为 A、20.6cm B、23.1cm C、24.7cm D、30.0cm14、某土层厚2m,平均自重应力所对应的孔隙比,在外荷载作用下,其平均自重应力与平均附加应力和所对应的孔隙比,则该土层的最终沉降量为 A、10cm B、20cm C、25cm D、30.0cm15、已知土粒的相对密度,孔隙比,则该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为 。

提示:)A、1.7 B、1.35 C、1 D、0.8516、已知某土体的强度指标,,其所受的有效主应力为450和150,该土体 A、已经破坏 B、刚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C、未达到极限平衡状态 D、不一定 17、对一个砂土试样进行直剪试验,竖向压力为100kPa,破坏时剪应力为57.7kPa,该土样的大主应力面与破裂面的夹角为 A、60 B、30 C、45 D、15 18、对一个砂土试样进行直剪试验,竖向压力为100kPa,破坏时剪应力为57.7kPa,该土样的小主应力面与破裂面的夹角为 A、60 B、30 C、45 D、15 19、已知某种土的,取该土进行三轴剪切试验,若当前应力状态为,, 当小主应力降到时,土样发生破坏,由此可确定该种土的粘聚力为 A、24.6 B、26.0 C、30.2 D、34.620、挡土墙后的填土为:上层砂土,其,;下层为粘性土,其,,。

则砂土的高度至少达到 m时,才能保证下层粘土中不产生拉应力而出现张裂缝A、1.2 B、1.33 C、1.59 D、1.92四、计算题:(一)三相组成计算1、某住宅地基勘察中,由一个原状土试验测得土的天然密度,土粒比重,土的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试求:(1) 孔隙比e、饱和度和饱和重度(2) 土样的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并确定该土的名称和状态2、已知某土样的天然重度,土粒相对密度,含水量,试计算该土样的饱和度、孔隙比、干重度和饱和重度3、某原状粘性土试样的室内试验结果如下:土粒相对密度,土样湿的和烘干后的重力分别为和假定湿的土样饱和度,试确定试样的总体积、孔隙比和孔隙率4、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5、某饱和土体,体力相对密度ds=2.70,重度γ=19.5kN/m3,试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干重度γd=公式,并计算该土的干重度6、某完全饱和粘性土的含水量ω=40%,土粒的相对密度ds=2.7.试按定义求土的孔隙比e和干密度。

7、某土样经测试土体的体积为100cm3,湿土的质量为187g,烘干后干土的质量为167g.若土粒的相对密度ds为2.66,试求土样的含水量ω、密度 ρ、重度γ,干重度γd、孔隙比e、饱和度sr,饱和重度γ rat以及有效重度γ‘8、某砂土试样经过实验测定土样的相对密度ds=2.7,含水量ω=9.43%,天然密度ρ=1.66g/cm3已知1000cm3砂土试样处于最密实状态称得干砂质量ms1=1.62kg处于最疏松状态时称得干砂质量ms2=1.45kg试求砂土的相对密度Dr,并判定砂土的密实状态9、用体积为72的环刀取得某原状试样的质量为129.5g,烘干后其质量为121.5g,土粒比重取,试计算该试样的含水量w、孔隙比e、饱和度、重度、饱和重度、有效重度以及干重度10、某干砂试样的,若试样的体积不变,增至时,其为多少?11、某砂土试样的,,,烘干后测定的,,试求试样的和,并评价该试样的密实度状态12、某试样处于完全饱和状态,,试求该试样的和13、某一完全饱和黏性土试样的,,,,试求该试样的、、,并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分别定出该黏性土的分类名称和软硬状态 (二)土中应力计算1、如图所示为某建筑物的地基剖面图,土层厚度如图中所示,从上自下第一二层土的天然重度分别为19、17,第三层土的饱和重度为21,试绘出土的自重应力沿深度z自A到D的分布图(写出解题过程)。

2、一“凹”整板基础,尺寸见图示,已知基底附加压力为均布,数值为,试求图中A点下和处一点的竖向附加应力σz值矩形基底均布荷载作用时角点下附加应力系数1.01.52.03.000.2500.2500.2500.2500.50.2320.2370.2390.2391.00.1750.1930.2000.203 2.00.0840.1070.1200.1313.00.0450.0610.0730.087 3、“L”形板式基础,尺寸见图示,已知基底附加压力为均布,数值为,试用角点法求出图中A和B点下处一点的附加应力值矩形基底均布荷载作用时角点下附加应力系数1.01.52.03.000.2500.2500.2500.2500.50.2320.2370.2390.2391.00.1750.1930.2000.2032.00.0840.1070.1200.1313.00.0450.0610.0730.087 4、某建筑场地的地层分布均匀,第一层杂填土厚1.5m,;第二层粉质黏土厚4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m深处;第三层淤泥质粘土厚8m,,,;第五层砂岩未穿过试计算各层交界处得竖向自重应力,并绘出自重应力分布图。

5、某均匀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分别在3m,8m处,测得天然重度,水上为17.5kN/m3,水下为18kN/m3,试计算地面下8m处的自重应力6、如图所示的某粉土地基,测得天然含水率ω=24.0%,干重度 γd=15.4kN/m,土粒比重ds =2.70,地面及地下水位分别是35.00m及30.00m,汛期水位将上升到37.00m高程试求25.00m高程处现在及汛期时土中的自重应力当汛期后地下水位降到30.00m高程(此时土层全以饱和状态计)、25.00m高程出的自重应力又分别是多少?7、如图所示,在竖向均匀分布荷载作用下,已知边长为a的正方形基础角点下处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为求图(b)中等腰直角三角形基础C点下深度处,在均匀荷载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 8、甲、乙两个基础,它们的尺寸和相对位置及每个基底下的附加应力均示于图中,试求甲基础O点下5m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三)土的抗剪强度计算1、某饱和粘性土在三轴仪中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到,若该土样在σ1=200kPa和σ2=160kPa作用下,测得的孔隙水压力μ=90kPa,试问该土样是否会破坏?2、某试样剪破时的大主应力σ1f=280kPa,σ3f=100kPa,如果对同样的试样保持σ3=200kPa,增加轴向应力σ1,当,时,请问剪破时的大主应力分别为多少?3、已知地基中某一点所受的最大主应力为,最小主应力,求最大剪应力值和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与大主应力面的夹角;求计算作用在与小主应力成的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p150)4、某粘性土试样由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得有效抗剪强度指标:有效粘聚力24kPa,有效内摩擦角,如果该试样在周围压力200下进行固结排水剪试验至破坏,试求破坏时的大主应力5、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上的大主应力为430kPa,小主应力为200kPa通过试验测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15 kPa, =20o试问①该单元土体处于何种状态?②单元土体最大剪应力出现在哪个面上,是否会沿剪应力最大的面发生剪破?6、某黏性土,φ=200,c=20kpa已知土中一点M所受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480kpa和200kpa,试问该点处在何种状态?7、一条形基础下某点的最大主应力为,最小主应力,已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试判断该点所处的应力状态如果让保持不变,,则应力状态有没有变化?8、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最大主应力为,最小主应力,已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试判断该点所处的应力状态如果让保持不变,结论有没有变化? 9、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上的大主应力为350kPa,小主应力为200kPa通过试验测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20 kPa, =15o试问①该单元土体处于何种状态?②单元土体最大剪应力出现在哪个面上,并计算此面剪应力值。

(四)土压力计算1、 某挡土墙高,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分两层,第一层土:,第二层土:,地下水位距地面以下3m取,求墙背总侧压力E并绘出侧压力分布图p951)2、有一挡土墙,高6米,墙背直立、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为粘性土,其重度、内摩擦角、粘聚力如下图所示 ,求主动土压力及其作用点,并绘出主动土压力分布图h=6m=17kN/m3c=8kPa=20o3、挡土墙高5m,墙背直立、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共分两层各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图所示,试求主动土压力Ea,并绘出土压力分布图h=5m1=17kN/m3c1=01=34o 2=19kN/m3c2=10kPa2=16oh1 =2mh2 =3mABCKa1=0.307Ka2=0.5684、试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求出下图所示直背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画出压力分布图和合力5、试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求出下图所示直背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画出 压力分布图,并求出合力作用点的位置五)其他1、用标准环刀(,)做某土压缩试验,获得如下表的一组资料:垂直压力050100200400百分表累计读数(mm)00.4800.8081.2321.735孔隙比0.9    试计算:①表中各相应压力下的孔隙比; ②该土值; ③判断该土的压缩性类型。

2、某基础长4.8m,宽3m,基底平均压力标准值p=170kPa,基础底面标高处得土自重应力,地基为均质粘性土,厚度1.2m,孔隙比,压缩系数,粘土层下为不可压缩的岩层p92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